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在宝宝的饭碗中盛小半碗饭,上面放一些菜,放在宝宝的饭桌上,让宝宝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吃饭;告诉宝宝每次用勺盛饭量应少,让勺中的饭菜都能吃进嘴里,鼓励宝宝自己完成进餐,家长不要包办代替。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之后,2周岁时,就可以学会自己扶碗吃饭,尽管把饭菜洒在桌上,弄脏脸和衣服,但他已经初步掌握进餐技能,在此基础上,可以把饭盛在饭碗里,菜盛在菜盘里,让宝宝练习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的习惯,还要不断向宝宝强化餐具的名称,如饭碗、盘、勺子等,以丰富宝宝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小儿一开始学习时吃得太慢,洒的太多,家长可以在一旁喂一些,以免他自己吃不饱,慢慢地小儿就可以自己吃饱了。
孩子心情舒畅
这个年龄的孩子,从早晨8点钟来到幼儿园,经过4个小时就相当疲倦了。因为在大房间里同大孩子生活在一起,比起在小房间里与同年龄的五六个孩子组成的小组所进行的玩耍要格外疲倦。日本的大部分幼儿园是混合保育,不采用小房间制。因此,1岁半到2岁的孩子,会相当疲倦。一般消除疲倦的最好办法是午睡。午睡在午饭后较适宜。
应让孩子在午睡室里午睡,设有午睡室的幼儿园是极少的。采用混合保育,没有午睡室,由于孩子的个性和年龄差别,午睡时间和游戏很难协调好。往往是大孩子在房间的某个角落欢蹦乱跳,而小孩子则疲倦得动也不能动了,坐着打瞌睡。如果都按小孩子的标准,都让睡午觉的话,大孩子就会不想睡而吵闹。因此,只有1个保育室,既当游戏室又当午睡室,是欠妥的。
午睡时应使每个孩子各有各的被褥。最好让孩子具有能辨认自己被子的能力。睡前要让孩子排便和换上睡衣。1岁半到2岁的孩子,还不会脱穿衣服。凡是能够穿脱衣服的孩子,应尽量鼓励他们自己穿脱衣服。
不能睡午觉的孩子,多半是在家里入睡前妈妈不守在身边就睡的孩子。对这种孩子,阿姨应在他旁边略待片刻,孩子精神一放松,也就睡着了。
每个孩子的午睡时间都各不相同。应让醒得早的孩子悄悄地起来,带他到午睡室外边去排解大小便,换下睡衣,穿上游戏服。所以,午睡前后的工作,1个阿姨是照顾不过来的。
尽管孩子疲倦、情绪不好,但是,只要他的精力没有发散尽,往往会好斗而同伙伴们发生冲突。所以,无论在房间里还是在室外,都应尽可能给孩子进行充分活动的空间。采用混合保育的幼儿园,把孩子放进一个房间里,当玩具少时,小孩子总是因为玩具被大孩子拿走而不高兴。在院子里玩游戏器械时,大孩子总是抢着玩,而小孩子排队等着,时间一长,也就腻烦了。
现在的家庭育儿,象密室一样把孩子关在屋里。而目前的幼儿园保育又是监禁式的保育。由于阿姨人手不足,马路上车辆频繁,不安全,渐渐就不采用园外保育了。可是孩子们总是想到园外去玩。为了保持孩子们的良好情绪,课程表中必须安排孩子们到园外散步的内容。万万不可忘记这一点,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
1岁半到2岁的孩子还不能独立。没有大人跟在自己身边,心情总是不安。所以,阿姨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经常在他们身边。
阿姨要经常处理别的孩子的小大便、准备开饭、整理被弄乱了的玩具和书籍等等。对孩子们提出的什么要求,总是连连不断地说:“等一下”、“回头再说吧”。这样,孩子就会总是惶惶不安。
孩子学会自理
