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尤精于皮肤外科,蜚声遐迩。
赵炳南,幼年名叫德明,回族,祖籍山东省德州市,1899年9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宛平县,后随家迁居北京西郊三里河村。他家境贫寒,7口人凭父亲给人帮工做糕点、母亲给人干零活勉强维持生活。
赵炳南幼年体弱多病,6岁那年出了天花,高烧不退,家里无钱就医,请来邻居王二妈视诊,虽逐渐痊愈,但落下许多小疤,被人称为“麻孩”。7岁时又闹了一场红白痢疾,8岁时得了疟疾,都是央求王二妈开了偏方,慢慢治好的。通过三次与王二妈的治疗接触,他对中医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赵炳南8岁始入学读书,先后就读于三里河清真寺办的“经学堂”、南房营私塾、皇塔寺小学堂、九天庙小学堂等,6年中投师6处,饱尝了辍学之苦。这就是他一生中受过的几年正规教育。赵炳南14岁时经人介绍,到大栅栏的“伯贤药房”跟仉伯贤学徒,后又到德善堂医馆从中医丁德恩专习中医外科6年。他白天跟师傅学医、视诊,晚上刻苦攻读医书。他在学徒期间读过的医书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外科名隐集》、《外科准绳》、《本草纲目》、《疡医大全》、《濒湖脉学》等。有的已经能够背诵下来,至老不忘。对于中医外科技术,他也掌握得十分熟练。
1920年,赵炳南考上了北洋政府举办的中医学医士,但当局不允许他进城看病,只能在郊区行医。直到1923年,他又应试考中医,再次被录取,才借款赊药,在西交民巷独立开设医馆,挂牌行医。他在行医中,对病人态度谦和,详询病情,细察脸色,辨证认真,处方周密;对贫困病人更是关怀备至,看病抓药有时竟不收分文。赵炳南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深受广大群众和同道们的称赞,由当时北京的名医汪逢春等带头,在他的医院门口挂了一块金光闪闪的大匾,上题“造福人群”。
新中国成立后,赵炳南焕发了青春。人民政府颁发给他中医证书,给了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1956年,北京第一所中医院成立,他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医馆中的药物、器械献给医院。从此,他更加辛勤地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给了他应有的荣誉和政治待遇。他先后被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常委、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医医院副院长、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学会理事长、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等职务,曾多次见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赵炳南行医半个多世纪,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学理论和经验。他精通中医经典著作,擅长于治疗外科痈疽恶疮、皮肤溃疡、痰核瘰疬、术后瘘管以及全身性感染等急慢性病症。到了晚年,他在组织的帮助下,整理出行医生涯、学术思想、治疗经验、饮食疗法等文字资料17篇,临床经验磁带23盘,写出10种皮肤科常见病的中医诊疗程序文字资料约3万字。
为了表彰赵炳南对中国中医科学的卓越贡献,北京市卫生局于1982年举办了“庆祝著名回族老中医赵炳南教授行医65周年座谈会”。赵老激动地说:“我是个普通的回族老中医,来自底层人民。我所知道的一点儿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也来源于人民。知识不停留,经验不带走(即不带进坟墓),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赵老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座谈会后更加勤奋的工作,把点滴经验都无私地奉献出来,直到1984年7月6日心脏停止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