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性格叫忍耐
29110700000014

第14章 不怕吃亏,培养器量

凡是宽容之人,都不怕吃亏,不会斤斤计较于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吃亏是福道出的是一种豁达洒脱的处世态度,敢于吃亏也是一种做人的方法,是宽容性格的一种体现。做人的可贵之处是乐于退让,自己主动吃点亏,往往能把棘手的事情做好,能把很难处理的问题顺利解决。

能吃亏的人必然有一种博大而深邃的胸怀,是获得别人尊重的重要条件之一。历史上,很多不怕吃亏的人因为器量宽宏而流芳后世。王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王旦和寇准是同时代人,又都是重臣,而两个人的性格迥异,一个刚直不阿,一个虚怀若谷。两个人同朝为臣,谁吃亏一些呢?

寇准和王旦,几乎是同时期选拔上来的。寇准的地位原在王旦之上,宋太宗执政时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只因寇准经常犯颜直谏,同僚之间他也是直言不讳,所以得罪了很多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寇准的人脉网几乎是一团乱麻。人事关系不太好,自然屡被贬斥,几上几下。

真宗赵恒登上帝位后,毕士安为相,赵恒问毕士安:“谁可与你同时入相?”毕士安推荐寇准,说寇准“兼资忠义,能断大事,臣所不如”。开始赵恒不太同意,说:“闻准好剐使气奈何?”毕士安说:“准忘身殉国,秉道疾邪,故不为流俗所喜,令北方未服,若准者,正宜用也。”为了考察寇准,赵恒先委任寇准为三司使,是个管财经的职务,赵恒的目的在于“先置宿德以镇之”。继而委以中枢大任,掌管军事。后来契丹大举南犯,寇准力主赵恒亲征,以鼓舞士气,结果打了胜仗,并在他的努力下,与契丹结“澶渊之盟”,两国讲和,保证了北部边界约100年的和平生活,这对中国北方发展经济是有利的。但朝中佞臣如王钦若等,却常说寇准的坏话,说,“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诬寇准要皇帝亲征,是“孤注一掷”,赵恒本来想重用寇准,听了王钦若等人的挑拨,改派寇准领兵北方,出镇天雄军,时称准为“北门锁钥”。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王旦认识了寇准。

王旦用人的标准,不是“唯才是举”,而是“才德兼备”;不是以个人恩怨为标准,而是以能否胜任为标准。包括反对过他的人,他也不计前愆。而其中最典型的,恰恰是对寇准的任用。

寇准调到中央枢密院任职,王旦则升任“工部尚书,同平章事”,主持中书省,分管政务,二人实为同僚。寇准“数短旦”,而王旦却“专称准”。赵恒觉得奇怪,问王旦:“你虽然经常表彰寇准,而寇准却多次讲你的坏话,是怎么回事?”王旦对此毫不在意,反而说:“这是情理中的事情,我当宰相时间很长了,工作中失误一定很多,寇准对陛下如实反映意见,更可体现他的忠直,所以我更加敬重他。”从此赵恒稍稍改变了对寇准的看法,也更加尊重王旦。

王旦做人非常大度,中书省(王旦主持)送交枢密院(寇准主持)的文件违反了规格,寇准马上将此事向赵恒汇报,王旦因此受到责备,具体承办这项工作的人则受了处分。事隔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文件送中书省,也违反了规格。办事人员很高兴地把这份文件呈送王旦,王旦却不去告发寇准,而是将文件退还给枢密院,请他们主动改正。对这件事,寇准十分惭愧,再次见到王旦后,就恭维王旦度量大,王旦只是默然不语。后来,寇准升任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感谢皇帝道:“不是陛下了解我,如何能得到如此重用。”皇帝对他说:“这是王旦推荐你的啊!”寇准更加愧叹、敬服王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