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肝病一本通
29204000000033

第33章 病毒性肝炎的家族:甲乙丙丁戊五兄弟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和仓库,肝脏为维持生命所起的作用之多是别的脏器所不能比拟的。一旦肝脏的功能受损,就会引起全身的不适症状,所以保护肝脏就是保护生命。而要保护肝脏,首先,我们对一些常见肝病的有关知识要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当中。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的病毒性传染病,按引起发病的病毒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病毒性肝炎。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可以相同或者相似,都可以出现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因此,仅从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很难区别病毒性肝炎的类型。

与生食有关的甲肝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简称HAV)引起。以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居各型病毒性肝炎之首。其流行情况与当地的卫生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

甲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一般情况下呈周期性暴发流行,传染源是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多为生活接触传播。甲型肝炎病毒通常随粪便排出体外,故粪-口途径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即通过消化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而患病。当人们饮用或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蔬菜时就可能被感染。夏、秋季时大量水产品上市,食用未煮熟的毛蚶等会引起发病率上升,这说明甲型肝炎病毒的流行与它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甲型肝炎病毒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在流行季节里对本病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潜伏期内的饮食、保育、卫生人员和爱喝生水、吃生贝类者,都是引起非季节性广泛流行的重要条件。可见甲型肝炎与生食有关。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要严防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消毒生食,尽量少吃生食,可避免患上甲型肝炎。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分散的小规模流行。

甲型肝炎患者的餐具要严格消毒

在普通环境中,甲型肝炎病毒可存活1个月,98℃加热1分钟、紫外线照射、含甲醛或氯的去污剂都可将它灭活。餐具是传播的主要媒介。可采取以下方法消毒:

(1)湿热消毒法:煮沸是餐具消毒的一种可靠的方法,用水煮沸1分钟可使甲型肝炎病毒失去传染性;压力蒸汽灭菌法,高压锅内高温10分钟,即可使甲型肝炎病毒灭活。

(2)化学消毒法:将餐具中的残渣倒去后,直接在次氯酸钠或巴氏消毒液中浸泡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即可使用。可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由于速度快,餐具经它洗消后洁白光亮,无油无垢。在农村可将餐具放在3%漂白粉澄清液中浸泡1小时后再洗净。

甲肝疫苗的接种对象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染对象是15岁以下的易感人群。所以,婴幼儿、中小学生应为主要接种对象。但如果单位内有多人患甲型肝炎或家庭成员中有现症甲型肝炎患者,也需接种甲肝疫苗。

成年人中并非所有人都感染过甲型肝炎,所以,从事餐饮业人员、旅游者、外出就餐频繁者,部队新入伍士兵等,均应检查甲型肝炎抗体。若为阴性,建议注射甲型肝炎疫苗。

令人烦恼的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又称为丹氏颗粒,是成熟的病毒,有很强的感染性。HBV具有双层核壳结构,外壳相当于包膜,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剥去外膜则为HBV的核心部分,核心内含有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颗粒内部有HBV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零下20℃中可保存15年。但煮沸10分钟、高压蒸汽消毒或65℃保存10小时可灭活。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碘伏都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乙型肝炎的三大传染途径

乙型肝炎之所以令人感到烦恼,主要是因为其传染性强,而且不易治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能够通过血液、精液、唾液、泪液、汗液和乳汁等各种体液排至体外,通过血液或血制品传播、母婴围产期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这三大主要途径传染易感者。

(1)血液或血制品传播: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体内。所以,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围产期传播:母婴传播常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母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时,婴儿受染十分常见,以产道感染最为常见,且婴儿期感染又常易演变为HBsAg持续携带者。在HBsAg(+)母亲的子女中,HBsAg检出率可达30%~40%;而HBsAg(-)母亲的子女HBsAg检出率低于1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3)日常生活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暴露传播的几率极小,所以根本不必过于担心。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染。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至于性接触,只要做到洁身自好,以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性接触时避免体液接触(如使用安全套),也无须过分担心感染危险。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使用乙肝疫苗是可靠的保护手段。

澳抗(HBsAg)——神秘的杀手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是感染乙肝病毒后最先出现的指标。澳抗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澳抗阳性的意义主要有:

(1)协助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末,大部分病人血清中出现澳抗,急性期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在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澳抗检出率达70%以上。

(2)协助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阳性者为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

(3)有助于预测乙型肝炎的预后:6个月内消失者,多不发生慢性化,持续6个月以上者,2/3迁延不愈,常表示疾病慢性化。

(4)筛选供血员及各种血制品。

(5)研究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除血液传染外,唾液中也含有高滴度的HBsAg,可形成口对口传播(接吻)。由于精液及经血中有澳抗存在,性生活也传播乙肝病毒。

(6)其他方面:通过大规模的澳抗调研,发现肝癌与乙型肝炎有关,男性携带者百分率较女性高,易患乙型肝炎和肝癌。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身体的保护神

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我们常说的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与体内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清除掉病毒,保护人体不再受HBV的感染,所以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体内出现了抗HBs,就证明人已产生免疫力。人自然感染HBV后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均可产生抗HBs,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抗HBs的。

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以发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没有症状,绝大多数人在3~6个月后出现抗HBs。血液中的抗HBs能维持很长时间,直到老年期抗体水平才会有所降低。婴儿期感染HBV,往往不产生抗HBs,而是持续携带表面抗原,有时经过若干年后才出现抗HBs,而此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转阴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阳性结果,说明:

(1)曾感染过HBV,是已恢复的标志。

(2)对乙型肝炎病毒有中和作用。

接种疫苗之后血液中产生抗HBs,就表示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了。但抗HBs的保护作用并不是完全的、绝对的,若其滴度低,或病毒攻击量大时,仍有被感染的可能。

