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设的一个圈套借钱给别人,就是给自己买回了一个敌人。
——《塔木德》
《圣经》上有一则劝人善加理财的故事,叙述一个大地主有一天将他的财产托付给三位仆人保管与运用。他给了第一位仆人5份金钱,第二位仆人2份金钱,第三个仆人1份金钱。地主告诉他们,要好好珍惜并善加管理自己的财富,等到1年后再看他们是如何处理钱财的。第一位仆人拿到这笔钱后做了各种投资;第二位仆人则买下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为了安全起见,将他的钱埋在树下。1年后,地主召回三位仆人检视成果,第一位及第二位仆人所管理的财富皆增加了1倍,地主甚感欣慰。唯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钱丝毫未增加,他向主人解释说:“唯恐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奉还。”地主听了大怒,并骂道:“你这愚蠢的仆人,竟不好好利用你的财富。”
第三位仆人受到责备,不是由于他乱用金钱,也不是因为投资失败遭受损失,而是因为他把钱存在安全的地方,根本未好好利用金钱。犹太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理财守则是:钱不要存在银行。
多数人认为钱存在银行能赚取利息,能享受到复利,这样就算是对金钱有了妥善的安排,已经尽到了理财的责任。事实上,利息在通货膨胀的侵蚀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等于没有理财,因此,钱存在银行等于是没有理财。
每一个人最后能拥有多少财富,难以事先预测,唯一能确定的是,将钱存在银行而想致富,难如登天,试问:“你曾否听说有单靠银行存款而致富的人?”将所有积蓄都存在银行的人,到了年老时不但无法致富,常常连财务自主的水平都无法达到,这种例子时有所闻。选择以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的人,其着眼点不外乎是为了安全,但实际上,“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
通常贫穷人家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将其归之于运气好或者从事不正当或违法的行业,较正面的看法是将其归之于富人较自己努力或者他们克勤克俭。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真正造成他们的财富被远抛诸于后的,是他们的理财习惯。因为穷人与富人的理财方式不同,富人的财产多是以房地产、股票的方式存放,穷人的财产多是存放在银行。
犹太商人认为,投资人想跻身于理财致富之林,要能在思考模式上跳脱传统的框框。
有一个成年人不会骑脚踏车,他看到一个小孩子正在骑,羡慕地对这个小孩抱怨说:“小孩子身手敏捷才会骑车。”没想到小孩子却对他说:“不一定要身手敏捷才会骑车。”,于是小孩子教这位成年人骑车,而成年人也很快地就学会了。当成年人愉快地与这小孩道别回家时,却习惯性地推着车走路回家,这就是无法突破惯性的框框。
◇储蓄就是穷的观念
有一个日本人叫井上多金,10年前结了婚。由于夫妻俩每月省吃俭用,所有银行存折中的数字直线上升,现在已经有2000多美元了。井上夫人时常向左邻右舍的太太们说:“如果没有储蓄,生活就等于失去了保障。”
但是这个消息不知怎么竟传到一位犹太人富凯尔博士的耳朵里。他是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专攻心理学,一年前来东京经商。
富凯尔博士对井上夫人如此注重储蓄出乎意外的不欣赏,他讥讽道:
“你看,没有储蓄就会觉得生活上失去了保障,如此着重物质,成为物质的奴隶,人的尊严到哪儿去了呢?男人每天为了衣、食、住在外面辛苦工作,女人则每天计算如何尽量克扣生活费存入银行,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还有什么意思呢?可悲的是,不但大部分的日本人如此,其他各国人也大半如此。”
“你大概知道,犹太人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叫罗斯查德,这个家族自拿破仑时代起就一直维持巨富的地位。你们日本人之中能够找出一位世界上知名的富豪来吗?”
“认为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定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程度就越高,如此累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使自己赚大钱的才能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在银行存了一生的钱,光靠利息滚利息而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富翁的?”
