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来自何处
生命到底是怎么起源的?是地球固有的还是外来的呢?这不仅是科学家,也是包括许多普通人在内,自始至终都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从古至今,对于生命的起源问题曾有过“独创论”、“自然发生论”、“生命永恒论”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有的认为生命由上帝创造,有的认为生命乃自然而然产生,还有的认为生命源于生命,就像人来自于人。
1924年,前苏联人奥巴林在《生命起源》一书中提出,地球上最早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形成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1929年,英国人霍尔丹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断言原始大气中没有氧。直射而下的紫外线可使水、二氧化碳和氨的混合物形成有机物,先有有机质,后来出现了生命。
1953年,美国化学家米勒把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的混合体装在容器里,模拟原始大气中的闪电进行火花放电,并用紫外线强烈照射,一周后,在产物中发现了构成蛋白质的11种氨基酸。
米勒的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完全可能产生生命的基础物质。继米勒之后,生物化学家还做过一些新实验,提出过一些新猜想。但这些猜想都还只不过是猜想而已。
最初的生物大分子如何转化成了原始的生命细胞?奥巴林在1936年提出了团聚体说。团聚体是多种生物大分子体系,与周围介质有界限,能选择吸附各种物质,在吸附了酶之后发生内部反应,形成原始的新陈代谢过程。
1959年,美国人福克斯等人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得到很多类蛋白微球体,几年后又发现微球可以分裂成两个,长期置于原来溶液中可长出芽体,芽体又能合成微球体。这是一种非生物性的繁殖。到20世纪70年代初,福克斯便把团聚体、微球体视为生命过程中原始细胞的模型。不过,这也仍然只一种猜测和假设,它离揭示真实的生命过程还相当远。
也有人认为,最初的生命,或许根本就不是在地球上形成的,而是来自宇宙空间。19世纪人们已经在陨石中发现有机物,其成分包括地球生命物质的全部基本要素。持这种理论的科学家认为,最初的生命细胞,诞生在宇宙空间的或更令人舒服的星球环境中。是远古时代的陨星,把原始细菌移植到了地球上。有人推测说,原始细菌到达地球以后,开始繁殖变化,最终发展成了各种不同的生命形式。
总之,生命的第一步,到底是怎样迈出来的?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生命起源于地上还是天上。
■ 企鹅起源之谜
企鹅是南极的“土著居民”,人们把它看做是南极的象征。那么,南极企鹅的老家在哪里?企鹅的祖先会不会飞?企鹅是由什么动物进化来的?这些问题迄今为止仍然是一个谜。
有的科学家认为,南极企鹅来源于冈瓦纳大陆裂解时期一种会飞的动物。在大约距今2亿年前,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和解体,南极大陆被分裂出来,开始向南漂移。此时,恰巧有一群会飞的动物在海洋上空飞翔,发现漂移的南极大陆是一块王道乐土。
于是,它们盘旋着、观看着、议论着,最后降落到了这块土地上。起初,它们生活得很美满,日子过得很舒服。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这块大陆的南移,气候越来越冷,离温暖的大陆越来越远,它们想飞离这块地方已经不可能了,只好在这块土地上安分守己地待下去。
不久南极大陆漂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日久天长,终于盖上了厚厚的冰雪,原来繁茂的生物大批地死亡,唯有企鹅的祖先——一种会飞的动物活了下来。
但是,它们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翅膀退化,由会飞变得不会飞了,成了大腹便便的胖子,行走的姿势也变成直立的了。与此同时,生理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抗低温的能力增强,食性也有所改变。随着岁月的流逝,世纪的更替,终于变成现在的企鹅。
上面的说法有些离奇,但也不完全是无中生有,多少有些科学根据。古生物学家在南极洲曾发现过类似企鹅的化石,它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也许就是企鹅的祖先。
企鹅起源问题的探索,仍然是生物学家求索、研究、探讨的课题。
■ 总鳍鱼是四足动物的祖先吗
四足动物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就为科学家们所关注,而且是长期以来就争论不休。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长期对一种总鳍鱼类化石吻部构造的详细研究之后,人们似乎认为四足动物起源于总鳍鱼类已是毫无疑问的了。
最初,人们认为如果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话,那么在它的嘴里就应该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这才能进行呼吸。
瑞典著名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在总鳍鱼类这个大家族中,有一支具有用来进行呼吸的内鼻孔。
然而,我国著名古鱼类学家张弥曼教授研究发现,在中国发现的总鳍鱼没有内鼻孔,同时对英国、德国、法国所收藏的同类化石作了详细的研究。她发现它们均与中国总鳍鱼相似。因此,她得出结论称雅尔维克所描述的总鳍鱼的标本上,内鼻孔所在的部位并不完全,有的甚至没有保存下来。
因为,雅尔维克所画出来的图都是“复原”出来的,也就是说其真实性不强。于是人们对总鳍鱼类是否有内鼻孔这个问题打上了一个大问号。
四足动物是用肺进行呼吸。因此,它必须要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这样才能使外面的空气顺利地进入到肺,保证动物对氧气的需要。张弥曼教授否定了总鳍鱼类有内鼻孔的传统看法,这样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地位。
