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28982700000047

第47章 慢龙

慢龙拉丁文的含义是“缓慢的爬行动物”。20世纪70年代,慢龙的化石在中亚的戈壁沙漠被发掘出来。1979年被蒙古科学家阿尔谭·葛瑞尔·佩雷命名。慢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两足行走的恐龙,目前被归入蜥脚类,但它同时又具有兽脚类、原蜥脚类和鸟臀类的特征。

慢龙的外观

慢龙体长约6~7米,与现今最大的鳄鱼差不多大。慢龙头部小而窄,下颌单薄,颌后部生有能切割食物的尖锐颊牙,两颊有肉质颊囊,但颌前部却是一个无牙的喙嘴。慢龙前肢较短,手有3指,指端是弯钩状的大爪;后肢较长,两腿粗短矮壮,脚板宽厚,脚上长着带利爪的4趾,足部可能长有蹼。慢龙是一种两足行走的恐龙,因其大腿比小腿长,足部短宽,不能像其它兽脚类恐龙那样快速奔跑和捕食活的动物,只能轻快地行走,至多慢跑,它多是懒洋洋地缓慢踱步,因此得名。

慢龙的生活习性

关于慢龙的生活习性,古生物学家众说纷纭。第一种观点认为,慢龙吃植物,无齿的喙、具脊牙齿、两颊有颊囊,说明它可以很有效地啮食叶子并将其切成碎片,而且它耻骨向后的特征,使它腹部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吃植物所需的很长的肠子。另一种观点认为,慢龙可以在水中捕食,因为曾在慢龙化石的附近发现一串具蹼的4趾脚印,古生物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慢龙留下的,若慢龙的脚有蹼说明它会游泳。不过,慢龙的下颌显得无力,捕食滑溜溜的水中动物可能不是件易事。第三种观点认为,慢龙以蚁为食,它那有力的前肢和长长的爪子可以轻易地挖开蚁巢取食,类似于现今南美的大食蚁兽。

慢龙的代表——南雄龙

中国广东发现的南雄龙是在蒙古共和国以外地区发现的唯一慢龙类的代表。拉丁文的含义是“南雄县的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化石分布于中国广东省南雄地区。1979年被发掘并命名。当时发现的南雄龙化石包括11节颈椎、10节背椎、5节荐椎和第一节尾椎,同时还发现了一块完整的骨盆化石。南雄龙身长约4米,有一个长而低平的头骨,喙部大而尖锐,牙齿尖细。其颈项很短,前方颈椎呈两凹型,后方颈椎则呈后凹型。背椎也是两凹型,但侧腔很浅,背部神经棘低平而宽阔。五个荐椎因荐椎神经棘低平而同时连结在一起,尾椎则呈两凹型。南雄龙由于具有极为特殊的骨盆构造而被归属为慢龙类。其肠骨很低平,前方骨突发育良好并向外伸出,耻骨为直线型,外缘很厚,座骨薄似板状且后端延伸并接合。髋骨臼大而浑圆。一般推断,南雄龙生前生活在湖泊或者江河的岸边,以鱼类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