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秦、晋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晋惠公把太子子圉派到秦国去当人质,秦穆公将宗女怀嬴嫁给子圉。子圉后来即位,史称晋怀公,他昏庸无道,弄得上上下下怨声载道。穆公决定帮助流亡的晋公子重耳回国夺取政权。后来重耳在秦国军队的帮助下,回到都城曲沃,派人杀死怀公,夺取政权。重耳史称晋文公,是春秋一代霸主。
◎成语释义
泛指两家联姻。
◎故事出处
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
◎出处译文
我的主公很仰慕将军您,想让您的女儿嫁给他儿子,两家结为秦国和晋国那样的儿女亲家。
一国三公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给大夫士■下命令,让他在蒲地、屈地为公子重耳和夷吾修筑城池。夷吾嫌修得不够坚实,就向父亲告发了士■。晋献公把士■找来,当面问道:
“你为啥那么粗心,不把城池修得牢固一些呢?”
士■回答说:“我听人讲,没有原因而犯愁的人,忧愁必定会来;没有战事而筑城,城一定会被贼寇利用。现在我接受命令为二位公子修城,如果修得不坚固,恐怕要担负对君主不恭敬的罪名;如果修得坚固,只怕会为敌寇提供阵地,又要承担对君主不忠的罪名。
“我一旦失去了对君主的忠诚和恭敬,还怎么为君主做事呢?《诗经》上说,用贤德来安定国家,则子孙后代才能像城那样坚固。我看三年之后,说不定在那里要发生战争呢!”
士■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哀叹这件事,诗中说:
穿狐皮衣服的贵人啊,
多得像茸毛一般;
一个国家竟有三个君主,
让我听谁的才好?
后来,晋献公对重耳厌烦起来,果然派宦官寺人披带兵去蒲地讨伐重耳。重耳见势不妙,飞快地越墙而逃,投奔狄国去了。
◎成语释义
原意是说一个国家有三个君主。现在人们用它比喻权力不统一,让人无所适从。
◎故事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出处译文
一个国家竟有三个君主,我到底要听谁的才好呢?
大材小用
南宋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名叫辛弃疾。他曾发下宏誓大愿,要用剑杀尽天下的奸贼,为国建功。
那时金人占据中原地区,宋室只拥有半壁江山。为了收复失地,辛弃疾英勇地加入到抗金前线中去。他在故乡起义,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抗敌军队。后来,他率领这支部队,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南宋朝廷的任命,与政府的正规军队配合作战,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军。
辛弃疾在抗金杀敌之余,还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词。
一次,辛弃疾拜访善写诗词的文坛前辈陆游,二人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都觉得相见恨晚。陆游认为辛弃疾才能出众,为了鼓励他找到用武之地,建立盖世之功,特意写了一首长诗送给他。
诗中写道:“你的才能,和古代政治家管仲、萧何差不多,现在只担任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有大才能的人用在小事务上。你应当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奋斗,千万不能因为受到排挤而耿耿于怀,丧失斗志。”
但辛弃疾这位才能出众的英雄,始终被朝廷“大材小用”。他直到六十七岁那年,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终于饮恨而终。
◎成语释义
原意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常用来比喻对人才使用不恰当,从而导致人才的浪费。“材”也可写做“才”。
◎故事出处
宋代陆游的《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一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出处译文
你的才能,和古代政治家管仲、萧何差不多,朝廷让你担任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有大才能的人用在了小事务上。
下车泣罪
原始社会时期,洪水泛滥,大禹受命治水,立下盖世功勋。舜帝很喜欢禹,死前有遗命,让禹接替他的位置。禹登基后,对人民显示出十二分的宽厚、仁爱,人民也信任禹,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一天,禹坐车巡游,体察百姓的疾苦。在路上,几名武士押着一个犯人经过。禹想知道这犯人堕落的原因,就跳下车子,拉住犯人的手询问道:“你到底犯了什么罪呀,为什么要忍心犯罪呢?”
犯人眼望着禹,心中充满着悔恨、愁苦,一句话也不说。禹却因为怜悯而泪流满面,小声地哭泣。
押解犯人的武士对禹说:“大王,法令早已公布天下,他却置若罔闻,才造下这等罪孽,您何苦为他落泪呢?”
“唉!你不晓得,”禹长叹一声,对武士说,“尧舜时,人们都以尧舜的心为自己的心。现在我做了君王,一定要与百姓心心相连,百姓的哀痛便是寡人的哀痛呀。百姓犯下过错,是由于我的品德还不够好,不能教化他们向善,所以我才悲伤啊!”