但是,究竟哪一种类是四足动物的真正祖先,这个问题并没有结论,它仍然是科学家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当然,要解决四足动物起源的问题,除了深入开展古鱼类学的研究外,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如对现代四足动物的研究,对现代肺鱼和拉蒂迈鱼蛋白质分子序列的研究等,也许还能提供一些更为重要的线索。
■ 古生物钟是怎样形成的
在很多门类的化石的表壁上,有类似树木“年轮”的痕迹,可以用来当做计时器。因此,很多门类的化石都是地质时代的见证人。为什么在这些化石上能显示出岁月呢?古生物钟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
◎潮汐说
有人认为潮汐对于海洋生物的生理过程和生活习性有巨大的影响。因为海水中的化学成分(如含盐量)以及压力、光线等海洋物理的条件,都与潮汐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浅海中的贝壳类化石的瓣鳃类,随着一天两次的涨潮而在贝壳表面上留下了生长层。
因为潮汐是受月亮影响的,因此,在珊瑚以及其他化石上留下的每日的条纹,与月亮引起的潮汐有直接关系。
◎食物供给变化说
每一种动物,每隔一段时间,就都会由于饥饿而去寻找食物。动物的进食有周期性。有人做过现代珊瑚的实验,证明现代珊瑚也是定时饥饿,定时进食的,推测古代珊瑚亦应如此。因此,有的科学家提出,代表珊瑚每天生长的“环脊”(珊瑚化石表壁上比较纤细的条纹)的形成与珊瑚每天进食有直接关系。
◎生育周期说
不论古代或现代珊瑚,都是每一个朔望月繁殖一次。在繁殖期间,珊瑚的全部活动在于生育幼体,于是正常的新陈代谢作用受到了阻碍,这时候骨骼上的碳酸钙的沉积量急剧地减少,直径收缩,在外观上,出现了环沟状的构造。生育期过后,又恢复了正常。这就是珊瑚出现月增长标志的原因。
四、内生论与外生论
内生论者认为,某些生物体从遗传上就带有一种像钟一样的而且能够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不受外界的影响(如生物周期说)。
外生论则坚持生物所以能够像上好了弦的钟表,主要原因是外来的有节律的刺激信号(如潮汐说,食物供给说)。他们认为,地球的自转,昼夜的交替以及日光、温度、空气、宇宙线、电磁场、引力、太阳黑子等,都是生物钟的演奏者。
古生物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仍在积极地探索。
■ 恐龙灭绝之谜
在2.2亿年前~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无论是平原、森林还是沼泽,到处都可以看到恐龙的身影。它们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1.3亿多年。
然而,在距今6500万~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不知为什么,恐龙竟然灭绝了,一个不剩地、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这实在是一桩千古疑案。
令人奇怪的是,在中生代不引人注目的最原始的哺乳类、原始鸟类,以及蛇、龟等与恐龙不可“同日而语”的小型爬行动物,却躲过了那场史无前例的生物浩劫,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
那么,为什么曾经称霸地球长达1.5亿年之久的恐龙突然灭绝了呢?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科学家试图揭开恐龙断子绝孙的秘密,但总是不能自圆其说。
最早的一种说法认为恐龙灭绝是地球气候大变化引起的。至于气候怎样变化,专家们又有着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地球气候由于变得不再常年如夏,而是四季分明,许多植物在秋冬枯死,影响了恐龙的生存;一种认为6500万年前,地球气温突然升高导致了恐龙的灭亡;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气候变冷造成了恐龙的大灭绝。
第二种有影响的说法是恐龙的灭绝是星球碰撞爆炸引起的。科学家认为,在白垩纪后期,有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猛烈地与地球相撞。撞击时速度为每小时约10万千米,撞击时扬起了惊人的尘土,尘埃飘浮在大气中,以至于遮蔽了阳光,使地球上持续一段时间内一片黑暗,气温骤降,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植物枯萎,使“食物链”中断,恐龙纷纷死去。
第三种说法认为,地壳运动和大型火山爆发时由地球深处喷发出来的岩浆,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第四种说法认为,由于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后来,在光合作用的推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恐龙无法适应这种大气变化而走向了最终灭绝。
第五种说法认为,环境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基因突变和繁殖受挫,才是导致生物物种走向灭绝的真正原因。
此外,还有人认为一切生物种类都有其诞生、成长、衰老以及灭亡的过程,尽管恐龙家族源远流长,子孙繁茂,但其最终结果也必然如此。
以上种种说法虽都有一定道理,但每一种说法又不能自圆其说,得不到科学界的完全肯定。恐龙消失的奥秘,至今仍没有谁能说得清楚。
■ 有没有恐龙后裔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许多学者认为,真正的恐龙并没有全部灭绝,在地球上的某些角落,它仍然以不同的形态生存着。
在印度洋的科莫多岛上,生存着一种奇异的动物,它的体长可达2~4米,重达100~150千克,外形酷似蜥蜴,有4条短而粗壮的腿,头骨像蛇类一样柔软,头和颈可以明显地变形,能将一只小鹿或一只野猫的头一口吞下去,并且食量惊人,它有灵敏的嗅觉,没有汗腺。人们把它命名为科莫多巨蜥,但是,有的专家认为,它就是恐龙。
1980年4月,居住在加蓬俄哥的土著居民告诉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爬行动物的专家波尔,在依皮纳地区,有种巨兽经常出没。他们说,那巨兽皮肤呈红棕色,脖子长达3米,考察队员随即拿出一本动物图谱,这位土著人指着其中一张蜥龙的图片说:“就是它,就是它。”
此外,各地水域也常常有恐龙类动物出没的报道。
据最近报道,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在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活性基因,如果真能孵化出几条小恐龙来,那才真是旷古未有的奇闻和趣闻哩!
