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前按照所讲内容的顺序拟出一份简单扼要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附上序文,形成一副有形的骨架子,演说时再由你添油加醋地发挥,会场势必形成强而有力的高潮。
不过你要切记的是,一定要在事前考虑周到,假如你“临时抱佛脚”,演说的自然流畅就会受到影响了。
一开口就要将他吸引住
一个好的演说者,他一上台就会用一些富有戏剧性的语言刺激听众的兴奋点,使听众的眼睛再也不愿离开他的脸,耳朵也不愿听除他以外的任何声音,这样的演说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
也就是说,他一开始说话就把自己的形象在听众的脑海是打下了烙印,使得听众对他刮目相看,因而对他的整个演说都不愿分心。
新鲜好奇是人的本性,假如你的话题新鲜而有趣,听众的注意力自然被你吸引过来。
例如下面这段开场白;
“目前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确实潜伏着一定的危机,我们当干部的,就像处在婆媳对立夹缝中的男主人一样,我想如此,听众的情绪肯定为之高涨,由于急着想知道下面的内容,他不竖起耳朵来听才怪呢。总之,一开口说话就能引起听众兴趣的演说者,他一定也要学会一旦拥有了听众就不要轻易地放松他们。
因此,你下面的演说也要做到精彩流畅,这是毫无疑问的。
假如你能够将以上的三点全部掌握得得心应手,那么,你的演说必定能达到畅达通顺而又组织严密的高水平。
一流的谈判辩论技巧
智多星言:
谈判离不开论辩,辩论则必备一副随机应变的好口才。你且看那些辩论高手,他们在谈判桌前镇定自若,该出口时就出口,或雄辩、或诡辩、或巧辨。用时而锋如利剑,时而撼人心魄,时而动人情感的语言,使对方最终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这样的论辩绝招是助人成功的法宝,你必须好好地学一学。
(一)虚拟证据,转败为胜
当今时代,我们从电视电影和报刊信息中,经常可以看到如军事、商务、法庭等各式各样的谈判论辩,在名目繁多的谈判桌前,谈判高手们或雄健、或儒雅,或唇枪舌战,或侃侃而谈……能在谈判桌上以辨才致胜的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佩服和崇敬。
确实,具有辩才的人简直是智慧的化身,因为这是一个人胆识,见识,学识以及机智灵敏从语言中的综合反映。
况且,这种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经过不断的学习,认识与磨炼,才可能在辩坛上立于不败之地。
辩论不是以势压人,它的最终目的是求得共同的认可。在谈判桌上,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辩论获得谈判成功的例子不计其数,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实例:
前苏联驻挪威全权贸易代表柯伦泰是一位相当有名的大使,她在驻挪威时,受命交涉一切对外贸易事务。
有一次,在购买挪威研鱼的谈判中,因为价格问题出现障碍,挪方要价高,而她出价却低得多。
挪威商人信守一个原则:先把价格喊得高高的,然后等买方让步,再以讨价还价的方式作点调整。懂得欧洲11国语言的柯伦泰深诸这其中的奥妙,只肯以低价成交。
她知道,只要谈判未破裂,就会有如愿的希望,因此,她的谈判原则是:让步要慢,出价要低。在激烈的争辩中,双方都不肯让步。于是,谈判陷入僵局。
突然,柯伦泰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她显出无可奈何的神态说:
“好吧,我同意你们提出的价格,如果我国政府批准这个价格,我愿意用自己的工资支付差额。但是这自然要分期支付,可能支付一辈子。”
听了柯伦泰这番话,挪威商人顿时感到不好意思,怎么能让她个人付款呢?于是,他们一致同意将鳅鱼的价格标准降至最低。
从表面上看,柯伦芬好像是失败了,而实际上她却提出了一个对方不好对付的难题;用个人工资分期支付的方法来补偿双方的价格差额。其实,”冷静地一分析,这里面的破绽是很明显的,因为何伦泰本人就是苏联驻挪威的全权贸易代表,她自己就有权决定这项买卖,她把苏联政府推出来,只是作为挡箭牌而已。
再者,就算这种事实成立,而她却将挪威商人与苏联政府之间的贸易谈判转而变成了与她个人的谈判,这种偷换概念的辩论法,使得原本平等的贸易谈判变成一种假设的,不平等的,根本不能实施的经济关系。
挪威商人由于在心理上承受了一种“让她个人用工资来填补价格上的差额,这太不仁道”的压力,因而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一种绅士风度的心理支配下接受了柯伦泰的低价。
可以说,柯伦泰是在心理上赢得了这场谈判的成功。
这就是虚拟证据的论辩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的运用要视谈判的情势而定,若不能用得恰到好处,效果是不会很明显的。
(二)施放烟雾,巧布疑阵
商场如战场,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之中,用谈判来促使贸易成功,已经成为商务往来最主要的方式。因此,谈判桌上的辩论方式也越来越被商人们看重并运用到实践中。
在商务谈判中,往往有人以不露痕迹地传递自己意愿的方法施放烟雾,以迷惑对方,使对方误人他布下的疑阵而失败。他们故意地在对方必经之处“遗失”资料,让对方得到“绝密”情报,然后依据这份“情报”进行谈判,最后落人他的圈套。
有一位商人朋友告诉我一件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商务洽谈,谈判正要开始时,对方借故离开了几分钟,桌上却留下了我朋友急于想要知道的有关资料。那份资料上的字特别大,我朋友即使不起身也能看清楚。
起初,我的朋友暗暗得意,以为自己这下赢定了。等他冷静一想,悟出了对方的真正动机后,我的朋友才真正意识到这可能是对方布下的圈套。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识破这种圈套的。
就像有的歌星影星喜欢故意制造一点花边新闻,让那些小报记者去攻击评论。因为这样的反宣传往往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名声。虽然并不是好名声。
因此,有不少人在谈判时,总是希望事先从旁的渠通搜集对方资料,并认为这比对方在谈判桌上递过来的资料真实可信得多。
如果此时对方能“遗失”一些如备忘录,文件之类的东西,那他可就如获至宝了。
其实,来得越不费劲的东西,越不见得有很大作用。
