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活之谬全书
29132500000046

第46章 老人生活的不宜(2)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一旦养成唠叨的习惯,不但家人烦,外人烦,自己有时候也常常后悔。唠叨有以下三种类型:

1.强调型。

对别人做事不放心,反复叮咛,常常惹得火气盛的年轻人公开顶撞,行为上反而出现逆反现象,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2.发泄型。

由于对眼前的事情看不惯,就一味地发牢骚,怨这怨那,常常惹得周围人唯恐避之不及,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或破裂。

3.混合型。

即以上两种类型的行为表现集于一身,其危害更为严重。

■ 老年人不宜过度大笑

从生理角度看,适当的笑的确对健康有益,它能使所有器官增强活力,特别是增加肺呼吸量,还能抒发健康情感,驱散心中愁闷,消除精神疲劳,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气氛,使人延缓衰老。

不仅如此,笑还被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医学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有节制的笑是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是情绪喜悦、精神舒畅的表现,所谓“乐以忘忧”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凡事都不能过度,笑也应恰如其分。过度的狂笑、狂欢也能给人带来灾难和痛苦。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情绪激动而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诱发了脑出血。有些心肌梗塞患者,由于狂笑而使胸腹腔内压加大,而引起意外,甚至猝死。由此可见,笑要适度。特别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切不可过分激动,过度大笑。

那么,怎样笑对身心健康有好处呢?发自内心的、轻松、愉快的笑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老年人如果每天能主动寻找笑的内容,促使自己发笑10~15分钟,就是一剂很好的“补药”。如阅读有趣味的书,观看喜剧、漫画,仔细观察事务中的矛盾,都会使人发笑。特别是在生活上受到挫折时,如果主动寻找笑的内容,使自己开心大笑,则堆积在脑中的愁绪就会顿然消失,因此笑还是进行心理调节的一个好办法。

■ 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看电视

电视荧光屏会发生一种放射线,对人体尤其眼睛有害。测试表明,一个人连续看3个小时的电视,视力会暂时下降30%左右,并引起头晕、恶心、疲乏无力、视物不清等症。

老年人长时间看电视,会引起两腿麻木、肿胀、关节僵硬等症。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看惊险的电视节目,有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梗塞。如果看电视坐姿不正,时间长了会导致脊骨扭曲。

看电视时应该离电视机稍远一些,每天收看总时数不宜超过2~3小时,老年人每次收看时间不宜超过1.5~2小时,而且每隔半小时应到外面走走,以免疲劳而发生意外。

■ 老年人不宜看紧张球赛

在观看激烈的足球比赛时,很多球迷的心脏跳动次数可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是平常时的1.5倍到2倍。

一般球迷在观看紧张激烈的足球赛时,往往屏住呼吸观看,这样身体内就会缺氧,因为缺氧会使心肌受损而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而一般老人常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观看激烈紧张的足球赛,会加剧老人心脏跳动次数、缺氧性心肌受损和血压升高等病情,严重者还容易发生生命危险。

■ 老年人不宜常看悲剧

人年纪大了感情容易波动。老年人看悲剧难免老泪横流,情绪低落。如果反复刺激,会出现食欲不振、夜不安寝、体重减轻、动作迟缓等抑郁表现。尤其是丧偶的高龄老人,由于过度悲哀,甚至会有轻生厌世的念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常看悲剧还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疾病。

因此,老年人不宜常看悲剧。丧偶的高龄老人,更应少看或不看悲剧。

■ 老年人不宜猛回头

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病症。一般来说,轻微颈部活动不会有问题,但如果老年人猛回头,椎动脉则会因颈部猛烈转动而受压变细,如果椎动脉原就存有病变,则会更加窄细。

另外,颈部交感神经因受到刺激易导致脑血管痉挛,这些情况都会使大脑的血液供应量减少,以及供给脑部血液的速度减慢,轻者可发生暂时性脑缺血,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眼震、耳鸣、四肢轻瘫等症状;重者则可形成椎动脉脑血栓,血栓形成的一侧感觉失调,甚至还可能因此而出现偏瘫。

更要警惕的是,老年人因动脉硬化血管变得脆弱、狭窄,剧烈转动颈部,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所以,老年人不宜猛回头。

■ 老年人生活环境不宜过分安静

噪音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老年人首先应该避免受噪音刺激,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也不宜过分安静。

许多老年人都喜欢安静的环境,甚至长期将自己封闭在极度安静的庭院或房间里,与世隔绝,不与人聊天、说话及交往,这对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在极度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久而久之,会变得性情孤僻,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从而使健康状况日趋低下,寿命缩短。

