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细胞
28922200000014

第14章 各有分工——人体的常见细胞

1.鲜血为什么是红色的——红细胞

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及若干无脊椎动物,其血红素包含在特定的细胞中来进行其机能活动,这种血球称为红细胞,或称红血球。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也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一般来说,人类的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边缘较厚,而中间较薄,就好像是一个甜甜圈,只是当中没有一个洞而已。红血球的这种形状可以最大限度的从周围摄取氧气。同时它还具有柔韧性,这使得它可以通过毛细血管,释放氧分子。它的直径大约是6~8微米。

一般来说,成人体内的红细胞数大约在2~3×1013次方左右。女性大约为400万~500万/立方毫米血液,男性为万500~600万/立方毫米血液。女性比男性少的原因,是因为生理出血造成的现象。另外睾丸酮也具有刺激红细胞生成激素制造红细胞的功能。

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中,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葡萄糖合成能量。成熟的哺乳类红细胞是双凹盘状,如此可增加其表面积,使物质更容易通过其细胞膜。

(1)红细胞的生成

人体每小时要制造5亿个红细胞。新的红细胞主要在人体的骨髓内生成,特别是红骨髓。它靠红细胞生成素与铁离子产生。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生成激素的数量并不需要太多就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当不断监测血液的肾脏含氧量下降而以化学方式发出警告时,就会制造出较多量的红细胞生成激素,使骨髓制造红细胞的数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便命令骨髓制造一批新的红细胞。通过这样的机制,携氧量就会增加。

(2)红细胞对人体的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氨基酸这些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以及废物。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即丧失上述功能。

2.人体卫士——白细胞

人类对病毒和细菌的防御主要依靠白细胞来实现。白细胞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好像勇敢的“联合战斗部队”,它包括了五个“兵种”: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在白细胞总数中占有的份额多少不一,嗜中性粒细胞是其中数量最多的,约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含量较少,约占2%~3%;嗜碱性粒细胞含量更少,只占总数的1%以下;淋巴细胞约占20%~30%,仅次于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占3%~8%。嗜中性粒细胞能杀灭细菌。当细菌侵入人体后,可在身体的某个部位造成炎症,嗜中性粒细胞就迅速向炎症部位进军,亲临战斗第一线,先将细菌吸着在细胞膜上;然后细菌附着处的细胞膜向内凹入,将细菌代入粒细胞内,细菌即被包裹起来。医学上把这个功能叫吞噬。细胞中的中性颗粒对付细菌的“化学武器”,内有多种酶,其中就有溶菌酶。吞入的细菌很快被溶菌酶分解。单核细胞也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有人把中性粒细胞比喻作“步兵”,把大单核细胞比喻作“装甲部队”,其歼敌作用更强。淋巴细胞按其防御功能来讲,是一支负责侦察、监视,并能制造现代化武器的“特种部队”,积极参加人体内的免疫活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其中B 淋巴细胞可制成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地对付病菌。而T淋巴细胞可制成淋巴因子,对付病毒和肿瘤细胞。两种淋巴都算得上是现代化武器。艾滋病正是因为T 淋巴细胞严重受损,抵抗力几乎降到零,死亡率极高。此外,淋巴细胞还能识别体内正常细胞和来自体外的异物,并能将后者排斥,所以还起到“公安部队”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解毒作用,并能提高人体抵抗异体蛋白的能力。中性粒细胞与病菌进行殊死的搏斗,战死的白细胞与细菌残骸,便形成脓;同时刺激造血系统产生和调动更多白细胞参战,所以炎症发生时,验血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多。

若白细胞异常增多,可就危险了,可能就是白血病了,既所谓的:“血癌”。

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最危险的疾病之一。根据调查,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原发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其特征表现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无限制地增生,浸润全身各组织和脏器,产生不同症状;周围血液血细胞有量和质的变化。每天骨髓能产生上百亿个新的血细胞,大多数为红细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体内产出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得多,且多数的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然而却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体内这种白细胞的增多,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由于肿瘤细胞恶性增生,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止血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很容易受伤、出血、感染。

3.人体内最活跃的细胞——肝细胞

人体内线粒体最多的细胞是肝脏的肝细胞。每一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线粒体。正常线粒体寿命为一周,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增生。线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约占65%,其他成分为甘油脂、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等。线粒体内含有多种酶(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为细胞功能活动不断提供能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总能量中,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肝细胞是体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细胞。

4.人体中的“防火墙”——免疫细胞

参加免疫反应的细胞称为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这些细胞统称为白细胞。前面我所提到的免疫器官就好像是培训士兵和进行战略部署的军营,而免疫细胞好比是其中的一些不同军种的士兵。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干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内经过分裂分化,最后形成具有特异地接受抗原的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就像光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战经验和武器装备的士兵。淋巴细胞运输到全身各处淋巴组织和周围免疫器官后才会武装起来形成战斗力,发生免疫效应。

(1)淋巴细胞分为四种细胞

①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因为它们要在胸腺中才能成熟,数量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的作用是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而T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细胞的免疫作用叫做“细胞免疫”。

②骨髓依赖细胞,简称B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骨髓B淋巴系祖细胞分化为前B细胞,进一步发育成未成熟B细胞。未成熟的B细胞可在细胞表面表达IgM(免疫球蛋白M),此后相继表达IgD。当细胞同时表达IgM和IgD时,称为成熟的B细胞,此时可以接受抗原的刺激。成熟的B细胞迁移到脾脏,若未遇抗原刺激,数天后相当数量的B细胞死亡;只有那些获得抗原刺激的B细胞,一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参与免疫应答。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每个B细胞每小时约有1×107个抗体分子释放到细胞外。

