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生物科技概述(上)
29172400000002

第2章 古代生物学知识的萌芽

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自身,就其本质来说,也是生物世界的一部分。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蕴藏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从远古时候,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

采集和渔猎野生的植物和动物,是人类祖先们获取食物最重要的方法。但是采食植物和渔猎动物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哪些植物和动物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不能吃的?它们都长成什么样子,怎样识别它们?那些可以食用的植物或动物又都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要回答这些问题,已经涉及植、动物的形态、分类和生态知识。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位圣人名叫神农,他为使百姓有粮吃,“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为尝试“百草”,他“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为寻找食用植、动物所作的各种努力。他们辨认和品尝各种野生动、植物,并从中获得了种种经验和知识。在古代还没有出现文字时,这种经验和知识,可以通过口头相传或用简单的图画而得到流传、保存和积累。

到新石器时代,人们根据已经积累的动、植物知识,终于能够将自然界中一些可供食用的动物或植物,驯化或培育成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六七千年前,粟这种禾本科植物,已经在黄河流域被广泛地种植着,此外黍、稷等耐寒的植物也先后被生活在古代北方居民驯化成为重要的人类食物来源。在南方,水稻最早被驯化。在长江流域、太湖地区和浙江北部一带,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曾出土大量的稻谷,便是证明。在动物方面,马、牛、羊、猪、狗、鸡等,都是较早就被驯化了的动物。我国是把野猪培育成家猪的最早国家之一。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陶猪,它的形状是:四肢短,头小,腹部下垂,但前躯和后躯几乎等长,既像现在的野猪,更像现在的家猪。

人们在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的实践中,也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有关动、植物的种种知识。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出土有许多刻画有动、植物形象的陶器。在辛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外壁上,有一幅太阳与植物的图画,画的中间是一棵刚出土不久的植物子叶,子叶的两旁,画了两个闪射着阳光的太阳。图画很明显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阳光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距今有5000年的一件彩色陶器上,绘制着一幅鹤鸟衔鱼的图画。鹳是大型涉禽,嘴长而直,翼长而尾圆短,喜欢吃鱼、蛙、蛇和甲壳类动物。这幅鹳鱼图,清楚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鹳鸟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以上事实说明:中国古代传统的生物学知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孕育和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