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47

第47章 奇言妙语(8)

酒家打工者中女性较多,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口多嘈杂,有伤和气,故四字共一口,和气生财则需口径一致。

开设酒店,无非是为了赚钱,四字合一,正像一枚外圆内方的古钱。不过,赚钱也当知足。

“知不足”与“吾唯知足”韵味无穷,发人深思!

一桶(统)姜(江)山

相传乾隆皇帝寿诞,百官进献的礼品列满金殿,包括各种奇珍异玩。宰相刘墉却提着一桶生姜献给皇帝。

众臣哗然,乾隆大惑不解,问刘墉是何用意。刘墉道:“请皇上细看这生姜是何形状?”

乾隆仔细看了一会儿,说:“朕看这生姜好像层层叠叠的山啊!”

刘墉道:“正是,臣以为臣所献礼品最为贵重。臣所献乃是‘一桶(统)姜(江)山’。愿皇上永镇大清天下。”

乾隆听了,龙颜大悦。

“一桶姜山”音谐“一统江山”,刘墉之所以能拿平常之物换取皇帝的喜悦,是因为他抓住了统治者的心理,而不仅在于修辞的妙用。

东坡与小妹互嘲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小妹乃出句嘲之曰: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

小妹额头高,东坡反唇相讥,出句曰:

莲步未离香阁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听罢,又嘲东坡多须,出句曰: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兄妹相对大笑。

马如飞巧妙补错

相传,现代演唱家马如飞才思敏捷,极具应变之才。某日,他在弹唱《珍珠塔》时,一不小心,把“丫鬟移步出了房”误唱成“丫鬟移步出了窗”,听众大哗。

马如飞发觉将唱词念错了,接着自己补上一句:“到阳台上晾衣裳。”于是“起死回生”,听众马上报以掌声。

谁知唱着唱着,又不慎将“六扇长窗开四扇”误唱成“六扇长窗开八扇”,这更糟,按理是“不可救药”了。可是马如飞并未惊慌,他灵机一动,接唱道:“还有两扇未曾装。”听众大加喝彩,台下一片掌声。

误唱的戏词虽都不合逻辑,荒唐可笑,然而经马如飞两句补救,又皆顺理成章,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上林苑树名

有一天,东方朔陪汉武帝游上林苑。这上林苑是秦朝建都咸阳时所修,汉时重建为宫苑,方圆800里,内建离宫70所,有禽兽、花木,供帝王狩猎、游览之用。

汉武帝见到一棵不认识的树,连称好树,便问东方朔何名。东方朔也不认识,便按“好”的意思,编个名字,说:“这树名叫‘善哉’。”武帝不相信,私下里找人辨认这棵树后,就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了。

几年之后,武帝又问东方朔这树名,东方朔也早打听过了,便回答说:“叫‘瞿所’。”武帝说:“你这个东方朔,原来告诉我叫‘善哉’,骗了我好几年。你说是怎么回事?”

东方朔这才想起几年前他随口胡诌的“善哉”来。不过,他是个很能辩的人,说:“这不奇怪呀。小时叫驹的,大了叫马;小时叫雏的,大了叫鸡;小时叫犊的,大了叫牛。人也是这样,小时称儿,大了称老。这树过去叫‘善哉’,几年后,现在该叫‘瞿所’了。”

汉武帝听了,大笑不已,也就不再责难东方朔了。

东坡鱼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很会烹调,至今传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等名菜。

一日,苏东坡自己做鱼,刚刚做好,他的朋友佛印和尚就来了。这位和尚不受戒律约束,不戒酒肉,极喜好诗文。苏东坡听说他来了,不想让佛印吃荤,于是把做好的鱼放到书阁顶上。

佛印进来后闻到鱼香,边说话边用眼找鱼,终于在书阁顶上发现了鱼,便说:“今日小僧来请教一个字。尊姓苏(蘇)字,有人在草头下把鱼写在左,有人在草头下把鱼写在右。鱼到底是搁在左边对,还是搁在右边对?”

东坡一听,只好将鱼端出来。

纪晓岚释“东西”

据说,一次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在市集上看见一个专卖竹篮的小摊,便随口问道:“此物有何用?”

纪晓岚答:“盛东西。”

乾隆又问:“为何不叫做盛南北?”

