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皇五帝是哪些人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指哪些人呢?说法颇有分歧。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尊。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此外,还有典籍提到三皇是伏羲、神农、祝融。
从上述观点中的大多数来看,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但在第三位上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皋(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皋、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皋)、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皋、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至于三皇,则无从确定了。
■ 确有黄帝其人吗
在中国的传说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然而,他究竟是人还是神?为什么被称为“黄帝”?现在仍然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
有专家认为,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雷电之神,后来才崛起而为中央黄帝。相传他长有四张脸,能同时顾及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总逃不过他的眼睛。后来,他战胜了东、西、南、北四个天帝,建立了自己的神国。
黄帝和炎帝停战言和后组成的统一的部落联盟,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今天的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
也有学者认为,黄帝实有其人,他应该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这些记载似乎说明历史上的黄帝实有其人,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创始者。
那么,他又为什么被称为“黄帝”呢?据说,黄帝在五个天帝中,是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领,又因专管土地,而中原的土地是黄色的,故名“黄帝”。学者们认为,这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对黄土地的崇拜。古史称他为“以土德为王”。后世之人以此而崇尚黄色,把黄色演变成一种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历代帝王穿的龙袍、马褂都是黄色,就是由此引发而来的。
在中国的历史典籍和神话传说中,都有许多关于黄帝的记载,但因年代久远,许多说法都已经无法考证。然而,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却是不容置疑的。
■ 喜——中国第一位女“间谍”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人指出喜是中国的第一位女“间谍”。
明代钟惺的《夏商演义》中说,喜是有施国中最美的美人,有施国在与夏朝军队的战斗中被打败,因此,有施国便将喜送给夏朝国君桀,希望她能替国人复仇。
喜来到夏宫后,很快就博得了夏桀的宠爱,桀对喜言听计从,致使朝纲不振,民怨沸腾。与此同时,商国也派了一个大“间谍”伊尹来到了夏宫。
伊尹本是商王汤的一名厨师,但他非常有才能,因此商汤派他去夏桀处做间谍。为了不引起夏桀的怀疑,商汤设苦肉计,亲自追射伊尹,以示伊尹有罪逃亡。果然,伊尹很快取得了夏桀的信任。
喜知道伊尹的意图后,就与伊尹互相配合,刺探夏的机密,在时机成熟后,又让伊尹传播谣言说:夏桀曾做了这样一个梦,梦见西方和东方都出现了一个太阳,两个太阳搏斗,东方的太阳战胜了西方的太阳。
当时迷信的人听了这话都相信是上天要灭亡夏,于是,位于夏东边的商趁势打败了夏,夺取了中原。
可惜的是,在夏灭亡以后,喜却连同夏桀一道被流放到了南巢。
■ 西施魂归何处
西施名列我国“四大美女”之首,是春秋末期越国的一名浣纱女,有沉鱼落雁之貌。正因为她的美,使她成为吴国和越国斗争的主角,吴王夫差更是对她宠幸有加。
后来,吴国灭亡,这位美貌女子在历史上就再没有出现过,她究竟魂归何处呢?
