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蒙台梭利育儿丛书:财商儿童培育法则
29020800000003

第3章 疾病与护理(2)

空气灌肠后给幼儿服用碳粉末,并注意幼儿的大便,如果在排完大量果酱样黏液便后,出现大量黄色粪液,同时幼儿不再阵发性哭闹安静入睡,观察几个小时后,碳粉末随着大便排出则说明灌肠复位成功。

手术治疗

幼儿病程超过24小时,幼儿的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医学上称为单纯糠疹,与蛔虫毫无关系。

幼儿夜间磨牙,虽然蛔虫分泌的毒素可诱发其发作,但精神紧张、缺钙、牙病等也可引起,因缺乏特殊性故不可靠。

幼儿的肚子痛,原因就更多了,如肠痉挛、腹部受凉、肠炎以及腹型癫痫等都可引起,蛔虫捣乱仅是因素之一。

父母到底应该怎样来判定幼儿是否需服打虫药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医院作大便镜检,若在显微镜下看到蛔虫卵,给幼儿服打虫药就是“有的放矢”了。

发热

年轻父母十分害怕孩子发热,而发热偏偏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虽然不好,但不一定都是坏事。

一般说,小儿的正常体温为36~37.4℃,超过37.5℃就称发热。然而,饮食、剧烈活动,哭叫,衣着过单、气温或室温过高等等,都会使小儿的体温暂时性升高,有时甚至可达38℃,只要没有其他病症,小儿的饮食和活动正常,则不应该把它视为病理性发热,小儿发热可分为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0.4℃)和超高热(40.5℃以上)四种。若体温在35℃以下,则称“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

小儿的发热原因很多,其中以细菌、病毒、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由于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因而发热往往具有一些与成人不同的特点。

小儿的耐热程度较强。成人一旦体温上升到38℃,就会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而小儿就不同,尚能照常活动,饮食减少也不明显。如果没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大人是很难发现的。此时,如家长用手去试小儿呼出的气体温度,那么就会发觉小儿发热了。乳母还可利用喂哺时乳头的温度感觉,来判断婴儿是否发热和发热程度。

“真热假寒”。有的小儿发高热时,可出现“真热假寒”的现象,体温升得越高,四肢反倒越凉,甚至皮肤出现花纹。年龄小的孩子,这种现象出现得更多一些。对此,我们不要被假象所迷惑,一见孩子怕冷,手足发凉,就给他盖上厚衣重被御寒,从而使体温更趋上升。

体温高低有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这就是说,体温高,并不都是重病;相反,有些营养不良或重危病孩,身体的抵抗力很差,当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体温不仅没有升高,有的反而比正常低,甚至出现体温不升现象。

高热容易发生抽筋。6个月到4周岁的小儿,其中有部分可因高热而发生抽筋。这种抽筋多见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早期有时亦可发生。抽筋于体温骤然上升到39.5℃以上时出现,表现为神志不清,两眼上翻、面色发紫,全身肌肉抽动,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停止。抽筋停止后,神志恢复正常。6个月以内或4岁以上的小儿很少发生高热抽筋,一旦发生抽筋,就应请医生检查。在脑膜炎、乙型脑炎多的季节里,尤其应提高警惕。

新生儿不宜使用退热剂。新生婴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体温往往随着气温(或室温)的高低而变动。如发生高热,使用退热药物多不理想,此时,可松解婴儿衣服,用酒精擦四肢和胸背部,湿毛巾裹额部、吹风等降温,效果良好。

“五心烦热”。小儿的手心、足心热辣辣的,似乎发热,但一测体温,却在正常范围内。此属中医的“五心烦热”,足阴虚的征侯,可用中药调治。

小儿发热是一个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因此当小儿发热时,应送医院检查,找出发热的疾病,这样可根据不同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疾病治好了,体温也就自然恢复正常。对于那些高热小儿,在去医院就诊之前,可在家庭进行一些临时性的急救措施,使小儿体温迅速降低。家庭最好有体温表,以便及时了解小儿发热的程度。如小儿高热不退,可给饮大量温开水,促其发汗发热;或松解、脱去小儿外衣,让体热逐渐发散;夏日,天气炎热,可配合用温水或白酒反复擦身,还可用电扇吹风,蒸发汗液,让体温下降。这些物理降温法简单易行,收效良好。有的家长当小儿发热时,不是采取发散体热的措施,反而重被厚衣,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结果体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抽筋,这种“火上加油”的办法是不可取的。那些动不动就会发生高热抽筋的小儿,家庭中应经常备有常用的退热药,一旦高热发生,就及时服用。常用的口服退热药有:阿司匹林,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次5~8毫克;安乃近片,每公斤体重每次5~8毫克。但对虚弱小儿要慎用,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发热,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影响颇大,是坏事。但你可知道,发热对诊断和治疗疾病还起着一定的作用呢!发热可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控制感染,促进病体恢复的作用。发热则预示着小儿有一定的抵抗病菌的能力。假如该发热的疾病,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而不发热,这才是真正的坏事。此外,和阑尾炎发生腹痛一样,发热也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线索,因为疾病不同,发热的“热型”也各异。

