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白起虽然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秦昭王后来却听信谗言,不仅罢了白起的官,还逼迫他自杀。白起果然是前功尽弃。
◎成语释义
形容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故事出处
《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出处译文
(白起)连败赵国、韩国,目前又将魏国京城大梁围住,一旦战败,就前功尽弃了。
汗马之劳
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萧何是他的可靠助手。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任相国。论功行赏,萧何第一,首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
对这一封赏,有些功臣不服气,便说:“我们拼死拼活,身经百战,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连战场都没上过,只会耍笔杆,发议论,封赏为什么反在我们之上?”
刘邦则回答说:“你们都打过猎,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巢穴、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而萧何指挥冲杀,是‘功人’。并且,你们虽然勇敢,却多数是单身跟随我出战,而萧何一家几十口人都参加军队作战,这你们又怎么能比呢?”
这些人听了刘邦的话,心里才服气,不再发牢骚。
◎成语释义
在战争中立下的功劳,后泛指工作成绩。
◎故事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出处译文
萧何未有汗马之劳,根本没上过战场,只会耍笔杆,发议论,封赏为什么反在我们之上?
穷兵黩武
三国时期,东吴都督陆逊有一子,名叫陆抗,深通战略,腹有良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领。由于他才能出众,二十岁时就担任建武校尉之职,统辖五千人马。孙皓成为东吴国君后,封陆抗为镇军大将军,让他严防晋军的进攻。
当时东吴政权非常腐败,孙皓残暴骄奢,好色无度,滥用酷刑,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陆抗多次上书,劝告孙皓爱护百姓,加紧训练军队,把精力用在治国、治军方面。但孙皓把他的意见当做老生常谈,依旧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
公元272年,陆抗领了旨意,统率人马讨伐叛将步阐,在边境和晋军对峙。陆抗知道吴国的力量不行,就与晋军互通使者,不主动出击。孙皓听说后,非常生气,派人责问陆抗为什么吃着国家的俸禄却不打仗。
陆抗给孙皓上了一道奏疏,劝告他说:“现在朝廷在发展农业生产、整顿政治方面没有积极行动,反而想让诸位将领在沙场上立战功,杀敌将。这样一来,我国就会用尽全部兵力,整天打仗,致使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极其疲劳。敌人的力量没有受到损失,而我们自己倒像是得了一场重病。”
陆抗还指出,目前晋国势力很强,吴国势力弱小。要想战胜大国,就必须停止用兵,增强国家实力,等到天下有变再主动出击。
孙皓看罢陆抗的奏疏,并不赞成,而且觉得陆抗这个人不聪明,难以统兵。后来,由于东吴的统治过于严酷,终于被晋国所灭。人民恨透了东吴政权,所以尽管东吴国破,也不同情孙皓。
◎成语释义
用尽兵力,任意发动战争。穷:极、尽。黩:轻率、妄动。黩武:滥用武力。
◎故事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
◎出处译文
……而想让诸位将领在沙场上立战功,杀敌将。这样一来,我国就会用尽全部兵力,整天打仗,致使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极其疲劳。敌人的力量没有受到损失,而我们自己倒像是得了一场重病。
城下之盟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王率军队对绞国发动进攻。楚军连连得胜,一直攻到绞国都城的南门。绞国军队不出城交战,竭尽全力把守城池,楚军几次三番攻城,都没有取得成功。
楚国大将屈瑕见此情形,就对楚王说:“绞国国势弱小,处理事情很轻率而不使用计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弱点,用智谋取胜。”然后,他向楚王献了一条计策。楚王一听,认为很好,就依计而行。
第二天,楚国的几十个士兵扮做樵夫模样,到绞国都城周围打柴,来引诱敌军。绞国将领见到楚人在山上打柴,身后没有楚军保护,就派军队捕捉他们,结果三十个手无寸铁的楚人被他们抓住。绞国官兵见这么容易就获得“胜利”,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天,又有一群楚兵扮做打柴的樵夫,到山上引诱敌军。绞兵发现后,没有等到下命令,就纷纷出城,到山上捉拿楚人。这时,事先埋伏在城北门的楚兵一起冲杀出来,绞国军队很快就被打得大败。
绞国军队遭到惨败,城池眼看就守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绞国国君为了保住国家,被迫在绞国的城下与楚国签订屈辱的盟约。从此以后,绞国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事情,便在各国中传扬开来。