“不过我并不是彻头彻尾地反对储蓄。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变成嗜好,而忘记了等钱储蓄到了相当数目时可以提出来动动脑筋,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多得多的钱。我还反对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的时候,在心理上觉得相当有保障,便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
◇把死钱变成活钱
如何把手中的钱用活,是犹太人经商的一门大学问,他们运作的变钱术是不作存款,而作现金运转。一般人认为,银行存款和现金相比,当然是现金最可靠,既不获利也不亏损。小心谨慎的犹太人当然在二者择一的条件下选择了后者。因为对犹太人来说,“不减少”正是“不亏损”的最起码的做法。想借助银行存款求得利息,是不太可能获得利润的。
著名的美国通用汽车制造公司的高级专家赫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私人公司里,重要的是把手中的钱如何用活。”
对这个道理,许多善于理财的小公司老板都明白,但并没有真正地利用。往往一到公司略有盈余,他们便开始胆怯,不敢再像创业时那样敢做敢说,总怕到手的钱因投资失败又飞了,赶快存到银行,以备做应急之用,似乎这样才有安全感。虽然确保资金的安全乃是人们心中合理的想法,但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经济形势下,钱应该用来扩大投资,使钱变成“活”钱,来获得更高的利益。这些钱完全可以用来购置房产、铺面,以增加自己的固定资产,到10年以后回头再看,你会感觉到比存银行要增很多利,看到“活”钱的威力。
对于这一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看到并敢为的。这主要是愿意去冒风险当老板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人看不到自己的美好前景,不敢冒险,也就是没有进取心。
我们都知道,银行存款是生息的,只要有存款,便能获得利息收入。而现金是不生息的,手持现款是多少,若干年后仍旧是原来的价值,并不增多。这样看来,银行存款比手持现款更有吸引力。那么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傻”,宁可守住一大堆现款,而不愿把它放在银行让它“繁殖”呢?
实际上,犹太人并不傻,而是太精明了。天生有数学头脑的犹太人,早已算好了这笔令人惊讶的账。他们算完这笔账后就有了充分的理由:银行存款的确可以获得一大笔利息,但是物价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货币价值随之下降,尤其是存款本人死亡时,尚需向国家缴纳继承税。这是事实,几乎世界各国都如此。
现款,确实不增值,但物价上涨对其影响也不大,而且最关键的是手持现款,避免了在银行的财产登记,在财产继承时不需要向国家缴纳遗产继承税。所以,手持现款时,财产既不增多,也不减少。
犹太人不会把现款存入银行,有人不禁会问:“家财万贯的犹太人到底怎样保护现款,他们难道不担心钱的安全吗?”
如果每天都把现款携带在身,当然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为现款找到了安全之处——银行。他们不是存款于银行,而是把现款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
日本具有“银座的犹太人”之称的藤田先生在1968年访问美国服饰用品商狄蒙德先生时,曾参观了他的现款保险柜。狄蒙德先生领他到银行地下室放置保险柜的昏暗地方,打开了装满现款的保险柜。藤田先生十分惊讶地发现保险柜里装着现行的各种纸币,也有五六年前的各种旧币,还有金块,约合日币二三十亿元。如此巨大的财产,狄蒙德先生却十分放心地置之于此。因为银行是个极其安全的地方,有一流的安全防卫措施,专门的防卫人员,把现款托放于此,当然可以高枕无忧了。
现款是不能随便放置的,它需要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地。聪明的犹太人巧妙地利用银行的安全设施,在银行的安全角落安放现款的保险柜,即使拥有亿万现金,也不用担心被盗。
犹太人这个“不作存款”的秘诀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就是说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犹太人善于精打细算,他们知道,把钱存入银行,年息最多也不过10%左右。而把钱投入做生意或生产项目,如果利润回报率为10%,一年滚动周转4次,就可获得40%的增值。如果对市场走势观察分析准确的话,每次周转会盈利30%或更多些,那么一年滚动周转4次,所得的利润则超过100%了。所以,犹太商人乃至普通百姓,一般不会把钱存入银行的,即使一时未寻到有利的投资目标,他们宁可拿着现金,等待投资时机。
普利策能够从两手空空到腰缠万贯,是一位做无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他初时分文没有。靠打工挣的工薪,然后以节衣缩食省下的极有限的钱,一刻不置闲地让钱滚动起来,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最终,普利策从两手空空到腰万贯,成为美国报业巨头。这就是“不作存款”和“有钱不置半年闲”的体现,是经商成功的一个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