书城文化回族史话
2886400000032

第32章 马占鳌与河州回民起义

清同治初年,在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地区爆发了规模宏大的以马占鳌为首的回族、东乡族的联合起义,给清统治者以有力打击,后因马占鳌的叛变投敌而失败。

河州的反清起义,首先由东乡族首领马悟真于同治二年(1863年)春天发动,不久即蔓延至西、北、南各乡及河州城郊之八方。八月,马悟真与南乡回民首领闵殿臣、八方华寺门宦始祖马来迟之后裔马永瑞、马永琳等率众围河州,久攻不下,便去向河州的泥沟何家庄老教首领马占鳌求援。

马占鳌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先世都是念经人。他从幼年起便在本地念经,年稍长又去当时西北伊斯兰教经学兴盛之地西安进一步深造,在大学习巷清真寺学经多年。“穿衣”后回到家乡,在本村清真寺内当开学阿訇。他能言善辩,做事果断,虽然家境贫寒,尚能设法接济贫民,所以在回民中有一定威望。他见马悟真、马永瑞等来求援,沉思了一阵说:“反清非寻常小事,必须联合河州各个教派的穆斯林,才有力量,举事才有成功的希望。”于是,在这年的十一月,大家公推马占鳌为主帅,成为领导河州地区反清斗争的中心人物。

马占鳌被推为主帅后,把各教派的穆斯林组织了一番,便浩浩荡荡地向河州开去。首次攻城,出师不利,二弟殉难,败下阵来。经过一番整顿,次年正月,再次攻城,城被攻陷。紧接着,马占鳌派部众东渡洮河,进至通渭一带。四年夏,又进军洮州(今临潭)、岷州(今岷县)、狄道(今临洮)一带,打了不少胜仗,使清军十分惊慌。六年秋八月,马占鳌派部众2000人进袭兰州,围城数月,因护督穆图善调来援军,乃撤返河州。七年秋,穆图善率清军由狄道进剿河州,马占鳌派教众于太子寺(今广河县城)一带狙击,并断其粮道。清军吃了败仗,龟缩了回去。八年春,起义军乘胜东进,锋芒直指秦安、通渭一带,有力地支援了莲花城穆生华和金积堡马化龙的反清斗争。

左宗棠在镇压了宁夏回民起义之后,移驻安定(今定西),调集40营兵力,进犯河州。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清军兵分三路,向河州扑来。其右路军刘明灯部在康家崖受到起义军的狙击,伤亡惨重。东乡起义军数千还渡过洮河,袭击清军运道,打死打伤清军弁勇200多人。后左宗棠急忙派来徐文秀支援,才勉强稳住了阵地。清军滞留多日,后来在康家崖搭起浮桥,才渡过了洮河。起义军为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抗击清军,遂将主力集中于河州外围重要据点太子寺。清军以提督傅先宗为前锋,先后占领红庄、马家集等起义军重要据点,又付出重大代价攻陷通往河州的门户三甲集,进逼太子寺。马占鳌派出精明强干的助手马海宴作一线指挥。马海宴在敌人营垒中心新路坡选择了有利地形,冒着数九寒天,突击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带着数百名“神枪手”进入阵地。傅先宗见义军的堡垒在自己营垒中心地带筑成,既惊又怒,即刻率部来攻。马海宴沉着迎战,杀敌甚多,傅先宗也被击毙。接着,马占鳌率大军从外围杀入,势如破竹。清军溃不成军,死亡狼藉,后路指挥徐文秀当即毙命。清军吃了败仗,溃退至三甲集。

太子寺战役后,马占鳌召集各部头目开会,提出了向清军投降的问题。虽然多数头目不赞成,但马占鳌力排众议,执意要降,说什么“打了胜仗投降,比打了败仗投降好处多,免得办善后惩治重”。于是,他让手下人拟好投降禀帖,派人送到了清营。

左宗棠在安定行营得知部下在太子寺惨败,十分焦虑,正在无计可施之际,接到了马占鳌送来的求降帖,真是喜出望外,当即答应准予招降。马占鳌立即交出了马匹枪械,其部众按清军的编制编为三旗,充当了清政府的鹰犬,调过枪头来镇压其他地方的回民起义。

河州地区回族、东乡族的联合反清起义,坚持斗争达十年之久,由于马占鳌的叛变投敌,终于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