为了组织一个快乐的集体,阿姨必须十分灵活。如果孩子不能记住“基本习惯”,阿姨就不能自由活动,从而也就无法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必须鼓励孩子自己排便、吃饭、穿脱衣服。鼓励孩子,要经常采取当众表扬的办法,但也不要流于形式。阿姨与孩子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阿姨必须以发自内心的喜欢孩子成长的情感来感动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虽然因季节和个人的灵敏程度不同而多少有些差异,但是,到2岁时,孩子都想自己能用匙子和筷子吃饭,以及独自用杯子喝水。为了使小孩区别哪是自己的餐具,哪是紧挨着他的小伙伴的餐具,最好涂上记号。
对于不能自己吃饭的孩子,一方面要经常鼓励他自己吃,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否则,阿姨忙不过来时,孩子会用手抓着吃。如果是温暖季节,应让孩子饭前洗手。混合保育中有大孩子时,对其他小孩子也是一种良好的影响。
在5~10月份期间,满2岁的孩子,应尽量培养排便习惯。开始让他撒尿和尿完时,都要说:“唏,尿尿吗?”、“唏,尿完了吗?”以加深孩子把撒尿说成“唏”的印象。如果在小便过程中孩子开始会说:“唏”(开始撒尿会说唏就不用说了,这里主要指尿完后也会说唏)时,也要给予鼓励。只要孩子在大、小便前后确实会告诉“唏”,就可以不用尿布了。估计到快到大、小便的时候,让他自己坐便盆。便盆不能是那种孩子一坐上去就掉进去的,最合适的尺寸是孩子的屁股既掉不进去,自己又站不起来的壶型便盆,尿完后把他抱起来。
寒冷季节,房间里没有取暖设备,便盆如果很凉就不适宜。
开始训练排便以后,应同孩子家长联系。孩子在家里只要醒着也裹尿布的话,训练就达不到目的。要为孩子准备10条小裤衩放在幼儿园里,以备用。
要鼓励孩子排便后自己提裤衩。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孩子便后洗手。水龙头应该多些,装的高度要合适。
午睡前后,阿姨只是帮助解、扣纽扣,让孩子自己练习脱穿衣服。好歹能脱下后,还要让他把衣服放进衣柜里。
当孩子会说撒尿或能用匙子吃饭时,就算养成了“基本习惯”。但也不能要求过高,以为孩子马上就能独立了。因为对大人来说变得省事的孩子,并不意味着能够独立了。有的孩子依赖集体,害怕孤单,看到自己周围的孩子都能自己做事,也就跟着做了,所以也会养成“基本习惯”。仅凭这些还不能说能够独立了。在培养“基本习惯”的过程中,孩子如果是积极、信心十足地去培养“基本习惯”,他就会对生活感到生动有趣,也会产生勇于自我表现的意愿。这也是对孩子要求独立的一种激励。
春夏与秋冬
在寒冷季节里,孩子多被关在家中。一到春天,就可以到外面去了,孩子们充满了解放感,他们强烈希望到室外去玩。孩子们会自由走动,什么地方都能去了,必须把门关严。
在寒冷的地方,冬天可让孩子随意在结冰的池面上走动。开春后,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靠近水池、河边。
孩子快到2岁时,当天气变暖,需要减少农服,可先解开纽扣,然后让孩子自己练习脱衣服。喜欢洗澡的孩子,只要在洗澡前让其练习脱衣服,就会进行得很顺利。反之,入冬后,晚上在穿睡衣前让孩子自己脱衬衣,就很勉强。
排便训练,在温暖的季节里,母亲可以花点工夫;转入寒冷季节,排便训练就很难成功。孩子2岁时进入冬季,即使没有教他撒尿,也并不算晚。
平常不怎么爱吃米饭的孩子,进入6月份时,大都会不好好吃饭。只要孩子仍同从前一样玩得很好,就不用着急。可让他喝些凉牛奶,补充营养。
过了1年半的孩子,夏天可让他洗海水澡。进入海水前,应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让海水逐渐浸泡身体。不能一下子浸到身体的一半以上。在海滨的沙滩上,如果曝晒太阳,容易引起皮炎而发烧。