你想想,谈判的对方就会那么不小心,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资料“遗失?”说不定就是这份“遗失”的资料会将你导人歧途,使你作出错误的判断。
当然,也有的资料是有意识的试探,可能想打探你的货物是否会卖,或者是否已有买主购买。
所以,每当在参加商务谈判时,如果发现对方不慎遗失资料,尤其是很有价值的好资料时,你可得三思而行。
(三)依据充分时以口才取胜
有的时候,谈判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依据皆充分有力,在这种时候、那就是以口才的高低来决定胜负了。
也就是说,谁的辩才略高一筹,谁就能最终说服对方。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实验与实践的结果有时候并不完全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良好的判断能力来缩短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首先,在进人谈判的时候,要把容易解决的问题放在前面讨论,把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放在后面讨论。
在谈判桌上,争论问题并不意味着谈判即将失败,但是,假如能使正在争论的问题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合并起来谈,说不定就会向成功的方向转折。
要想使谈判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意愿发展,应该找到向对方传递消息的讥会,这样做的好处是由影响对方的意见而直接影响到谈判的结果。
谈判的时候,如果你想同时将两则信息传递给对方,那么,你一定要先将那个对方会认为较好的信息传递过去,这样肯定对谈判有利。
同时,我们要注意将双方的处境摆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使对方有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他才会对你的意见或条件心平气和的接受。
在签订合同之前,你还要向对方清楚地介绍合同中对对方有利的部分,这样才能使他在合同上欣然签名。
参与谈判较多的人,一般比较容易将对方问题的前后部分记下来,中间部分就容易遗忘。
其实,结尾与开头相比,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些。尤其对此问题的理解还不够充分时。
因此,不管对方谈出的问题对自己是否有利,都应该以一分为二的方法加以分析,这样的方式,比单方面的强调更有成效。
再者,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对方赞成或是反对,都应当让其充分发表意见,最后才说出自己的看法。
另外我要提醒你的是,若想自己的意见能够引起对方的重视,你千万不要舍不得你的语言,因为只有将你的想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强调,才能使对方加浓印象,以致最后接受。
总之,当双方的依据都具有同样的说服力时,就看你有没有处危不惊的胆识和能言善辩的口才,如果你能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说服对方,那么,你的辩才就算不错的了。
(四)该辩则辩,不宜辩则进
无论在什么性质的谈判中,往往会遇到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的场面,这当然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然而,毫无意义的争辩并不是好现象,它会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在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则更大,甚至过去很久也难以挽回。
既然如此,我们当然提倡以和为贵。
为了达到不与人争、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条件你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接受下来,唯有如此,你才能避免各方面的争辩。即使是对方带有挑衅性的诘间,你也用平顺的态度去回避,如此一来,什么样的争论也爆发不起来了。
不过,在探讨问题时发表不同看法应另当别论。
再说,双方同是以辩明是非为出发点,只要问题弄清楚了,就不会引发恶果。
而争辩则不同,它完全是以感情用事。因此,当讨论的双方万一陷人僵局,而有负气及感情用事的迹象时,你就应该立即中止讨论,即使对方缠住你争论不休,你也要态度果断地将谈判停下来。
因为在对方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时,你只有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才能继续保持你与对方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人家已经失去理智了,你若与他去计较,肯定就会闹得一团糟,而把谈判的本意抛至脑后。
谁都知道争论与人有害无益,因此,许多聪明人都尽量避免与人争论,如果遇到对方的心理表现一反常态时,便运用机智应变的办法回避开来,或是用一种玩笑的方式,将原本一触即发的话题当成笑话一笑了之。
然而,并不是任何争辩都可以完全避免的,假如碰到有伤国格、人格等严重挑衅的言论,或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这样的争论不但不能回避,还应该坚决与之一辩到底。
在这类辩论中,我们要以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深刻揭露、驳斥对方的错误言论,并用无可辩驳的事实与对方的歪理进行对比,使对方无言以对。
在任何必要的争论中,若想取得胜利,都需要用大量的知识和见闻来充实自己的言谈。
因此,在平时你就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胆识、见识、学识,只有具备了这“三识”的条件,才不至于在辩论时由于辩不出水平而恼羞成怒。
我们经常听过这样的事情,有的商人为了讨好他的客户,故意在麻将桌上输得一败涂地,这就是一种变相的经商技巧。你想,他真的会输吗?说不定就因为这一“输”将给他带来滚滚的财源!