令人生畏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其临床意义为:

(1)可作为急性乙型肝炎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型肝炎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2)有助于判断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人HBV-DNA阳性,三者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

(3)HBe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现抗HBe常提示HBV增殖减弱或终止。但如果HBV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乙肝病毒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

(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甲胎蛋白(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

(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认识“大小三阳”

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理论上应该查三对,因为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仅存在肝细胞核内,在血清中检测不出来,所以只有查抗HBc。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两对半”,也叫做“乙型肝炎五项”。这五项中任何一项阳性,都表示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HBsAg、HBeAg、抗HBc是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的指标,此三项均阳性俗称“大三阳”;而HBsAg、抗HBe、抗HBc三项呈阳性,俗称“小三阳”。

乙肝病毒难以清除

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应包括病因治疗(如抗病毒),改善病理和病理生理(如抗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生化指标(如降低转氨酶,降低血清胆红素),调节免疫功能和治疗并发症等。

但是,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难点影响治疗效果。

(1)当前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有限,复发率高。难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疗效。所以,还没有药物能够保证病毒指标的绝对阴转。有些广告吹嘘的在短期内能使“大小三阳”转阴的说法是伪科学的。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病心切轻信广告而贻误病情。

(2)理想的抗乙肝治疗是使患者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不会引起肝炎波动,绝对安全、副作用小、耐药性小。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首选药物,但对于复制HBV的模板cccDNA基本上起不到抑制作用,延长干扰素疗程的益处还需要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又称长效干扰素)从当前的研究结果分析,并没有突破性进展。

(3)当前抑制HBV-DNA最有效的核苷酸药物例如拉米夫定(贺普丁)或阿德福韦单药治疗中容易出现的耐药现象,病毒变异现象,停药后的反跳现象等,耐药株的感染以及阿德福韦的肾毒性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该类药物的疗效并没有达到使用初期的期望值。

(4)乙肝病毒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益处似乎明显大于任何一种单药的作用。例如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干扰素联合金刚烷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贺普丁等疗法尚未得到确切的临床数据。

(5)抗乙肝病毒制剂很多,广告铺天盖地,但鱼目混杂,其临床研究尚缺乏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支持,更缺乏循证医学方面的多中心,大系列,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其疗效并没有宣传的那样乐观。

(6)就目前的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例如干扰素、核苷酸类等的治疗费用较高,很多患者由于经济原因选择放弃,也是造成慢乙肝迁延不愈的难题之一。

乙肝——肝硬化——肝癌三步曲

不断遭到损伤的肝脏,在修复过程中除了疤痕组织大量形成外,肝细胞也不断再生,以替补遭到破坏的肝细胞,并代偿受影响的肝功能。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由于肝脏结构改变,血液灌流与营养供应的减少,免疫异常以及一些目前尚未能阐明的因素,致使某些再生的肝细胞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的轨道,恶变为癌细胞。相对而言,肝硬化恶变为肝癌发生率较高,在肝癌患者中,80%~90%的人伴有肝硬化;而在肝硬化患者中,有20%~30%恶变为肝癌。可见乙肝直接恶变为肝癌远较肝硬化恶变为肝癌者少。这正是乙肝——肝硬化——肝癌这三步曲的由来。

丙型肝炎——病从血入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引起,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它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容易转为慢性,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比例非常高。因此,积极治疗丙型肝炎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与乙型肝炎相似。HCV为含脂质外壳的球形病毒,具有囊膜和刺突结构,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研究还发现,HCV有一个多变异性特点,在同型各株间,甚至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病毒亦有差异。但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数量极少,故目前还不能用电镜观察到此病毒颗粒。

沉默的丙肝

丙肝通常被称为“沉默的疾病”。由于肝脏的巨大代偿能力,大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偶然体验时发现,或者可能很多年后出现不适症状时才发现。

约85%的人在感染丙肝病毒后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当病毒侵犯肝脏的时候,人的体内会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以抵抗感染。如果不予治疗,就会发展到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肝硬化,还有少部分人会发生肝癌。肝脏的损害程度可以通过肝脏活检来评估。

丁肝病毒——助纣为虐

丁肝病毒(HDV)以颗粒形式存在于某些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颗粒外包绕有一层来自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宿主HBsAg,并且以此作为丁肝病毒的外壳,因此,这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与乙肝病毒是一种共生关系。所以只能感染HBsAg阳性者,也就是说,丁型肝炎病毒不能单独感染,必须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发生重叠感染而再患丁型肝炎。乙型肝炎患者一旦感染了丁型肝炎往往病情有加重趋势。

与乙肝病毒相同,丁型肝炎病毒也是通过血液传播的,所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丁肝病毒。丁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低,但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和婴儿之间可能存在的垂直传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戊肝病毒——病从口入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相同,也是从消化道感染,但其传染性比甲型肝炎低,不如甲肝那样常见,所以大多数人对其不甚了解。

戊肝可呈多种传播方式。(1)日常生活接触的传播,通过被污染的手和用具,或直接与口接触传播。(2)水传播: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3)食物污染:带有HEV的粪便污染食物,特别是未煮熟就吃了的蔬菜或壳类水产品。(4)媒介的传播:苍蝇和蟑螂可充当传染媒介,使食物受到污染。

戊肝病毒持续存在至转氨酶恢复正常。感染后第7日(即转氨酶升高前5~14日),胆汁中戊型肝炎病毒RNA即为阳性。机体感染戊肝病毒后2~3周出现保护性的中和抗体。3~6周后达到高峰。该抗体可保持终生,故人在一生中只得一次戊肝。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孕妇感染了戊肝病毒,有可能发生严重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