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方净土,它能让人超脱生死,永享极乐。
在这里,天空镶满了琉璃,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地面铺满耀眼的黄金,像洒满了金秋的银杏叶,风一吹,金蝶飞舞;空气洁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所有的土壤均为莲花泥,芳香四溢,随处弥漫。生活在里面的众生,长相端正,极其富有智慧,且个个长寿,永无疾病之苦,也没有贫穷和富贵之分。男女之间,相处和谐,无生育污秽之事,无幼小衰老之别。他们所住之处,皆为琼楼玉宇,宝山楼阁,雕梁画栋,翡翠碧玉;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坐的是龙车凤舟;里面景色宜人,四季如春,仙鹤在莲池里漫步,朱雀在白云间翱翔,整个大千世界充满了祥和、喜庆的气氛。
佛教把这个地方称为“西方净土”,又叫“极乐世界”。是所有众生无限向往的“天堂”。
这龛造像,即是表现西方极乐世界里的生活的,故称“西方净土变”,或叫“观无量寿佛经变”,是根据《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而刻。这三经的基本结构和内涵为:故事的缘起《未生怨经》;十六观想;西方净土的妙丽;佛、菩萨的愿力、众生业力与三品九生四个方面。本龛雕像,主要是在反映第四方面的内容。
正中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边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者,阿弥陀佛为教主。阿弥陀佛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无量”,故又叫“无量佛”,密教称“甘露王”,他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就是佛了。据说,他经过无量劫的修行,成就了四十八大愿,可接引一切信仰、念诵他名号的信徒,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脱离苦海,永享福祉,故又被称为“无量寿佛”、“接引佛”。很多临死之人,持久不能咽气,家人为尽快让其脱离痛苦,便站在临死者身边,口中不停地念“阿弥陀佛”,这么做即是希望能够得到接引佛的帮助,使死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荣登西方极乐。
三圣像下,刻有三品九生。所谓“三品九生”,是佛教根据众生行善积德的多少,将往升者划分出的等级。上品皆菩萨,中品为阿罗汉,下品全是恶。上品之人,由三圣亲自迎往乐土;中品之人,由菩萨接引;下品之人,需皈依佛法,日念弥陀,且历经各种劫难,于莲花中脱胎换骨后,再以佛为师,以菩萨为友,才有升入乐土的可能。
在三品九生图两边,还凿有十六观法和偈语。“十六观法”,即心力集中,抛弃杂念,静观细想西方的修行之道。其内容包括:水观、日观、地观、树观等等。除此之外,整龛造像有一道七重栏杆,栏杆的七根莲花柱上,各有一乐童,或短笛横吹,或击鼓弄萧,与栏杆下面的诸多荷花童子形成对照。那些童子,有的在荷叶上酣睡,有的在栏架上嬉闹,有的在莲花上打坐,把极乐世界里的欢乐和情趣烘托得惟妙惟肖。
尽管,佛教把“西方极乐世界”描绘得如此似真似幻,但人若想进入这一乐土,却并非易事。他需要苦心静修,历经种种磨难,方可取得入门资格。这让不少信徒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后来,为彰显佛教要义,使众生相信人人皆有佛性,看到成佛的希望,便出现了“净土宗”。
“净土宗”是专修西方净土法门的宗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至隋唐时广为流行。净土宗不讲究苦修,只需修持者坚定信仰,日念阿弥陀佛名号便可成佛,往升西方净土。净土宗的推行,使得佛教广开法门,深入人心,一时信徒大增,佛教出现空前繁荣局面。
然而,虽然净土宗为众生提供了一条通往天国的简易修行之路,但“西方极乐世界”终究是虚无缥缈的,谁也没有真正见到过,它只存在于想象中。净土宗出现的真正意义,是使佛教从天国净土转向了人间净土。来世是游离的,只有现世是实在的。我们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彼岸的梦境中,不如着眼于现世,拿出吃斋念佛般的坚定信仰,与社会上的不公和邪恶作斗争,把人间变成一片“乐土”。
大文豪鲁迅先生,终其一生都在为人间的不平而奋起“革命”,他以自己那清瘦孱弱之躯,以笔为旗,挥笔如刀,毫不留情地向社会的黑暗投掷匕首、响箭。其目的,不外乎是使生活在世的人,活得更加自由,更加有尊严。鲁迅不信神,没有宗教信仰,他不相信天上有路;也不相信地狱,不相信人死后会超生。他唯一相信的是人间;他唯一的信仰:是对人类的爱和希望。
宗教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而要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间。何为天国?天国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