◎成语释义
常用来比喻抵御不住敌人的武力威逼,被迫签订屈辱性的和约。
◎故事出处
《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出处译文
在战争中大败,被迫在城下与别人订立屈辱的盟约后返回。
犁庭扫穴
匈奴在历史上是对我中原国家构成重大威胁的少数民族。匈奴人性情残暴,所到之处必定烧杀抢掠,并且重视军事,对于汉人是很大的威胁。汉武帝亲自征讨过几次,大将卫青、霍去病常年征战于边野,才将匈奴打败。匈奴人开始害怕汉朝,在很多年里,不敢向汉朝领土进兵。
可是到了后来,汉朝的力量不如以前,匈奴人又经常派兵骚扰汉朝的边境。
汉哀帝的时候,匈奴派使臣到长安,告诉哀帝,单于准备来朝参拜。意思是说匈奴不想再打仗了,而是称臣于汉朝。
这时,有很多大臣反对哀帝接见单于,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单于曾经来参拜过几次,但每次来朝后汉朝就有战争的祸事,简直像黄鼠狼给鸡拜年一样不安好心。并且正值哀帝身体不好,单于一来势必又要按礼仪参拜,过程非常繁琐复杂。因此干脆不要接见的好。
哀帝同意了大臣们的意见。匈奴的使臣见汉朝如此行事,就准备回国。这时扬雄上书皇帝,他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在奏折里他说:“我曾经听说,善于治国的贤臣总是在大乱之前先根除祸患,会用兵的人在两军交战前就已经计划好了所有过程。现在匈奴派使臣来,是想表示他们的友好,如果我们拒绝,说明我们看不起他们,两国的关系会因此出现裂痕,对于我朝是个不利的事情。
“匈奴是个强悍的民族,卫青、霍去病征讨多年才让他们不敢进犯汉朝,这样都无法让他们臣服。现在他们主动来称臣,我们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汉兵过去同其他的小民族打仗,短则几十天,多则半年,必定将对方的大本营扫荡,房屋夷为平地,夺取土地,彻底地征服对方。但匈奴则不同,是要长期对付的一个国家,希望陛下能够明察。”
◎成语释义
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故事出处
《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出处译文
将对方的大本营扫荡,房屋夷为平地,夺取土地。
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魏王想出兵讨伐赵国,攻取赵国的都城邯郸。当时,大夫季梁正奉命出京办事,听说到这个消息后,马上从半路上返回。他衣服顾不得换,脸也顾不得洗,就急匆匆地要求面见魏王。
魏王见他一路风尘仆仆地赶来,不知道他有什么要紧事要对自己说,就问道:“你为什么走到半路就回来了?到底为了什么要紧的事?”
季梁说:“这一次我从外地赶回来,在太行山下见到一个人,他坐在一辆马车上,朝北而去,但他却跟我说:‘我打算到楚国去。’我对他说:‘楚国在南方,您为什么反而朝北走呢?难道您不知道楚国的位置吗?’他回答说:‘没关系,楚国虽然在南方,但我的马好,跑得快!’
“我说:‘您的马虽然很好,可是这条路并不通向楚国啊!’他又说:‘不怕,我带的路费很多。’我说:‘您的路费多又有什么用呢,这条路根本到不了楚国啊!’他还坚持说:‘我的车夫的赶车技术很高明。’
“他的条件再好,但把目标搞错了,离楚国只能越来越远啊!”
魏王听了不禁笑了起来,说道:“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糊涂的人!真是好笑呀!”
季梁接着说:“现在,您的理想是建立霸业,成为诸侯的首领,因此您对于自己的每一项行动都要进行全盘考虑。可是您却仗着国家强大、军队精锐,想沉重打击赵国,来扩大地盘,抬高威望。这样一来,您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您的理想就会越远。这与那个人要去楚国而朝北走,是一样的啊!”
◎成语释义
应该往南去的车走在北去的路上。比喻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
◎故事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出处译文
我这次从外地赶来,看见一个人在太行山下坐在一辆马车上往北而去,却告诉我说:“我要到楚国去。”……他的这些条件再好,但把目标搞错了,也只能是越走离楚国越远。
摧枯拉朽
西晋灭亡之时,王导、王敦兄弟二人帮助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司马睿当了皇帝,史称晋元帝。后来,王敦想起兵反叛朝廷,并劝甘卓和他一起造反。甘卓一开始满口应承下来,可后来又后悔了,并劝王敦不要走造反的道路。
王敦让人对甘卓说,一旦起兵的事情成功,他必然让甘卓得到更高的官位。甘卓听了王敦的意见,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不吃亏。
湘州刺史、谯王司马承对王敦的造反行为非常反感,他派主簿邓骞赶到襄阳,劝说甘卓支持朝廷,带兵征讨王敦。这时,甘卓的参军李梁劝甘卓按兵不动,这样无论是朝廷得胜还是王敦得胜,甘卓都能得到好处。
邓骞听了,明确指出李梁的建议并不高明,他说:“如果甘将军听从了李梁之言,脚踩两只船,必然给自己招来大祸。王敦只有一万多人马,而武昌守兵不过五千多人。现在甘将军的人马比王敦的军队要多一倍,如果进攻武昌,为朝廷办事,肯定能取得胜利。”
邓骞又说:“甘将军如果率大军向武昌进攻,就好像摧毁干枯的草和朽烂的树木那样轻而易举,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虽然邓骞把道理都讲透了,甘卓仍然不能作出决定。
