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古时行军之用具,夜鸣之以警众报时者,盖犹更鼓也。以铜为鐎,受一斗,昼炊饮食,夜击持行,即一圆锅,有长柄。
二、礼器祭祀燕享之器也
(要造字)音甫,盛稻粱之器。方圆均有,以方者为多。底有缺口,底部下宽,愈上愈窄,至正体则愈上愈宽,成敞口形,有盖,恰如正器之翻转倒置者,正器有提梁,盖旁有两环。
簋音晷,盛黍稷之器也。方圆均有,而以圆者为多。底亦有缺口,形如簠,两旁有二兽头衔环耳,亦有盖如平顶之纱帽然。
卣音酉,盛酒之器。以盛鬯之酒,注于灌尊,以灌地降神者也。形如圆筒,下部宽,有平圈底,有提梁,有圆盖。
觯音至,酒器。容三升,形圆如瓶。
钻酒器。类如今之细高瓶,然口稍敞,腹部凹入,下部如圆肚形。
音雷,酒器,即尊之大者。大肚,圆口极小,两旁各有环耳,刻画作云雷形,故叶音也。
尊盛酒之器,祭祀燕享通用之。其形直如截筒,口稍敞,肩部稍缩入,下部稍出,成圆肚形,围足类有六,曰牺、象、着、壶、太、山,各于尊腹之上画其形也。
彝酒器,与尊同,但盛鬯与酒不同,故异其名。类有六形,制皆同,惟刻画之饰有异,即鸡、鸟、黄、虎、是也。口微敞,腹微凸,两耳围足,又今人凡圆器之围足者统谓之彝。
豆古代之原式样已不可考,只知系盛醢菹酱濡物者也。据《清会典》所载,如高腿碗,有盖,全体均刻饰花纹。
敦盛黍稷之器,状如彝。
散酒尊也。容五升之尊日散,口小,如今之所谓篓者是也。
爵饮酒之器。下三足三棱形,愈下愈锐,尽处成尖形。腹圆成棱形,口不平,成桥形,一端向上,一端向下,向下者即流也,口上有两方柱。今之伪制者甚多,虽不佳,但式样尚相符。
斝音贾,饮酒器也。商以斝,周以爵,三物名异而实同。腹画禾稼,故名曰斝叶稼也。惟口圆成平行,此不同与爵者也。
匝音移,沃盥之器,所以注水者,状如熨斗,腹部成椭圆形,前方有流出水处,如今之嗽口盂,然后部有把,四足。
觥酒器,状如,惟有盖。
音四,七也,如今之水勺。常用之七日七,礼器曰四。
角酒器,容四升,与爵同,惟无口上之两柱耳。
音禾,似鼎,惟有盖、有嘴、有执攀,调五味之器也。
鬲音历,鼎属,盛馔用鼎,常饪用鬲。
鼎此物今尚可见,故均认识之。形状有圆亦有方者,圆者三足,方者四足,但耳均二。大小不同,其用亦各异,如禹铸九鼎是为传国之宝器,又食器,又烹饪之器,又刑人之器,又炼丹、煮药、煮茶之器,如丹鼎、药鼎、茶鼎等,又焚香之器也。
音彦,上若甑,可以炊物,下若鬲,可以饪物,盖兼二器而有之。或三足而圆,或四足而方者。
盘盛物之器,多方形者。
卢亦盘也,惟长方形,两端有环耳。
壶非如今日之壶,乃今之瓶也。大肚,有肩,口底均小于肚,无流,无执攀,方圆均有,大小亦异。
觚音孤,酒器也。容三升。旧说为八角形,今之所见者则为圆形或四方形者。与壶之状正相反,腹部最小,底大于腹,口又大于底,均敞口。今人多作插花之用,故亦称为花觚。
舟尊下之台曰舟,犹今言茶船也。
觞酒卮总名。凡诸觞,形皆同而容量则异。容一升者曰爵,二升者曰觚,三升者曰觯,四升者曰角,五升者曰散,又虚曰觯,实曰觞。
与杯同,酒器,亦羹器也。
甑炊器也。
瓿音蒲,小罂也。以盛醯醢酱类,壶而矮。
铺豆类。
锭音订,荐熟食之器,豆之有足者。
铏音形,羹器也。
鍑音富,炊器也。似釜而口敛,
口上载鬲,以熟物,兽耳,两目连环。
钟酒器,又量器,又与钟通。
镫荐熟食之器。
斗酒器。
卮酒器。
盘盛物器。
洗盥洗之器。
