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成语典故读本
29131700000064

第64章 神话传奇(5)

据传说,以前有一个叫满意的人,喜欢到珠宝铺里观赏珠宝,有一天他花大价钱买了一颗珍珠。他对这件宝贝非常满意,回家以后,就将珍珠放入一个大盒子里,高高兴兴地珍藏起来。这件宝贝他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只有到了过节的时候,他才拿出来请亲朋好友观赏一番。

说来也巧,满意的邻居寿量也有一颗珍珠,是传家之宝。他总想拿出来和满意的宝贝比一比,可是因为祖宗有“不可轻易示人”的祖训,怎能违背。寿量虽然好胜,但思来想去,只得算了。

后来,满意、寿量都得了同一种怪病,无论怎样请医看病,总是治不好。他们的家人非常着急。有一天,街上来了一位游方郎中,据说是医治疑难杂症的行家。两家人觉得遇到了救星,就分别将他请到家中。郎中看完病后,说这种病如果用珍珠粉来入药,必能使病体痊愈。他提起笔来,写下一个方子,就告辞离去。

满意是个珠宝迷,说什么也不肯残损自己那颗珍珠,于是就只吃方子上的药;而寿量觉得身体是最重要的,钱财是身外之物,就用自家的珍珠入药服用。

那个郎中得知情况,就叫两个病人拿出自己的珍珠。郎中定睛一看,满意的珍珠毫发未损,真是稀世之宝,用了未免可惜,而寿量的珍珠,一看就知道是假货。郎中笑着对寿量说:“你用的珍珠其实不是什么宝贝,只不过是大海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你用鱼目混充珍珠,怎能治好你的病?”

寿量用了“珍珠”,病情也没有好转,正在着急。此时听了郎中的话,才知道自己的“传家宝”不过是一颗鱼目,并无治疗的效果。

◎成语释义

将鱼的眼珠掺杂在珍珠里面。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故事出处

《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混珠。”

◎出处译文

枯骨从表面看类似象牙,鱼的眼睛形状很像珍珠。

越俎代庖

原始社会时期,尧听说许由才华盖世,想把帝位让给他,让他为人类造福。可是,许由却不愿意接受这天大的好事。他诚恳地对尧说:“您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如果让我来取代您,岂不是让我平白地享受你的名声吗?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只愿意占一根树枝的地方;鼹鼠在河边饮水,最多喝满一肚子也就心满意足了。主上,算了吧!

我得到天下,又有什么用呢?厨师在祭祀的时候,又烹饪菜肴,又准备美酒,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专门负责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为厨师非常忙,而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放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厨师做菜备酒、供应宴席啊!

您就是丢开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您的职务,贪恋功名富贵。”

许由把话说完,就不再理会尧帝,自顾自地走了。

许由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享乐,而是责任、义务。看来,尧帝没有看错人,许由真是难得的高人啊!

◎成语释义

司祭不能放下祭品,替厨师做饭。常用来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俎:祭祀用的器具。庖:厨师。

◎故事出处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掌管祭祀的人)不越樽俎(祭祀用的器具)而代之矣。”

◎出处译文

厨师虽然不在厨房做饭。可是专门负责掌管祭祀的人,也不能放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厨师做饭!

一相情愿

在《百喻经》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考虑实际情况,总是任性而为,以至于闹出许多笑话来。有一次他到京城游玩,偶然看见了国王美丽的女儿,他当即爱上公主,并异想天开地想与公主结婚。

回到家后,他竟然得了相思病,病情一天比一天沉重,终于卧床不起。家里人非常着急。后来,亲戚朋友看望他,询问他的病因。他就把实情告诉了他们。他说:“如果不能娶公主为妻,我就活不下去了。”

为了挽救这蠢人的生命,亲友安慰他说:“看你病得这样可怜,我们就替你去向公主求婚。”蠢人很高兴,病好了一些。几天后,亲友又来看望他,蠢人忙问情况怎么样了。亲友只好说:“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公主,把你的要求向她讲了,她坚决不答应,看来你就不要再对她痴心了吧!”