辩论也是一样,面对一个以后说不定对你有用的人,当他对你发难时,只要不是忍无可忍的严重问题,你不妨冷静沉着地对他让步。
假如你不让分寸地与他激烈争论,弄得他一点面子也没有地败下阵来,那么,你以后也就别想他为你起什么作用了。
当然,也不要让他感到太气盛,应该让他感到胜利得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他才会对你表现出豁达与宽容。到那时,你想要他“发挥作用”,他肯定不会推辞。
所以说,在谈判桌上一般都不要把对方当成敌人,对于不同的观点,你只有想办法说服他,相信你就会对争论这个词有一个更深一层的认识了。
(五)反话正说
在谈判桌上,反话正说是经常运用的谈判技巧。
人在气愤已极的时候,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这样说话有时比明着斥责还要起作用,使对方恼羞成怒而不好发作。
林语堂在《悼张宗昌》的文章里,就是运用这种反话正说,将“狗肉将军”张宗昌骂了个狗血淋头。
文章说:“大抵我们听见,说起张宗昌死了,大家总是淡然微笑,从此便可证明,世人对他感情都是友爱的,回忆都是称心的。他凡事刚勇,总凭良心之驱直爽做法……如果他要你的老婆,他便诚实告诉你:他要你的老婆。而且他一生不肯负人家,他要了你的老婆,便把你提升为公安局长。……而且他尊重女性自由,男女平等,婉妾有私也不追究,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了,凡有姬妾的学者、部长、和尚、神父都不能望其项背。……他很关心文化及他人道德,如禁止女子逛公园就是一例。…”
你看看,分明人们对狗肉将军张宗昌深恶痛绝,林语堂却用“友爱”“称心”来形容;分明指责张宗昌骄奢淫逸,林语堂却又用“凭良心”“直爽来比喻,这且不说,连“难能可贵”也用将起来。甚至用“关心文化及他人的道德”来讥讽张宗昌封建顽固。
林语堂正是运用了反话正说的方法,把一篇口诛笔伐的檄文,写成了一篇“无限怀念”的“悼文。”
当今社会中,运用反话正说进行谈判论辩的例子也很多。我在农村考察的,就看见一件这样的事情:当地乡政府为了修一条由乡里通往县里的水泥路,动员当地农民集资。这本来是一桩好事。“要致富,先修路”嘛,你说对不对?
可是,乡里某位主要领导拿着农民集资的钱不当数,不但吃喝挥霍,还用这笔钱买了一辆小车,致使一条公路由于资金不足而修得质量达不到标。不出三年,这条路就这一坑那一挂的又成了难走的路。农民气愤填膺,可是那位乡领导却调到别处当官去了。
后来,这位原乡领导下乡检查工作在这条路上经过时,由于路面损坏,小车陷进路坑,只得停了下来。路边的农民认出了他,便有胆大的上前与他说话:“你是从XX镇过来的?你认不认识以前在我们这里当乡长的XXX?托你给他带个口信,就说他为我们修的这条路真是太好了,不是么?连你都想下车来看一看!我们一走到这条路上,就会想起他,他真是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干部呀!”说得那个人面红耳赤地钻进车里,再也不好意思下车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反话正说实际上是利用“反”“正”间的落差,幽默机智地将事物的真相显露出来,以达到讽刺对方的效果。
(六)用“低姿态”麻痹对方
谈判的时候,有的人一人座便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其实这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在现在生活中,特别是在谈判桌上,如果能做到精明其内而愚果其外,或许是一种更机智的做法。
1956年,苏美两国首脑会晤,苏联的赫鲁晓夫一开始就显示出机敏而有才气的样子,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却好像槽份懂懂的显得既迟钝又无能,与赫鲁晓夫的刚愎自用形成强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