铛音当,温器也。鬴有足曰铛。
音宣,形似铛,无足之小盆。铛则有三足。用以温酒。
铫之有柄有流者。
三、乐器音乐所用之器也
钟即今之钟类。惟上径小、下径大,纵径小、横径大,有柄无纽,非今之圆形钟也。
镛即钟之大者也。虞夏之时大者为镛,小者为钟。
钟古说各异,有谓大钟或谓小钟者。总之,大小无关,重在特悬也,即每钟一簧也。
编钟即编悬之钟,十六钟共悬一也。
铎大铃也,振文教所用之器。
钲音征,类钟而矮,柄中上下通以之静鼓。
铙小钲也,似铃,无舌有柄,执而鸣之,奏乐止鼓。
錞子形圆似钟,有舌,上大下小,鸣似和鼓。
磬非今日僧徒所用如钵盂之圆磬,乃系矩形者,一端博而短,一端狭而长。
四、杂器一切日用所需之铜器也
杂器之以铜为之者,亦甚多,如:
度即尺也。各代之尺度不一,要以愈传尺愈长。
量即斗也。各代容量不同,且多作长方形或圆筒形。
权即秤锤也。
币币之种类最繁,亦为古玩之一种,另章详述之。
铁钵玺印亦为古玩之一种,另章述之。
节符牌节即符节,古使臣执以示信之物。周礼有掌节注,谓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古有龙节、虎节等。符亦节也,书文字或图记于其上,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以为征信者。如秦之虎符,汉之虎符,唐之鱼符、龟符、金鱼符等牌,亦符信之一种,如今各机关所发之徽章也。不过非尽人所有,遇用执之耳。如宋牌、明牌、西夏国书牌、蒙古国书牌、清之三体国书牌均是也。
鉴如甀,大口以盛冰,大盆也。上方如斗,有疏棱,镂底如风窗,下承以大盘,置食于上,设冰于盘,使寒气通彻,御暑气,故周礼天官春始治。鉴又镜也。
汉代铜器,虽精妙逊于三代,但种类之多超过三代,且有与三代名同而略变异者,亦有前代所未有者,式样尚可考证,兹另录之。
鼎汉代鼎器多有盖,且足略短。
甀完全如故宫三殿之金缸,并非如以前二物而二器也。
釜虽系锅,但并非如今日之锅,乃系有圈足之鱼缸也。
鍑形如大腹小口之瓶。
鍪音谋,鍑属。反唇大腹,小口而敞,平圆底无足,一面有小朝天耳之提手,而一面有流。
(左钅右后)镂音候漏,熟食之器。圆筒形,腹广,下有三足一把,有平盖,盖上有三朝天环耳。
盆如今日之荷花盆,腹广,口小而敞,两旁有半环耳。
与盆同,惟口与腹略等,下部小耳。
与三代者同,惟无把耳。
钫量器也。方者曰钫,大腹小口,如今之瓶。
钟量器也。圆者曰钟,大腹小口,如北海之白塔形,两旁各有环耳。
盘多圆器,如今之木盆。
洗即今之铜脸盆形也。
渠钭如今所用之槟榔壳勺也。
勺具有长柄之小盆也。
漏壶计时之器,如今之新式大水壶,圆柱体下三足底旁有流,有盖。
(第三节)试斤两辨锈斑
求神问卜,日益成风,小庙出大师,专为人解谜团,事业不顺遂,感情纠纷等疑难杂症通通代解。友人说神准的不得了!准得令人奇!遂往探之,只见女住持量素通吃,婚姻美满,原为上班族,只因奇缘,人世“兼差”为人解惑。对她的通灵奇术,姑且置一旁,令人惊奇的是她收剑为符,她拿剑当神坛接引神的媒介,而且她说手持之剑是把千年古剑!
千年古剑有风骚
千年古剑,出现江湖,令人称奇。好奇心油然生起,想要端看古剑,被应允后,将沉甸古剑仔细前后细看,剑型为春秋时期款式,缀有银、铜为饰,纹路或成菱形,或有星相图,剑表并有出土留下的锈色。
如是青铜剑,或见市场流通,果真千年老剑?从器表地子和锈色完全逼真,从纹饰、器型也都像真物,然,仍判为伪品!
