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61

第61章 国学知识(4)

到了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大臣们认为又是重建明堂的时候了。武则天称帝后,欣然接受这个建议,并下令文武大臣各自上书献计,谈谈这明堂到底该怎么个建法。不久,便有人献上了《黄帝明堂经》三卷,详细介绍了明堂的造型:一泓清水间,巍峨的宫殿像海岛一样漂浮着,木头铺成的通道连接着各处。画中的繁华景象甚得武则天的欢心,便下令照此施工。大臣刘允沦认为这样的工程劳民伤财,实在有害无利,便写了一篇《明堂赋》劝谏武则天。“如此明堂,实在于民无益,于国无利。也不知那人写的什么《明堂经》,这《明堂经》里写的又是什么明堂。”武则天看他说得在情在理,深为赞许,也就没有再建明堂。

这件事传开以后,人们便把稀奇古怪的东西称做“明堂”,“明”与“名”同音,便有了“名堂”这个词。

“桑梓”的由来

“桑”和“梓”是两种乔木的名称。我国古代,人们常在家宅两边栽种桑树和梓树,用来养蚕和做器具。

“桑梓”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弁》,该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说,看到桑树与梓树,最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汉代张衡的《南都赋》中云:“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这里“桑梓”指故乡。

后来,人们便用“桑梓”来代称家乡。金人刘迎有一首题为《题刘德文戏彩堂》的诗。诗中有两句是:“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因此,后人亦用“梓里”代称故乡。

何谓“社稷”

在中国古代,“社”是土神,“稷”为谷神。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高度农业文明的国家,土地和庄稼被认为是人类世代赖以生存的根本。古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土地,那么人便没有立足之地;要是没有谷物,人就没有食物果腹。没有了土地和粮食,人们不能生存,也就更不可能有国家,所以“社稷”一词便成了国家的象征,有时更用于指代“国家”。

封建帝王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土神和谷神的活动。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就是明代皇帝为祭祀土谷二神而修建的。

“薪水”的由来

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得知你们在家连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因此派了这个仆人来,帮你们砍柴汲水。他也是穷人家的儿子,你们可要好好待他。”

在陶渊明的这封信中,便出现了“薪水”这个词,“薪”指砍柴,“水”指担水。因为柴和水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原指砍柴打水的“薪水”一词,便渐渐有了生活开支的意思。如《魏书·卢玄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

东汉以前,官员俸禄一般都是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则主要以货币作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很多,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

现代人一般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是用来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

为何将旅费称为“盘缠”

钱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用于不同场合时,说法也有区别,如钞票、纸币、银子、现金、费用等等。在古装剧或古代小说中,说某人有没有旅费时,我们还会发现它的另一种说法——盘缠(或盘川)。为什么这样叫呢?

“盘”和“缠”,分别是“盘绕”和“缠绕”的意思,是一对近义词。钱与盘绕、缠绕在今天当然毫无关系,不过,在古代却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古代的钱币都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因此古人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穿成串儿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

宋朝以前的商贾游人出远门时,都把铜钱或背在身上,或肩扛手提,既不便,又惹人注意,容易被盗贼盯上,所以到了宋代便出现了把铜钱盘起来缠绕在腰间的新发明,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就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

“座右铭”的来历

“座右铭”,指的是放在座位旁边、用来激励自己或警戒自己的格言。“座右铭”一般是言简意赅、哲理性较强的语句,其内容大体有四种:一是笔录经典名言,二是摘抄名作佳句,三是自题,四是朋友赠言。

那么,“座右铭”这一称呼是谁首创的呢?

据考证,“座右铭”一词最早见于东汉书法家崔瑗所著《座右铭》一文。崔瑗小时候志向远大,勤奋好学,但他做事容易冲动,不够谨慎。有一天,他因哥哥崔璋被仇人杀害,盛怒之下,手持利刃杀掉了仇人,只身逃亡他乡,东躲西藏地过了好几年。后来,崔瑗幸运地赶上了朝廷大赦,这才得以返回家乡。

崔瑗回家后,由于学业荒废,十分后悔。于是,他便“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他在这篇座右铭中,检点了自己鲁莽行事带来的后果,决意以此铭来警戒自己。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文章写得好,草书又很著名的书法家。

何为“萧墙”

我们经常会用到成语“祸起萧墙”,是祸害起于内部的意思。那么,这个“萧墙”是墙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墙”呢?

