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无论“正人”,还是“正己”,都须体现一个“严”字。“严”即是严格的要求,这一点是管理者树立威信的第一要素。只要在员工中树立了一定的威信,做好管理工作并不难。“严师出高徒”正是道理所在。
3.1 严格要求才会树立威信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无论“正人”,还是“正己”,都须体现一个“严”字。“严”即是严格的要求,这一点是管理者树立威信的第一要素。只要在员工中树立了一定的威信,做好管理工作并不难。“严师出高徒”正是其道理所在。
1威信从点滴积累
作为管理者,能够树立威权,发号施令,使员工言听计从,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能够立权树威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从小事做起,在管理工作中注意细微小事,点点滴滴地树立自己的威信。
要求部下必须遵从,就必须具有足以让员工心服口服的理由才行,这样的威信只有靠平时一点一滴才能树立起来。
经过一番奋斗,你终于脱颖而出,觉得“自己总算苦尽甘来”,同事和公司领导承认你的能力,对此,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做到以威信服人,而不能搞以权压人。
假若你的能力与职位存在差异,无法完成基本任务,就应该坦白相告,如果说些丧气话或埋怨公司,则不可能树立威信,长期以往,只能令上级领导无法忍受而被弃用。当然,如果这只是一时的情绪,还是可以原谅的。平时不妨试着愉快地抿嘴唇,尽量放松心情,千万不可一上任便威风八面,这样不但不能立权树威,反而会逐渐丧失人心,失去支持,成为孤家寡人。
作为一个管理者,虽然常有泰山压顶之事,你也要做到泰然自若,坦然面对,这本身也可以产生一种威权。
2保持与员工的合理距离
管理者与员工保持距离,具有许多独到的驾驭功能:可以避免员工之间的嫉妒和紧张,减少员工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避免对自己所喜欢的员工的认识偏颇。
“近则庸,疏则威”。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善于把握与员工之间的远近亲疏,使自己的管理者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有些管理者想把所有的员工团结成一家人似的,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劝你还是赶快放弃。事实上,与员工建立过于亲近的关系,并不利于你的工作,反而会带来许多难题。如,在你做出某项决定要通过员工贯彻执行时,恰巧这个员工与你平常交情甚笃。你的决定恰巧与他有关,为了支持你的工作,他放弃自己暂时的利益去执行你的决定,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如果他是一个不晓事理的人,就会找上门来,依靠他与你之间的关系,请求你收回成命,这无疑是给你出了一个大难题。
收回成命必然会受到他人非议。不收回,就会使你与这位员工的关系恶化,他也许会说你是一个太不讲情面的人,从而远离你。所以,请你记住这句忠告:“城隍爷不跟小鬼称兄弟”。
3保持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作为管理者,你对员工应采取民主的方式,随时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也许你会非常器重某一位员工,经常带他出入各种场合,但你们之间的关系应严格局限于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中,而不能让别人误以为你们是铁哥们,否则,会在其他员工心目中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管理者,你兼顾的是整个公司和全体员工的整体利益,需要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协助你工作,为全公司的利益服务。当你与某一员工成了哥们以后,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团,极可能会遭到更大集团的抵制。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时,会不利于你顺利地开展工作。
而且,这种关系也不利于你这位员工能力的发挥。一方面,他手握着你的尚方宝剑,可能会恃宠而骄,办事不周,尽管他是处处为你着想,却不一定有利于公司的效益。另一方面,和你的关系太铁,会影响到他与其他同事的关系。
因此,上下级就是上下级,成了铁哥们,并不是件好事。
4不要淡化管理者的身份
管理者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在无形中造成员工对你的尊敬之意,会为你的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管理者跟员工在一起时,要适当表现自己的“身份”。
在办公室里与员工相处,别人应该一眼就能瞧出,谁是员工,谁是领导。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这一点,甚至给人的印象正好相反,那么,你这个领导就是失败的。
你虽然不必过于矜持,但要让你的员工起码意识到,你是领导。这样,即便是活泼、轻佻的职员也不至于去拍你的肩膀,或拿你的缺点肆意开玩笑。他在你面前会小心谨慎,会看你的脸色行事,当你们一起离开办公室时,他会恭恭敬敬地把门打开,让你先行。
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的讲话方式。在办公室里跟员工讲话,一般说要亲切自然,不能让员工过于紧张,以便更好地让对方领会自己的意思。如果对方意见与自己意见相左,可以明确给予否定,如果员工之见对公司有利,也不要急于表态。在公开场合讲话,如面对许多员工演讲,作报告,要威严有节,有震慑力。
但不管在哪种情况下,管理者讲话都要一是一,二是二,坚决果断,切忌含糊不清。
多思考少说话,也可以“让我仔细考虑一下”或“容我们研究、商量一下”来结束谈话。这样,在回去之后,员工不会沾沾自喜,反而会更加谨慎,无形中增加了你的权威。
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管理者的身份权威,很多时候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聪明的管理者尤其如此。
5“喜怒不形于色”
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聪明的管理者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下属就难以钻空子了,特别是面对一些复杂的局面,管理者驾驭局面更需要这种“静若止水”的功夫。
“喜怒不形于色”,也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这种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6言行举止要庄重
很多员工与上级领导有工作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他们都是通过你平时的一举一动,来对你的形象进行判断。你平时的装束,你在大会上的发言,你与员工打招呼时的态度,你的上下班时间等等,每一个细节,都把你的信息传达给了每一位员工。行为是无声的语言,好的管理者应深谙此道。
7言传不如身教
管理者表现自己的权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出更大的业绩,用业绩说话,以业绩来树权立威。我们平常所说的“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有真才实学,只要有能力做出大成绩,何愁没有权威呢?