自然界的许多美好的声响对老年人的健康是有益的,如流水声、鸟鸣等都可以给人一种良性刺激,优美的音乐则更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使人精神焕发、轻松愉快。

因此,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不宜极度安静。

■ 老年人不宜睡软床

老年人的健康与床的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床至关重要。有人认为睡钢丝弹簧床或软床弹性大,舒适,其实不然。

老年人若睡此类软床,身体中段下陷,虽然身体上面的肌肉可放松,但下面的肌肉却被拉紧,还会使脊柱侧弯,造成腰肌劳损。

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因骨质疏松患有一些老年性疾病,如对患有腰肌劳损、脊椎骨增生等疾病的老人来说,如果睡软床会使病情加重。

老年人也不宜睡沙发床,因为睡在沙发上面不利于翻身,也不太安全。

老年人以睡硬板床为宜,但床的硬度要适中,最好在硬板床上铺10厘米左右的棉絮床垫,这样可避免床铺过硬缺乏对人体的缓冲力,而造成睡眠转侧过频、多梦易醒、周身酸痛等现象。

如家中有棕绷床则更好,因为棕绷床不如硬板床硬,又有一定的弹性,老年入睡在上面可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放松。

■ 老年人不宜多睡

如果老年人长时间卧床睡眠,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病、神经系统病患者都会使病情加重,对身体不利。

另外,如嗜睡或睡眠时间过长,易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影响全身营养输送,血液黏稠度增加,会诱发脑血栓、心肌梗塞、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病症。而且多睡容肌肉、关节和全身器官的衰退都会加快。

身体免疫能力低下也与睡眠太多、活动太少有关系,这样下去会招致很多疾病。

因此,老年人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天睡眠7~8小时就够了。

■ 老年人午睡四不宜

很多老人都有午睡的习惯。因为老年人容易疲劳,经过半天的活动和用脑,中午就感到疲劳了。特别是午饭之后,由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加快,需要大量血液汇集胃肠道血液循环之中,脑血流量也就相对减少,就会在午饭后出现困倦。

老年人中午如果不休息一下就很难坚持下午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显得萎靡不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应坚持午睡的习惯,这对身心都很有好处。

但是,午睡也是有一些问题值得老年人注意的。

1.午睡不宜放下碗就卧床,饭后稍散步或做一点其他活动之后再上床入睡。

2.午睡时间不可过长,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3.没有午睡习惯的老人,也应该坚持午睡,哪怕是打个盹或闭目养神也有好处,同样可起到午睡的效果。

4.午睡时不宜看书、看报。

■ 老年人睡眠时不宜仰卧

老年人仰卧入睡,舌根及咽喉部的软组织便非常容易松弛,可能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从而导致缺氧。

如果长期缺氧,可使动脉壁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血管壁内膜下的脂质沉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诱发高血压、冠心病。

当人的脑组织缺氧时,可导致脑动脉舒缩功能减退而脑功能下降。心肌缺氧可诱发心绞痛、心脏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和供血不足,便会加重病情。

因此,老年人睡觉时不宜仰卧。

■ 老年人不宜忽视夜间气短

有些老年人往往在夜间熟睡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经过一段时间才平息,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致使肺部淤血的表现,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病变时。

因此,预防夜间发生气短,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功能不全,常在适当控制血压后得到改善。

冠心病引起的气短,应用血管扩张剂,如消心痛等,可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主动脉瓣病变和二尖瓣病变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应避免劳累及情绪刺激等因素。

有条件的病人可备氧气袋,发生气短时适量吸氧后可望缓解。如病人突然发生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粉红色血性泡沫样痰,称为急性肺水肿,病情危急,必须送医院做紧急处理。

■ 老年人不宜忽视打鼾

打鼾一般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现象,或睡觉时的一种习惯。但是要知道,随着年龄增大,打鼾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打鼾是睡眠时呼吸不畅通的一种表现。

一般来说,打鼾轻者对人体影响并不大,重者则会影响呼吸和睡眠。因为吸入的氧气不足,全身健康会因此受到损伤,所以,不能都把它当作是无所谓的事。

如果在打鼾的同时还伴有时常惊醒、好做噩梦、梦游、呼叫等现象,或者醒后头疼,白天精神倦怠、瞌睡多,那么就要考虑这是一种疾病的症状。这种疾病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处理不及时,长期下去会引起肺心病等严重综合征。因此,应该尽早请医生检查和治疗。

■ 老年人不宜强忍大便

强忍大便会使便意消失,以后有可能很久不会再有便意,这样,粪便在肠中的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变得又干又硬,大量饮水也不能使粪便变软变稀。

