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法国工程师兼潜水家海比考夫来到现场,他是水下摄影的高手,用当时最新的技术勘察了这一片海域,并拍下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发表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轰动。
1974年,—艘苏联考察船也来过这里,并进行了水下摄影和考察,再次证明了这些水下建筑遗址的存在。
很快,巴哈马群岛一带便挤满了世界各地赶来的科学家、潜水家、新闻记者和探险者。而围绕着这些水下石墙的争论也越来越多。
有些地质学家指出,这些石墙不过是较为特别的天然结构,并非人工筑成,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是人造的。对这些建筑究竟是谁造的这一点,人们的看法也很不一致。
有人认为,巴哈马与玛雅人的故乡尤卡坦半岛相距不远,因此这可能是史前玛雅人的古建筑,由于地壳变动而沉入水下。有人则从巴哈马海域陆地下沉的时间上推算,认为这些水下建筑建成于公元前七八千年间,因此应该出自南美古城蒂瓦纳科的建造者之手,但蒂瓦纳科的建造者是谁本身就是个谜。
还有一些人说,1945年已故的美国预言家凯斯,在生前曾作过一个预言,宣称亚特兰蒂斯将会于1968年或1969年在北彼密尼岛海域重现,如今范伦坦这个发现,正好印证了凯斯的预言,因此这里就是那个沉没了的著名的亚特兰蒂斯。
当然更多严肃的科学家们拒绝按预言来判断,但人们又无法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而只能笼统地回答,这些水下建筑“大概是人造的”,年代“相当久远”。至于到底是谁造的?造于什么时候?则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
■ “舞蹈彩陶盆”上的舞蹈之谜
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一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内壁有舞蹈形画面三组,每组五人,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似反映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而频繁之意。人下体三道,接地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的一道,似为饰物。
这件罕见的“舞蹈纹”彩陶盆一出土,立即引起专家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他们就舞蹈的性质和名称、原始舞乐的起源、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然而对问题的阐释说法很不一致,大相径庭。
对于舞蹈的内容,现在有各种看法。有许多人认为这是原始鸟兽舞;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原始图腾舞。此外,还有人认为是原始祭祀舞或生殖崇拜舞的。不过,大家一致认为,“舞蹈纹”最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真实生动地再现出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还在于它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
对于舞蹈的性质,有的认为是“先民们劳动之暇,在大树下、小湖边或草地上,正在欢乐地手拉手集体跳舞和唱歌”;有的从原始歌舞的起源进行考证,认为是图腾活动的表现,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和祈祷功能。
关于画面上的舞蹈者服饰问题,有的认为陶盆上所绘的是裸体舞,因为五个舞人完全是露体的,故缅想当时原始人还未有冠服衣履;也有的认为与陶盆同时出土的,有作为装饰品用的穿孔的贝壳,有从事纺织的骨纺轮,这说明,当时的原始居民已不是完全赤身露体、不知修饰的不开化的人群。
不论对哪一个问题,现在意见都很不一致,将来恐怕也难一致,毕竟离现在太久远了,资料又是这么匮乏,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长沙楚墓帛画之谜
1949年春,在湖南长沙市东南郊陈家大山的楚墓,出土了一幅帛画,原画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幅画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属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代表作之一。由于这幅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近半个世纪来,许多学者、专家对其画面表现内容的研究和争论一直在进行着,观点各异、众说纷纭,成为一宗令人感兴趣的疑案。
这幅画不大,高约28厘米,宽约20厘米。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出土时已经变得很暗,几乎难于辨认,帛画的最初临摹本是在原画出土后难于辨认的情况进行的。以后湖南省博物馆又将帛画重新进行了科学处理,才使帛画的原貌显现出来。
考古证明湖南长沙子弹库墓主为40岁左右男性,头骨与画中人物头部特征相似,再联系西汉时期长沙马王堆帛画中主人公与女性墓主的关系,一般认为这两幅帛画中的人物都是墓主肖像。
他们分别被画成驾驭游龙和由龙凤导引飞翔升腾,意在表示死者灵魂不朽,升归天国。这种主题反映了当时楚国流行的引魂升天意识。湖南长沙子弹库帛画位于椁盖板下、隔板之上,表明帛画性质与文献记载的铭旌相似。
有关典籍曾记录先秦肖像画创作的史实,这两幅帛画提供了例证。画中的人物比例适当,以侧面造型体现肖似于人物的头部特征,通过当时代表性的人物服饰和动态,体现人物的神情。
《人物龙凤》中的女性体态修长,宽阔的长裾衬映出秀细的腰,略微前倾的姿势使祈愿的心理显得含蓄。《人物御龙》中的男性躯体直立,较为强壮,高冠与长剑点明了男子理想的装束,动态中蕴含着自信的风貌。
帛画的造型手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如在女性嘴唇与衣袖上施点朱彩。通过细如游丝的墨线传达了物象的整体形貌,也在男性衣袍等部分表现出质地感,更为重要的是所用的线条贴切地表现了创作意图所需要的物象运动感,龙、凤鸟、有羽葆的华盖等都因线条飞扬、舒展而呈现出游动、腾踏、漂浮的各种意态。
两幅帛画的功用、主题、造型观念和方式都较接近,表明它们是当时楚国绘画的一种普遍样式。在中国美术史上,它们也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绘画作品。
■ 《清明上河图》之谜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它的作者张择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厘米。根据专家统计,《清明上河图》共画有人物684人,牲畜96头,房屋122间,树木174株,船25艘,车15辆,轿8顶。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就有这么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有什么含义呢?
