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即位,相国吕不韦辅佐君王,权倾朝野。当时,为了收拢人心、增强实力,东方六国的宗室重臣都招揽天下人才,加以重用。吕不韦认为,在七国之中,秦国实力最强,更应招纳饱学之士,让他们为秦国作贡献。
由于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很快就在府中养了三千宾客,成为一位天下皆知的爱才之人。吕不韦把手下的门客组织起来,共同编写了一部皇皇巨著,叫做《吕氏春秋》。全书共有二十多万字的内容,通贯古今,文采飞扬。
吕不韦为了扩大《吕氏春秋》的影响,还传下命令,将此书挂在京城咸阳的城门上,公开宣布说:“如果有人能够对此书进行改动,不论增加一字或删去一字,都赏赐千金。”吕不韦这样不遗余力地宣传,就是要让秦王和众臣子都认同自己的治国思想,听他的话。
由于吕不韦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众人对他只有尊敬的份,不敢公开指出《吕氏春秋》的缺点。这样一来,《吕氏春秋》公布了一个多月,虽然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却没有一个人将这部著作改动一字,那千金之赏自然也无人领取。
吕不韦见没人反对他,心里非常高兴,就命人将这部著作传送到全国各地。从此以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天下人都怕他。
后来,秦王嬴政真正掌握了实权。他对吕不韦的独断专行非常不满,终于夺了他的相国之职,将他贬到巴蜀。就是这样,秦王还不放过他,派人带了毒药给他。吕不韦知道活不下去,只得服毒自尽。
◎成语释义
赞扬文辞精妙,形容文章价值极高。
◎故事出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出处译文
吕不韦在咸阳城门上贴布告,开出千金的奖励说:“如果有人能够对此书进行改动,不论增加一字或删去一字,都赏赐千金。”
异军突起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来造反,反对秦朝的残暴统治,天下群雄起来纷纷响应。项梁、项羽叔侄也在会稽起兵,并扶立楚怀王为君。楚怀王封项梁为上柱国,命他统率人马渡江,对秦军发动攻击。
这个时候,东阳县有个狱吏,名叫陈婴,深得当地人的尊敬。东阳县的年轻人觉得秦朝实行暴政,不可扶保,就起来造反,杀掉了东阳县令。他们聚集了几千人马,推举陈婴为首领。
陈婴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一开始就坚辞不受,但是由于大家都拥护他,他没有法子,只好担起首领的重任。
县中的老百姓都觉得陈婴可以信赖,听说他当了起义军的首领,就觉得这支部队很有前途,于是纷纷前来投效。没过多长时间,东阳的起义军就扩大到二万人之众。东阳人觉得陈婴颇有才能,就想拥戴他为王,并独树一帜,在士兵的头上裹起青色的头巾,以示他们与别的部队不同。
面对这种局势,陈婴的母亲对他说:“你的才能本来不高。可是一下子有那么大的名气,绝不是什么好兆头。现在,你只有归顺别人,卸下重担,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陈婴觉得母亲的话有道理,就拒绝了众人让他称王的建议。
这时,恰好项梁带领军队过江,陈婴便率领部下归顺了项梁。于是,项梁统率着项羽、陈婴众将,继续西进,攻打秦军的地盘。
◎成语释义
指新的力量一下子崛起,独树一帜。异:不同。
◎故事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出处译文
城中少年拥戴陈婴为他们的首领,这支新的军队以青色头巾裹头而与众不同。
明哲保身
西周国王周宣王在位期间,朝廷有两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们辅佐周宣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尹吉甫曾领兵打退过西北少数民族的进攻,还曾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一带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
仲山甫被封在樊(今陕西长安南)地,所以也称樊仲山、樊穆仲。他很有见识,敢于直谏,受到大家的敬重。
当时,鲁国诸侯鲁武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括,幼子名戏。周宣王不与众臣商议,就立戏为鲁国太子。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违背当时的规矩,很容易酿成内部的动乱。仲山甫极力谏阻,周宣王不听,坚持立戏为太子。后来戏继位为懿公,鲁国人果然不服,不久就将他杀死。
周宣王为了防御西北各部族的进攻,命令仲山甫到齐地去筑城。这时,尹吉甫写了一首诗送给仲山甫,诗中赞美仲山甫的品德和才能,当然也对周宣王任贤使能,使周朝得以中兴作了一番歌颂。
这首诗其中第四章有两句写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是说仲山甫贤明多智,明达事理,不参与可能危及自身的事。这首诗是赞美仲山甫优秀的品德和才能的。
◎成语释义
原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在多指因害怕连累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故事出处
《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出处译文
深明事理,很有智慧,善于保全自己。
亡羊补牢
在战国时期,楚襄王自打登基后就只知道吃喝玩乐,把朝廷政务交给一群奸党,政治日益腐败,国家越来越衰落。
大臣庄辛见此情形,痛心不已,直接劝襄王要好好管理国家,不要得过且过,置楚国兴亡于不顾。楚襄王终日高卧宫中,耳中灌的不是妃子们的甜言蜜语,就是众宠臣的奸言佞语,哪里听得惯这等老实话?他在盛怒之下,把庄辛大骂了一顿,说他就会说不吉利的言辞,真是该打。
庄辛见君王听不进自己的话,只怕自己遭殃,就搬到赵国去避祸。谁知楚襄王很快就倒了霉运。五个月后,秦国悍然出兵,占领了楚国的国都。襄王流亡到城阳,才觉得自己错怪了庄辛,心里非常后悔。于是他派人把庄辛召到城阳,对他轻言软语地说:“以前我不听你的话,以至于落到这步田地,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庄辛看到楚襄王有心改正错误,倒也难得,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人以养羊为业,整日辛勤地照顾自己的一圈肥羊。有一天早晨,他发现有一只羊不见了,于是细细察看。原来羊圈破了一个大洞,夜间有狼从洞外钻入,叼走了一只肥羊。邻居对他说:“现在首要的事,是赶紧修一修羊圈,把那个大洞补上。”他说:“羊已经丢了,修羊圈还有什么用?”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圈里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大洞外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见又一只羊没有了,非常心痛,后悔不该不听邻居的意见。于是,他赶紧忙活起来,把那个大洞严严实实地补好。从此以后,狼再也钻不进羊圈了。人们知道了这件事,都说丢失了羊再对羊圈进行修补,也还不算晚呀!
