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活之谬全书
29132500000045

第45章 老人生活的不宜(1)

■ 老年人不宜多吃

有些老年人误以为多吃就是营养好,身体健康,其实不然。

如多吃肉类,会使血脂,血压升高;过量摄入酸性食物,容易引起疲倦感;过量饮酒,对胃、肝、心、肾都有损害。心脏病患者过量进食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发生心肌梗死;胆囊炎病多食会胆绞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还可出现胃、十二指肠穿孔。

特别是老年人胃肠功能差了,多吃还会诱发胰腺炎和胃炎。专家还指出,过量饮食可致大脑早衰。

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要有所节制,提倡少食多餐,以吃七八分饱为宜。

■ 老年人不宜多食冷食

老年人因衰老引起消化道功能减退,对冷饮的耐受性会明显降低。大量进食冷饮,不仅会引起老年人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另外,中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病、胃病,冷食吃多了,胃部血管受到剧冷后,胃黏膜血管收缩,会引起急性消化不良、胃肠炎。

这种冷的刺激,还可诱发心绞痛,导致冠状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窄,当受到大量冷饮的刺激后,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血流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 中老年人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

长期以来,高蛋白膳食一直被人们誉为是快速减肥、保持健康的法宝。其实,蛋白质过量会比蛋白质缺乏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问题。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细胞的基本物质,循环于血液并存在于其他体液之中。所有蛋白质均由许多较小的氨基酸分子联结而成,构成蛋白质的多数氨基酸,可由机体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但其中8种(婴幼儿为9种)必须由食物供给,因此称之为必需氨基酸。

人体过量食入蛋白质后,多余的氨基酸便被转变为其他代谢产物,继而经肾脏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的氨基酸代谢产物越多,肾脏的负担越重。很明显,滥食高蛋白可损害肾脏。

实践证明,肾脏功能减退与过量进食高蛋白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中老年人为了健康,不宜过多食用高蛋白食物。

■ 老年人不宜常饮鸡汤

习惯上,很多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或处于恢复期的病人都用老母鸡炖汤喝,甚至认为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好。实际上,鸡汤所含的营养比鸡肉要少很多。

科学研究表明,高胆固醇症、高血压、肾脏功能较差者、胃酸过多者、胆道疾病患者,都不宜多喝鸡汤。如果盲目以鸡汤进补,只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对身体有害无益。

■ 老年人不宜多吃无鳞鱼

无鳞鱼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科学研究表明,很多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都与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有关。因此,老年人不宜多吃无鳞鱼。

■ 老年人不宜多喝牛奶

过量摄入牛奶及长期服用过量钙盐或碱性药物(如小苏打)的人,会引起高血钙、碱中毒的综合征。患者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乏力、畏食、口渴、多尿和肾绞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有精神抑郁或错乱的表现。

而老年人如食用过多的牛奶和牛奶粉,还会引起小肠胀气、腹痛、肠鸣及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 老年人不宜常喝啤酒

啤酒营养丰富,有“液体面包”之称,很受人们喜爱。但是老年人常喝啤酒对健康不利。

因为在啤酒酿造和运输过程中,金属容器中的铝极易混入啤酒中。铝是对人体有毒的元素。科学研究证明,经常饮啤酒的人,血液中含铝量增加。

另外,老年人代谢功能减低,排毒能力较差,铝易于在体内蓄积,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使人出现痴呆和精神异常。因此,老年人不宜经常饮啤酒。

■ 老年人不宜多吃水果罐头

罐头里的水果,很多泡在含糖量很高的糖汁中,有的含糖浓度几乎达到饱和程度。老年人经常吃水果罐头,也就等于是吃进了大量的食糖,除了容易引起肥胖外,还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由于老年人胰岛功能下降,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再长期大量吃水果罐头,诱发糖尿病大大高于吃同等量的中青年人。

另外,罐头在加工过程中,已损失了部分维生素,如长期吃水果罐头,老年人还容易患维生素缺乏病。

■ 老年人不宜多食植物油

植物油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它们有降低血脂,减少血液的黏滞性,还可以保持微血管的弹性。

有些植物油还含有谷固醇,能抑制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有预防高血脂症及动脉硬化症的作用。

但是,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细胞内经过氧化,容易产生一种废物——褐色斑,这种废物不易被细胞排出,会妨碍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以致加速人的衰老过程。

此外,如果食用脂肪过多,会抑制胃液分泌,延长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老年人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这样也不利于消化。所以,多食用植物油对老年人的健康也不利,每日食量以不超过30克。

■ 老年人不宜吃糖过多

糖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失的物质,在人体的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糖被机体吸收后,一部分参与热能代谢,一部分变成糖元贮存起来,一部分转化为脂肪。

