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意见认为,古希腊和罗马许多典籍得以保存和流传,这首先要归功于修道院的抄录修士。通过修士们的抄录和教会收集,很多古籍保存和流传下来了。
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第一,有不少古籍早在日耳曼人攻占罗马城之前就佚亡或流失到外邦去了;第二,有些书,由于犯禁而没有抄写,或者即使抄了又被刮掉、销毁;第三,不少书在抄成后又散失了;第四,由于羊皮纸来之不易,也有刮掉库存古籍用以抄教会书籍的。
有的学者认为阿拉伯人在保存希腊和罗马羊皮纸典籍上立了头功。自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扩张过程中,攻占了地中海沿岸大片原属希腊罗马统治的区域,直接接收了大量珍贵的希腊和罗马古籍。
还有人认为希腊古文献的最大保存者是拜占庭。在西欧黑暗时代,大量羊皮纸典籍遭毁,而无数古代书籍被拜占庭保存着。
上述各种说法对于解释“古希腊和罗马羊皮纸典籍是如何保存和流传下来的”这个问题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能作为最确切的定论。对于该问题的最终解答,还须进一步的考证。
■ 《乐记》的作者之谜
《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儒家的音乐观点,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它是我国音乐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现存的《乐记》有《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等十一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关于音乐的本质和特征、音乐的形成、音乐和生活的关系、音乐的作用、音乐和政治的关系等诸多重要的问题。有些论点闪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光辉,有些论点体现了封建社会对音乐的严重束缚。
《乐记》的作者究竟是谁?专家学者历来对此有所争议。
一种说法认为,《乐记》是战国初期的公孙尼子(孔子的再传弟子)所作,南朝沈约和当代的郭沫若、杨荫浏持此说法。
另一种说法认为,《乐记》是汉武帝时代的“河间献王”刘德和他手下的一帮儒生采取先秦诸子有关音乐的言论编纂而成的,东汉的班固和当代的蔡仲德等人持此说法。
分歧的意见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但是对这部集秦代以前的音乐思想之大成的著作的重要价值,各方的评价都是充分肯定的。
关于《乐记》的作者,高亨先生说:“《乐记》乃公孙尼子所作。《公孙尼子》一书唐以前犹存,沈约、徐坚、马总皆亲见其书。则《乐记》为公孙尼子所作,被录入《礼记》,无疑也。”
《汉书·艺文志·诸子》儒家有“《公孙尼子》二十八篇”,班固自注:“七十子之弟子是公孙尼子,乃孔丘之再传弟子。《荀子·强国》篇载公孙子评论楚将子发之言一段,公孙子盖即公孙尼子。”
■ 《牡丹亭》创作时间之谜
汤显祖的《玉茗堂四种》,成就最杰出的当推《牡丹亭》。这部名传千古的戏曲名著,创作于何时何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说法各异,致使后人对《牡丹亭》的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
据毛效同所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中,收录的发表于《文学遗产》第1辑上的《汤显祖与牡丹亭》一文,作者李汉英认为:“汤显祖少负才华,《牡丹亭》为他少年时代作品。”继而又说:“《牡丹亭》是显祖少年之作。其后复作《紫钗》、《南柯》、《邯郸》,总称‘四梦’。”这“少年时代”的概念,当理解为二三十岁年龄。
可是,姚燮所著《今乐考证》中则说:“愚谷老人曰:‘汤若士先生作《四梦》,最后作《牡丹亭》,称古今绝唱。’”按此说,应认为《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晚期作品。
再有,侯外庐的《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外传》一文,开头首语就说:“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1589年)写成了《牡丹亭还魂记》。”汤显祖是年39岁,应称《牡丹亭》是他的中年之作。泛见不少著作传载:汤于万历二十六年(1589年)晋京上计后,就掼掉七品乌纱帽,所谓“引咎辞职”回乡。除侯外庐外,有许多学者普遍研究认为《牡丹亭》创作于这个阶段。
按照《昆、新两县续修合志》的记录,结合江熙的《扫轨闲谈》所载,《牡丹亭》成书的时间应在万历二十六年(1589年)间。即如侯外庐等学者所说为正确。
■ 生、旦、净、末、丑的命名之谜
京剧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戏曲角色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生、旦、净、末、丑”的名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说法很多。
“生”是生、旦、净、末、丑中绝大部分的男角色。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其中“生”的本来含义不都是对男性的称谓吗?从年龄上划分,一般是中年以上为老生,20岁左右为小生,10岁以下的儿童为娃娃生。但也有因塑造形象的需要,破格的例子。