庄辛通过这个故事劝说楚襄王,以后要努力治理国家,来补救过失。
◎成语释义
比喻事情虽然出现差错,进行及时补救还不算晚。
◎故事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出处译文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狡兔三窟
齐国相国孟尝君府中有很多食客,其中有个叫冯谖的人。有一天,孟尝君派冯谖到自己的封地薛地去收债。这个冯谖到了薛地,看到老百姓生活艰难,就把债契付之一炬。等到他回转相府后,却对孟尝君说自己替他买回了“义”。孟尝君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等到了解了实情后,心里又气又急,觉得这个冯谖也太迂腐了。
后来孟尝君因为得罪国王被罢了官。等他回到薛地时,老百姓对他夹道欢迎。孟尝君见自己在薛地这样有人缘,才明白了冯谖的一片苦心,于是连忙向冯谖致谢。
冯谖笑笑说:“我为您买‘义’之举不值得一再感谢。从这次老百姓欢迎的盛况来看,您在薛地算是站稳脚跟了。可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从而使它免于被猎人打死、被猛兽咬死。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是关起门睡大觉的时候。”冯谖便开始帮孟尝君再找两个洞穴。
他先是到了魏国,在魏王面前极力称赞孟尝君才华出众。魏王听说孟尝君如此有才,就派遣使臣带着礼物,坐着马车,到薛地请孟尝君担任魏国的相国。
冯谖一见自己的办法奏效,就抢在魏国使臣之前赶到薛地,要求孟尝君拒绝接受魏国的职务。魏国使者这样跑了三次,孟尝君仍然不肯到魏国去就职。齐王没想到孟尝君竟然这样抢手,生怕他为外邦办事,就马上向孟尝君谢罪,重新拜他为相国。这样一来,孟尝君的第二个窟也造成了。
孟尝君重新拜相之后,冯谖又献一计,让孟尝君提出要在薛地建造宗庙供奉先王的祭器。这样一来,薛地就成为齐国王室的重点保护对象,有齐国士兵专门保护。从此,薛地再也不受他国的侵袭了。宗庙建成后,冯谖说:“现在三窟已成,您尽管睡大觉吧!”
◎成语释义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常用来比喻藏身之处很多。
◎故事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出处译文
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是为了使它免于受到死亡的威胁。”
居安思危
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合兵一处,共同进攻郑国。郑国非常害怕,马上向十二国中最强盛的晋国求和,请求得到宽恕。晋国在郑国的一再哀求下,与它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余十一国见晋国已经表示了态度,不敢得罪强国,纷纷停止进攻,撤兵回去。
郑国见战争结束,就将很多兵车、乐器、乐师和歌女送给晋国国君,表示谢意。晋悼公见郑国如此服从本国,心里格外高兴,便想把郑国送来的一半歌女送给功臣魏绛,说:“这些年你一直尽职尽责地为我出谋划策,使晋国的事情越办越顺利,咱们君臣二人就共同来安享太平岁月吧!”
但是,魏绛却坚决不肯接受这些美女,他对晋悼公说道:“现在您能将许多国家团结在您周围,这是您的才能,也是满朝文武同心协力的结果,我的功劳并不显赫,怎能无功而受赏呢?不过,我倒是希望您在享受欢乐之时,能够想到以后国家进一步发展的事情。《尚书》上说:‘安居的时候,应该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这样才能够早作准备,进行充分准备才可使失败和灾祸不再出现。”
◎成语释义
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
◎故事出处
《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
◎出处译文
《尚书》上说:“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
高屋建瓴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的第二年,有人向他告御状,说楚王韩信准备反叛朝廷。汉高祖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急忙召集群臣共同商议。
刘邦问众大臣:“此事若是真的,天下又要出现战乱了,到时候老百姓夫妻、父子离散,苦不堪言。所以咱们得想个办法来对付韩信啊!”
