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法作为辩论技巧,由“字面直言意义体”和“深层含义意义体”构成。前者主要是借助语义或语音的联系而产生,后者则要借助句子、环境、甚至全篇论述才能产生双关效果。
后者含义一般是隐含在前者之中,正是这种含而不露、饶有兴趣的表达能给人以意外之感。
从前,有位县官带着随员骑马到王庄去处理公务。走到一个岔路口,不知如何走,正巧遇见一农夫,县官大声问道:
“喂,老头,到王庄怎么走?”那农夫不睬不理,只是赶路。县官大声要他停下。农夫说:“我没时间,我要去刘庄看一件古怪的事。”县官问:“什么古怪的事?”农夫一板一眼地说:“刘庄有匹马下了一头牛。”“真的?马怎么会下牛呢?应该下马才对啊!”县官感到莫名其妙,农夫煞有介事地回答:“世上的怪事多着哩,我怎么知道那畜牲不下马呢?”
面对无礼的县官,直言相劝相骂当然于事无补,农夫机智地运用语义双关的手法给予斥责和讽刺,借字面的“畜牲”,斥责连做人常礼都不懂的县官,手法高明得很。
双关是一种绝妙的辩论武器,运用时要坚持文明表达,以理服人的原则,格调高尚文雅,内容纯净正派,要以德胜人,以理服人,切忌粗俗低级,更不能像泼妇骂街。
(2)机巧应答制服刁问在辩论中,有时对方往往提一些古怪的难题或无理的刁问,直接地如实地对待容易上当,走入死胡同,这时,最好的方式是以谬制谬,指东说西,答非所问。
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法国主考人向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陆侃如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陆侃如应声答道:“西北有高楼。”陆引用了我国古诗19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孔雀自然飞不过去,只好向东南飞了。
真是问得奇怪,答得巧妙,众人捧腹叫绝。
我们再举一例:
1928年2月,由于叛徒的告密,年仅28岁的共产党员夏明翰不幸被捕,敌人用尽种种刑法,都不能使他屈服。国民党在对他进行最后审讯时,他用谬答术回答了愚蠢而疯狂的敌人:
“你姓什么?”
“姓冬。”
“胡说,你明明姓夏,为什么姓冬?”
“你们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当然应该说成姓‘冬’!”
“多少岁?”
“共产党万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
面对拷问,英雄故意谬答,有力地嘲弄了敌人,也表现了革命志士的言辩智慧。
辩论中,应答是一种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口才形态,机巧应答,则堪称应答场合中短兵相接的利器。
(3)灵巧仿接,反弹敌手辩论中,可以巧妙地仿照对方的言语结构,架构出一个与对方语意相反的句式,产生同构意悖的效果,运用此法往往能置敌手于窘境,使其自食其果、哑口无言。
古希腊曾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位年轻的演讲家,凭借其伶牙俐齿,到处发表演讲,雄心勃勃地猎取功名利禄。
有一天,他父亲告诫他:
“孩子,这样下去不会有好结果的。说真话吧,富人会恨死你,说假话吧,贫民不会拥护你。无论你说话真假,要么是会遭到富人的憎恨,要么是遭到平民的反对啊!”
儿子听后,笑着反击说:
“您错了。我会有好结果的,如果我说真话,贫民会赞颂我;如果我说假话,富翁会赞颂我。无论说什么,我都会受到人们的赞颂。”
这位演讲家顺引父亲言语表达的结构,轻巧反击,即破坏了论敌的阵势,使自己的论点得以成立。
运用此法,关键在于接话快捷,且结构一样,意义相悖。
我们再看下面这则故事:
一位财主刁钻刻薄,一次,一位长工不小心踩死了他家的一只公鸡,他便乘机敲诈,对长工说:“你踩死了一只能生蛋的公鸡,限你三天之内赔我同样一只能生蛋的公鸡,否则,扣发你的工钱。”
长工回到家闷闷不乐,妻子问明原因,要他不着急,她自有办法。
第三天,长工妻来到财主家。财主问道:“你的丈夫呢?
他怎么不来?”
长工妻答道:“他不能来,他正在家生孩子!”
财主吼道:“胡说,男人生什么孩子?”
长工妻反驳道:“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哪有公鸡能下蛋咧?”
财主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这种方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且可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
教育人们、批评丑恶、警示后人等场合更是可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如下例:
甲:“你在造纸厂,有的是纸,为什么不给我带点,真不够意思!”
乙:“你在银行,有的是钱,为什么不拿点给我。”
灵巧仿接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妙法。它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仿用对方的言语来还击对方;二是仿用对方用过的方法、技巧来还击对方。在使用时,首先要听出对方话语的实质和目的;其次要分析对方攻击的理由和根据;最后巧借对方的话或用过的攻击方法反击。
在运用此法时还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在友好的场合对友好的对象忌用此法。否则容易造成气氛不协调,伤了和气。
(4)辩论中正话反说正话反说是一种运用实际意思跟表面意思正好相反的话进行辩论的方法。比如使用否定的语言表达肯定,用责怪的语言表达感激,用贬义的语言表示赞扬等等。正话反说,表面是肯定,实际是否定,形褒实贬,形成大起大落的语言变化,透示出诙谐之乐趣。这种言此意彼的言语方式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如“他啊!真是太了不起啊!”这句话,如果句末用曲折调表示,即为正话反说。
正话反说在辩论中,作用很大。
①它可以鞭挞丑恶,讽刺落后。
古代庄宗爱好打猎。一天,他率大批人马外出打猎,踩倒了很多庄稼。当地县官出面制止,惹庄宗大怒,县官不服。这时,一个叫敬新磨的优伶站出来,捋袖摩拳地痛骂道:
“你身为县官,难道不知道我们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要唆使老百姓种田而向皇上交租税呢?你难道不会让老百姓都饿死,而使这里的田地都空出来,供给我们皇上驰骋打猎用吗?”敬新磨说完,请求庄宗立即将县官处死。庄宗明白其用意,放了县官。敬新磨正话反说,表面是训县官,实际是说庄宗,使庄宗认识错误,迷途知返。
②它可以便于表达,利于体现。
如小陈去某商场买布料,她选中了一块灰色大方格布料。
但她发现布口是斜的,不是沿方格走的,于是便要求售货员把斜口裁正以后再扯。售货员不耐烦地说:“你这人真自私,怎么不替别人想想?”