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对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还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
看来,《清明上河图》确实是一幅多谜的作品。
■ 穿明代服饰的木美人之谜
《木美人》是珍藏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博物馆里的两幅西洋式的油画。这两幅油画,既非画在布上,也非涂在纸上,而是彩绘在两扇旧的木制的门板上,因而此画被人取名为《木美人》。
画面上画的是两个亭亭玉立的美女,身材高度与真人相比,要略小些。这两幅油画,之所以受世人瞩目,原因在于《木美人》画的少女是西方女子的相貌,却身着中国明代古装。她们高鼻子、蓝眼睛、耸肩膀、挽发髻,美丽高贵,栩栩如生,令人过目难忘,顿生喜爱之心。
《木美人》是怎样得来的呢?这里边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据说明朝时,有一个广东人名叫李任开,他来到福建莆田县当教谕(县文教部门长官)。4年任期满后,李任开回到原籍广东新会县老家,他带回两扇《木美人》油画。
在莆田民间,流传着有关这两扇《木美人》油画的神奇传说。一说该油画原被一个酒店的老板所得,酒店老板把《木美人》当做招待员一样做广告,把它立在店门口。想不到画面上的那两个美女会从门板上走下来为顾客斟酒敬菜,于是酒店生意十分兴隆,酒店老板因此发了大财。
另一说有一次发生火灾,烈火烧毁了全部建筑物,而唯独这两扇画被保存下来,至今人们还能见到油画的木板上有被火熏过的痕迹,因而更增加了《木美人》的神奇曲折性。
《木美人》这两幅画在木门板上的油画,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间要早于利马窦传入的油画100余年,它成了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外国油画。
人们对《木美人》这两幅西洋式的油画存有一串串疑问:它的作者是谁?为何要用木板作油画?这两扇《木美人》画是做什么用的?最奇怪的是,画中的女子形态是外国女人,怎么又穿了中国的明朝服装?还有这幅油画的由来等等都是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但至今仍无令人信服的答案。
■ 河图与洛书之谜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河图上,排列成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
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河图与洛书是两大“谜”,其源自哪里至今没有结论。
据文献记载,古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而到了宋代,道士陈抟则创造出了“黑白点子”的图画,用白点代表阳,用黑点代表阴,称“河图生天下,其数五十五”,由一至十共五十五个点子组成一幅图,单数标白点,双数标黑点;“洛书生地支,其数四十五”,由一至九共四十五个点子组成一幅图。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河图和洛书。
现在人们最感兴趣的,是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有人认为,河图洛书是上古游牧时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一个是游牧时代的气候图,一个是罗盘图。有人曾撰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证,认为它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概在远古时代就已产生,到了西汉前期才最后定型。
另一种观点认为河图和洛书的产生没有那么早,而是产生于宋代,是由北宋初期的华山道士陈抟所创。《宋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此外,河图洛书还有一些让我们不解的东西,比如,中国历史上是否真有能预知人间诸事、预示社会发展规律的河图洛书?如果真的存在的话,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图画还是文字?其内容是什么?其用途是什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河图洛书与上古乃至秦汉时期的有什么不同?
■ 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何意味
蒙娜丽莎嘴角的神秘微笑吸引了无数人,听说就连拿破仑和戴高乐都为之痴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女子的微笑有着不朽的魅力呢?
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博士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表情神秘莫测。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便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利文斯通指出,若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要望着别处。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回答则将此问题与画家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他认为达·芬奇一直与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很怀念,他在模特蒙娜丽莎的脸上看到了母亲般的微笑,这微笑唤起了他的深情,画家最终将自己的感情用高超的技艺呈现在画布上,造就了画作非凡的魅力。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儿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
■ 羊皮纸典籍的保存和流传之谜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既没有纸,也没有印刷术,人们用羽毛或芦管当笔蘸墨水在羊皮纸上写字,然后装帧成册。谁要想得到一本书,一般的办法就是抄。
公元6~10世纪,这是欧洲的黑暗时代,长期积聚起来的希腊罗马的书籍宝库,经过无数次兵燹、劫掠、焚毁、刮削、虫蛀、霉烂,其损失无法估算。尽管如此,多数古代希腊罗马羊皮纸典籍还是保存流传下来了,成为今天世界文化宝库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
那么,这些古籍是如何逃过了无数次的兵燹、劫掠、焚毁、刮削、虫蛀、霉烂的破坏而保存和流传下来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