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万年历
29237300000010

第10章 中华民俗民风(4)

神羊善心大发,当即告诉人们下次一定给他们带些粮种来。原来,当时只有天宫御田里才种有营养丰富的粮食。吝啬的玉帝不愿把粮食的美味给人类分享。神羊回到天宫后,趁半夜守护天神熟睡之际。偷偷溜进御田,摘下五谷(稻、稷、麦、豆、麻),含在口中,趁天未亮,溜至凡间。

人类听说神羊给他们带来了五谷种子,都十分好奇。神羊把种子交给人类,又吩咐了种植五谷的方法,就悄悄地回到天宫去了。人类播下五谷种子,当年就长出了庄稼,在收获时,人类见到五谷的穗,既似羊角,又像羊尾,收获的粮食又香又甜,收获的麻织成的衣裳又轻又暖。人们在秋收冬藏之后,便举行了盛大的农家祭祀仪式,以感谢神羊的送种之恩。

盛大的祭羊仪式惊动了玉帝,玉帝又看到人间出现了五谷,立即想的是神羊把谷种带给了人间,查明情况后,玉帝迁怒于神羊,命令天宫宰羊于人间,并要人们吃掉羊肉。第二年,奇怪的事儿发生了,在神羊行刑的地方,先是长出了青草,后来长出了羊羔,羊从此在凡间传宗接代,以吃草为生,把自己的肉、奶无私地供奉给人类。人类则出于对羊舍身送种的感谢,每年都举行腊祭,以示纪念。

当人类听说玉帝要挑十二种动物为人类属相,并赐封为神之后,人们一致推举羊作为人类属相。尽管玉帝对羊盗谷种之事耿耿于怀,但难拗众人意见,只好同意羊当上了属相。

9.猴的传说

传说老虎在很久以前就以镇山制兽之威名当上了兽王。当时山中百兽见了老虎都立即回避,老虎当然是既得意又感到孤独。猴子那时与老虎是邻居,二人称兄道弟,十分亲热。后来,猴子几乎成了老虎的得力助手。当虎王外出时,猴子便代行镇山之令。百兽慑于虎王的威风,也只好听猴子的命令。这便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来历。

一天,虎王不幸落人了猎人的网中,拼命挣扎也无法脱身。恰好猴子来了,虎王高喊救命。猴子见了,连忙爬上树,解开了猎人的网绳,救出了虎王。

虎王脱险后,虽然嘴上不住地感谢猴子,心里却在盘算:我是百兽之王,竟然中了猎人的圈套,还得小小猴子搭救,这事猴子张扬出去,岂不灭了我虎王威风,不如干掉猴子算了。可是转念一想,如今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再干掉猴子,今后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如果再有危险,谁来帮我呢?再说,猴子怕我,也绝不敢把今天的事说出去的。于是,老虎告诉猴子,今天的救命之恩,今后一定报答。猴子今后有什么为难之事,自己一定全力相助。猴子当然也对虎王遇险的事闭口不谈,保全虎王的面子。在这以后,二人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了。

许多年之后,玉帝开始选属相。身为百兽之王,老虎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属相。猴子一见,也想当属相,可是玉帝挑属相有条原则,那就是对人类有功。猴子对人类无功可言,自然选不上。于是猴子请虎王给玉帝求情,让它当属相。虎王因为欠猴子的情,只好倾尽全力去帮猴子说情,对玉帝讲猴子聪明机智,为百兽之首,又说自己不在时,猴子也有镇山功劳。于是,玉帝下旨,将猴子也列入属相之中。

10.鸡的传说

传说中鸡王是一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是生非,打架斗殴。玉帝封属相的时候,考虑了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然也就排不上了。

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属相的马受人宠爱,金鞍银镫,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问道:“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功劳,当然就应该受到爱戴。”

鸡王道:“我要是也能封上属相,受人尊重就好了。”马开导鸡王:“要得到人们的爱戴不难,只要你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办点事就行了。拿已封属相的动物来说吧,牛能耕田,猪供人肉食,龙可降雨,你天生一副金嗓子,说不定也会对人类有帮助呢。”

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就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人们对鸡王十分感激,决定请玉帝把鸡也作为属相赐封为神。

可是,当年玉帝封属相的标准是只要走兽,不要飞禽。六畜中的马、牛、羊、狗都有份儿,惟独没有鸡。这下可急坏了鸡王,它急红了脸,喊粗了脖子,可是毫无结果。

一天晚上,鸡王为这事想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缕幽魂直飞天宫,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功劳颇大,却不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说完后,泪流不止。玉帝一想,鸡王的功劳实在大,自己规定的挑属相标准确实有误,于是摘下一朵殿前红花戴在鸡王头上,以示嘉奖。

鸡王醒来后,发现头上真有一朵红花。于是它戴着红花去见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认出这是玉帝给的“御红花”,知道玉帝看重鸡王,于是破格让鸡王参与属相竞争。到了争排属相的那天,鸡与狗同时起床,相并而行。快到天宫时,鸡怕狗占了先,就连飞带跑扑到前面去了。狗奋起直追,一直没追上,结果排在鸡之后。从此,狗对鸡再无好感,见到鸡就追。直至今天也余气未消。而鸡呢,至今还是红着脸每天司晨,头上戴着一朵漂亮的红花。