小陈听后很恼火,回答道:“我自私,我当然要自私。布是给我扯的,不是给你扯的,不是给别人扯的。你不自私,把好好的料子扯斜了,你多会替别人着想啊!”几句话说得售货员哑口无言。
小陈抓住对方的话把,运用正话反说,在“自私”和“替别人着想”这两个词上做文章,反驳非常有力。正话反说,使小陈的话具有很强的讽刺味道,比泼口骂人要体面得多。
正话反说,可提高辩论语言的战斗力,是反击敌手的有力武器,但要注意场合,不可滥用,因为它具有很大的攻击性。
(5)运用模糊应对法在一些特殊场合,往往碰到一些不便直接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一时无法回答但又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时如果运用精确的语言往往表达不了我们的思想感情,此时模糊应对便派上了大用场。
南齐时,有个著名书法家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颇深。
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长书法,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自己的书法逊于臣子。
一天齐太祖提出要与王僧虔比试书法。写毕,齐太祖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
王僧虔既不愿压低自己,又不愿得罪皇帝,他眉头一皱,说:“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
太祖听了,只好笑笑了之。
面对皇上的刁问,王僧虔模糊应对,妙在其答所不能答,使自己脱离进退两难之窘境。
模糊应对变通性强,收缩性大,攻击力火,是一种常用的舌战技巧,广泛用于外交谈判、生活口辩。
①它可以化解矛盾,摆脱困境。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后,美国新闻界一个突出的话题是猜测苏联有没有原子弹以及有多少颗。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一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在下榻的旅馆门前被一群美国记者所包围,有记者问莫洛托夫:“苏联有多少原子弹?”莫洛托夫绷着脸仅用了一个英语单词回答:“足够!”
“足够”这个模糊概念,既可以回避有多少原子弹这个当时不便公开的秘密,又表达了前苏联人民的自尊和力量,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②可以制服强硬,为难恶人。
阿凡提当理发师,大阿訇来剃头,总是不给钱,阿凡提想找机会整治他一下。
有天,大阿訇又来理发。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头,在刮脸的时候,问道:“阿訇,您要眉毛吗?”
“要,当然要!”
“好,您要我就给您。”阿凡提说着,“嚓嚓嚓”几刀,就把阿訇的两条眉毛刮了下来,递到他手里,阿訇气得说不出话来。
“阿訇,胡子要吧?”阿凡提又说。阿訇连忙改口说:“不要!不要!”阿凡提连声说好,又是几刀,把阿訇的胡子全部剃了下来,扔到地上。
阿凡提利用“要”的多义施展计谋,故意误用,逗得阿訇左右为难,连连上当。
“风趣名嘴”——坐阵一方(1)预期理由预期理由,指在证明过程中,把自身尚待证明的判断作为证明论题的基本论据,又称“窃取论点”。
证明过程是通过论据的真实性证明论题正确性的过程,论据是证明论题真实与否的基础、支柱。预期理由中的论据由于自身尚待证明,论据在眼下只是预测、假设,既不能说它是真的,也不能说它是假的,它的真假还要待将来经实践检验。所以,用这样的论据去证明论题,不符合论据要真实的论证规则。
几十年来,飞碟(不明飞行物)在世界各国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兴趣,全世界有几十份杂志专门报道对此事的研究,许多科学家提出大量的研究报告并提出种种假说。有的人认为飞碟具有极佳的性能,超出现在人类的设计制造水平,是外星球来的飞行器,以此为理由断定外星球上存在着“宇宙人”,而且其智慧远远胜过地球上的人类。但是,对飞碟是外星球来的飞行器这件事,印使是具有高性能的空间探测器,虽已观察探索几十年,至今也还没有找到确定的证据。
所以,以外星球存在着高智能的“宇宙人”的论题作为论据,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
1992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和《不可再现成果》
杂志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可耻诺贝尔奖”评选颁奖仪式。物理奖授予麻省理工学院的托马斯·凯尔。据说他发现了一种由1个中子、8个辅助中子、35个副中子和256个副辅助中子组成的现有元素中最重的元素,其结构与理由说得绘声绘色、信誓旦旦,但至今还没有第二个人找到这种根本不存在的元素。
化学奖颁给法国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所的雅克·本维尼斯特。因为他于1988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断言水对溶入的物质有记忆力,给水这种最简单的化学物质强化了智能属性。但这种说法至今人们还不能证实。
这两个都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在科学领域进行研究,一定要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臆想和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