院子里使用塑料水池时,水深应在10厘米以内,如果超过20厘米,孩子在里面跌倒,就危险了。
由于孩子的活动力很旺盛,在生炉子取暖或制作热食的寒冷季节,一定要相当注意。不要让孩子弄翻桌子上的菜汤或茶水而烫伤。炉子上一定不要放水壶。
就季节病来说,初夏多患“口腔炎”、冬初则有“冬季腹泻”。不过,对快到2岁的孩子来说,即使患了“冬季腹泻”,也并不那么重。
秋季刮台风时,容易积痰的孩子,咳嗽会加强。
到了深秋,有的孩子会夜间醒来啼哭。大概是因为小便频繁或者是因为想像力丰富被恶梦吓的。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最好让孩子白天室在外充分运动。
教孩子洗手
孩子对水有特别的感情,都喜欢玩水,到1岁半左右,就应该训练宝宝有目的地洗手了。从无意识的玩水到有意识地洗手,要经过教育,让宝宝养成在吃东西前洗干净手的卫生习惯。洗手的动作是双手的一种精细动作,需要两只手协调动作和眼手协调。开始教宝宝洗手时,可以在饭前让他玩水,在玩水过程中教宝宝把手心、手背和各个手指洗干净,教他怎样使用肥皂,让他玩一会肥皂泡,然后用水冲掉肥皂泡,才算把手洗干净了。在洗手过程中可以配合语言训练,如“擦擦手心泡泡多,擦擦手背泡泡多,用水一冲泡泡走”,像玩游戏一样,宝宝很高兴地学会了洗手。在洗手前要告诉宝宝要先让妈妈把袖口挽起,才不会弄湿袖子,当然宝宝洗手弄湿衣服是常有的事,不用责备他,要多给些指导,多给些表扬,宝宝洗手就洗得很好了。洗手后把手擦干又比洗手困难一些,可能开始时只是马马虎虎地把手心抹干了,手背、手指缝里还尽是水,家长要耐心地教他怎么把手背、手指头都擦干,真正要做到洗手后能把手擦干,大概要到2岁左右才行。
洗手和洗脸可以同时加以训练,把拧干的毛巾放在宝宝双手,教宝宝双手捧着毛巾擦脸,开始的时候宝宝洗脸可能像“猫洗脸”那样只能把鼻子、嘴巴周围抹一下,那也不错了,慢慢地他就会把洗脸的范围扩大到眼睛和整个面孔。对于宝宝洗手、洗脸动作的学习,是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学会这些本领,有赖于放手让宝宝训练和不断的嘉奖,如果妈妈一直把洗手、洗脸的事包办下来,虽然宝宝的脸和手整天很干净,但宝宝并不知道洗手、洗脸的作用,他一直不会洗手、洗脸,宝宝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又被“勤快的妈妈”剥夺了。
穿衣、脱衣是宝宝每天生活中的必修课,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在宝宝慢慢长大时,穿衣脱衣也逐渐方便了些。10个月时宝宝在穿衣时会主动伸手,穿袜、穿鞋时会伸脚,能够配合做一些动作。满周岁后,穿脱衣服已经配合得很好,穿衣袖时会把手向上伸出。1岁3个月左右就会自己把鞋脱掉,自己用手把脚上的袜子拉下来扔在床下,并且会把上衣的按钮拉开,把拉链向下拉开,然后使劲地拉衣袖,偶而能把外衣脱下来。当宝宝自己能把穿在身上的上衣脱下来时,宝宝会感到十分高兴,并且在一身轻松的感觉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如果这时家长再稍加指点,脱外衣这一项本领就很快能掌握。以后戴在手上的手套、脚上的袜子都会自己把它们脱下来,而穿在身上的裤子脱下来就难一些;有的孩子是坐在地上脱,有的能够松开裤扣后,用两只脚把裤子踩下去。会自己脱衣服比自己穿衣服发展在先,要能自己穿上衣,把衣服前后穿正确,那是2岁以后的能力了。
用匙吃
