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多难兴邦。
为了理想,以刚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去承担任何艰难困苦。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这些,都是忍耐的理想境界。
忍耐是道德的勇气。因为,忍耐,有时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于人有益的,尽管自己受委屈也能忍下。许多圣贤为国家、为人类的利益自我牺牲,都是敢于承担的道德勇气。
什么是道德勇气?就是明白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是具备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
唐朝的玄奘大师,13岁出家,为的就是“远绍如来家业,近光佛教大法”,小小年纪就发愿弘法利生。其间他要忍受求学过程中众说纷纭、解释不一的汉译经典,好不容易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偷渡出关,还要遭受胡人石盘陀追杀,八百里流沙的茫茫路途,高昌国王曲文泰的名利诱惑……及至十七年后回国,还要承受唐太宗劝他弃道辅政的纷扰与障碍。如果不是凭着忍辱负重的道德勇气,岂能完成历经十九年,数千卷的佛经翻译?
同样,唐朝的鉴真大师,是中国赴日本传戒,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他五次计划前往日本,都告失败,而且在渡海的途中导致双目失明。“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为法忘躯的精神,使他越挫越勇,终于在67岁的时候,第六次东渡才成功抵达日本,他对日本佛教乃至文化有巨大贡献。如果他没有道德勇气,没有达到忍耐的理想境界,早就被一次次的诬告、天灾人祸、徒众的不配合给打消了勇气。如果不是坚此百忍,又岂能赢得日本天皇敕封的“大和尚”,博得日本人的敬仰,为中国人争光?
做人,有了为人着想,为社会着想的道德,也就有了忍的力量与勇气。时下有人为感情的纠纷,金钱的负债,生活的压力,选择自杀求解脱。如果这些人具备忍受人生困境的能耐,具有为人着想的道德修养,就能够燃起更多勇敢迎向人生挑战的信心火炬。
人生的真谛在于道德、品格的完满,然而这必须在人生的风浪里磨炼,在忍耐苦乐得失中养成,在为人类奉献服务中渐趋成熟。
达到忍耐的理想境界,就是不要逃避。有科学家估计,一个人一天内会产生五万多种想法,多数想法都是想着如何逃避当前,或改变现状。比如,幼儿盼望着自己快快长高,长到姐姐或哥哥那么高,就能够得着桌子上的糖果了。殊不知当幼儿变成儿童,每天就要背上沉重的书包,就会被一大堆的作业和考试所累。比如,没有房子的年轻人盼着多赚点钱买房,殊不知当十年后他把房贷全部还清,疾病和衰老也悄悄找到他了。
我们生活在压力无处不在的时代,忍耐现状比改变现状更重要。我们忍受了今天的不足,包括生活的艰辛、疾病的折磨、无权无势无名无利的卑微,就能满怀信心地忍受明天的不足之处。
有许多事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去忍。比如天生残疾、失去亲人、高考失败、被迫下岗……
有些事我们确实需要改变,但是改变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在这过程中需要一忍再忍。坦然迎接和接受不断变化的境况,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各种境遇下从容生活。
忍耐现状的人具有从容的心态,更能理智地做出合理决策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