吃糖过多,会引起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脂甘油升高,发生高脂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血液中的中性脂肪转变为皮下脂肪,引起肥胖,诱发老人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此外,糖发酵后产生的酸,容易腐蚀老年人的牙齿,如不注意口腔卫生,则易发生龋齿。因此,老年人少吃糖有益健康。

■ 老年人不宜长期用奶补钙

钙作为婴幼儿及青少年骨骼发育的重要物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老年人缺钙可导致多种病症,适当的补钙,可以减少体内钙的流失,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牛奶营养丰富,含钙量也很高,据测定,每100克牛奶就含钙120毫克,是补钙较好的食物来源,但老年人却不宜长期依靠喝牛奶来补钙。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老年人长期过多地饮用牛奶能加速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5%的乳糖,乳糖经人体内乳酸酶的作用,分解成半乳糖,过多的半乳糖会沉积在眼睛的晶状体中,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从而导致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透明度降低,导致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因此,老年人不宜长期用牛奶补钙,老年人补钙可常食用虾米、虾皮、肉骨头汤、豆制品、海带等含钙高的食物。

■ 老年人不宜盲目进补

老年人的机体各种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减弱,抗病能力降低。因此,适当吃些补品很有必要,但乱用补药则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老年人要合理、适当地吃补品。

尤其要提醒注意的是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补:

胃痛、泛酸、不思饮食者;

肝炎、黄疸、肝区疼痛者;

咳嗽痰多、咯吐不爽、动则气急者;

舌苔白腻、脘腹作胀、四肢疲倦、饮食无味者;

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大便有黏液,日行数次者;

感冒发热,或虽不发热而鼻塞流涕、咳嗽声重者;

小便混浊、腰酸背痛,或大便不通、面足浮肿者。

以上现象,应该先治疗后进补。不论何时,发现有虚症出现,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相应的补药。

■ 老年人夏天不宜缺水

由于老年人机体衰弱,感受调节能力下降,常缺少口渴感,尤其在夏天,老年人口渴感明显迟钝,

有的老人即使在严重缺水情况下仍然没有口渴感,甚至没有饮水要求,而其缺水已严重危及健康。

因此,一般来讲,老年人在夏天每天需饮水1000毫升左右,当老年人在出汗、发热或劳动、锻炼后,发生呕吐、腹泻等情况下,即便没有口渴感,也应多喝水。

■ 老年人饭后六不宜

1.饭后不宜立刻看电视。

吃饭时人体消化器官需要血液供应,以完成消化过程。在这时看电视,大脑活动会因看电视而需要血液供应,这样消化器官获得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从而有碍食物消化。

2.饭后不宜立刻吃水果。

水果含单糖类物质,易被小肠吸收,堵塞在胃中,形成胀气,以致发生便秘。宜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

3.饭后不宜急于吸烟。

人吃饭以后,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烟雾比平时更易于进入人体,此时吸烟会加重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4.饭后不宜立刻睡觉。

若饭后马上睡觉,腹中饭菜滞留在肠胃中,难以消化,久而久之,会诱发胃病、肠炎等。

5.饭后不宜立刻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进入胃肠道后,会使食物中的蛋白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妨碍人体对蛋白质、铁质及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6.饭后不宜马上洗澡。

饭后人的消化器官为了消化吸收营养,所需要血液量也大为增加,饭后立即洗澡,皮肤血管舒张,血液量增加,消化道的血液量便相应减少,削弱胃肠的消化活动。

另外,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尤其对血脂过高、血管硬化、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更为危险。

■ 老年人不宜饭后百步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这句话对老年人并不合适。

老年人对压力的反射机制退化,心脏功能减弱,血管硬化,血压调节功能障碍,所以在饭后就容易发生血压降低,如果饭后立即活动,会引起低血压,甚至造成晕厥摔倒。

因此,老年人饭后应该休息,不宜马上百步走,以防发生意外。

■ 老年人洗澡的不宜

由于老年人皮肤的调节能力明显降低,身体的适应性也明显降低,如果洗澡方法不当,就可能将皮肤损伤,甚至发生意外。因此,以下几方面是老年人洗澡时应该注意的:

1.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

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症的比较多,如果水温过高,就会使皮肤的血管扩张,充血较多,从而引起大脑暂时性缺血,造成头晕目眩,体虚无力,严重时可能晕倒、休克。

因此,老年人洗澡应以25℃左右的温水为宜。

2.不宜长泡热水澡。

人到老年,体内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此时若在高于25℃的热水中长时间浸泡,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血液过多流向体表和四肢,易导致内脏和大脑缺血缺氧,引发头晕昏厥等症。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如果在温度较高的水中浸泡时间过久,还有诱发中风的危险。

3.不宜空腹和饱餐后洗澡。

空腹时,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抵抗力降低,易着凉、感冒。饱餐后洗澡易造成体内血液分配紊乱,大量血液流向肢体末梢,易引起脑部一时性供血不足和心脏、胃肠道的相对缺血,有的甚至发生脑溢血、心肌梗塞等疾病。

