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臭是我朋友兼邻居的儿子,3岁。他有趣处在相貌若愚,穿着哆里哆嗦的绿绸褂子在暮色里向远方呆望。他眼神里“呆”的含义宛如“这一切怎么会这样?”
这时,倘若有人牵他的手或喊他的名字,都不能使小臭为之所动,思想一般都是不愿被打扰的。小臭就这样伫立着,鲜红的双唇微张,耳朵像随意捏出的点心。他手里一般是拎着塑料铲子,刚理完发的头皮泛青。
但小臭一点都不呆。他常有礼貌地请爸爸带他去冷食店随便吃点什么,而路上遇到无论瓜果李果都一律婉拒。吃完冷食,小臭简洁地说:“两层。”
“两层”意谓双层大巴,冷食店前面刚好是它的站点。于是父子俩“两层”。到终点,回来。小臭说“再坐”。然后又是一趟。每次在第二次回来的半路,小臭都要下车,到附近的肯德基造访。这些计策,我估计都是他在暮色中冥想而得的。
小臭昨日一事令我开眼界。
我家窗下有一辆破旧的警用三轮摩托,用塑料布包裹着。小臭围着它转转,说“我坐。”
他爸解释:这是破摩托车,不能开动,坏了,有塑料包着等等。
小臭说:“我坐。”
他爸用更多的证据说明它不能坐,而不妨去坐“两层”或他大舅的“皇冠”。
小臭终于痛哭,在哭声中说出令人难忘的一句话:
“这是我的!”
他说这摩托是他的。使用权当然归属于所有权。
他爸认真地翻开塑料布,给他看座、跨斗、车把。意思说,你都没见过,怎么会是你的呢?
然而小臭仍然哽咽着喊“我的!”
我感到这就叫帝王风范。一种好东西,即使没见过也不妨碍作心爱之物珍重。过去“天子”们第一次见到美丽河山或珍玩,都有这样的感叹:这是我的!
好的就是我的。这是人性当中最深的一个欲望。也可以说,需要的就是我的。成年人其实是用了很大的努力才把“好的”和“我的”之间的联系断开。小臭的想法固然童稚,但你去观察女人凝视时装或首饰时的表情,也是:这是我的!这种表情也是非常真实的。
而把世上“好的”最终变成“我的”,不外是我们为之鞠躬尽瘁的理由,所谓辛苦,所谓悲欢,大抵都与此有关。
儿童在成长中发现世上如此多的好东西竟然不是自己的时候,其实是痛苦的。我来到世上,我看到的,我喜欢的,竟是别人的,不亦恸乎?私有制从人生之始就显示出残酷。
我听一个巨贪陈述受贿500万元的事实时,说“我保管了不该保管的东西”。他想说,这些钱物是别人的,他只是保管,不该依此对他们定罪。如果没走上法庭呢?当然他要永远“保管”下去了。“我的”与“别人的”,在他那里只有一线之辨。
小臭的摩托车终于没有坐上,他也放弃了“我的”申诉,因而不贪。他的不贪还有更离奇的表现。
有一次我买东西,看小臭在一旁,为他买了些食品。他妈客气,说“不要”,推让一番,接了过去。
小臭一听“不要”,非常警觉。从他妈怀里抢这些东西要扔掉,他以为“不要”必是毒药之类。
我离开之后,树丛那边仍有娘俩的争吵,小臭急辩“不要”,他妈有些愠怒地说:“这孩子,要就要呗。”
小臭终于大哭“就不要!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