11.狗的传说

传说,在玉帝下旨挑选十二种动物当属相的时候,动物们都想当上属相,封为神。动物们都尽量把自己的优点表现出来,想在玉帝面前证明自己是人类的得力助手。不仅如此,动物们还都想把自己的位置排在前面,因此,都在争论谁对人类贡献大。

猫和狗都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猫认为狗吃得太多,成天只是趴在门口,没什么贡献。狗认为猫成天只吃好的,也没干什么事,不过是念念经,吓唬吓唬小老鼠,也没什么贡献。它们争执不休,于是一同到玉帝面前评理。

玉帝问狗:“你一顿吃多少?”狗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每天看门守园,一顿吃一盆。”玉帝又问猫:“你一顿吃多少?”猫灵机一动,说:“我会念经,抓老鼠,每顿吃一灯盏就够了。”事实上,猫只吃好东西,也不只吃一灯盏。猫只是想巧妙地告诉玉帝,自己会自食其力,抓老鼠吃,那么,它的贡献就一定会比狗大了。

听了狗和猫的话,玉帝断定,猫吃得少干事多,贡献比狗大。狗一听,气愤极了,觉得猫不光彩地用谎言来胜了自己,于是就一边骂,一面追咬猫。猫自知理亏,一路跑个不停,到了家也不敢露面,东躲西藏,不敢出来。

趁着猫躲避它的机会,狗连忙同鸡一块儿去天宫排队当属相。鸡连飞带跑,排到了狗的前面。躲在暗处的猫很久不见狗的影子,出来后才知道狗抢先排队当属相去了。它连忙跑到天宫,排在猪的后面,哪知小老鼠耍了个手段,藏在牛角中抢先当了属相,猫结果与属相无缘。从此,猫恨透了鼠,见鼠就咬死。狗虽然当上了属相,但诚实正直的狗始终不原谅猫,见到猫就追,直到今天也还是这样。

12.猪的传说

混沌初开,天干地支初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招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的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

这天,灵霄宝殿里禽兽云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大家族水陆兽类来做十二属相。

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只见殿中闪出黑猪来。这老黑,别看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是生非。它奏道:“明君既已选好十二首领,小臣愿意替君分担辛劳,当个公证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玉帝闻言大喜,嘱咐黑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属相就闹成了一锅粥。

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可是,缩在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到人间比比,听听百姓的评论。”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黄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柱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

老鼠回来大吹特吹,众首领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这下惹恼了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吼叫起来,震得天庭发抖。众首领忙向龙和老虎朝拜,一致推选老虎为山中之王,苍龙为海中之王,统管天下。老虎和苍龙有了人间权势,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黄牛之后了。这时,又跳出一个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声说:“嘿嘿!论长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论个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护卫,应排在海王前面。”

苍龙一听大怒,说:“你休得胡搅蛮缠,不服气咱也比试比试。”黑猪一听正中下怀,忙说:“一言为定,你们就比赛跑吧,让猎狗做你们的裁判员。”

赛跑开始了,苍龙腾云驾雾,片刻问就飞到前面去了。可是,当它跑到灌木丛中,角就被树枝野藤挂住了,怎么也摘不下来。野兔一蹿十八个垄,一口气跑到了终点。

黑猪不顾众首领的反对,把野兔排在苍龙之前,老虎之后。猎狗去给野兔贺喜,它向野兔卖乖说:“要是不选这样的跑道,不帮你割尾巴,你哪有今天的胜利啊!”野兔正捧着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听了猎狗的话,忙说:“哼!我是凭本领取胜的,没有你,我还丢不了这条漂亮的尾巴呢!”猎狗一听,眼都气红了,它说:“既然你有本领,那咱们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请你啃骨头。”说着,就得意扬扬地跑起来。猎狗磨了磨爪子,一猫腰,箭一样地追去。不一会儿,就撵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了野兔的脖子,一边吃,一边说:“好了,这下该我啃骨头了。”

为这事,猎狗也受了处分,被排到最后头。苍龙赛跑失败后,经常背地里抱怨那对犄角拖累了它,但又不肯把两只角还给鸡,从此,公鸡失去了两只角,也被排在后头。

只剩下猴、蛇、马、羊、猪几位首领没有揭晓了。黑猪又别有用心地煽动起来:“猴弟是陆上的杂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俩谁先谁后呢?”经过一番议论,它们决定再到人间进行一次民意测验,进行杂技表演。青蛇邀了红马,猴子邀了山羊,让它俩帮助做服装道具。

比赛那天,青蛇和红马各显神通,排在了前头,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头。黑猪给众首领排完座次,干脆把自己写在最前头,还暗中庆幸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后来居上,名利双收。

它来到灵霄殿面见玉帝。玉帝接过座次表,一看,二话没说,便将排在第一的黑猪的名字勾掉,换到最后头。又按地支的顺序排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辰表。降下圣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间发布。

生肖座次排定,玉帝怒气未消,又挥笔给黑猪批了十六个字:

“无用蠢材,颠倒黑白。罚去吃屎,一年一宰。”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妙趣横生的故事。它不仅用幻想解释了猪排在十二属相最后的原因,还同时告诉人们鼠是如何排在牛的前面,猪为什么被人视为蠢笨,每年都要面临被人宰割的命运。故事的叙述之中充满了价值判断和褒贬分明的倾向性,把猪完全当成了抨击讽刺的反面角色。

三、中国古代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朝廷礼仪

1.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4.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5.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6.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