从4个月添加辅食开始,宝宝就跟匙打交道了,那时是母亲拿匙宝宝张口,逐渐宝宝就认得匙了,知道匙是送东西往嘴里吃的。满周岁后,宝宝就要伸手抓住匙,拨弄食物,并试图舀些食物送到嘴中,但往往把一碗饭菜几乎都舀到桌子上,匙中装不到多少,送到口边也要掉落,用匙的动作还十分笨拙。但这是宝宝自我服务的尝试,是独立性的表现。在母亲的帮助下,他会很快学会握匙的方法及手握匙的力量和送到口中的协调动作,到1岁半左右就能较好地用匙舀到食物,并能吃到匙里的东西,也就是宝宝能自己用匙吃饭菜了。虽然桌子上、地上掉落的食物不少,但家长要给机会让宝宝学习,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可惜掉落的饭菜,这是千金难买的一种自我服务的本领,是了不起的进步。妈妈喂饭代替不了宝宝自己喂,相反会养成什么都依赖母亲的不良习惯。快满2岁时,宝宝自己吃东西就掉落很少了。
拿笔画线
满周岁时,给宝宝一枝彩色蜡笔,在他前面放一张白纸,家长帮忙把纸扶牢,宝宝会抓着蜡笔在纸上乱涂,能用蜡笔画出点、线、圈等,没有任何规则任意乱画,宝宝自己看到纸上能画出东西来,会表现的十分兴奋,并且会连续地乱画较长一段时间。宝宝在用笔乱画过程中,能体会到自己手的分量和在空间的感觉,眼睛看着纸张,手也能用笔在纸上画,眼手的协调配合已经很好了。从第一次会拿笔乱画后,他对拿笔和画画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乐,乐画不疲,自己会反复进行。逐渐地“作画”技能有提高,可以分出点和线来。到接近2岁时,开始能分清直线、圆圈和点子了,母亲用笔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教宝宝照着画直线,有时会很像地模仿画直线,虽然不很直和许有些弯,但毕竟不再是乱涂乱画了,笔在宝宝手中开始有意识地作业了。这是宝宝的认知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很大的进步。在教宝宝画线时,母亲可以画一长一短的两根线长,教宝宝识别长短,进行比较,在大脑中形成量的概念,理解长和短的意义,说出哪条线长,哪条线短,能同时模仿画出一长一短两条直线来,对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就算非常聪明了。
训练倒退步走路
当宝宝能独自行走并且走得很稳了,可以让宝宝练习倒退步走,倒步走因为看不见后面的场地,走路全要靠行走的感觉并掌握身体的平衡,难度比向前走要难得多,而且在宝宝的平常活动中很少有倒退步走的练习机会,因此倒步走全是靠训练。1岁半左右的孩子就应该训练了。让宝宝练习倒退走时,家长可以与孩子并排站立,然后一步一步地倒退着走,开始时宝宝要退一步回头看一下,慢慢地就掌握了倒退走的技巧和感觉,就能大胆地独自一人倒退着走了。学习倒退步需要一块较大的、平坦的场地,避免磕碰伤痛的发生。
在宝宝能够前进和后退后,为了训练宝宝走路的能力和平衡能力,可以在地上画二条长4米,相距5~6厘米宽的线,让宝宝沿着线条向前走,然后沿着线条后退,母亲在一旁给以鼓励和指导可以增加练习走路的兴趣,并且对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注意力有帮助。这些游戏可以在家庭中反复练习,对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牵着上楼下楼
1岁半左右的宝宝能扶着栏杆一级一级地上台阶,但不会下台阶,只能向后爬滑下来或臂部着地快速滑下来。上台阶需要比平地走路更大的腿力,下台阶则要能掌握身体的重心和平衡。母亲牵着宝宝的一只手让宝宝一步一步地上楼梯,然后鼓励宝宝牵着妈妈的手下楼梯,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先学会单独上楼梯,大概要近2岁时才能单独下楼梯。学会单独上下楼梯,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就更大、更丰富了。
蹲下去和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