4.洗澡次数不宜过多。

老人皮肤变薄易皱,皮脂腺萎缩,如果洗澡过频,势必将皮肤表面的油脂冲刷掉,使皮肤因缺乏油脂而干燥,甚至会造成皮肤损害或发生炎症等。洗澡本来是为了身体健康,若出现弊病,就得不偿失了。一般来说,春、夏、秋季每周洗1~2次为宜,冬季每周1次即可。

■ 老年人不宜久坐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久坐不动,看书、看报、聊天、看电视、搓麻将、玩扑克、下棋等,殊不知,坐的时间太长,对健康是不利的,甚至会使人生病。

人体中免疫细胞的数量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免疫细胞可以防止疾病及肿瘤的形成,而久坐不动会致人体免疫细胞数量不足,因此极易患癌症。也可使前列腺肥大加重或引起前列腺发炎。

经常久坐不动还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在腹部、臀部,造成腹部凸出,臀部松垂,体态臃肿难看,并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等疾病。

专家认为,骑自行车、跑步、游泳等体育运动,可以增强细胞的免疫系统,促使肿瘤细胞在形成之初就被杀死。

因此,老年人应注意适当活动,每隔半个小时就应起来活动,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 老年人不宜坐硬物

有些老年人外出散步或观看其他景物时,走累了或站累了就爱坐在马路边或公园的石灰台上,也有些老年人,在家里也坐着硬板凳或硬椅子,上面没有垫海绵垫或棉垫。研究显示,经常坐硬物的老年人,容易患一种坐骨结节性滑囊炎的毛病。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臀部的肌肉逐渐萎缩,坐骨结节上的滑囊也发生退行性变化,黏液分泌减少,缓冲能力降低,再加上有些老年人过于消瘦,臀部的皮下组织变薄,坐在硬物上便会硌着坐骨结节。尤其是坐力不平衡时,常使一侧滑囊受到不合理的负重和压挤,甚至把它硌伤,时间久了,便会引起坐骨结节性滑囊炎。

因此,老年人不宜坐硬物。可在外出散步时带上一个棉垫或海绵垫,走路累或站久了就在垫子上坐下来。家里的硬板凳或硬椅子也要铺上棉垫或海绵垫。

■ 老年人不宜坐着打盹

老年人不宜坐在椅子上打盹。因为睡眠时心率变慢、血管扩张、血流缓慢,流入各脏器的血液相对减少,很容易发生脑供血不足。醒来后会感到全身疲劳,头晕、腿软、耳鸣、视觉模糊。如果马上站立行走,极易跌倒,发生意外事故。

坐着打盹上半身容易失去平衡,还容易引起腰肌劳损症,造成腰部疼痛,而且坐着打盹入睡后,体温会比醒时低,极容易引起感冒。

如果老人白天打盹的次数明显增多,困意频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应警惕脑血管病变的可能,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 老年人娱乐不可过度

老年人常喜欢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松弛身心,锻炼思维。但是如果打牌、下棋、搓麻将等娱乐时间过长,对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老年人由于血管已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老年人的情绪往往随输赢而波动,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间长了会导致精神过分紧张和疲劳,使血液中肾上腺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甚至突发血管破裂或心肌梗塞等病症。

另外,久坐不动,胃肠蠕动缓慢,消化能力也会下降,大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久,容易导致便秘和痔疮。

因此,老年人下棋、打牌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

■ 老年人不宜吃饭时生气

有一些老年人专爱在饭桌上责备家人,谈不痛快的事,挑毛病,生闲气,甚至拍桌子,大发雷霆。究其原因,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性格不好、爱唠叨、儿女不懂事、孙子不听话等。要知道,这样做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饭桌上生气时情绪激动,怒气上升,头脑发胀,易引起血压升高,或冠心病发作。其次,饭桌上生气,胃肠蠕动先受抑制,胃肠消化液立即减少,胃肠黏膜血管发生痉挛,开始时消化不良,久之则引起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最为严重的是,在饭桌上生气还可能引起免疫力的下降,给癌症的发病造成了可乘之机。有人说饭桌上生气容易得癌症,特别是消化道癌症,这是有道理的。

因此,老年人吃饭时不宜生气。

■ 老年人不宜忽视脚的保暖

俗语说“寒从脚下生”。外界温度很低时,脚的皮下毛细血管会呈抑制状态。尤其是老年人的脚部皮层温度应维持在20℃为宜,否则就易引起呼吸道系统的疾病和其他慢性病。

因此,老年人穿鞋一定要注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鞋底和足够的保暖层。布底有良好的吸湿和透气性,轻便舒适。同时,鞋式要略宽大些,这对血液循环、避免冻伤大有好处。至于鞋帮的质料、厚度,以穿着轻软为宜。还应经常晾晒和洗涤,以保持清洁、干燥。

■ 老年人不宜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