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
28955800000002

第2章 寻觅精灵—电的发现

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电对于人类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电照亮了人类生活的另一片世界,高度发展的今天也越来越离不开电,电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人类有意识之时,天空中的电闪雷鸣就引起了人类的思考和崇拜。雷电长时间被看作是神秘的力量,是神的意志。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是人类接触火,并开始吃熟食的开端。在漫长的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人类一直在观察和研究雷电。对于雷电,目前虽然尚有某些奥秘还没有彻底揭示出来。但是通过人类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对雷电的成因、活动规律以及对其防范方法、措施等,都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就。这足以说明人类在不断认识自然、征服自然。

在我国,早在古代就有人开始观察和研究雷电现象了。在《南齐书》中有关于雷电的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护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易也。”意思是,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像的金属膜,金属被融化。由于窗户是木质的,仍然保持原样。

每每说起沈括,一定会谈到他的《梦溪笔谈》,该书对于雷电的描述较前者更为详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经焚烧,皆出避之。及雷止,共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益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益宝刀,极坚刚,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其实,由于漆器、刀室这些东西是绝缘体,宝刀、银扣是导体,才会出现这一现象。此外,古人对雷电活动的规律也有一些认识,比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年代要早600多年。

西晋时期,张华的记述中说到梳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以及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解着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诧声。”唐朝时期,有位叫段成式的人在黑暗中摩擦黑猫皮起电,是这样记述的:“猫黑者,暗中逆循其猫,即若火星。”

古人不仅研究与观察电,而且还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摩擦起电。宋代的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孔雀毛扎成的翠羽扫帚可以吸引龙脑(就是可以制造香料的一种物质)。实际上,关于摩擦起电的应用记载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关于雷电的研究,放眼世界,不禁就会想到被西方国家誉为“雷电之父”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耗费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从事雷电奥秘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风筝进行了著名的“费城实验”,从而证实了他的观点—闪电就是一种放电想象。1752年7月中的某一天,费城雷电交加,他把风筝放入空中,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把“天电”引入了莱顿瓶,成功地证实了闪电的特性。1753年,他在充分研究了“天电”的特性后,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此为基础发现了尖端放电这一现象。这一发现证明了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此后,在1749年富兰克林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避雷针。从此,安装避雷针成为全世界一项重要的防雷措施而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