萧墙,在古代是国君宫室大门内(有人说是大门外)面对大门的门屏,又称“塞门”、“屏”,有点相当于后代民居大门内的照壁。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外人的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臣子要到宫室里觐见君王,首先要经过萧墙,所以萧墙之内指的就是宫内。这样看来,将“祸起萧墙”解释为“祸害起于内部”就好理解了。

“祸起萧墙”一词来源于《论语·季氏》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他把持国政,专横一时。当时他准备去攻打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国内。“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的宫内,也就是指鲁国国君鲁哀公。孔子认为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

“交椅”是什么样的椅子

《水浒传》里常会提及某某好汉坐了第几把交椅,那么,你可有过疑惑,这“交椅”到底是一种什么椅子呢?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到交椅,还得从古人的坐法说起。汉魏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这时候是没有椅子的。到了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其样子犹如矮凳,与胡床同时传入的还有一种绳床,绳床是双脚交叉的,可以折叠,好像现在的马扎,这种绳床后来也叫胡床。

隋朝时,因为忌讳说“胡”字,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后才能平稳,所以改名为“交床”。到了南宋,交床便被改称为交椅了。据说,南宋奸相秦桧坐交床时头总是向后仰,以致巾帻坠下。京兆尹吴渊为了拍秦桧的马屁,特地在交床后部装上托背,人称“太师椅”。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坐交椅的一般都是有社会地位的人,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因此小说里常把首领称为“坐第一把交椅的人”。

交椅虽然便于搬动,却不太牢固,坐着也不舒服,后来它逐渐被太师椅取代了。明清以后,交椅已不多见,以致一说起交椅,人们都以为是太师椅。

“问鼎”的由来

现在,人们常用“问鼎”一词来比喻夺取政权的意图或野心。那么,“问鼎”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夏王朝用各诸侯朝贡的铜铸造了九只大鼎,鼎上铸着九州的山川名胜、飞禽走兽。从此,九鼎就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鼎在国在,鼎失国亡”。

后来,夏朝灭亡,九鼎为商朝所得。500多年后,商纣残暴,周武王联合各诸侯伐商,建立了周朝,九鼎又成了周的镇国之宝。到了春秋时期,周朝统治日渐衰落。齐、宋、晋、秦、楚五霸先后称雄,都想取代周王室一统天下。

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刚即位不久,忽然得到探报,说楚庄王攻打陆浑(今河南嵩阳)之戎途中经过雒邑(今河南洛阳),竟然在当地举行盛大阅兵式。这雒邑在周朝境内,楚庄王这一举动显然是向周朝示威。于是周定王便派王孙满劳军。

楚庄王见到王孙满,客套了几句,便挑衅地问:“王孙大夫久住京城,对于九鼎的大小轻重,想来是十分清楚的吧?”

对于楚庄王的野心,王孙满心知肚明,他说:“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有没有仁德和天命,而不在于有没有九鼎和九鼎的大小轻重。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天命未改,九鼎的大小轻重我是不能随便泄露的。”

楚庄王一惊,勉强回道:“不过是九个鼎而已,只要有足够的铜,谁不可以造它十个八个呢。光是在战场上缴获的各种兵器,就足够铸九个鼎了。”

王孙满正言道:“九鼎是神圣的镇国之宝,岂可以随便铸造!”楚庄王讨了个没趣,悻悻地不做声了。

楚庄王问鼎是想取周而代之,“问鼎”一词便有了图谋夺取政权的意思。如果得了天下、当了帝王,那自然是天下第一人,所以后来“问鼎”一词也被用于指称夺取第一,比如体育比赛中的冠军、竞争中的胜利方等。

“捉刀”的来历

人们常把代替别人做某事,特别是代别人写文章的情况,称为“捉刀”。从字面上看,“捉刀”可解释为代人拿着刀。当然,“刀”不一定是真刀,可理解成各种工具和东西,故指代人做事。“刀”还可讲成“笔”,因为古代的书是写在竹简、木简上的,要在竹片、木片上刻字,所用的“笔”必须要是像刀一样锋利的东西,因此,现在还有“刀笔”一词。

关于“捉刀”的来历,还源自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汉末年时,匈奴使者远道来到洛阳。魏王曹操准备接见他,但是曹操觉得自己生得又矮又丑,不足以使来使威服,于是在朝中挑选了仪表堂堂的崔季珪,让他穿戴自己的衣冠,假充魏王,高坐大堂之上,自己则打扮成一个卫兵,按着腰刀,立在床头的一旁。