武士和罪犯听了禹的话,大受感动。
其实,这绝非是禹的品德不够,实在是由于当时已进入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制,所以犯罪现象才层出不穷。
◎成语释义
常用来形容为政宽仁。
◎故事出处
《说苑》:“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出处译文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于是下车流着泪向罪犯及押送的人询问缘由。
指鹿为马
秦朝秦二世的时候,由于李斯、赵高拥立皇帝有功,皇帝封李斯为丞相,赵高为郎中令。赵高这个人非常贪权,为了独霸朝堂,就设计陷害李斯。秦二世中了赵高的圈套,将李斯满门抄斩,让赵高当了丞相。
可是赵高仍不满足,想废掉秦二世,另换一个完全听从他意旨的新君。但是,他怕这样做大臣们会反对,就决定弄清楚哪些大臣是反对自己的。
有一天,他故意对秦二世说:“万岁,今天我得了一匹马,要献给您。”说着,就命手下人将一只鹿牵到朝堂上。秦二世见是一只鹿,就笑了起来:“丞相,你原来也有搞错的时候,这明明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一匹马呢?”
赵高就问满朝文武:“你们看一看,这是鹿呢,还是马呀?”多数大臣惧怕赵高,有的不发表意见,有的说是马。只有少数大臣不愿意说假话,就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一只鹿。后来,赵高就故意陷害那些说是鹿的大臣,对他们进行迫害,投入监狱。
从此以后,赵高在朝中堪称权势通天,无论说什么话都没有人反对。
◎成语释义
比喻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故事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道不拾遗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宰相,对他言听计从。商鞅制定新法,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废除。这次变革,在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
商鞅主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国家作出了一定贡献,就应该对他进行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使得朝廷赐爵以军功大小为标准。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大搞水利建设,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普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出力。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社会秩序安定,民风非常淳朴,人们晚上睡觉连门窗都不用关,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拾走。
从此,秦国越来越强大,别的诸侯国对它非常畏惧。
◎成语释义
原意是道路上有东西遗落,却没有人拾起来,占为己有。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淳朴。遗:指丢失的东西。
◎故事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出处译文
一周年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
约法三章
秦朝末年,朝政腐败,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刘邦与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称王。刘邦一路西进,没有受到什么阻挡,秦军纷纷溃败或倒戈,于是很快占领了秦都城咸阳。
为了安定民心,刘邦召集各县父老及豪杰,他说:“暴虐的秦王使你们受苦了。我与诸侯约定,先入关的称王。我先入关,所以应称王。现在我与大家约定三条法律:第一,杀人者判死刑。第二,任意伤人的要治罪。第三,偷盗抢劫的人要受惩罚。”
刘邦的措施受到了关中人民的拥护,后来,他被封为汉王,退居巴蜀,但很快又占领了关中。刘邦同项羽打仗,关中的老百姓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这同他建立起来的良好群众关系密切相关。
◎成语释义
原指约定法律三条。现在多指定出几条规矩,大家严格遵守。
◎故事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出处译文
跟父老乡亲约好三条法令。
楚材晋用
春秋时楚国有个大夫叫伍举。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跑掉,有人造谣说,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伍举怕楚王听信谗言治他的罪,便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邻近的郑国去了。刚好遇到好友、要出使晋国而路过郑国的蔡国大夫声子,问明情况后,他们便去了晋国。
声子在晋国办完事后,特地来到楚国。楚国的令尹子木接见了他,并询问他说:“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相比,你以为哪国的大夫才能更强?”
声子回答说:“晋国的人才没有楚国多,晋国虽然有不少大夫很有才能,不过他们多半都是楚国人。这些人因为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所以到了晋国。就像杞梓和皮革等,在晋国都受到了重用。有人说,这叫楚材晋用。”
后来在声子的说服下,子木恢复了伍举的职位,并派人把他接回了楚国。
◎成语释义
比喻本国的人才流失到别的国家去工作。
◎故事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出处译文
楚国虽然有许多有才干的人,但是大多都是被晋国所使用。
千金买骨
“千金买骨”又称“千金市骨”,它来源于一个动听的故事。
战国时期,燕昭王向谋士郭隗请教怎样才能把贤人网罗到自己麾下,参与国家政务。郭隗很聪明,他对此不作直接回答,而是向燕王讲了一个故事:
以前有个国王,非常喜欢千里良驹,于是在各处张贴布告,说愿意出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好马。布告贴出三年了,一匹千里马也没见到。这国王从此心情很坏,愁闷不已。这时,国王的一个侍臣提出,愿意带上一千两黄金去寻找千里马。国王对他非常相信,就将一千两黄金交到他手中。
这侍臣忠心办事,四处奔走,三个月后才知道在某地有一匹千里马待价而沽,可是等他赶到,那匹千里马已经死了。那侍臣做出一件惊人之举,他拿出五百两黄金,买下了那匹马的尸骨,带回本国。国王看到一堆无用的马骨头,气愤不已,大声责备他:“我要的是一匹活的千里马,你却买回一堆死马骨头,岂不是白白浪费寡人的黄金?你的罪过还小吗?”