王敦挥师东下,见到甘卓依然没有出兵,就派参军乐道融去襄阳劝他起兵。但乐道融的心向着朝廷,一到襄阳,就劝甘卓讨伐王敦。甘卓终于下定决心,率领军队讨伐王敦。
王敦知道后,怕得要命,派甘卓的侄子参军甘卬去见他,请求他回转襄阳,双方化敌为友。都尉秦康向甘卓提出,既然想当朝廷的忠臣,就要一举消灭王敦,不能给敌人留下喘息之机。
但是甘卓年老多疑,优柔寡断,竟然听从王敦的建议,真的率领军队回转襄阳。没想到,襄阳太守周虑已经与王敦勾结起来,终于将甘卓暗害。
甘卓本来可以很容易地消灭王敦,建立盖世功勋,却因为犹豫不决,反而死在叛军手里。
◎成语释义
比喻敌人已经势穷,像枯朽的树木,很容易就被摧毁,不堪一击。摧:摧毁。枯:枯树。朽:腐木。
◎故事出处
《晋书·甘卓传》:“溯流之众,势不自救,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按兵不动
春秋末年,卫灵公不愿继续成为晋国的附庸,就与晋国断绝了关系。晋国大臣赵简子(即赵鞅)十分生气,就想率兵进攻卫国,逼迫卫国投降。为了弄清卫国的虚实,他派史默到卫国去了解情况。赵简子还与史默约定,要他在一个月内赶回晋国,以免贻误军机。
史默到卫国调查了一个月后本想回国,但脑筋转了一转,决定仍继续留在卫国搜集情报。晋国的众臣子见史默迟迟不回,就劝赵简子立即发兵。赵简子左思右想,还是决定等史默回来后再说,不能草率出兵。
半年之后,史默才回到晋国,向赵简子汇报了自己的调查结果。
赵简子一见史默,就急不可待地问他:“你这次去卫国,说好一个月就回来的,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我们都在为此事着急。”
史默回答说:“想要得到利益,却很可能得到害处,这一点您觉察出来了吗?现在卫国国君拜蘧伯玉为相国,又有很多辅弼之臣;鲁国的孔子在卫国做客,他和他的学生子贡整日给卫国出谋划策。卫国国君对这些贤者的意见言听计从,所以卫国的实力越来越强。
“再说说卫国的民气吧!卫国国君命人到处宣扬,说晋国下达命令,卫国凡是有姐妹及女儿的人家,都要抽出一个女子到晋国去当人质。为了让百姓们相信这是真的,卫国国君召集了一批宗室、大夫之女,准备送往晋国。那里的老百姓眼看自己就要遭殃,就拦住那些贵族女子,纷纷表示要与敌军决一死战。
“所以说,想用武力征服卫国,恐怕很难。”
赵简子听了史默的话,觉得卫国虽小,但攻打它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下命令按兵不动,暂时停止对卫国的军事行动。
◎成语释义
原指作战时保存实力,暂时不行动。现在多用来比喻接受任务后不愿意展开行动。
◎故事出处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投鞭断流
在东晋时代,黄河流域以北的地方被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五种胡人割占,他们都分别先后建立了许多个国家。后来氐族中苻姓的人建立了一个秦国,历史上把它叫做苻秦,也叫做前秦。
东晋时,前秦王苻坚占据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并且不断向南扩展,形成了与东晋王朝对峙的局面。那时东晋国力十分孱弱,苻坚企图吞并东晋,统一整个中国。
一日,苻坚召集群臣商议攻打东晋之事,一个谋士马上说:“陛下英明,以我们九十多万的人马,东晋怎能抵挡得了呢?”他的话正中苻坚下怀。
左仆射权翼忙劝阻说:“晋国虽小,可他们君臣和睦,上下一心,加之还有谢安等大贤,我看一下子要灭晋是很困难的啊!”太子左卫率石越也站了出来说:“晋是汉族的政府,而且据着长江的险固,又获得人民的拥戴,我们若是非要向它进攻,胜算不大。”
可是,志骄意满的苻坚根本听不进反对意见,他自负地说:“凭我这百万大军之众,只要把每个军士的马鞭扔到江中,就可以截断长江的流水,东晋那点天险算不得什么。”苻坚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亲自率军进攻东晋。
东晋大将谢玄率兵八万奋力抵抗,结果,两军在淝水相遇,苻坚大败,几乎当了俘虏。不久,苻秦也四分五裂地解体了,东晋暂时安定下来。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成语释义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故事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出处译文
凭我这百万大军之众,只要把每个军士的马鞭扔到江中,就可以截断长江的流水。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受骊姬陷害,逃亡国外十九年。各国国君有的对他很好,有的对他很差。
一天,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久闻他的大名,就用接待诸侯的礼节来接待他。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他:“如果公子有朝一日回到晋国成为国君,真的坐上了诸侯之位,您将如何报答我对您的礼遇呢?”
重耳想了一下,回答说:“晋国倒是有不少珍宝、丝绸,可是这些东西在楚国非常多,您肯定不稀罕。如果我真能像您说的那样,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将来如果晋楚交战,我就命令我的军队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来报答您对我的深恩厚谊。”
楚国大夫子玉听到这番话,觉得重耳的志向不小,很可能成为楚国争霸中原的劲敌,就劝楚成王杀掉重耳,免除后患。楚成王却没有同意,而是派人将重耳护送到了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