■ 最早的恐龙
1992年,科学家在阿根廷的三叠纪的岩石中发现了最早的恐龙化石,据推断可能是始祖龙。它最早出现在2.28亿年以前,头骨与鳄的头骨相似,长着弯曲的利齿,是一种小型的两足行走的食肉恐龙,被称为黑瑞拉龙。
黑瑞拉龙体长大约3米,尖尖的牙齿突出地长在上颚前部,骨骼细而轻,以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它与后来的肉食恐龙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
此外,南十字龙也是早期恐龙中的一种,这种食肉恐龙身长约2米,体形虽不大,但十分凶猛,并且喜欢成群结队地出去捕食比自己体形大的动物,成为“第一种捕食大动物的恐龙猎手”。它体重轻,后肢细长有力,便于追逐猎物,长长的颚上长着整齐的利齿,这更有利于捕食猎物。
早期的草食性恐龙,个头也比较小,如匹萨诺龙以及喙牙龙,它们的身体长约l米,长着尖牙,形状像猪,一般是食肉恐龙捕食的对象。
早期的恐龙世界里,食肉恐龙较多,体形都不太大,但几百万年之后,食草性恐龙个头越长越大,甚至超过食肉恐龙好几倍,或十几倍,从而成为与肉食性恐龙旗鼓相当的地球统治者,这一统治长达1.6亿年之久。
■ 最大最凶猛的恐龙
霸王龙体形巨大,凶猛异常,也许很多人认为它是恐龙世界中最大最凶猛的一种,其实,恐龙时代最大最凶猛的恐龙不是它,而是另有其“龙”。
1955年,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了一具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否定了霸王龙的冠军头衔,这就是“巨龙”。
巨龙的脖子短而粗,身体十分健壮,四肢有力,善于奔跑,它的尾巴又粗又大,至少有4.5米长。如果有哪种倒霉的动物遭到它的尾巴的袭击,不死也会伤残。
巨龙奔跑时,速度很快,张着一张大嘴,露出巨大的、又尖又锋利的牙齿,单它粗粗的喘气声就像现在老虎的吼叫声。
在恐龙时代,还有中小型的食肉恐龙,巨龙见到它们,就把对方掀翻在地,张开大口把它们吃掉。
在它的化石旁边,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食草恐龙的骨骼化石,那可能是它食物的残骨。
如此巨大凶猛的恐龙,在那时,一定活得非常潇洒自在。
■ 最小的恐龙
在中生代的世界里,是食肉恐龙的天下。
大型食肉恐龙光顾不到的地方,有谁敢在那里称雄称霸呢?那就是一些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如小鸟龙、美颌龙,一些小小的飞虫也会成为它们的美餐。
在这些小型恐龙中,美颌龙又最小。
它虽然个子很小,但也是非常的凶恶的,它对于地表这一层的小生灵而言,是一个严厉的“命运”主宰者,饿的时候,它们决不会口下留情。
1861年,第一具美颌龙的化石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石板石灰岩中被找到。
自此,人们才第一次认识了这种世界上最小的恐龙。
美颌龙身长0.6米,大小和鸡差不多,它的结构轻巧,牙齿小巧玲珑,弯曲,像剑一样锋利。它们所有下颌的牙齿都长在眼窝之前。
在德国发现的一具美颌龙化石中,找到了一具蜥蜴的骨骼化石。它可能是这只美颌龙的最后一顿美餐。
蜥蜴是美颌龙的主食,只要它出现,躲闪不及的蜥蜴们都难逃厄运。即使是在空中飞的小小昆虫,它的爪子都可以飞快地将其抓住、碾碎,然后吃掉。
■ 最重的恐龙
说到最重的恐龙,大家立刻会想到腕龙、梁龙等一些大型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