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60

第60章 国学知识(3)

《韩非子》中有一则“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这则故事说,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鹊去拜访蔡桓公。他第一次见到蔡桓公,端详了一会儿,说:“君有疾。”蔡桓公没有理他。扁鹊第二次和第三次去看蔡桓公的时候,没有说他有疾,而是说他有病,言下之意是说他的病已经加重了。扁鹊第四次看蔡桓公之后,什么话都没说就跑了,因为蔡桓公已经病入膏肓,不能医治了。在这个故事中,什么情况下称“疾”,什么情况下称“病”,作者区分得十分清楚。

“疾”和“病”作合成词用,古代和现在也不一样。在古代说“疾病”,意思是说“病加重了”。“疾”作“病”解释,并不是“疾”的本义。“疾”的本义是“快”,如“疾足先得”、“疾风知劲草”、“疾雷不及掩耳”中的“疾”,都是“快”的意思。作“病”解,是“疾”的假借义。“病”的本义则是“毛病”。

“编”和“卷”

我们常说编纂、编辑、编书等,但为什么要用编织的“编”呢?此外,书籍常分为上下册,但为什么又称为上下“卷”呢?

我国在纸张还没发明以前,书籍都是用竹简、木简(即竹片和木片)做成的,这些简装订成册时要用绳子穿起来。这种绳子是用丝或韦皮(即鞣制熟软的兽皮)编织而成的,将“简”变成书必须有个编绳子穿起来的工序,因此,就有了“编”书一说,编辑、编纂等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史记》中记载,孔夫子读《易经》时“韦编三绝”,意思是说孔夫子读《易经》废寝忘食,将竹简反复翻阅次数太多,以致穿书的韦皮编织绳子断了三次,由此可见孔夫子读书的认真刻苦。

至于“卷”字,古人在发明竹简、木简之后,很快又发明了“帛”以抄写书籍了。“帛”即丝绸,在绸子上写文章比在竹木上写更方便,而且帛的重量很轻,还可以卷起来,从此便有了“书卷”的说法。有的文章很长,一卷书写不够,需要分成两卷,因此就有了上卷和下卷的说法。

“书”和“信”

“书”,人人都知道是书籍,但在古代,信也被称为“书”。如人们熟识的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家书”,就是“家信”的意思。在《世说新语》中有“还书”一语,并不是今天的“归还书籍”之意,而是“回信”之意。

“信”字更特别,古文常用“信”指使者或“送信之人”,而不是现在“一封信”的概念。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有“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的诗句,讲刘兰芝请母亲谢绝县令派来的媒人,“来信”就是指来说媒的信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六年,“(马)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这里的“信”也指信使。这类的例子在汉魏六朝的典籍中很常见。

“书”与“信”的连称,始见于《晋书》,至唐代已经较为普遍。例如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诗:“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贾岛《寄韩潮州愈》诗:“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等等。

“婚”之趣

“婚”这个字因为有“女”字偏旁,所以人们常理解为是男人娶女人为妻,右边的“昏”字只是个读音而已,其实不然。

“婚”字原写作“昏”,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昏”字,钟鼎文中也有不少,皆表示结婚。“昏”是“黄昏”的意思,为什么用这个字来表示“结婚”呢?

结婚,在数千年前的古代是以“抢婚”的形式完成的,某青年男子看中了某女子,常于黄昏时分趁女孩家人不注意时,迅速骑马将她抢走,回家即刻入房结为夫妻。现在的某些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这种风俗。《周易》中屯卦的彖辞说:“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贲卦中也有类似说法:“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卦象中记载的大意是,乘着马去抢少女,那不是强盗啊(即卦中的“匪寇”,“匪”乃“非”也),那是结婚(“婚媾”即婚姻)!

因此,人们将黄昏之时抢女为妻称做“昏”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字不断涌现,才造出“婚”字来区别黄昏的“昏”。

说说“尸”字

“尸”字现在通常是指尸首。但是,古代的“尸”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代替死尸受人们祭拜的活人。古人在祭祖的礼仪中,要安排一个“尸位”,即找个活人一动不动地坐在供桌后面,假扮死去的人受大家祭拜。

后来,这种活人扮的“尸”渐渐被牌位和神像替代了。现在的成语“尸位素餐”,意思是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就是由“尸”坐在位子上无所事事而来的,“素餐”则来自《诗经》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句,意思是“白吃饭”。

“尸”既然是受祭的人,所以它又可引申为“主持”,《诗经》有“谁其尸之”句,意思是“谁主持那件事啊”。又因“尸”是祭祀时扮成死人的陈列品,所以古代还以其代表“陈尸示众”之意。《国语》中有“杀三卻而尸诸朝”的记载,其中的“尸”就是“陈尸”之意。

由于“尸”在古代并不指死人,而是指活人,所以由“尸”这个偏旁组成的字,如展、尿、居、屋等,都是与活人有关的。

是“床第”还是“床笫”