再说“旦”。旦,旧时内行称“占”,是剧中的女角色的代名词。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和刀马旦。青衣,一般为16~40岁的性格贤淑文静的妇女;花旦,是性格活泼、天真的少女、少妇;武旦,是短打的女英雄;刀马旦,一般指“扎靠、穿铠”的女将。
人们常想弄明白为什么舞台上的女性要称“旦’。戏剧史家周怡白有个说法较为合理。他认为,“旦”字系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自“姐”讹为“妲”(宋杂剧中有《老孤遣妲》、《双卖妲》、《褴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讹),再由“妲”简笔为“旦”,“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既然“旦”即“姐”之讹,那么“旦角”专演女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再说“净”,就是花脸。即在面孔上画着脸谱的男角色。花脸分“铜锤”(重唱)和“架子”(重做功和念白);武净,以开打、跌扑、翻摔见长。柯丹丘认为“净”即“靓”之讹。他解释说:“傅粉墨献笑供谄者,粉白黛绿,古谓之靓装,今俗讹为净。”“净”用脸谱,确是粉白黛绿,符合“靓”的含义,看来柯丹丘的说法是可靠的。
“末”指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意而称为“末”的。
所谓“丑”,无非是相对于“俊”来说的。人们不是常说“丑扮”、“俊扮”吗?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丑行又分文丑、武丑。“丑角”扮演的人物虽不完全是坏人,但大都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其形象毕竟是丑的。
■ 罗马城起源之谜
有关罗马城的起源,一直有这么一个传说:
阿穆留斯杀死当国王的哥哥侬米多尔,取得了王位,为了防止他哥哥的后代复仇,他下令杀死了侬米多尔的儿子,并让侬米多尔的女儿去做女祭司。
不久,被迫当祭司的侄女竟生下一对双生子。阿穆留斯又恨又怕,立即下令处死侄女,并派一个奴隶把孪生兄弟扔到河里去。恰巧一只母狼来河边喝水,它闻声走过来嗅了嗅篮子里的孩子,不但没有把他们当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反而用自己的乳汁来喂养他们。
后来一个牧羊人发现了哥俩,于是就把他们带回家抚养。牧羊人还给他们起了名字,一个叫罗慕路斯,一个叫雷慕斯。
兄弟俩长大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阿穆留斯的残暴统治。后来,他们就在昔日遇救的地方建立起新城市,以哥哥罗慕路斯的名字命名为“罗马”。
大约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关于罗马起源的传说已经定型且被大家公认。但是这个传说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有多少真实性呢?有人持否定态度,但也有人认为这个传说是可信的。那么,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不得而知。
■ 比萨斜塔为何斜而不倒
比萨斜塔举世闻名。这座塔位于意大利比萨古城,该塔1173年奠基,分三段施工,历经178年,至1350年建成。它通高56.7米,为8层圆柱形建筑,总重量达14553吨。
比萨斜塔在动工五六年后,建好的3层塔就开始倾斜。建筑师曾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控制,均没有奏效。比萨塔建成后,塔身仍在继续倾斜。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829~1910年,它平均每年倾斜3.8毫米;1918~1958年间,年均倾斜1.1毫米;1959~1969年间,年均倾斜1.26毫米;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1982年间,年均倾斜1.2毫米。这以后,年均倾斜则为1.19毫米。现在,塔顶中心点偏离塔基中心垂直线已有5米多。1990年,意大利政府宣布比萨斜塔停止开放,以免发生意外。
比萨斜塔为什么斜而不倒呢?这个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学者指出,建筑该塔时,意大利建筑师运用建筑上预应力结构的原理,已预先考虑到当时地形和风向等自然环境的特点,有意使塔的重心向南倾斜,从而建成了一座斜塔。
此外,在对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后,史学家皮罗迪教授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黏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因塔身倾斜而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倾而不倒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此,有学者认为,恰恰是设计者对塔址的地基不熟悉,这才造成塔的重心南移,并非设计者刻意为之。
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十年来的倾斜速度,有研究者预测:再过250年,比萨塔会最终倒塌。有的研究者则提出,需再过2000年,该塔才会毁灭。
