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开头的几个皇帝都取了汉族名字:玄烨、胤稹、弘历,他们死后的庙号分别是圣祖、世宗、高宗。可是人们一般都不称他们的庙号,却称他们为康熙、雍正、乾隆,这是清初三个皇帝的年号。那么,为什么用年号称呼清朝的皇帝呢?
年号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那是用来记录年代的。汉武帝十九年(公元前122年),那年10月,汉武帝外出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一年(公元前122年)为元狩元年,以后就称元狩二年、三年……狩,就是打猎的意思。可是,过了六年,即公元前116年,又在山西汾阳地区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是吉祥之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一年(公元前116年)为元鼎元年,而不称“元狩七年”了。后来,人们把这种记录年代的开始称为“纪元”,改换年号叫作“改元”(改换纪元)。但是,历史上并不把汉武帝元狩元年作为年号纪年的开始,因为汉武帝在即位后第19年称为元狩元年,他为了追溯以前的18年,就追补了三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每隔六年换一个年号。汉武帝把他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140年)追称为建元元年,“建元”就是建为元年的意思,表示开始用年号纪年。后来的史学家就把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作为我国历史上年号纪年的开始。
我国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共2052年的历史,都是用年号纪年的。这两千多年中共有多少年号?多得不可胜计。因为每个朝代的每个新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换年号。同一个皇帝,每遇重大或吉祥事情,也要更换年号。如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44年,共用了十四个年号。正因为一个皇帝有很多年号,所以元朝以前的皇帝就不能用一个年号代称皇帝。明、清两代27个皇帝,即位后只用一个年号,基本上不改元,如明世宗朱厚熄在位45年,只用嘉靖一个年号,人们就称他为嘉靖皇帝;清高宗弘历在位60年,只用乾隆一个年号,于是人们就称他为乾隆皇帝了。因为年号是皇帝活着的时候就确定了的,人们在皇帝活着时就以年号称呼这个皇帝,已经在民间传开了,这个皇帝死后虽有高宗等庙号,可人们宁愿仍称他的年号,不愿改称他的庙号了。
历代帝王都喜欢用吉利、祯祥的字作年号,可是吉利的字是有限的,于是出现了某些年号被重复使用。如“永昌”这个年号,晋元帝、唐武则天、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都用过,先后用了三次;“建元”这个年号,汉武帝、(前赵)汉刘聪、晋康帝、前秦苻坚、南朝齐高帝都用过,先后用了五次;“建武”这个年号,东汉光武帝、晋惠帝、晋元帝、后赵石虎、西燕慕容如、南朝齐明帝、北魏北海王元颢都用过,先后用了七次。有些帝王由于缺乏历史知识,取年号时不知道以往已有过,还以为自己第一个用,出过不少笑话。如宋太祖赵匡胤在963年改元时用“乾德”作年号,自以为以前没有用过。有一次在宫中偶然看到一个铜镜,上面铸有“乾德四年”字样,大吃一惊,忙问大臣窦俨,才知道五代时前蜀国王王衍在919年到925年用过“乾德”年号,宋太祖为此感叹说:“宰相必须用读书人!”其实,唐初辅公祐也曾用过“乾德”年号。更可笑的是:宋神宗取“熙宁”年号,宋徽宗取“崇宁”年号,却都是前朝太后陵墓的名号,所以后人责骂当时群臣不学无术,竞没有发现年号与前代陵号相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