重量,是供判出土铜器的指标,经历了悠悠岁月埋藏地底,早受到了土壤、地下环境的自然影响,铜更受到了轻重程度的腐蚀,自然逼使铜质衰减,而使铜减轻。反之,新铜器因刚出炉,即使外表做满了铜线、垢土,却也做不出时光要铜变轻的现实!
青铜器的伪制,不单是千年古剑,凡文物有年份、有市场价值者,均是仿者对象,买者依重量凭真伪,必须累积经验,孰轻?熟重?才有依凭证。凡古铜会失重,例如古铜钱轻薄如纸,稍不慎,轻取便断,亲睨见主人以“钱”示人,惨遭毒手摧毁,全在倾刻,铜“钱”便身首异处了!
于是,想要借衡量轻重来明验正身,得要仔细,最好由卖方或原主示范,以免生纠纷!
锈分新老两路
估重之外,看锈。便是凭断法门了。新锈、老锈自有不同,仔细以尖器剔刻,凡新锈以黏胶合成,耐不住剔,立刻“投降”露底;凡老锈,坚硬难催,或呈绿、蓝各色,带着结晶耀眼的光泽,告诉你老锈的不朽!
经过自然风化而成的古铜器,它的底子经腐蚀,表层自然生成,以硬针刺采,立可见底!惟,当着货主面前,如是行为,恐不被接受!另以酒精,擦拭铜器的绿斑,亦能揭穿它背后真面目。
以上秘法,是可探出铜器真伪年代好方法,探勘绿斑铜锈之外,铜器的地子(表面),在新旧之间的分别很大。
凡新品,地子面平滑,故意腐蚀,刻划者,则现败象,决无老品的表面,布满了如麻坑般的岁月痕迹。要看地子的高倍放大镜,随身携带,可克仿品,洞察细微,买者必安。
当然,铜器型制,也是参考标地,春秋时的铺首纹,不应出现在汉代铜器,每款铜器的型制、各时代的风格,也可以当凭断准则!
多看,比重量,看锈斑,看似易,花钱动念,想买真品,却得实战,才行!
(第四节)宣炉之仿制
自宣德铸炉成功之后,直至清之乾隆,无时不有仿制者。其仿制之佳者,足可以媲美宣器。兹将仿制之着名者略述如下:
仿制之最早者为吴邦佐。按吴氏为宣德时参与铸炉之一员。宣炉停铸之后,吴氏即照宣炉之法,并雇用铸造宣炉之工人,自行铸治。故其所铸之炉直可与宣炉等,其款定为“琴书侣”或直书其名。同时尚有高氏者,其名未详,其情形与吴氏同,故所铸之炉亦甚佳妙。此外尚有且闲主人者,因不详其姓氏,与高氏同时制炉,亦精。其他仿制者甚多,但究不能与吴氏等相比也。至玉堂清玩之主人为严东楼,凡严氏之炉,皆系劫取宣炉之无款者充为己有,非其所制,故玉堂清玩之炉不得列在仿制之内也。嘉靖初学道仿制亦佳,惜亦不知其人也。万历、天启间有施念峰,万历末金陵,之甘文堂,苏州之蔡家,均以仿宣着称者。以后,吴中的徐守素、周文甫等都以铸冶名世。明末则有汤子祥堪称好手。清朝雍正、乾隆两朝均极力摹制,惟均无珍品。惟巴格之仿宣可比宣器。此外无闻也。宣德铸炉综计不过五千余座,在当时深藏禁内,平人无从得见,幸赖仿制诸贤广为冶铸,使社会得开眼界,仿制伟绩固不宜泯也。今则世态沧桑,人事迭变,非仅宣庙名器不可得见,即仿制诸品亦不可得闻也。宣炉之厄其若斯乎噫!