哪知他一听,高兴地笑起来,说:“这下好了,只要我再亲自去一趟,她肯定会接受我的求婚的。”亲友一听,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好一齐走了。

◎成语释义

比喻做事情只凭个人主观臆想,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故事出处

《百喻经》:“田夫思王女。”

◎出处译文

“平凡的男子想念国王的女儿。”

三生有幸

唐朝,在惠林寺有一和尚叫圆通,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他和朋友李源非常要好。有一次,二人一同去游三峡,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圆通指着这个大肚子妇人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她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没有办法再避了。十二年以后的中秋月夜,我们在杭州天竺寺再相会。”

他们分别后,就在这一天夜里圆通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十二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如约到达天竺寺去寻访,在天竺寺后山的一块大石头旁,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着唱歌,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原来,这个牧童就是圆通的转世之身。后人传说,这天竺寺后山的大石头叫做“三生石”。

◎成语释义

形容非常幸运。

◎故事出处

元朝吴昌龄《东坡梦》:“久闻老师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

◎出处译文

“很久前听说了师父的名字,今天能亲自见到您,真是三辈子修来的福气。”

火眼金睛

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因玉皇大帝封的官职太小而大闹天宫。天兵天将都拿他没办法,只好请太上老君出来帮忙。结果太上老君擒住了猴王,但是猴王偷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已经是刀枪不入,连雷也击不倒他。

太上老君公报私仇,把他封进八卦炉用三昧真火烧他。没想到孙悟空在炉中竟没被烧死,他不怕火,却被烟熏红了眼睛。跳出炉子后,这个猴子继续同天上的神仙打架,直到如来佛把他镇压在五行山下为止。

孙悟空被熏了眼睛,却因祸得福,从此后他的眼睛有了透视、望远和辨认真伪的功能,叫火眼金睛。后来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这火眼金睛帮他解决了不少难题。

◎成语释义

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故事出处

元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出处译文

(孙悟空)欺瞒鬼神,一身铜铁做的筋骨,火炼出来的眼睛。

空中楼阁

从前某地方有一个大财主,他的房屋建筑得算是华丽堂皇,这位大财主虽然很有钱,可是非常愚蠢,经常做出傻事,而且又是吝啬的人。

有一天他听人家说,某处有一个富翁,建筑了一座很华丽的三层楼房,这位财主好奇,也是很不服气,所以就不远千里地跑去参观。当他来到那个富翁家的门口时,就看得呆住了。因为这座楼阁不但华丽,而且高高地耸立在空中,因此他十分羡慕,回到家来就日思夜想,自己也想建造这样一座楼阁。

于是他打听建造这座楼房的建筑师,不久就找到他并同他议价,要建筑一座楼房,并问他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经费。

建筑师说,需要一年时间,若干经费。开工后,有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儿,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第二层与第一层我不要。你们先造最上面的那层。”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

◎成语释义

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故事出处

《百喻经》:“见三重楼,高广严丽,心慕之。”

◎出处译文

“(财主)见了别人盖的三层楼房,又高又华丽,就非常羡慕。”

本来面目

根据禅宗史的记载,当年六祖慧能秘密得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之后,为了躲避纷争,慧能就连夜往南边去,走到大庾岭头,被后面来的一帮五祖弘忍的老弟子追上了。

其中有一个慧明,慧明的佛学修养很高,他得知五祖把衣钵传给慧能,心中不服,就带领弟子追上。慧能见他匆匆赶来,知道他的用意,把袈裟扔到一块石头上说:“要拿的话请随便吧。”

慧明这个时候反而犹豫起来,他说:“我并非为衣钵而来,而是为法而来,请大师为我讲一点佛法。”这时候慧能大师就告诉他,“你不想为善,也不想为恶,那你追赶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慧能所讲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成为禅宗的最根本的思想之一。这里所说的“善、恶”,它代表的是所有的分别的、二元的、相对的意识。禅宗指出,只有你将一切相对的、分别的观点去掉,你才能够见到“本来面目”,即佛学的真谛。你才能见到你内心的纯真的、不染的自己。

慧明听了这句话,对慧能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学习佛法多年,却从没有领悟过这个道理。当时他感动得浑身流汗,对慧能下跪,表示以后服从他的领导。慧明诚恳地说:“今天承蒙您把成佛的方法传授给我,就好像喝水的人感觉到了水的冷暖,让我知道自己的境界在哪里。”

◎成语释义

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来表示事物原来的样子。

◎故事出处

《景德传灯录·袁州蒙山道明禅师》:“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出处译文

你追赶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盲人摸象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镜面”的国王,命令大臣领一头大象,叫盲人去摸。

盲人有的摸到了象鼻,就说大象和车轱辘一样;有的摸到了象牙,就说大象和杵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耳,就说大象和簸箕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头,就说大象和鼎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背,就说大象形同土丘;有的摸到了象腹,就说大象和墙壁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腿,就说大象和柱子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尾,就说大象和绳子一样。

还有其他人说象和某某一样。他们争着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互不相让。国王见此情景大笑,说道:“盲人坚持自己的认识而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说法正确,其实大象本是个整体,大家说的都是它的局部特征。”

在佛法中,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修外道者往往如群盲摸象那样,执著于事物的局部,从而产生各种极端的偏执观点,要知道事物都是具有整体特征的,所以不可执著于事物的任何局部而误认为是整体。

◎成语释义

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

◎故事出处

《五灯会元》:“有时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说异端。”