③杀伤性淋巴细胞,简称K细胞。K细胞只能杀伤被抗体(IgG)结合的靶细胞,K细胞的杀伤作用必须依赖于特异性抗体(IgG)作为桥梁,K细胞在人体中具有抗某些肿瘤及病毒性感染的作用,也在清除自身衰残细胞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④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简称NK细胞,是与T、B细胞并列的淋巴细胞,NK细胞可非特异的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组织等,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斥现象就是由NK细胞引起的。

(2)功效特殊的弹药——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是各种免疫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协助消灭病原体的物质,有人把免疫分子比喻成免疫细胞的弹药。

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等。这些物质称为非特意性免疫分子,它们直接杀伤病原体的作用不如吞噬细胞强大,往往只是配合其他抗菌因素发挥作用。例如,补体对霍乱弧菌只有弱的抑菌效应,但在霍乱弧菌与其特异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中若加入补体,则很快发生溶解霍乱弧菌的溶菌反应,协助免疫细胞消灭那些侵入我们人体的病毒。

5.止血干将——血小板

血小板又称血栓细胞,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体积小,直径2~4微米,呈双凸圆盘状,易受机械、化学刺激,此时便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因此,血小板在出血、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血小板长1.5~4微米,宽0.5~2微米。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寿命平均为7~14天,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成群结队地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人们对血小板的认识经历了一段误区。血小板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生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人们发现血小板是从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300~4000个血小板。

但是各种侵害骨髓而形成造血功能低下的疾病,都会影响血小板的质和量。当血小板数降低时,很容易发生出血不止的现象。

血小板是怎样止血的呢?血小板一流出来,它就破裂了,放出它所含有的凝血物质——凝集素。凝集素一遇上血液里的凝集原,就会结合成凝血素。凝血素再和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组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很快地凝固,凝成一条条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再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堵住伤口的“纤维墙”过几天就逐渐形成了痂。

6.人体的“遥控器”——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又被称为神经元。神经系统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据估计,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细胞的数量通常是固定的,足以见得神经细胞是我们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由胞体发出,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较多,粗而短,反复分枝,逐渐变细;轴突一般只有一条,细长而均匀,中途分枝较少,末端则形成许多分枝,每个分枝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在轴突发起的部位,胞体常有一锥形隆起,称为轴丘。轴突自轴丘发出后,开始的一段没有髓鞘包裹,称为始段。由于始段细胞膜的电压门控钠通道密度最大,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最低,即兴奋性最高,故动作电位常常由此首先产生。轴突离开细胞体一段距离后才获得髓鞘,成为神经纤维。

(2)神经细胞的功能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脑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元群通过各个神经元的信息交换,实现脑的分析功能,进而实现样本的交换产出。产出的样本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产生意识。信息的接受和传导在眼的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在鼻黏你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的味觉细胞等,这些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视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神经元的功能分区,无论是运动神经元,还是感觉神经元或中间神经元都可分为:

①输入(感受)区就一个运动神经元来讲,胞体或树突膜上的受体是接受传入信息的输入区,该区可以产生突触后电位(局部电位)。

②整合(触发冲动)区始段属于整合区或触发冲动区,众多的突触后电位在此发生总和,并且当达到阈电位时在此首先产生动作电位。

③冲动传导区轴突属于传导冲动区,动作电位以不衰减的方式传向所支配的靶器官。

④输出(分泌)区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则是信息输出区,神经递质在此通过胞吐方式加以释放。神经系统中还有数量众多(几十倍于神经元)的神经胶质细胞,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以及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施万细胞等。由于缺少Na+通道,各种神经胶质细胞均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7.治病万能钥匙——干细胞

进入21世纪以来,干细胞的研究被列入当今十大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为抢占这一科技制高点,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紧研究开发,并已取得应用性成果。那么究竟什么是干细胞呢?干细胞为什么被视为解决很多恶性疾病的终极手段呢?

其实干细胞是一种未被分化,且尚不成熟的细胞,并且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功能细胞,因此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制造不同的细胞,代替病人已坏死的细胞。干细胞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第二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高,是全能干细胞,而成体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低,是多能或单能干细胞。

(1)胚胎干细胞

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早在1970年英国人马丁埃文斯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而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胚胎干细胞简称为“ES”细胞。

通俗地说,胚胎干细胞就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研究和利用胚胎干细胞是当前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胚胎细胞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畸胎瘤干细胞的发现开始了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研究历程。

目前许多研究工作都是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如:德美医学小组在去年成功的向试验鼠体内移植了由这种细胞培养出的神经胶质细胞。此后,密苏里的研究人员通过鼠胚细胞移植技术,使瘫痪的猫恢复了部分肢体活动能力。随着生命科学家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日益深入,目前对人类胚胎细胞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成体干细胞

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成体干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过去认为成体干细胞主要包括上皮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最近研究表明,以往认为不能再生的神经组织仍然包含神经干细胞,说明成体干细胞普遍存在,问题是如何寻找和分离各种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经常位于特定的微环境中。微环境中的间质细胞能够产生一系列生长因子或配体,与干细胞相互作用,控制干细胞的更新和分化。

(3)全能干细胞

一个细胞能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的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像受精卵就是最高层的全能干细胞。

(4)多能干细胞

可直接复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譬如造血干细胞,它能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12种血细胞。

(5)专能干细胞

来源于多功能干细胞,具有向特定细胞系分化的能力,也称为祖细胞。它只能分化成某一种专门的细胞,譬如造血干细胞,它只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