有的人爱故作风雅地说“床第之事”,那么,这个“床第”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将“床”和“第”组成一个词是错误的,正确的组合应是“床笫”。“第”和“笫”虽然在写法上只差一笔,但意思却完全不同。

“笫”,读zǐ,意思是用竹篾编的席子。显然,“床笫”就是指床和席,这两样东西均是古人睡觉时的必备物品。而如果将“床”和“第”组在一起,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床笫”引申指闺房之内或夫妇之间。理解了“床笫”的意思,“床笫之事”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和“笫”都是竹字头,但是,下面有所不同,因此,凡是与“第”下面相同的字,读音差不多都与“第”字相同或相近,如弟、娣、梯、悌、绨、剃、锑、鹈等;而凡是与“笫”字下面相同的字读音差不多与“子”相同,如笫、姊、秭等。

“寸阴”一词是怎么来的

我们都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说法,在这里,时间是用“寸”来计量的,那么,为什么要说“寸阴”呢?

原来,这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日晷分为晷盘和晷针两部分,晷盘为圆形石板,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度,用来表示时辰;晷针为铜质,立于晷面正中,垂直于晷面。

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照在晷盘的晷针上,晷盘便显现出晷针的阴影,阴影由长而短再由短而长,旋转着映在圆晷盘的刻度之上,用此表示时间。日晷上晷针的阴影即“光阴”,其随太阳东升西落移动一寸很快,“寸阴”就是晷盘上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距离所耗费的时间。

汉唐以后,在一些诗文中开始出现“寸阴”、“寸晷”、“分阴”等词语。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句子,这是“一寸光阴”最早的出处。

有首《惜阴诗》说:“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吾辈方少年,更应惜秒阴。”这首诗列举古代圣贤珍惜寸阴、分阴的事情,激励我们须争分夺秒,要更加珍惜时间。

“东西南北”溯源

“东西南北”这四字的来源与天文知识有关。“东”的繁体写作“東”,即日在林中,意为旭日东升,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西”字的古形是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鸟归巢栖息,于是就用鸟归巢来指代方位的“西”。“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变形,里边的部分是指向的意思。即草木承受南面的阳光,枝叶就长得繁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北”的古字形是两人相背,宫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背就成了“北方”的“北”。

为何称物品为“东西”

我们到商店或市场采购往往会说“买东西”,能不能说“买南北”呢?不能。

据有关资料记载,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好学多问,有次他在巷子里碰到精通五行的好友盛温和,问道:“你提着篮子去干什么?”

盛温和说:“去买东西。”

当时还没有“东西”一说,朱熹不解地问他:“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能说买南北吗?”

盛温和并未直接解答,笑着回敬道:“真不明白吗?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把五行和五方对照一下就会豁然开朗了。”

原来,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木类,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篮子装不得水火类。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从此,“东西”就成了物品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到现在,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有时还指喜爱或厌恶的人或动物。

为什么上厕所又叫“出恭”

明清的小说和戏剧经常将人上厕所称为出恭,有的也将解大便叫做出大恭,将放屁说成虚恭。直到今天,有些老年人仍然这样称呼。那么,上厕所为什么被称为“出恭”呢?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明朝科举考试盛行,它比现在的考试更加严格,进京城考试要进入封闭的考场,为了防止考生擅自离开,每个考场都备有一面写有“出恭入敬”的牌子。考试时,考生要上厕所,必须领取这面牌子,托于胸前,去指定地点解决,然后迅速交牌回位,下一个考生才能接着上厕所。牌子写“出恭入敬”,虽本意只是出去进来要恭敬,但却用于“入厕”,人们自此传开,摘用了前两字。

此外,经一些学者考证,称上厕所为出恭还有另外的来历。《刘安别传》说:“安既上天,坐起不恭。仙伯主者,奏安不敬……谪守都厕三年。”《古今笔记》据此下结论说:“今人如厕曰出恭,当本此。因不恭而讹为出恭也。”刘安因不恭而被罚守厕,“不恭”又被传为“出恭”,因此“出恭”就相当于上厕所,但这种说法毕竟绕了不少弯子,有点牵强附会。

还有人考证说,因“粪”字从“共”,过去人写字爱省事,写“粪”字的时候往往写成了“共”,而“共”“恭”二字自古本是通用的,所以上厕所就是“出粪”,也就是“出共”,“出共”又写成了“出恭”。这一说同样绕了很大的弯子,而且,依照省事的原则,既然上厕所应该是“出共”,就没有必要再将“出共”改写为“出恭”了,这要多写好几笔的。

如此看来,《辞海》的说法更直接,也更具可信度。

“解手”小解

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都会把“大小便”说成是“解手”。那么,“解手”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据传明末清初时,由于长期战争和连年灾荒,四川省人口锐减,出现了有官无民可治、有地无赋可征的状况。清朝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办法。

当时,官兵将被押送到四川垦荒的湖广人反绑起来,再用绳子将他们一串串地穿起来,押解着向移民区进发。移民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受尽了长途跋涉之苦。路上有人要大小便,就向官兵苦苦哀求:“老爷,请解手!”这样次数多了,只要说声:“我解手!”大家就都明白是要大小便了。