纪晓岚答:“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木和金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竹篮盛火,必被焚烧;竹篮盛水,水会漏光,所以不能叫做盛南北。”

乾隆听了,点头称是。

不同的笑

一次,大臣刘墉陪着乾隆皇帝来到避暑山庄,他们看到了一尊弥勒佛像。

“他为什么对朕笑?”乾隆突然指着佛像问道。

“皇上是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活佛,佛见佛,自然也就笑了。”刘墉答道。

“那他为什么也要对你笑?”乾隆突然又问。

“佛笑臣不能成佛。”刘墉答道。

避孔子塔

北宋刘贡父晚年甚为风病所苦,鼻梁都塌断了。

一天,刘与苏东坡等人聚会小饮,各引古人语相戏。东坡戏刘贡父曰:

大风起兮眉飞扬,

安得壮士兮守鼻梁。

座中大笑。刘贡父恨怅不已。后来他的鼻子既断且烂,忧愁而死。客戏之曰:

颜渊、子路微服同出,市中逢孔子,惶怖求避,忽见一塔,相与匿于塔后。孔子既过,颜渊曰:“此何塔也?”子路曰:“所谓避孔子塔也。”

前者为东坡之戏,后者以“避孔子塔”谐“鼻孔子塌”。

有事共参

纪晓岚随乾隆帝南行,路见梨树,他摘下一个自己吃了。乾隆问他:“融四岁,能让梨。爱卿路上得梨何不让朕,自己便吃?”

纪晓岚回答说:“梨者离也。臣奉旨伴驾,不敢让梨(离)。”

乾隆又说:“既不能让,何不分与朕吃?”

纪晓岚说:“既然不敢让梨,又岂敢与君分梨(离)呢?”

走了一程,又见一棵柿树,结满果实。纪晓岚摘个熟透了的,一切两半,献皇上一半,自己留下一半。

乾隆边吃边问:“刚才梨不可分,这柿子如何就可分吃了?”

纪晓岚风趣地说:“柿者事也。臣伴君行,有事(柿)共参(餐)嘛!”

纪晓岚能借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段,在圣上面前随机应变,确是奇才。

出汗与不出汗

三国时期,钟毓、钟会兄弟两人被魏文帝传进宫中,由于两人是第一次见皇帝,心中非常紧张,钟毓还没说话,就已出了一额头的汗。

“你怎么出汗了?”皇帝笑着问钟毓。

钟毓一边擦汗一边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泉。”

“既然如此,你怎么没出汗?”魏文帝又问钟会。

钟会答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魏文帝笑着点了点头。

判还磕头

华亭县知县许某一向以廉明公正著称于时,他也自诩判案从不徇私,要人心服口服。

有一天,一个武生揪扭着一个乡人来到大堂告状。武生说他正在街上行走,不料那个乡人担着一担粪从他身旁经过,粪汁溅洒,脏了他的衣衫,让那个乡民赔衣服,他竟不肯赔。

许知县一听大怒,拍着几案说:“你这个人怎么如此漫不经心,挑着大粪还不老老实实走,把相公的衣服弄脏了,怎能不赔!”乡人叩头求饶,说他家实在贫穷,赔不起,说着竟哭起来。

许知县一挥手说:“别哭啦,既然你赔不起,我就罚你给相公叩一百个头,行不行?”乡人说情愿认罚。

然后许知县让武生向南而坐,让乡人给武生叩头道歉,衙役在旁数数,当数到七十时,许知县忽然大声说:“停!我也糊涂,忘了问你是文生还是武生了。”他向那坐着傲然受乡人叩头的武生发问。

等知道是武生后,许知县说:“这下就不对啦,文生叩一百个头,武生只叩五十个头就够啦。来,”他对那武生说,“他给你多叩了二十个头,你得还叩二十个头给他。”他叫乡人面向南坐好,命令武生再给乡人叩头。武生不肯,两个衙役就强按着他叩了下去。

武生叩完头,恼怒而去,出了县衙就破口大骂:“鸟官判案!”

一桶(统)天下

从前有个宰相姓薛,人品正直,两袖清风。其子薛登才思敏捷,颖悟过人。当时有个叫金盛的奸臣,总想陷害宰相,但苦于无处下手,便想在薛登身上打主意。

有一天,薛登正与一群孩童玩耍,金盛撞见后,诡计顿生,大声喊道:“薛登,你如敢把皇门上的桶砸掉一只,那才是有胆量的英雄!”

薛登不知是计,马上跑过去把皇门边上竖立的一对木桶砸掉了一只。金盛暗自高兴不已,立即上报皇上。皇上龙颜大怒,即宣薛登父子问罪。

不一会儿,薛登父子跪在堂下,父亲战战兢兢,儿子却仍如平常一样嬉笑不已。皇上见状大怒道:“大胆薛登,为何砸掉皇门之桶?”