有人提出,可以派一员大将去攻打楚国,先杀杀韩信的威风。众将听了这话,个个都要挂帅出征,与韩信决一雌雄。汉高祖明知朝中众将都不是韩信的对手,只是苦笑着不说话。
大臣陈平献了一计,他说:“现在我们还没有掌握韩信谋反的确凿证据,朝廷的部队不如楚国部队精锐,朝中众将也比不上韩信本领出众。如果贸然派兵去征讨韩信,就算韩信没有造反之心,也会被逼造反。到那时天下大乱,只怕不可收拾。
“因此,陛下可以假称要到云梦巡视,并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地会见各路诸侯。陈地就在楚国的西边。韩信得知这个消息,必定要到陈去迎接圣驾。当韩信参王拜驾之时,只需要一名勇士的力量,就可以将他擒拿。如果听从我的话,自可使天下安定,又何必调兵遣将,多费周折。”
刘邦平常就对陈平非常信任,于是依计而行,果然把韩信捉住了。
刘邦大喜,下旨大赦天下。大臣田肯借着道贺的机会,对刘邦说:“陛下将韩信擒住,又在关中建都,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情啊。关中地势险要,与其他地区相比,胜过百倍。这里有一千里的地盘,可以屯驻大批军队。如果诸侯起了反心,陛下只用两万人就能将敌人的百万雄兵阻挡在关外。如果依靠这种有利地形向诸侯进兵,就如同站在高屋之上向下泼水那样难以阻挡。
“东方的齐国也是这样,东面有琅邪、即墨的丰富资源,南面有泰山的险阻,西面有黄河可以作为屏障,北面有渤海之利。土地方圆两千里,和其他诸侯远隔千里,拥有二十万军队就能与诸侯的百万之师相抗。
“因此,齐国与关中是东西两个秦国呀。陛下一定要选派您的亲子弟到齐国为王。若是把齐国交给外人,实在是不能令人放心的。”
汉高祖听罢,觉得这一番话非常有道理,就点头称赞道:“你说得非常好!”
因此,汉高祖赐给田肯黄金五百斤的重赏。
◎成语释义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屋顶上往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
◎故事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出处译文
这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往下倒水一样。
抱薪救火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你争我斗,都想扩张领土,很多小国被大国所吞并。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有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而这七国当中,又以秦国最为强大。它不断向邻国进攻,采取蚕食政策,想灭掉六国,统一天下。
魏国的国君魏安釐王非常无能,面对秦国的屡次侵略,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安釐王元年,秦军占领了魏国的两座城池;第二年又夺去两座城池,并且进逼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韩国出兵援助魏国,也被秦军打败。安釐王无奈,只得割让一部分土地给秦国,秦军才满意而归。
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占领魏国四个城池,魏军战死沙场的足有四万人。第四年,秦国打败了魏、赵、韩三国联军,沙场上战死的足有十五万人,魏国大将芒卯也不知逃到何方。这时,魏国大将段干子向安釐王提出建议,把魏国的南阳城割让给秦国,以此求得秦国退兵。
谋臣苏代是纵横家苏秦之弟。他主张联合其他国家作战,坚决反对妥协议和。
苏代对安釐王说:“在魏国领土没有割完之前,秦国是不会轻易放过大王的。用割地的办法来向秦国讨好,这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熊熊大火一样,柴草没烧完,火就不会熄灭。”魏王厌倦了战争,一心想议和,把苏代的话当成过耳秋风,结果魏国终于被秦国所消灭。
◎成语释义
比喻想消灭灾害,因方法不当,结果反而加重了灾害。
◎故事出处
《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出处译文
用割地的办法来向秦国讨好,这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熊熊大火一样,柴草没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宣帝时期,西北羌人攻入汉人领地,夺取城池,烧杀抢掠。宣帝召集满朝文武商议,问谁敢带兵抵御羌人。老将赵充国虽已年过七旬,仍提出愿意承担重任,带兵杀敌。
汉宣帝大喜,问他需要带多少人马,他说:“听别人说一百次,还不如亲眼目睹一次。如果在千里之外为行军打仗进行计算,是绝对不可行的。我想亲自到那里看看,然后再制定精确的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禀报陛下。”
宣帝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他让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亲自到战区进行考察。赵充国的部队刚刚渡过黄河,就遇到一支羌军。赵充国下令进行攻击,结果大获全胜,抓获了很多敌军战士。士兵们想抓住这个机会继续进军,赵充国连忙予以阻止:“我军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兵马都很劳乏,不能追杀得太远。如果遭到敌人的伏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士兵们听了这番话,对赵老将军的见识和谋略非常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