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当那些个可爱的小动物们来亲近我、和我玩、吻我时,我满心只有快乐。】
到了新西兰才知道什么是地主。
因为某牛奶品牌的安排,有幸在新西兰深秋季节参加了一趟特别订制的农场之旅,从上校农庄、玛塔玛塔农场、到爱哥顿农场,每一个农场都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回忆,和快乐的笑容。
在出发前,我查了大量相关资料,当一幅幅像是明信片般的蓝天白云空旷牧场的图片呈现在眼前时,我甚为惊叹,几乎是迫不及待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哪怕是一头牛一只绵羊,都让我能在那儿的土地上尽情呼吸一次!
新西兰的土地大部分是私有,大的农场有好几千公顷,小的也有几十公顷。
它虽然只有400万人口,却育有300多万头奶牛和3200万只绵羊,以至于旅游杂志将这片位于太平洋深处的土地,形容为现实世界里的“流淌着蜜与奶的国度”。
光是读到这句话,就让我嘴中充满了甜蜜。
在皇后镇,我乘坐着古老的蒸汽船驶过瓦卡蒂波湖,带着万分期待的心情来到上校农庄。
船长说就快到农庄时,我将头伸出船外远远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隐藏在云杉林中的红色尖顶建筑物。
渐渐的,当船离得近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在眼前迫不及待地展开。
这是一处童话般的农庄。一幢幢红白的小楼耸立,花团锦簇和蜿蜒小径、枝繁叶茂的树木,点缀着偌大的花园。
沿着湖边悠闲漫步到美丽的上校农庄的途中,有几只美丽高贵的黑天鹅游到我的身边,它们微微弯曲着修长的颈项,轻轻巧巧地漂在湖中。
远处,白云包裹着层峦叠嶂的山脉,对比着碧蓝的湖水,顿时觉得它们仿佛是天堂的使者,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胜似闲庭信步;去留无意,望云卷云舒,相伴晨钟暮鼓。
可爱的饲养员林茨是个七十多岁的爷爷,他在上校农庄工作了35年,他说他可以叫得出上校农场里每一头绵羊、鹿、羊驼和所有动物(包括一只狗一只鸡)的名字。
林茨操着简单的英语,用正统的英国发音和机智的幽默,时不时地引得我笑翻天。
在带领我去参观农场的路上,他背着手撅着嘴像个小孩的表情说:“记住,千万别把绵羊们喂得太饱,他们会跟你回家的!”
在我抱着绵羊、抚摸它们厚实的毛发舍不得松手时,他又说:“你干脆买头羊回家当枕头吧,绿色环保!”
他先是招徕一大群绵羊表演赛跑,高声哼唱着牧羊人的歌,命令牧羊犬嘟嘟赶羊、甩鞭、挤牛奶示范和回力镖表演。
然后,他又现场表演了剪羊毛的过程,这时已经有一帮游客赶来与我一同观赏。
肥得像棉花糖一样的绵羊,在三五分钟内完成了瘦身仪式,剪下的羊毛如同一条完整的被单,丝毫没有残损。
我被林茨选上台,手握电动剪羊毛器和他一起完成剪羊毛的工作,紧张又有趣,他还当场慷慨地送了我一朵羊毛做成的玫瑰花作为奖励。
在小木屋听着乡村音乐享受下午茶甜点时,林茨问我:“你喜欢这里吗?这里,上校农庄。”我点头:“非常喜欢!像是人间天堂!”
他同我说了一个上校农场的故事。在几十年前,上校农场还是一片荒芜的地方,有两兄弟相约来到皇后镇找金矿时,发现了这里,都立刻被这里美丽的风景所吸引而爱上了这里。
于是他们俩掷硬币,通过这个方法决定谁可以留在上校,谁将继续去找金矿。当然,留下来的那位就是现在上校农场的主人,他放弃了挖掘金矿,开始开拓上校农庄。
在当时很多人都不解,不过是一处只有青山的地方为何让两兄弟如此迷恋,甚至放弃了金山。
说到这,林茨再问我:“你是羡慕得到金山的那个,还是得到青山的那个?”