薛登略一沉思,随即反问道:“皇上,您说是一桶(统)天下好,还是两桶天下好?”

“当然是一统天下好!”皇上果断地说。

薛登听后拍着手笑道:“皇上金口玉言,一统天下好,所以我才把那只多余的桶砸掉了。”

皇上听了,转怒为喜,称赞道:“好一个聪明的孩子!”

既而转向宰相:“爱卿教子有方,请起!请起!”

夏大禹、姬旦、杜甫、刘禹锡

古时有个姓张的秀才,一次去探望岳父时,突然下起雨来,眼看天色将晚,不能回家,又不好向岳父开口,焦急万分。

岳父是个懂文墨、识大体的人,但又并不说留下女婿别走,而是在桌上写了四个古人名字:“夏大禹、姬旦、杜甫、刘禹锡。”

张秀才看完,高兴地说:“今天我留下了!”

岳父问他为何不走了,他说:“您不是明写着下大雨、鸡蛋、豆腐、留女婿吗?”岳父听了大笑不已,称赞女婿聪明,能领会他的意思。

强令为婿

京城中贵族权豪势要之家,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找到合适的丈夫,好让女儿将来也能当上夫人,往往都把挑选的对象集中在新科进士身上。这些进士不仅年轻有文才,且前程远大。

所以每当放榜之时,总有豪门的奴仆簇拥在榜前,探听新科进士的居所。然后他们就以主人家的权势加以炫耀和威逼,使不通世故而又贪恋富贵的人入赘其家。此事在京城已成风气。

又一年放榜,一个新科进士年少貌美,数家权要都看上了他。几家奴仆在进士所居客栈门前发生了一场激战后,一家权要的十数名奴仆冲入店中,单刀直入说明了他们主人家的地位以及招赘之意。

这位年少进士已知京城强令为婿之风,知道和这些奴仆解说也白费口舌,弄不好还会遭到一番羞辱,就佯装高兴地应允了。众奴仆簇拥少年进士到权要的府第,那里已张灯结彩,宾朋满座,大家看到进士才貌出众,都啧啧赞叹不止。

少年就座后,一个身穿金紫官服的人出来对少年说:“我只有一女,还不算丑陋,愿意许配给君子为妻。今天就是良辰吉日,正好举行婚礼大典。”

少年起身深深向官员鞠了一躬说:“我一介寒微书生,能托寄高门大府,实在是三生有幸。不过请让我先回家中,试和结发妻子商量一番怎么样?容我过几天再来回话。”此话一出,所有宾朋都哄然大笑起来,纷纷散去。

戒之在得

明弘治年间,刘大夏历任户部侍郎、都御史、兵部尚书。遇知孝宗,恩宠有加。至正德时,为武宗所厌,致仕驿归。后又为宦官刘瑾陷害,正德三年发配肃州(今甘肃酒泉等地)。其时已73岁。

刘公立朝多年,声誉卓著,故临行时同僚中多有馈赠。刘公一一谢拒。远赴戍所,囊中清简,随行唯老仆一人。抵达时,肃州某公送来银两数百,恳请刘公受纳。其婉言劝说:“您老患难中亟须安顿,而今已非在位时,不必拘讳。”

刘公坚辞不受,曰:“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及其老也,戒之在得’。此言未敢忘也。”

又有参将某公奉致厚赠,刘公亦未受。推辞中,率直相言:“老汉身边唯有仆者一人,每日开销不过数十钱,毋需这些钱财。若是囊箧丰盈,仆者或生异心,席卷而去,我老汉孤身陷此沙漠之地,徒唤奈何!”

与刘公同时发配戍边的有一钟尚书,行李财物颇多,未久果遭仆人暗算。人谓刘公远识,能律己,能知人,皆叹服。

聪明的媳妇

古时候有个员外,小名阿九,给儿子娶了个聪明、漂亮的媳妇。日子长了,他发现媳妇很有礼貌,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提“九”这个字音。

员外非常得意,经常在人前夸赞媳妇极具孝心和美德。员外的几位相好不以为然,有意要考察一下这媳妇的才能。他们私下与员外商定,如员外所言不实,就罚他请大家喝酒。

阴历九月初八这天,九个老头拎着酒壶,拿了韭菜,到员外家邀员外于九月九日登高喝酒。员外故意回避,叫儿子媳妇出来应答。

媳妇送走客人后,是这样来禀告员外的:

来了四双一单的白头翁,左手提着玉浆壶,右手拎着扁茎葱,明天恰逢重阳节,邀爹前去喝几盅。

这里的“四双一单”,就是“九”,“重阳节”是“九月九日”,“玉浆”指代“酒”,“扁茎葱”指“韭菜”,“几盅”也指的是几杯酒。几个发“九”音的字眼儿,这个媳妇全都巧妙地避开了。

巧女难皇帝

有个皇帝让人牵来一匹马,然后他脚踩着马镫,身子向上一挺,问巧女:“你说我是上马,还是下马?”

巧女知道皇帝故意在捉弄她,便不做正面回答,而是走到门口,一只脚踩在门外,一只脚踩在门槛上,反问皇帝:“你说我是进门,还是出门?”

推 敲

唐代有位苦吟诗人名叫贾岛。有一次,他到京城去考举人,骑着毛驴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又想把“敲”字改为“推”字,反反复复拿不定主意。他不住地在驴背上吟诵这两句诗,还用手比画着推与敲的姿势。

由于想得入了神,没注意到眼前来了大官。当时京兆尹(京城长官)韩愈正带着车马随从迎面而来,贾岛竟撞了韩愈的仪仗,一连过了三节,他还在用手比画。

韩愈的随从气愤地把贾岛推到韩愈面前,禀报说:“此人冲撞仪仗,冒犯大人!”贾岛如梦初醒,只得如实说他在思考两句诗,拿不准用“推”字还是用“敲”字,以至于神游天外,不知回避。

韩愈听了很感动,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思索了很久,告诉他说:“用‘敲’字好。”说完还约贾岛一同回到官府谈论做诗,并留贾岛住了许多天,二人成了好朋友。

贾岛听从了韩愈的意见,在诗中用了“敲”字。后来人们就用“推敲”表示深入研究考虑的意思。久而久之,意思固定下来,“推敲”就成了一个词。

枭 首

古代有一种叫做枭首的死刑,是把犯人的头砍下来,高挂在木杆子之上。枭是一种鸟,这个刑罚的名称为什么会用到枭呢?

据说,枭和一般的鸟一样由母枭啄食给幼枭充饥,但母枭老了以后,由于力尽眼瞎,不能再为幼枭哺食了。这时,幼枭便一起啄食母枭的肉充饥。

母枭知道死不可免,也不躲避,它用嘴死死叼住树枝,听凭幼枭啄食,直到死为止。死后全身被啄光,只剩下脑袋挂在枝头。

刑法中的“枭首”,就是根据枭死后头挂在枝头这一特点而命名的。据史载,早在商代初期就形成了枭首的刑罚制度,秦代则开始大行其道。

家岳母的女儿

黄炎培性极诙谐,自续鸾胶,闺房以内,韵事流传。新娶太太多为年轻女子,白发红颜,相得益彰。

某日,有冒失鬼冲进来访黄,乍见黄太太,问曰:“此是第几位令爱了?”

黄慢吞吞地答道:“不敢,她是家岳母的独生女儿。”

钱眼儿里坐

南宋绍兴年间,大将张俊戎马倥偬,却不忘搜刮钱财,数年内赫然已成富翁。其事渐露,官场上下传至甚广。

一日,朝廷宴飨文武百官,席间演出歌舞百戏。有一伶人自称善观天文星相,可据星相测知贵人命属。内宦即搬出浑天仪,请其一试身手。伶人曰:“用浑天仪观相,只见星,不见人。若据星相测算人事,须从铜钱方孔中窥之。”

言语间,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宦官命其窥测皇上星相,伶人举钱张视,曰:“此乃帝星。”又命其窥测秦桧,曰:“此乃相星。”继而换至韩世忠,曰:“将星。”待看张俊,却道:“不见星宿。”

众人大惊,命其再看。稍久,伶人指钱孔叹曰:“确无星宿之相,只见张大帅在钱眼儿里呆坐。”此语甫出,满座大噱。

附注:张俊,字伯英,南宋四大将之一,官至枢密使。绍兴间,力赞与金人议和,并参与秦桧谋害岳飞一事。

酒后失话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有一次对客挥写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一不留神,漏掉了“话”字,旁观者都面有惋惜之色。

可费老却胸有成竹,坦然自若,只见他写完此诗,在下面用较小的字补了“酒后失话”四字,旁观者不禁抚掌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