有趣的是,1934年,意大利政府在塔的地基周围注入近90吨水泥,却反倒使塔的倾斜速度加快。而1973~1975年,有关方面关闭了比萨塔周围方圆3千米的水源,禁止取水用水,塔的倾斜速度则开始缓慢下来。
■ 护珠塔不倒之谜
如果说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因倾斜不倒成为世界之谜的话,那么中国的护珠塔应是斜塔不倒的第一谜。因为比萨斜塔倾斜为5°16′,而护珠塔已倾斜达6°52′。
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位于上海市天马山上,该塔是一座7层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塔高约30多米。
千年古塔,自1788年以来,既遭大火焚烧,塔基又被破坏,塔身严重倾斜,却始终斜而不倒,屹立于天马山巅。这真是一个难解的谜。
不少人认为这与古代造塔的技艺有关。他们指出,古代用糯米饭拌以桐油石灰来黏合砖块,这种黏合剂的强度甚至超过现代的水泥砂浆。护珠塔用这种优良的黏合剂,加上古代砌砖技艺的精湛,使整座塔能够浑然一体,再加上这种黏合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坚固,因此残存的塔砖不会一块块塌落。
据1984年上海文物管理部门抢修该塔时发现,塔身上部虽已倾斜,埋入地下的塔基却没有松动。所以人们认为这是塔斜而不倒的原因。
但是,另据有关专家考察研究,古塔不倒是当地地质构造的关系。由于天马山护珠塔是建造在沉降不均匀的地基上,东南方向土质较软,西北方向土质较硬,所以塔向东南方向倾斜。
但江浙一带多东南风,护珠塔建在天马山顶,四周空旷,所受东南风力更强。因此,塔的倾斜力与风力相平衡,风力还起到支撑作用,使护珠塔斜而不倒。
尽管解说众多,但人们了解到的事实是,1954年刮12级台风时,吹倒了塔下的大殿;1984年黄海地震,上海市区的房屋都受到了摇摆震动……但护珠塔为什么能在天马山巅屹立不动呢?
■ 山西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真相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城西北角,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到如今已近千年,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结构塔式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为什么能千年不倒?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县木塔本身精巧的结构体系和工匠们对建筑材料的精心选择,以及当地易于木材保存的独特气候,是保证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
两位曾参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与建筑的中科院院士认为,木塔空间结构体系近似于世界上一些高层建筑。
■ 寺庙撞钟108响之谜
苏州市寒山寺,每年除夕撞钟108响。该寺在除夕之夜11时42分开始撞钟,当敲到108响时,恰是凌晨0时0分,预示新年的到来;而在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日本,全国寺院在除夕夜也是敲钟108响。因为在中国古律声学中,“徵”的律数为108。
撞钟为何撞108次呢?难道仅仅因为“徵”的律数是108吗?诸多学者为解释这108次钟响,努力研究,力图找到科学的答案。汇集这些前人的成果,分析起来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据麟庆《鸿雪因缘图记》记载:“钟声之数取法念珠,意在收心入定。”该书又载:“素闻撞钟之法,各有不同,河南云:前后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共成一百零八声;京师云: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凑成一百零八。”
撞钟108响是给108位神佛歌功颂德,并可以消除人们108桩烦恼忧愁,因此“108”成为佛的象征。所以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人们往往撞钟108响、念经文108遍或拨动一遍108颗佛珠。
第二,按照《周易》说法,“九”数含有吉祥之意,108是9的倍数,将“九”的吉祥之意推向了极限,象征至高无上。
黄烈芬认为:“一百零八也是一种文化运动的象征,是易经中思想的演化。在易学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为阳,地为阴,阳中九为老、七为少,阴中六为老、八为少,老变而少不变。故阳爻称九,阴爻为六。一百零八,其和为九,九九归一。一主至高无上的天。”
第三,郎瑛的《七修类稿》中说:“撞一百零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正是此数。”这就是说将12加上24再加上72恰好是108。
108这个数字经常出现在我国文史古籍中:《水浒传》中齐聚梁山好汉108位;在中国武术中,有108个穴位;泉城济南有趵突泉点108个;拉萨大昭寺殿廓的初檐及重檐间有108个雄狮伏兽;北京天坛祈年殿每层有石栏108根;北京雍和宫法轮殿内放的大藏经刚好是108部……这些108的含义如何,是表示对佛的崇敬还是什么,还有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