父母对待孩子对病痛的反应

父母对宝宝的疾病治疗非常重视,可当宝宝因疾病表现出一些健康性行为反应时,却不一定能正确对待从而影响宝宝日后的人格发展及形成。父母对宝宝身体有病痛时的各种表现极为重要。

直接影响

(1)宝宝表现出难受不适、疼痛等,导致宝宝无精打采、疲惫、睡觉不安、食欲下降、容易哭闹和发脾气,烦躁不安是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易出现多动,懒散和退缩也时有发生。

(2)厌食和拒绝吃饭也是宝宝的突出表现。本意良好但却过分焦虑的父母会力劝宝宝多吃些东西,宝宝却会以否定的方式应对父母的要求。这样通常会导致喂养方面的问题,而且在宝宝病情好转后,喂养问题仍然持续很长时间。

(3)入睡困难、噩梦、对黑夜的恐惧也是普遍存在的,宝宝一旦因此产生睡眠问题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情感或行为退化

(1)情感或行为的退化是对疾病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反应类型,宝宝在6岁以前退化的表现非常明显。本已改掉的一些习惯重新又开始出现,如吸吮大拇指、又抱起了奶瓶。

(2)要求多多地磨父母、整天缠着妈妈不放。

(3)出现攻击性行为、以前的恐惧重新出现、暂时放弃了新近学会的能力,如说话、行走、大小便控制。

(4)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宝宝,退化还表现为重新出现比较不成熟的社会交往方式,包括更加依赖父母(特别是妈妈),出现攻击行为,与他人分享的能力减退,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学习。

提示

宝宝退化的原因是暂时退回到原先比较熟悉的能够使自己获得满足和安全感的行为方式中去,或放弃已发展出来的更高的功能是一种适应性后撤,然后再重新积聚能量,以备今后的成长。

抑郁

(1)宝宝的抑郁与成人的抑郁有所差别,有些是由于疾病的不适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疾病所导致的活动受限,如住院的宝宝,其抑郁直接源于和父母的分离。

(2)饮食和睡眠障碍常是宝宝抑郁的表现,行为也会在少动到多动这个范围发生大幅的改变。其他情感方面的改变(通常与退化倾向有关)包括重新出现比较原始的恐惧、感觉无能、无助和绝望。有时还可能出现典型的强迫性或仪式性的行为。

宝宝常对其疾病或创伤做出错误的解释。通常与宝宝理解能力和对现实判断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奇妙的幻想有关。幼儿通常将与父母分离、疼痛、疾病所引起的不适、事故看成是对他们现实或想象中的不良行为的惩罚。对一些敏感部位的手术,如头部或生殖器,会使患儿产生强烈的恐惧,如突然死亡或严重的残疾。这些恐惧与他们对自己侵略性冲动或其他内心冲突所产生的内疚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宝宝敲坏了爸爸的电脑,而这时他得病了,他会认为这是对他做坏事的一种惩罚。如果父母也开玩笑说:“你敲坏电脑,得病了吧。”这种不恰当的联系会导致宝宝对疾病的错误的认知,而父母的反应强化了此种错误的认知,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是不利的。

焦虑伴发的生理反应

宝宝由疾病引起的心理冲突可以导致出现焦虑性的生理反应。可以有心动过速、心悸、换气过度、腹泻等焦虑性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变,通常是可逆的,它们与原发病同时出现,有时会使病情加重并使诊断变得复杂困难。

感觉和运动发育的滞后

在疾病的恢复期,宝宝会因为疾病(包括肺炎或高热等)而在感觉和行动功能方面表现出滞后现象,可持续几个星期或数个月,同时查不出任何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迹象。这些宝宝可能经历了短暂的大脑代谢失调,在返回幼儿园或学校时出现学习困难。如果此种学习困难没有被及时发现,则有可能会变为慢性,导致宝宝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或引起其他方面的行为障碍。如果能早期识别出这种问题,则有助于父母和老师理解宝宝,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给予宝宝逐渐适应的机会。

提示

幼儿的各种反应可以出现于任何疾病,一般均为非特异的反应,父母、幼儿园及学校的老师对于这些方面有所了解,会有助于帮助幼儿应对疾病对身体产生的影响,纠正幼儿对疾病产生的曲解。幼儿的大多数反应是对危机的健康性反应,但如果父母应对有误,则会对宝宝人格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如对于宝宝具有退化倾向的行为的求全责备,会使宝宝产生羞耻感和内疚感,不利于宝宝自尊和自信的建立;而对于宝宝具有退化倾向的行为的鼓励,会使宝宝的心理成长处于停滞状态。父母要做的是对宝宝的反应采取理解与同情的态度,除了给予适当的安慰与帮助,还要耐心地等待,不可心急地改变宝宝因病而产生的一些行为;如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性情乖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