一些古代著作均认为西施最终被越王装进皮袋沉到江里。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即是“沉”的意思,“鸱夷”指皮袋。《墨子·亲士》篇也载:“西施之沈,其美也。”“沈”即“沉”。
但是,后人又有西施和范蠡偕隐西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范蠡是当时越国的大夫,帮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因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于是隐姓埋名出走,和西施一起终老山林了。
不过,《史记》中《越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都提到范蠡出走,却没有提起西施,西施是被沉于水,还是跟随范蠡归隐于西湖,或者还有其他什么结局,就仍是一个谜了。
■ 秦始皇身世之谜
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他的身世,却是一个永恒之谜。
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后献于子楚,被封为王后。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后人争论不休。
《史记》载,吕不韦是战国末期濮阳人,原先是一个大商人,但他不满足拥有万贯家私的地位和生活,而是热衷于政治上的发展。于是,吕不韦来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将正在赵国当人质的秦王的孙子异人,想法过继给正受宠幸的华阳夫人。不久,异人被立为嫡嗣,更名为子楚。而吕不韦则受命为子楚的“师傅”,担负起辅导的重任。
一次,子楚到吕不韦家去饮酒,见到其宠姬赵姬,要求吕不韦以此美人相赠,吕奉其命献之,但其时赵姬已怀身孕。
随后,秦昭襄王、孝文王相继去世,子楚堂而皇之地登上王位,吕不韦被封为丞相。赵姬生下嬴政,被封为王后。不料子楚仅在位三年就死掉了,于是他的儿子嬴政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吕不韦认为嬴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嬴政喊自己为“仲父”,自己则掌管全国政事,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吕不韦在邯郸的秘计实现了。
似乎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已是事实,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
其一,这个传说仅见于《史记》,而《战国策》却没有记载,没有其他的旁证。
其二,《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得知赵姬有身孕后,才把她献给子楚,但是这样嬴政一定会不及期而生,子楚对此不会不知道。可见,嬴政的生父应该是子楚,而非吕不韦。
其三,赵姬出身豪门,是“赵豪家女”,她怎么能先做吕不韦之姬妾,再被献做异人之妻呢?这样,就不会存在赵姬肚子里怀上吕不韦的孩子再嫁到异人那里的故事了。
看来,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只有让后人去猜测了。
■ 吴广死因之谜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其领导人就是陈胜、吴广。这场起义最终埋葬了秦王朝。
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建立了张楚政权。不久,陈胜以吴广为假王,率重兵进攻荥阳(今属河南)。然而,正当起义斗争深入发展时,吴广却被其部将田臧杀死,这一事件给起义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吴广为什么会被杀?据《史记·陈涉世家》载,吴广领兵攻荥阳时,另一位起义将领周文率十万义军直捣咸阳,因孤军深入,形势极为不利。数月后,终因寡不敌众,惨败于渑池(今属河南)。
这时,秦王朝组织数十万军队,反击义军。田臧等人见周文战败,秦军不久即至,荥阳迟迟未克,就准备分部分兵力牵制荥阳之敌,以大部分精兵迎击秦军。他们相互商议说:“今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
于是假借陈胜之命杀了吴广,献其首级于陈胜,陈胜赐田臧楚令尹印,拜为上将。时为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然而,这段史实却有诸多可疑之处,理由是:
第一,《史记·陈涉世家》称田臧说吴广骄纵,诸将无法与其商议军事,此话出于欲取代吴广的田臧等人之口,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第二,《史记·陈涉世家》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里称吴广能够体恤部下,兵士都喜欢在他帐下效劳,对吴广的评价用了褒词,可见吴广的为人并不是如田臧所说的那般骄纵。
第三,《史记·陈涉世家》中仅载陈胜为王后骄傲、武断的行为,对吴广的骄纵只字未提,怎能凭田臧的一面之词妄下定论?
在上述疑问的基础上,人们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一说认为,田臧和吴广在军事行动上存有分歧,无法统一。面对强大的秦军,田臧不得已杀吴广,以求预定的军事行动能顺利实施。其后,田臧取得陈胜任命,分兵留守荥阳,亲率主力迎击秦将章邯所率秦军于敖仓,结果兵败而死。
一说认为,吴广之死与陈胜有关。陈胜为王后,任用亲信,妄杀故人,苛察臣属,使诸将士离心,与吴广的关系也不如初起事时那么融洽、默契。可以推测,田臧杀吴广得到了陈胜的默许,否则又何须将吴广首级献给陈王。
还有一说认为,秦末农民战争时期,群雄蜂起。田臧是个怀有个人野心的人,不甘久处吴广之下,又苦于无法超越他,因此说吴广骄纵,或许只是除去吴广以取而代之的借口。
吴广被杀的原因,没有更多的史料来确定某一说。但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上,而倒在部属的刺刀下,个中原因,终究还是值得探究的。
■ 历史上是否有孟姜女其人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妇孺皆知,千古流传。据说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秦始皇征去筑长城,孟姜女万里迢迢前去送寒衣,得知丈夫已经死去的信息后,哭倒了长城,终于见到了范喜良的尸体。
为了纪念那位万里寻夫的孟姜女,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姜女庙,登临庙宇的游人,无不动容。
一个普通的女人能把长城哭倒,这无疑是想象和夸大其词,但是,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孟姜女这个人呢?