有句在世界流传甚广的莎士比亚经典台词呈现在我心中: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对比上校农庄的浪漫风景和传奇故事,玛塔玛塔农场显得格外空旷,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只有零星几点牧人小屋点缀在丘陵和草场之间,一架小秋千挂在粗壮的树干下,随风慢慢摇摆。
放眼望去,不由我联想到《飘》中郝思嘉的那片农场,一望无际的草地,笔直而漫长的拖拉机行驶的小路,抬头是大片大片的白云朵朵,脚下有点点黄花从绿色中跳然而出,有时微风吹过,会看见成熟的蒲公英顺风四散飘扬,像是随时都会有精灵出现,带着俏皮的眼神对我说:“你好啊,外国朋友。”
看到这样的美景我几乎热泪盈眶。
在旅途中,但凡见到这样毫无杂质毫无人工修饰的风景,都会让我沉醉。
农场主带我参观了他们的奶牛,看到我前去,它们兴奋地凑上前,隔着铁丝网睁大了眼睛观察我这个陌生人。
它们的耳朵上都挂着写着编号的耳环,每天会定时带它们去挤奶房挤奶,全自动的挤奶机器,边挤奶还会边放音乐。
每只奶牛大概有两年的产奶高峰期,两年后,大部分会从奶牛转成食用牛。
这一点我听得很难过,那一个个数字就是它们的名字,像是监狱的犯人,等着监狱长叫出它们的号码,带它们上刑场。
在日本听过和牛的成长经历,说是主人对它们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给他们读书听音乐喝啤酒,只为了让它们更美味可口,卖出更高的价格。
也许并不残忍,它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类带来美味。
但亲眼见到,还是很不忍心去想它们的未来。
曾经在京承高速上遇见了一群挤在卡车中不知会去向何处的可爱朋友们——驴。
他们用纯真的目光盯着开着车的我看,我冲它们笑,它们好像也跟着笑了。
驴中还躲着一只羊,歪着头耷拉在一边好像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未来等着它们的会是什么,但愿它们会是幸福的。
但愿这些生活在美丽风景中的奶牛们,也是幸福的。
不管明天会是怎样,tomorrow is another day,珍惜今天最重要。
如果说玛塔玛塔农场只是新西兰乳业的一个侧面,位于北岛罗托鲁瓦郊外的爱歌顿皇家牧场,则是新西兰乳业最为精彩斑斓的世界之窗。
其他的牧场农场并不会有很多游客过去,而这里,是跟团的游客必来之处。完善的旅游配套设备,从可容纳50人的拖拉机游览车、到各国语言讲解员兼拖拉机手、到喜欢与人类亲近的羊驼小马等动物、到旅游商品售卖商店等等,一条龙服务非常完善。
拖拉机手马克仔是个非常幽默搞笑的大男孩,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游客们笑得前仰后合,他自己反倒憨着个脸一点都不笑。
有大婶说:“马克仔,你要是在国内,葛优都被你比下去啦!”马克仔依然面无表情地说:“那当然,我有头发他没有。”
又是一片哄然大笑。
只要拖拉机大篷车一停下来,表情无辜像是王宝强的羊驼们便踩着碎步跟过来,而有些绵羊会像是没有脚的大圆球咕噜咕噜滚到我们面前。
羊驼会很热情地让我们拥抱,有时还会突然地亲我的脸颊,让我措手不及得红了脸。
我可以放心而大胆地抚摸它们的头部和背部,也只有通过抚摸,才知道为何羊驼被称为“软黄金”,因为即便是最优质的诺羊毛的手感,也比不了羊驼的轻盈柔顺。
在商店,我买了许多纪念品,有情侣羊驼,有会咩咩叫的绵羊,会上下楼梯的小羊,还有护手霜唇膏什么的,全是天然羊脂,旅行箱瞬间大了一倍。
不过想到回国送到朋友和家人手上,他们喜悦的表情,就觉得带多少都是值得的。
在这次牧场之行中,我想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幸福”。
一个一个农场农庄在我的眼前展现他们悠然自得的情怀,让我喜欢,让我欢喜,让我不断地在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生活的地方,我会幸福吗?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旅行其实就是一个自己待到厌烦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待到厌烦的地方。对这句话我并不赞同,尤其是在这样清新空气的国度中,我更加不能赞同。
当我看到上校农庄的林茨、玛塔玛塔农场的农场主、爱歌顿农场的拖拉机手马克仔那副享受生活享受每天的幸福表情时,根本不会有从他们身上找到厌烦的想法。
当那些个可爱的小动物们来亲近我、和我玩、吻我时,我满心只有快乐。
我想,幸福就是这样平淡的一天又一天,简简单单,不需要太多力气就能得到快乐。
在提卡波胡边的牧羊人教堂前,我双手合十许愿。
愿我能找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养只喜欢的宠物,牵着一个人的手,漫步在大自然中有说有笑,散个小步,什么也不必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便是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