会见很顺利地结束了,曹操便派密探去打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惊叹地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气宇轩昂,果然是名不虚传。可是他背后手执腰刀立在床头的侍卫,依我看,这才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自此,“捉刀”一词便传了开来。

“门生”浅谈

“门生”一词在春秋时就出现了。孔子聚徒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之为“门人”,战国时,“门人”除了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阶层。

东汉时,“门生”指的是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一些不是以学问相师承的钻营投机者,也攀附权贵成为“门生”,以做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愈炽,门生实际已变成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的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的称呼。而到了现在,“门生”的称呼已经渐渐消失了。

说说“凌迟”

凌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看电视或书籍时,常会看到某人被凌迟处死的情节。所谓凌迟,就是将犯人身体上的肉一块块割掉,使其受尽痛苦慢慢死去,俗谓“千刀万剐”。

凌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清末法学家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看,“唐律……尔时并无凌迟之法,故律无文”。可见,在唐朝时还没有凌迟这种刑罚。

五代北宋时,凌迟开始出现,宋代诗人陆游写凌迟情状有“肌肉已死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

《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明史·刑法志》“(绞斩)二死之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进一步规定了凌迟施用的范围,是用以处罚那些不敬不孝、忤逆背叛之人的。

关于凌迟的数目,《国史旧闻》载,“例该3357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开刀”,“凌迟三日”。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凌迟以及枭首戮尸等酷刑终于被永远废除。

“乌纱帽”的由来

在戏曲舞台上,凡是古代当官的,都要戴一顶“乌纱帽”。据说,乌纱帽最早是从东晋开始使用的,但是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兴盛于唐。

东晋时,纱帽并不是只有官员才能戴的,而是不分贵贱,臣民皆可戴。颜色也并不仅仅是黑色,贵族们用白纱制作,品级低下的官员才用黑纱。到了唐代,乌纱才被正式定为官服,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都必须要戴,平时在家则不必戴,这有点类似于今天某些行业的大盖帽。公元1370年,明朝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

乌纱帽起初是用藤条编织,以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表上涂漆。由于纱经油漆后坚固而又轻便,所以官服用的乌纱帽就去掉了藤里,但在帽的两侧添加了双翅。双翅从宋初开始逐渐加长,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时交头接耳说悄悄话。如果交头接耳,帽翅碍事,很可能会把纱帽碰掉到地上,皇帝就会发现。

到清朝,乌纱帽虽被红缨帽所取代,但“乌纱帽”仍成为人们口头上指称官员的代名词。

“衙门”的来历

有句话叫做:衙门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这里的“衙门”指的就是审案断事的公堂,也就是古时候官员们的办公场所。其实,在很早以前,官府并不称为“衙门”,而是“牙门”。“牙门”最初是古代军旅营门的别称。

在古代,军事长官们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往往将象征武力的猛兽的爪、牙放置在办公的地方,因此,“牙”就成了兵器、武力的象征。

后来,在行军打仗时,人们便在军营门口竖起顶端镶有象牙的旗杆,挂着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军队出征前听取号令要集中到牙旗之下;安营扎寨之后,主将要在帐前竖牙旗为军门,叫做“牙门”。汉末就有了“牙门”一词。

后来,“牙门”一词逐渐由军营移用到宫廷和官府。据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述说:“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可见唐朝时,“衙门”一词已颇为流行,而“衙门”不过是从“牙门”一词稍作变化而来,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明镜”的来历

古时官府的大堂上,长官座位后边的墙上,都挂有一个大匾,上边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那么,这个“明镜”是什么镜?“明镜高悬”又是怎么来的呢?

“明镜”的出处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中。此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五尺九寸,宽四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的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就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成了“明镜高悬”。

“蜗角”和“蝇头”

“蜗角”和“蝇头”都是极细小的东西。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身长约两三厘米,这么小的动物,它的触角不就更小了吗?苍蝇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昆虫的身材也极其短小,可想而知,它的脑袋便更加小了。所以,人们常用“蜗角”和“蝇头”形容微小的东西。

唐代诗人白居易《对酒诗》云:“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他以极风趣的笔调写人所争之事简直实在太小,不值一议,诗人将无意义的争论比做在蜗牛角上争斗,形象、生动、有趣。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也留有名句:“蜗角虚名,蝇头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