历史上有过哭倒城墙的记载,但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唐末有一首《杞梁妻》诗,诗中说杞梁妻为秦国人,杞梁在攻莒时阵亡,他的妻子痛哭七天七夜,城墙也被哭塌了。“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到了宋代,杞梁开始有了姓,有说姓范,有说姓万,还有叫其为杞郎或喜良的。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而故事最后大致形成于北宋年间。
但也有人对此加以否定,认为在封建社会,民不聊生,哭夫的题材并不少见,《左传》中也有记载。因此不能说杞梁妻就是孟姜女的原型。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尽管孟姜女的原型无从可考,但人们欣赏的是孟姜女身上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统治者的坚定的反抗精神,孟姜女的真实性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 韩信因何被杀
韩信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著名的军事家,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但是这位大功臣却于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正月,被杀于长乐宫中,甚至被夷三族。是什么原因导致韩信人头落地的呢?
一种观点认为韩信是因谋反被杀的。韩信由于战功显赫,在楚汉战争中曾逼刘邦封其为齐王,暴露了野心;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后被封为淮阴侯,于是韩信心生不满。
公元前197年,边将陈豨叛乱,韩信乘机派人与陈豨约定他们在长安里应外合。正在这时,他的阴谋被人告发。于是,萧何与吕后设计捕杀了韩信,消除了分裂的危险。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韩信被杀是因为刘邦为巩固刘氏天下而枉杀功臣,说韩信企图谋反完全是借口,是诬陷。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韩信无意背叛刘汉王朝,说韩信、陈豨勾结,实是吕后枉杀功臣的一种借口。
■ 司马迁卒于何年
司马迁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为研究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关于他自己的情况却少之又少。有关他身世的问题,也是个难解之谜,他的生卒年就是其中之一。
学者们大多只能就其他相关问题,如他的生年根据《报任安书》来考察,但这些相关问题同样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因而生年问题也就更难有一定论了。至于他的卒年,学术界更是说法各异,但总的看来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其一是他卒于汉武帝年代。此说的依据主要有三条,一是裴驷的《史记集解》引东汉卫宏《汉旧仪注》的一段话:“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
其二是《史记》本身也有两段记述武帝征和年间的事,明显是后人增补的。三是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在《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一句下的按语:“迁年四十二岁。”
近代以来,在他去世时间的具体年份上,说法又可分为三种: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说。
持此说的主要有当代学者李长之、朱维铮、李伯勋等人。他们有的根据《史记》记事可信出自司马迁之手的只有征和三年以前的事,有的根据史书找不到任何司马迁在征和三年以后的事迹,有的根据《报任安书》。其根据虽然不同,但结论却一致。这一说法同样比较模糊。
◎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之说。
持此说的主要有郭沫若、王达津等人。他们认为,卫宏说的“有怨言”,就是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可知张守节说的“迁年四十二岁”,并非如一般人所认为的指太初元年司马迁的年龄,而是说他一生的实际年龄。他们一致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到太始四年正好是四十二足岁。这一说法现在看来还有一定道理,但仍有遗漏。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说。
持此说的只有张惟骧,他坚持认为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在《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句下注引《博物志》“年二十八”,不是像人们通常所指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而是指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张守节所说的“年四十二”,指的是他一生的年寿。就是说,司马迁当是卒于武帝后元元年。
可以这么说,关于司马迁卒年的考察上,一直没能得出确切的答案。无论是持第一类说法的郭沫若还是第二类说法的王国维,都没能找到更多的证据。看来,这一疑问还须继续探讨下去,直到有一天能揭开谜底。
■ 貂蝉是怎样一个人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素有“闭月羞花”之称。《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本为司徒王允家中歌伎,后王允先将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太师董卓,挑起董、吕两人的矛盾。使董、吕彼此恨之入骨,终于反目成仇,最后吕布杀董卓,夷其三族。
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故貂蝉是王允家中的歌伎这一说法流传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