侍臣一不着急,二不害怕,从容答道:“您一心想得到千里马,可是经过三年之久却没有得到一匹,这是因为世人不相信您重金购马的诚意,把您布告中的话当成欺人之言。如今我花了五百两黄金,给您买了一堆千里马的骨头,天下人得知后就会知道您真心喜爱宝马,很快就会有人将活的千里马送到您的面前。”
结果,不到一年,国王就得到了好几匹千里马。
◎成语释义
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相助。
◎故事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
甘棠遗爱
西周初期,召公辅佐成王,费尽了苦心。他是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非常贤明。百姓非常喜欢召公,对他交口称赞。有一年召公去南方巡视工作,与很多平民百姓相识,大家谈得很高兴,兴尽才回去。
这些百姓非常热爱召公,很多年过去了,对那次相会还难以忘怀。据说召公曾经在一株甘棠树下休息,众百姓就尽力保护这株甘棠树,还编了一首民歌,对召公进行颂扬。
这首题为《甘棠》的民歌是这样写的:
“枝叶茂盛的棠梨树呀,不要剪叶,不要砍枝,不要随便将它移动,
因为先前的圣贤召公曾在树下站过!
枝叶茂盛的棠梨树呀,不要摘叶,不要折枝,不要将它损害,
因为先前的圣贤召公曾在树下歇过!
枝叶茂盛的棠梨树呀,不要锯断,不要采伐,不要将它挪走,
因为先前的圣贤召公曾在树下停过!”
◎成语释义
常用来表示对离去的贤明长官的思念,也可以用来歌颂政绩突出的官员。
◎故事出处
《诗经·国风·召南》:“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如狼牧羊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叫宁成的官吏。宁成当过济南都尉,这个人非常狠毒刻薄,执行法律的时候非常严厉。当地的民众和富豪都怕他。
汉武帝即位后,宁成升官当了内史。由于被对手参了一本,结果被抓起来坐了牢。后来,宁成贿赂高官,从监狱里逃了出来。逃出以后,他在乡间买了一千多顷的田地,雇用了几千家的贫民为他耕种。没过几年,宁成凭着对农民所收的租子,很快发了财,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豪。
汉武帝可能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后来又想起用他当郡守。但是御史大夫公孙弘反对,他对汉武帝说:“我在山东当过小官,当时宁成是济南都尉,他这个人残暴无比,管理百姓就像用狼去牧羊。陛下不要让这个人去做官,否则百姓会怨声载道。”
汉武帝当时听从了劝告,没有提拔宁成。不过没多久汉武帝还是起用宁成为关都尉,出入关的百姓听说宁成到了那里当官,一个一个都不寒而栗,说:“我宁愿去面对一只老虎也不愿意面对宁成。”
◎成语释义
比喻酷吏欺压人民。
◎故事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出处译文
宁成当济南都尉时,他的管理就好像是狼在放羊一样。
祸起萧墙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氏掌握着鲁国大权。鲁哀公很担心季孙的权势太大,会对他形成威胁,于是想收回权力。
季孙知道了这个情况,担心鲁哀公利用一个叫颛臾的地方来袭击费邑,对他形成威胁。于是他以颛臾国靠近费邑,会给子孙造成威胁为借口,要出兵伐颛臾。当然,季氏对鲁国疆域之内的附庸国大动干戈,是不得人心的。
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孔子,孔子十分反感。他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孙氏当时只是一个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征伐的。
孔子说:“对于统治者来说,担心的不应该是贫穷,而是分配不均;不是人少,而是不安分守己。分配均匀,便不会觉得贫穷,安分守己,便不会有危险……”说了一通季孙不应该伐颛臾的原因,孔子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点破了季氏伐颛臾的真正原因。
◎成语释义
常指内部发生祸乱。
◎故事出处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出处译文
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国的内部。
鞭长莫及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出使。由于楚庄王势力强大,所以他吩咐申舟不必向宋国提出借路的要求。宋国得知后,认为这是楚国在侮辱本国,感到不可忍受,就把申舟杀死。楚庄王勃然大怒,立即派人马讨伐,大军直打到宋国的都城,将城池团团围住。
两军相持了几个月后,宋国派遣大夫乐婴齐去晋国求援。
晋景公觉得这是一个称霸天下的好机会,想答应宋国的请求。大夫伯宗却劝道:“大王,我们现在不能出兵。古人说得好:‘马鞭子虽然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去。’现在楚国的力量非常强大,又受到上天的保护,我们怎么和它争斗呢?尽管我们晋国很强大,又怎能与天意相违抗?我劝您还是忍一忍,不要出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