王经理上任伊始,一改前任领导人做事拖泥带水的风格,决心整顿公司内部秩序,并且制订出相应的对策,首先自己带头遵守公司的新规章,但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了解,才知公司员工对王经理有一种观察态度,不太信任他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鉴于此,王经理决定亲临第一线,与销售人员一道奋战,一个月后,公司业务量大增,效益也大为改观,员工内部赞叹声一片,从此,大家也以王经理为榜样,勇于承担责任,工作积极主动干,公司发展前景光明。
在管理整个公司或一个部门时,可以先制订一个总体规则,然后明确任务,自己带头执行,并在一些具体实际的工作中做出榜样,以自己做出的业绩说话,同时也让员工们明白,在公司里,上下级关系并不是完全靠职务或权力,主要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大小来评价。
管理者如果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多受一点苦,为员工多负担一点工作,但做出一些举措来给大家看,用自己的行动干出实绩,员工们就会自然而然心服口服。俗话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员工最讨厌的就是光说不练,只要管理者注意从实际业绩方面多做一些,给员工做个榜样,权威自然会有。
3.2 以身作则
先圣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者,正身也;令者,使也”。这条两千多年前的古训,证明着一个永不过时的真理:人,特别是领导人,自身的素质与行为造就的自然影响力是巨大的。
三国时代的曹操和诸葛亮,一个身为魏王,一个身为蜀相,都不当皇帝,但都比皇帝的权威还大。究其原因,除了他们位极人臣的特殊地位之外,自正其身产生的强大自然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勤
学
从领导学的角度来看,正身,说到底是要求领导者要用良好的自身素质,以身率人,而这,只有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去获得并在实践中表现出来。曹操和诸葛亮均可堪称勤学善学的典范。曹操自登上政治舞台,一直生活在戎马倥偬之中,其政务、军务繁忙可想而知。史书上称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三国志·武帝纪引魏略》)这个记载十分可信。否则,不能想像他能把那么多的文人志士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也不能想像曹操自己能写出那么多独具特色的“建安风骨”之篇章。史书上,又说他“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战,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先捷,违教者负败”。(《三国志· 武帝纪引魏略》)。在曹操之前,除《孙子兵法》外,没有更系统的军事理论书籍。曹操在熟读前人经典的基础上,亲自写了十余万字的兵书,用以指导军事行动,这本身就足以奠定他的军事统帅地位;凡按他的命令打仗,又往往取胜,其在三军中的威望岂能不高呢?曹操的兵书没有传下来,这段文字未免有夸大之嫌,但从其辉煌军事业绩分析,他不能没有厚实的军事理论。曹操的《孙子注》得以留传,凡十三篇,几乎篇篇有其独到的见解,可作有力的佐证。“君子之于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汉,刘向语)曹操勤学善用,不断将丰富的政治、军事实践上升为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因而,与同时代许多优秀人物相比,给人产生了更多的服从感、敬畏感和敬重感。这也是他比同时代群雄有更高超的领导艺术的重要保证。
在这方面能与他媲美的只有诸葛亮。诸葛亮的刻苦读书作风,早在出山之前已经形成。他读书的方法也与众不同,别人是寻章摘句,“务于精读”。他是“独观其大略”,把工夫用在领会精神实质上,钻研得深,领会得透,虽在草屋,洞察天下。所以,26岁时,提出了那样高瞻远瞩的隆中对策。跟随刘备特别是当了丞相后,形势和任务给诸葛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在继续攻读经史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对地理天文、农工算计、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有相当的研究,“木牛流马”、“损益连弩”,由他亲手研制成功。
一本《诸葛亮集》收录了他关于理政、用人、治兵等上百篇、十万余言的文字,许多篇章至今闪烁着熠熠的光辉。尤其是他的《便宜十六策》,立论之高,论述之深,指导意义之大,在当时可堪称绝无。
“一代之治,始于一代之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际、不同的难题,曹操和诸葛亮顺应时代的要求,开一代学风,创一代业绩的史实,对我们当有深深的启迪。
笃
行
曹操自效周公;诸葛亮自比管、乐。曹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诗;诸葛亮则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箴言。更值得称道的是,二人不仅都有着伟大政治理想,而且为实现理想的行动,也都是那样坚定。公元190年,曹操扯旗募兵讨董卓时,只有35岁,到他统一北方举兵南下时,已达到52岁高龄。赤壁的惨败,丝毫没有动摇他完成统一霸业的决心。他一边重振旗鼓,一边总结经验教训。当他意识到跨过长江已不现实,便毅然领重兵挺进西南,走上了由西向东谋统一之路。公元211年,56岁的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60岁时,西征张鲁进至汉中,占领汉中,曹操回邺都,“亲耕籍田”,(《三国志·武帝纪》)为进一步巩固“屯田制”的成果做最后的示范。在他病逝的前一年,汉中失守,64岁的曹操又一次由斜谷到阳平,与刘备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曹操的统一宏图未能实现,他“志在千里”的执著劲头却着实令人钦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进取的人们。
诸葛亮也是这样,他在刘备死后,身为相父,独掌朝纲,严法强兵,积蓄力量,进取之心溢于言表。公元225年,亲领大兵,深入不毛,七战七捷,平定了西南,留下了用心服、和抚正确处理与兄弟民族关系的佳话。公元228年,兵出祁山,拉开了北伐的序幕,几进几退,志在必成,直到公元234年,累死在阵地的前沿。如果诸葛亮偏安西南,以守为攻,凭他的智慧和蜀国的力量,完全能够顶住北来的威胁,他也可以多做几年“太平官”。剔去了那个阶级和时代赋于的封建内容,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精神,多么需要我们奋力改革搞四化的炎黄子孙发扬光大呀!
严
己
曹操和诸葛亮,都十分崇尚严明的法纪,讲究以法御军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