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并且流传至今。

结发夫妻的“结发”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将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结发”的含义。

“结发”是中国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据《礼记·曲礼》上记载:“女子许嫁,缨。”“缨”是一种丝绳,女子许配人家以后用它来束发,以此表示她已有了对象,即“示有从人之端也”。直到她成婚时,那条丝绳才由新郎亲手从她的头发上解下,这就是《仪礼·士婚礼》中说的“主人(婿)入,亲脱妇之缨。”可见,“缨”是夫妻间的信物。

汉、唐诗歌中多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汉苏武诗)、“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曹植《种葛篇》)、“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杜甫《新婚别》)之类的诗句,说的就是这种结发婚仪。

到了唐代中后期,“结发”由婚前系缨、成婚时脱缨,演变成新婚夫妇在喝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夫妻同心。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道:“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文中写的就是这种婚仪。

后来,人们就将结发夫妻作为原配夫妻的代名词了。

再娶妻为何被称为“续弦”

“续弦”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原来的妻子死了,然后再娶了一位妻子的情况。那么,“续弦”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通俗编》引《十洲记》的话说:“凤麟洲人,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胶,能续弓弦。”这里所续的“弦”乃是射箭用的“弓弦”,和“夫妇”好像扯不上关系。

能和夫妇之情扯上关系的是“琴瑟”之弦。《诗·国风·周南·关雎》有句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小雅》:“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因而常用“琴瑟”来比喻夫妻间的感情,称夫妻恩爱为“琴瑟调和”、“琴瑟和鸣”。

既然“琴瑟”用来比喻夫妻,而“琴瑟”又都是弦乐器,所以便把丧妻称为“断弦”,如《聊斋志异·公孙九娘》:“舅断弦未续。”丧妻为“断弦”,再娶就是“续弦”了。《通俗编·妇女》即说:“今俗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

“斧正”的由来

“斧正”是个谦辞,比如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别人请求修改时,一般要对人说:“请斧正。”意思是,请不客气地批评指正,放手动笔更正修改,修改时不必思前想后,像用利斧劈砍,以令其成器就是了。

“斧正”的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的“匠石运斤”。这个故事说,楚国郢都(即现在的湖北江陵)的一个人在刷墙时,鼻端不小心蹭上了蝇翼那么薄的一层白泥,怎么擦也擦不掉。他只好去请石匠替他砍掉。石匠使出看家本领,一斧将白泥砍去,而郢都人的鼻子却一点儿事也没有。

后来,文人墨客就由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古代的“正”和“政”是通用字,因此也有人说成“斧政”。《伯子集·论文》说:“以文字就质于人曰正,政者正也,故改称曰政;经正必删削,乃曰削政,而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政,又以善斧斤者莫如郢人,乃易曰郢政。”由此可见,不论“斧正”、“削政”、还是“郢政”,均出自“匠石运斤”这个故事。

“公车”是什么意思

1895年5月2日,戊戌变法的倡导者康有为在各省进京会试举人的拥护下向督察院呈递上皇帝书,要求拒绝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

那么,“公车上书”的“公车”是什么意思呢?是今天的单位用车,还是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用车?都不是。

从汉代开始,我国便开始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清朝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后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与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各省政府的财政官员布政使发放,路费的多少因路程的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位应试者白银三十两,山东最少,每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清政府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每人发给白银三两之外,还发给火牌,凭牌可征用驿车一辆,车上插一面写有“礼部会试”的黄布旗。

由于在以前的“公车”都是由政府提供给应试举人使用的,因此,“公车”也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

“铜臭”的来历

人们通常用“铜臭”讥讽有钱人或唯利是图的小人,那么,“铜臭”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据《后汉书·崔烈传》载,东汉时,有个官迷叫崔烈,他曾做过郡守、九卿,后官拜太尉,很有声望。汉灵帝刘宏在位时,崔烈以五百万钱,买到了司徒这个官职,朝野对此议论哗然,崔烈的声誉一落千丈。

一天,崔烈问他的儿子崔钧:“我位居三公(司徒为三公之一),不知大家都在背后说我些什么呢?”崔钧说:“他们说你身上有股铜臭味。”崔烈大怒,拿起木棒就打崔钧。这件事当时被传为笑柄。

“铜臭”一词,从此被传了开来。

“名堂”的由来

当他人做事不合自己要求或违反常规时,我们就会说:“他在搞什么名堂?”那么,这里的“名堂”是怎么来的呢?

“名堂”源自于“明堂”。所谓“明堂”,是上古时期帝王接见诸侯、会见长者的处所。汉武帝好大喜功,他一心想成为圣人贤君,创出一番事业,于是,他学着三皇五帝的架势,带着随从浩浩荡荡地来到泰山封禅。在山顶上,汉武帝发现了古时明堂的遗迹,心头一热,便要在遗迹上重建明堂,以昭显大汉雄风。

可是,当时的文武百官都没见过明堂,因此,这个明堂根本就无从造起,最后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