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刘伯温,浙江青田人,生于1311年。他出身在一个耕读传家的地主家庭,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于1333年考中进士,其后被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当时,元朝的政局动荡不安,农民起义云涌,有识之士都多心怀观望,故少有人为元朝统治者卖命。刘基也是这样,潜心学问,收搜风土人情,了解社会时事。后来,他实在看不惯官场的贪赃枉法,阿谀奉迎,一气之下,弃官回乡,做起了隐士来。
刘基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其学问品才已广为人知。
1351年前后,方国珍兄弟时降时反,在海上出没无常,搅得沿海一带不得安宁。元朝又想起刘基是人才,便任命他为浙江元帅府都事,让他想法剿灭方国珍。一上任,刘基分析了当时的情况,主张实行分化瓦解之策,只拿方国珍兄弟,余者不问。此案一出,方国珍的军心立刻不稳。方国珍十分惊慌,只好贿赂朝廷高级官员,没想到一举成功。刘基挨了一顿训斥,说他擅作威福,伤了朝廷爱民为仁之心。刘基由此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他再也不愿在官场上混下去,辞去官职,又回到青田老家。
这次归隐后,他借寓言的形式喜笑怒骂,写了《郁离子》,大有愤愤不平而离经叛世之意。此时,刘基已40多岁了,他要施展宏图大略,反掉元朝。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的势力迅猛发展,他接受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避开了蒙古人的锋芒。朱元璋十分注意军队的纪律,每到一处都访求当地贤达,为己所用。朱元璋派人去请刘基,刘基拒绝了。但朱并不气馁,再派总制孙炎前往邀请,极言求贤若渴之情,并认为朱元璋有成就霸业之气。刘基在见朱元璋之前,就已经对天下大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朱元璋的情况,提出了18条建议,即所谓“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听了,兴奋不已,认为刘基未到军中,就已把天下大事看透,实在是难得之才,把他待为上宾,引为心腹知己。
当时,张士诚、陈友谅的势力比朱元璋强大,而且想合力消灭朱元璋。怎样对付张士诚和陈友谅,就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就这个问题,朱元璋虚心请教了刘基。刘基说:“抵御敌人,应当权衡缓急,用兵应当有先后秩序,如今应当对付陈友谅,后收拾张士诚。”
朱元璋:“张士诚弱小而陈友谅强大,诸将都认为应当先除弱者,先生为何舍弱图强呢?”刘基说:“如今之势,不可拘泥于兵书。张士诚只是一自守汉罢了,他胸无大志,只求自安,不愿多事,如果你集中力量攻击陈友谅,他也不会趁虚攻金陵,不敢轻举妄动。而陈友谅劫主称帝,他野心勃勃,企图扫荡群雄,因此他才是目前最主要的敌人。如果你集中兵力对付张士诚,陈友谅趁虚而入,那就没有退路了。”
这一番话,实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把朱元璋说出了一身汗。此后,朱元璋就按照刘基定下的这一策略,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明朝。
刘基到朱元璋帐中不到两个月,陈友谅就挟持徐寿辉率大兵来攻,并联合张士诚东西夹击。当时,敌兵浩大,朱元璋势小,鉴于此,诸将中有主战的,但更多的是主逃、主投降。刘基旁立不语,朱元璋问及刘基的意见,刘基斩钉截铁地说:“先斩言降者和言逃者,才能取胜。如今之计,只有决一死战。陈友谅虽势大,但属不义之兵,士气不振,且又远行深入,疲惫不堪。我们则是守卫疆土,将士齐心合力,以逸待劳,再多设埋伏,一定能胜。”刘基的这番话,坚定了诸将士和朱元璋的必胜信念,也确实符合当时的形势,道出了胜败的根源。
陈友谅进军初期,打了一些胜仗,但不久便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后来,陈友谅深入朱元璋的防地,被刘基困住,屡吃败仗。刘基屡出奇计,帮助朱元璋杀败了陈友谅,并将其杀死于鄱阳湖中。
在奉韩林儿为小明王问题上,朱元璋借以韩林儿的封爵,其目的是为了不招人眼。他这样做,确实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再尊奉韩林儿,就有害无利了。1361年正月,朱元璋在金陵中书省设座,遥拜小明王,刘基独傲不拜。他说:“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摆脱别人的牵制。如果继续尊他的召号,将无以自立,”朱元璋深受刘基的影响,干脆借机杀了韩林儿,自树一帜。
刘基在明朝的开国中立有三件大功:一是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即摆脱韩林儿,收揽人心,威服天下;二是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三是在各个战役中屡出奇计。
开国以后,朱元璋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就向刘基请教,刘基回答说: “生民之道,在于宽仁。”对吏治的腐败,他深恶痛绝,建议朱元璋严加治理。刘基极有知人之明,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外宽内急,所以不致身仕途,尽量洁身远引。在朱元璋面前,他把自己比作殿宇的小柱。结果,李善长、杨广等被杀,而刘基却相安无事,在家过着隐居的生活,下棋品茶,逍遥自乐。“逃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1735年,刘基去世,享年65岁。
奇人之奇,在于世俗之累,人世可经天纬地,出世可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不为贫穷所困,不为闻达而走。刘基的这种境界,是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