◎出处译文

“有时候了解到了意义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像瞎子摸象一样,各执一端。”

龙蛇混杂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和尚叫文喜,他有一次去山西的五台山拜佛。在山上的一座寺庙前,他遇见了一个牵牛的老翁,老翁看见他,就请他到寺庙里去休息。文喜到寺庙里,看见四周布置得很华丽,就像仙境一样,和外面的环境完全不同。老翁请他坐下,然后二人攀谈起来。

老翁得知他是南方来的,就问他南方佛法的传播进行得怎么样。文喜说,佛法现在南方实行得不像过去那么好,很多僧人不能很好地奉行戒律。老翁又问:“一个寺庙里有多少僧人这样?”文喜说:“有三百或五百人。”当时一个寺庙中也就五百个和尚左右,看来文喜很悲观。

文喜问老翁,当地的佛法住持得怎么样。老翁说,僧人里面有道行高的也有道行低的,好比凡人和圣人混杂在一起,龙蛇混杂。文喜就问他道行高的有多少,老翁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前三三,后三三。”文喜不懂他指的是多少人,又不便再问。

老翁随后请文喜饮茶,两人谈了许多其他的事情。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文喜就请求老翁让他留宿一晚,但是老翁不同意,说:“你还有些凡人固执的念头,不适合在这里过夜。”文喜说:“我七岁就已经出家了,怎么会有那些念头呢?”

老翁说:“如果你没有固执心,为什么还要受戒呢?”文喜无言以对,只好告辞。

童子送他出去的时候,文喜乘机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子却反问他:“你认为是多少呢?”文喜觉得这个寺庙很不寻常,就问这个寺庙叫什么。童子就实话告诉他,这里是金刚窟般若寺。

文喜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老翁就是文殊菩萨现身。“前三三,后三三”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圣。

文喜出了寺庙后,回头一看,寺庙已经消逝。

◎成语释义

比喻好人跟坏人混杂在一起。

◎故事出处

宋朝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凡圣同居,龙蛇混杂。”

◎出处译文

“凡人和圣人居住在一起,就好比龙跟蛇混在一起。”

掌上明珠

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也就是成佛的条件,但是由于贪欲使一些人迷失本性,从而成不了佛。“明珠”是佛教经常用来比喻佛性的物体,因为其圣洁,发出的光辉有普度众生之意。

佛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的运气很不好,做什么都不成功,经常处于穷困潦倒之中。无奈之下,他去拜访一个富有的亲戚,希望能从亲戚那得到一些帮助。但是见了亲戚后,他又不好意思开口。

富亲戚看见了他,就非常热情地招待他。这富人也看出他的贫困,有心帮助他。穷人在酒足饭饱之后就睡着了。而富人有事情要外出,就趁穷人睡觉的时候把一些宝珠缝到了穷人的衣服内,希望以后对他有所帮助。

穷人醒后,发现富人已经不在,懊悔自己没有开口求助。于是,他继续过着贫寒的生活,四处流浪。过了一些年,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下,穷人又见到了富亲戚。这才知道他的衣服里还藏着宝珠,穷人非常感激。

在这个故事中,富亲戚是佛的象征,穷人是迷失者的象征,而宝珠象征着佛性。故事告诉人们,其实每个迷失者身上都有佛性,只是受物质的影响,没能将佛性挖掘出来而已。

◎成语释义

现比喻非常珍爱的人。

◎故事出处

《地藏菩萨本愿经》:“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出处译文

“佛性存在于人的心中,好比用手掌托住明珠,发出的光普及众生。”

泥牛入海

佛教是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需要从宗教中得到安慰,再加上帝王大力提倡佛学,所以许多佛学大师应运而生。

那时的佛教还没有陷入你争我斗的无聊局面,所以没有宗派,有的只是学派。到了唐代,禅宗学派出现,这派的大学问家说法时常用偈语(佛经中的唱词)、禅机(禅宗和尚说法时用言行或事物来暗示教义的诀窍),特别是得道高僧,说话都十分含蓄,让人听完之后,还会深深地咀嚼其中的三昧。

宋朝时候,有个法号道原的禅宗和尚,写了一部名叫《景德传灯录》的佛学著作。这本书对禅宗师徒代代相承进行了生动描写,记载了1701个禅僧的传奇故事。因为书在宋真宗景德年间完成,他又认为“灯能照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譬犹传灯”,所以该书定名为《景德传灯录》。

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创始者良价的故事在这部书中就有生动描述。

中国佛教徒一向喜欢寻师求法。很多禅僧往往到天下各处云游,所以有“行脚僧”之称。良价在他尚未成名之时,也从自己修行的寺院中离开,到各处寻访明师,以便能将佛家的大道参悟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