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领导者的说话艺术
29017000000018

第18章 演讲稿的写作技巧(2)

有了转接,整个演讲的大大小小“零件”都被“螺丝”拴紧了,演说词更有组织,更流畅,更有力量。

听演讲不像读文章,演讲不能回头看,所以演讲者须重复要点。听演讲不像看文字,不容易向前看,所以需要演说人提醒、预告。

演讲,尤其是政见发表,不像上课,听众因为听了不必考试,所以不会特别集中精神听。演讲人要维持他们的兴趣,除了在内容、文字和“表演”下功夫外,“转接”是一个易做又有效的办法。

演讲词,需要用螺丝钉拴紧。

三、如何结尾?

一些新闻记者或新闻记者出身的人,演讲时都不作结论。

新闻稿是“虎头蛇尾”的,重要的放前面,越不重要的放后面,以便编辑斟酌字数后,删掉后面的部分。但是演讲稿不同,必须是“虎头虎尾”。新闻稿可以“虎头蛇尾”,因为新闻是明日黄花,大多数看完就算了,不重要的不看也就算了;重要的在前面,有兴趣可回头看。听演讲就不一样,不能“回头听”,演讲者必须帮助听众“回头想”,这就必须作结论。

作结论的目的之一是替听众“复习重点”加深印象,这样才能达到演讲的效果。作结论的第一个目的是唤起读者的行动,事实上就是“扇动”;在听众离开之前,敦促他们不要听过就算,而要依照演讲者的主张,付诸行动。

怎样作结论?最普遍的是把整个演说的重点摘要说出来。只有摘要还不够,必须使读者印象深刻、受感动,甚至采取行动。因此要用一些技巧:

1和开场白相呼应

开场白若问一个问题(例如:“造纸厂不会妨害本乡居民的健康吗?”),在结论的时候,就可回答这个问题(例如:“从我们今天晚上讨论的四点,可知道,造纸厂纸对不可以建,最大的问题,就是妨害我们居民的健康……”)。

2问问题

结尾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不必听众当场回答的,叫修辞性问题,只要听众散场后带回家想的,例如:“各位父老想一想,造纸不会污染吗?不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吗?我们乡民要靠这种工厂过日子吗……。”另一种问题是要听众当场答复的。下面是一个好例子:

一九八八年美国民主党党内初选,争取总统候选人提名得到第二高票的黑人领导杰克森,最擅长在演讲结尾以问话来唤起行动。美国低阶层的民众比较不去登记投票,不登记,选举就没有资格投票。杰克森就用他的“结尾问话”技巧催促听众去登记。例如,他问:“你们哪位还没有登记投票的?举手看看,不,站起来让我们看看!只有你们这几位吗?站起来,让我们看看!”

3文学技巧

包括用谚语,打比方,引用语,讲故事,玩词弄藻,以及顺口溜等等。这些技巧相当有趣,欲知详情,请待下节分解。

总之,演讲,重点讲解完毕,再加结尾,不是画蛇添足。就算是添足,如能使蛇更活泼生动的话,添上又何妨?

四、作结论的文学技巧

没有受过训练的演讲人,最常见的结尾是:“就这样,完了,谢谢各位。”演讲不能就这样完了。这样完了太可惜;许多宝贵的内容可能因此而从听众的记忆消失。下面是一些文学上的技巧,可供结尾用。

一则短故事,尤其是亲身体验的故事,不只可使听众不急着散场找车了,还可留下深刻动人的印象。纽约州长柯谟的结尾故事是一个最佳例证。

一九九二年美国民主党党内初选,呼声很高的纽约州长柯谟,两度考虑参选,最后没有投入。柯谟的声望是在什么时候高起来的呢?说来不长,就在一九八四年,他以纽约州长身分,应邀在那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主题演讲,他的声望一下子猛涨,成为民主党内最具总统预选的人物之一。

柯谟在那场演讲中以他本身的故事作为结论的一部分。摘译如下:

这不是我读来的故事,也不是在教室里学的故事。我目睹这个故事。我体验这个故事。就如你们当中许多人一样。

我眼看一个矮小的男人,以双手厚茧,每天工作十五到十六小时。有一次我看见血从他脚底流出来。这个人来到这个国家的时候,单身,没受过教育,不会说英语。他教我信心和勤奋,他的榜样就是身教胜过言教。父亲教我美国式的民主,他和母亲让我学到人要彼此负责。他们只求有工作的机会,只求子女有好出路,只求能够自保。这个国家和政府成全了他的愿望。

他们能够建立家庭,活得有尊严,并且看到他们的子女当中,有一个能从出生地南牙买加南部的小杂货店出来,一直做到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的最伟大的州的最高职位。这就是对民主政治无比美丽的礼赞。

不必听演讲全文,从这结尾故事就可知道这个演讲有多动人。难怪八年后,新闻媒体提到他,常会带一句:“移民的儿子”,也难怪他一炮而红,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人物,成为美国总统的热门人选。

卖弄华丽的词藻,不是人人都能,也不是处处都有必要。用得太滥或不自然,都破坏演讲人的形象。就像头上插花一样,懂事的人不会土到满头插花,但是聪明的姑娘,头上插一朵花,可能倍增妩媚。而夏威夷的小姐头上没有花就不夏威夷了。好比你到文艺写作协会演讲,一个小时下来,通篇演讲“朴实无华”,岂不是像在鸡尾酒会喝白开水?

