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之趣
29245600000020

第20章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附歌曲)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东北之后,准备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妄图并吞全中国。许许多多的爱国知识分子拿起笔杆作刀枪,宣传抗日救国真理。

这年秋天,革命戏剧家、诗人田汉决定写一部抗日救亡题材的电影,并很快挥笔写了剧本《凤凰的再生》,交给了电通公司的孙师毅同志。剧本在拟稿时,写出了电影文学故事梗概,并按照故事中的设计,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创作的长诗《万里长城》写出了最后一节诗稿,这便是后来成为影片主题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原稿。当时,田汉正面临着白色恐怖的一次新的迫害,所以歌词是仓促中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纸上的,衬纸被茶水濡湿,字迹模糊,是夏衍同志将歌词重新抄录下来。果然,田汉同志在交出电影故事和歌词后,便被捕入狱。夏衍只得接手完成可供拍摄的《凤凰的再生》台本。

1935年2月,依照原作者的意见,把《凤凰的再生》改名为《风云儿女》,并决定拍成电影,由夏衍同志把它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将该剧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第六句歌词——“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当时,年轻的作曲家聂耳也收到了反动派即将逮捕他的警告,党组织决定让他出国留学并避难,取道日本去欧洲、苏联。聂耳在启程赴日本前,听说《风云儿女》有一主题歌,便主动找到夏衍同志,要求由他来谱曲。但迫于形势,只在匆忙中与导演许幸之讨论后就启程赴日了。临行前,聂耳紧紧握着师毅、夏衍和慧敏同志的手说:“《义勇军进行曲》我将尽快谱完寄回,不误影片摄制。”

到了日本后,聂耳在作曲时,把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赤诚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恨,都倾注在每一个音符中。这位满腔热血的青年作曲家,用最大的热情、在最短的时间内终于谱成了该曲,并按时寄回。没过多久,即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作曲家聂耳,不幸在游泳时殁于大海之中。

电影《风云儿女》放映后,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立即产生了巨大反响。1935年5月16日出版的《电通画报》首先刊载了此歌,接着又灌制了唱片。不久,《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就响遍了中国大地,它召唤亿万中国儿女奋勇保卫自己的国家。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决议:在国歌未制定以前,《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写进了庄严的宪法(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