另外,粪便长时间压迫肠壁静脉,使肛门周围的静脉中血液不易回流到心脏,肛门直肠附近静脉丛淤血,就易形成痔疮。已有痔疮者,则会更加严重。粪便如果过硬,大便时就要更加屏气用力,从而增加腹腔内的压力,使原有脱肛者症状更加严重;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则会使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脑部微血管破裂出血,发生中风昏迷。可见,强忍大便有极大的危害。

■ 老年人大便不宜过分用力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上厕所容易发生意外、

这主要是由于老人肠蠕动能力差,容易发生便秘,如果大便过分用力,血压会骤然升高,可导致脑出血、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二者都会造成猝死。

鉴于上述情况,保持大便的通畅是很重要的:对老年人来说,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及水果,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千万不要在大便时用力憋气。

■ 老年人露宿与乘凉三不宜

炎热的盛夏季节,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露宿与乘凉是常见的事,有些老年人更爱乘凉与露宿。因乘凉和露宿,招致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少,这常常是意想不到的灾难。因此,老年人露宿与乘凉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老年人一般不宜露宿。

老年人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减退,一般不能迅速适应天气变化,夜间的气候变化往往差异较大,入睡后的机体各器官的活动减少,产生的热能也较少,机体防御功能降低,这时很容易着凉致病。

2.老年人乘凉的地点不宜选在风口处。

睡在风口处,当时较凉快,入睡后很容易着凉。

3.乘凉不宜随便席地而坐。

老年人多有前列腺增生肥大,若臀部接触温度较低的青石板时间较长,肥大的前列腺将加重排尿困难,引发急性尿潴留。夜间的湿度大,地面微湿,在外乘凉时带一小凳子,放一躺椅,都是很必要的。乘凉能避暑也可致病,老年人不得不小心。

■ 老年人冬季晨练不宜过早起来

早晨,由于地表有害污染物多。这时,如过早出外锻炼,就会深受其害。活动量越大,呼吸量也越大,则受害也越严重。

从大气污染的角度来看,早锻炼是不适宜的。

另外,实践证明,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季节和天气变化有关。在严冬,由于气温下降,冷空气挟着病菌进入人的呼吸道,可导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如果气温骤降,或有寒潮来临,会使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两脚肿胀、恶心和全身不适,并能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

所以在冬季,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 老年人散步的不宜

散步作为一种最舒缓、最安全的运动,对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有很大效果。这一点已被许许多多的老年人所接受,有的把它作为一种乐趣,将身心健康寄予在散步之中。

散步时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就不必在乎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掌握得当,不可太累。散步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不要吃完饭就散步,也不要在寒冷、炎热、多风、多尘的地方散步。

2.不要走得气喘吁吁,一有疲乏感就应该休息。

3.不要穿皮鞋或太硬的鞋,最好穿布鞋,穿着合适。

4.步子不要太急,要平稳,以适合自己体重、身高的节奏为宜。

■ 老年人游泳的不宜

尽管游泳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对心血管病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等诸多好处,但老年人游泳时,以下几点应该引起注意:

1.游泳时的水温不宜太低。

老年人的血管比较脆弱,如果游泳时水温过低,会引起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大幅度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2.游泳前不宜忽视准备活动。

适当的准备活动不仅能使老年人比较僵硬的肌肉、韧带和关节活动开,还能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

3.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因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差,所以在水中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感冒。

4. 游泳时不宜憋气。

以免增加肺部压力,加重心脏负担,对身体不利。

■ 老年人不宜空腹慢跑

有些老年人早晨起床后就空腹慢跑,这是十分有害的。

人体经过一夜睡眠,皮肤和呼吸器官都散发出了部分水分,尿液的形成也会使机体相对缺水,血液浓缩。

若在此时空腹慢跑,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分解,此时人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增高,这样会增加心肺和肝脏负担,非常容易引起心律失常或产生休克造成死亡,还会引起和加剧老年人的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症。

因此,在晨起慢跑前少量摄入一些碳水化合物,如喝一杯热糖水,可增加体内热量,避免疾病发生。

■ 老年人不宜久踩鹅卵石健身

常走鹅卵石健身路已成了老年人锻炼的时髦方式。这种光脚在小石子路上走动,让足底与石块亲密接触,让光滑、不平、质硬的小石去摩擦有丰富穴位和经络的足底,不但可以锻炼脚劲、刺激肌肉、磨炼关节,而且可促进血流、疏通血脉。所以,在天气良好、路面干净的情况下赤足走幽静弯曲的鹅卵石路,确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