(第五节)宣炉之伪制
伪制宣炉者从来即甚多,不自今日始。惟以今日为甚耳。凡市上所陈列者,不论优劣,几乎全为伪制。伪制者之多可以想见矣。兹将其作伪之法略述于次:
前门大街路东有甚大之挂货铺二,专以伪制宣炉为业。其伪制的艺术极高,所制之品极精,非精于鉴别者每为所欺也。其方法亦极繁。第一由铺中派人赴山西或在京市上收买大批铜炉,无论优劣、整破一概收之,收得之后再分类为伪。盖其出品之销场有三:一本京,二蒙古,三上海与外洋。炉品之高者预销本京,合于焚香念佛者预销蒙古,其式样奇巧完整无疵者预销上海与外洋。蒙古人喜欢金色,不认识其他颜色,故销蒙古之货亦必须合于此种心理。故其所得之炉预销蒙古者,无论其原来之颜色如何,均完全去掉,磨成光亮闪耀如金即为成功。其预销本京或上海者,第一步亦完全磨去其原来之颜色,惟仍再行敷上一种颜色方为成功。其所能伪作之颜色只有三种:一为瓦灰色,二为猪肝色,三为土红色。真宣并无此三色,故现在市上所见此三色之炉完全为此二挂货铺之出品。其敷色之法,即以各色颜料置釜中共煮之也。时间愈久,颜色日深,至少者亦须煮五六日,一炉之成功总须半月时间也。
此外,打磨厂东大市炭儿胡同等处,也有专以仿铸宣炉的人。铸成之后再用颜料煮成各种颜色,其颜色的种类不出上三种之外,其他亦不能为之。惟此种作伪者完全为匠人,并无变化之技巧,一人只能仿一种,稍一改变式样则不可能,故世人易知其伪也。十年前金价不贵,而金点炉之价甚高,作伪者遂将宣炉之旧而佳者敷以金点,冒充金点炉。现市所见之金点炉,十九为当时所伪制者。
旧炉之原来颜色百不存一。作伪者每将落色之旧炉磨之光亮,然后置电炉上用电火烧之,则成为五颜六色光彩闪耀之物。市上所见黄绿灿然、颜色驳杂、极光耀、极美丽者,皆此法所制也。
真宣之鎏金者金质甚厚,与三殿中之金缸相同。今人多有将旧炉镀金以充鎏金者,且金纯裹,不能为涌覆及腰围也。
私铸之炉佳者甚多。作伪者将私铸之款挖下,另取合适之宣款铸上,其制之精者丝毫不露痕迹也。
(第六节)宣炉的鉴别
价值
古玩中以宣炉的鉴别为最易,盖真伪之间相去太悬殊也。通常以为难于鉴别者,只是未见真宣耳。如果见及,则真伪、优劣不待指示而全晓然矣。
真宣的铜最精者十二炼,最劣者尚须六炼,普通之铜若经四炼则现珠光宝色。而宣炉之铜既系最佳之风磨铜,又经过前此所未有之冶炼,其铜质之佳可以想象。故鉴别之首要即翻视底足所露出之铜。设质地不佳,其他均不必研究,其为伪造可断言也。
宣炉惟色不可伪为。其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可掐按,然迫视如肤肉内色,蕴火之彩烂善变;伪者外光夺目,内质理疏槁然矣。
真宣原有样炉无款字者,但早为各代添刻以尽。今日绝无真宣无款者。真宣之款虽有铸刻之不同,然皆字字完整,款地明润,与炉色等旧,即芝麻地亦颗颗圆熟晶莹,与炉身同色。伪造者皆生硬粗涩,一比便知。宣款各种字体皆有,但以楷书为多。至款字则只有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等四种,其他十九皆非真宣也。奈竟有多数鉴别名家,尚有认许多私铸之款而为真宣者。如“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或“工部员外臣李澄德监造”等款,定系私铸或供献之器,绝不能列为真宣。按宣德只于三年铸炉,五年以后并未铸炉,且三年所铸各炉不下五千余件,其中无一书监督官之名者。况在专制时代,未奉上谕而臣工可以随意书款者,有此体例乎?设准书写亦必尚书领衔,况尚书之下有侍郎二,侍郎下有郎中四,即员外郎亦十数员,何李德澄可以监造?是均私铸而非真宣可知也。惟真宣亦可有六字以上款者,如勋铭鼎等,因有铭文志其原委,故款字较多其他无理由者皆非真宣也。至其价值在当时即极贵重,但佳妙者今日已不可见。普通之炉式样玲珑、颜色完好者,今日市价非数千元不能购得;若颜色剥落,即与铜等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