舞文弄墨,是一种艺术,对仗也好,押韵也好,都能自娱娱人。现代的文人虽不时兴古时那一套,但是舞弄起来,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民间一度流传一个很风趣的顺口溜:

李钟桂乐善好施

施启扬投桃报李

若不知道“乐善好施”和“投桃报(抱)李”两个成语固然不觉有趣,而不知道两位是谁也不觉有趣,不知道这两人有夫妻关系的话,更是无法完全领会其中妙趣。这是对仗的功用。

政治上也常用对仗的古风,例如“时代考验青年,青年创造时代”,虽简单,但有力,尤其是首次听到,更能令青年人抬头挺胸,但是听久以后,就像橡皮筋用久了一样疲乏松驰。

英语的对仗也很美妙,例如:“数字不骗人,但骗人的玩数字”。在演讲中,常引用名人的华丽名句作结论,例如,肯尼迪的“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以及麦克阿瑟的“老兵不死,只是凋谢”。

谚语、比方、引语、故事、词藻和口诀,常混合运用,有的甚至发展成口号,效力更大。

如何作辅助资料

你乘坐飞机时,飞机起飞后,机长就在广播:“……左边靠窗的女士先生可以看到海,海边的城市是圣塔克拉兹,右边……。”

从洛杉矶到旧金山,有一个钟头多一些的航程,可是感觉上比在旧金山坐半小时电车还要快,因为从上飞机后,先是示范讲解安全措施,再来吃点心、喝饮料,加上机长的风景介绍,几乎没有冷场,不知不觉就到达终点了。

搭飞机的目的是要从一地到另一地,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途中穿插了几个“节目”后,工作就成了休闲。演讲也一样,原来的基本目的是由演讲人提供资讯,如果在几个重点之问穿插辅助资料,就可以使一个枯燥乏味的“讲课”,变成生动活泼的精彩节目。

事实上,许多演讲叫座,是因为辅助资料精彩,不是基本内容有“学问”。纯靠“学问”来提高“票房”,反而较难,除非听众多数是“有学问”的内行人。

做菜,要在主料之中放配料,演讲也要在要点之间放辅助资料。

辅助资料,主要有事实、数据、统计、例子、亲身经验等等。

一、说服力十足的事实

谈到“事实”,严格说来,世界上没有“事实”这一回事。譬如,我在演讲,好像是事实,但那是主观认定的“东西”,在你看来是演讲,对一个不知演讲是何物的人(假设是一个外星人或复活的原始人),我只是在吱吱喳喳。在这里,“事实”是指和“意见”相对的东西。例如打开报纸,基本上社论是“意见”,新闻是“事实”。(当然,有些记者习惯上把自己的意见夹在新闻里面,而社论也靠新闻资料来支持意见。)

一般而言,可以证实的资料,就是事实。演讲当中。有事实支持论点,才有力量。

例如,一个支持兴建核能电厂的候选人说:“不建核能电厂,而用火力、煤、油发电,会产生二氧化合物,会发生温室效应,也会自然产生放射性的物资废料,处理这些东西,比处理核能废料还要复杂,还要花钱。”这段话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实”,是可以查证的。有了这个事实,说服力就大增。

二、迷人具威力的数据

数据是很迷人的东西。比如说,常见美国政府的宣传中说,总统、副总统、各内阁议员当中,有博士学位的比率,高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如能列出一个各国首长的学历比较数字,很多人会觉得美国的政府是个水准很高的政府。但是,当行政主管是否需要博士的专门知识?博士学位是在某一方面专门研究而得到的,而主管需要的是领导统御的能力。行政主管博士多,数字迷人,在行政管理上并没有什么意义。

同样的,我们常听到“著作等身”这个赞美语,这也是数目字迷人的例子。一百本泛泛之作,可能不如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来得有贡献,但是有个人不希望拥有“一百本著作”的头衔?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演讲中用数字。只要数字正确,说明出处,并无不道德之处。

三、民间调查的统计资料

统计是用数字形容一件事大到什么程度,或小到什么程度,或用抽样调查取得的数字来推测全貌。

例如,现在有百分之几的人赞成水价上涨,是永远无法知道的,道理很简单:就像过去粮所代收稻谷,检查谷熟;粮所人员无法检查每一颗谷粒,只能用一把尖锉子,锉进谷袋再抽出来,几颗谷粒就跟着抽出来,检验人员抓一两颗,送进口中,嗑一下,觉得熟了就收购,否则农民只好载回去再晒。检查人员不必嗑全袋的谷粒。

如果赞成水价上涨的人说:“根据民意调查,全国赞成水价上涨的人有百分之八十一,水价上涨,符合民意。”就比只说“全国人多数赞成水价上涨”动听。虽然只问几百个人,但只要技术合乎水准,又不舞弊,就可以相当正确地反映民意,所以演说者引用统计数字,有相当的说服力。

四、真实性和假设性的例证

演讲有例子,就好像书本有插图,容易了解又容易保持兴趣。

例子有两种:“假设性”的例子,以及“真实性”的例子。

假设性或真实性的例子,只要举的例子贴切,都有效果。假设性的例子不见得没道理。

真实性的例子如果太离谱,不见得会被接受。

中国的古圣先贤当中,有一位名人很会举例子——就是孟子。他向齐宣王发表政见,短短几分钟内,就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孟子说他听一位胡先生说,齐宣王坐在堂上,看见有人牵牛从堂下走过去,就问要把牛怎么样,有人说要宰牛取血,以血涂钟,齐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它吓得这副样子,无罪却要受死……。孟子问齐宣王有没有这回事,齐宣王说有,于是孟子就拿这例子继续发表他爱护百姓的政见。这是属于“真实性”的例子,而且是发生在齐宣王自己身上的例子。谈没多久,孟子又来一个例子,这回是假设性例子。他说:“假设有一个人告诉君王,他举得起百斤重担却举不起一根羽毛,眼睛看得见秋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的柴木,君王会赞同吗?”齐宣王说不。于是孟子就用这个假设性的例子,告诉“层峰”,他的恩泽不被民,是“不为也,非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