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三岁半了,已经上了一年的幼儿园,最近听老师说她在班里的各项活动中,总是不紧不慢,没有争夺第一的意识,比如赛跑,别人的孩子都是瞪大眼睛用力跑,可她呢,跑跑停停,不慌不忙,老师说她了,她把头一扭又去玩别的了,真气人,这孩子怎么一点竞争的意识都没有啊?我该怎么培养他的竟争意识呢?
竞争意味着求新、意味着突破、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发展。竞争意识,从其实质来说就是主动精神,也就是“我要学,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学,要我做”。这种主动不仅是孩子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内在动力,也是及时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只要幼儿能做的坚决不帮他做,只要幼儿能说的坚决不代替他说,只要幼儿能想的要坚决鼓励他去想。要把他们推到前面,而绝不扶着、抱着走路。让幼儿逐渐意识到一切都得依靠自己;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对孩子从小培养竞争意识,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专”的竞争理念,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才能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循循诱导法:当孩子不愿参加班干部竞选时
豆豆:妈妈,我们班级明天竞选班长。
妈妈:是吗?那你可要好好准备一下。
豆豆:我才不要竞选,我不想当班长。
妈妈:豆豆,你为什么不想当班长啊?
豆豆:当班长有什么好啊,不就是给老师跑腿的吗?
(妈妈愕然。)
妈妈:豆豆,为什么你认为班长是给老师跑腿的呢?
豆豆:怎么不是啊,老师说东他就东,老师说西他就西,也不为我们同学服务,就知道跟老师屁股后边转。
妈妈:你不喜欢班长是不是,对他没有好的印象,自己才不喜欢做班长的,是吗?
豆豆:是,我们好多同学都不喜欢他,我要是当了班长同学们还不都不和我玩了?
妈妈:原来是这样啊,那只是说明你们不喜欢以前的班长,你可以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班长啊,你既可以做班长,同学们也可以和你一起玩,那样不是更好。
豆豆:是啊,那我赶快准备一下,明天我就可以当班长了。
家长过多地谈论孩子的竞争意识,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降低孩子的竞争能力,甚至会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利于孩子建立与他人的友善、对社会的友善与信任,这种恐惧感会妨碍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与良性竞争。其实,家长态度要平和点,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因素,与其过分强调竞争意识,不如家长多注意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去真正享受生活,不要把这种竞争压力过早的让孩子承受。家长千万不要将竞争的压力传递给孩子。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发展,对个人、集体、国家都是如此,因此,要使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必须培养竞争意识,当然,同时不能忽略合作意识的培养。
◆家长应引导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较,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决心
一味追求击败别人,打低对手的人,易造成不良的人际冲突,不利合作精神形成,是一种狭隘的意识。同时,一山更有一山高,总追求胜过别人,当有失败的体验时,便不能承受,久而久之,也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应多引导孩子与自己比较,从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的基础,不断取得进步,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与困难作斗争,不断超越自我。日本的幸子、中国的张海迪等生活中的强者,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集体竞赛,为集体的取胜尽最大的努力
以班、组为单位的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等,是一种集体竞争行动,要求每个人既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又要互相合作协调,使整体作战成功。目标是既要战胜对方,但又不能损害对方,孩子从中可学到许多竞争的方式方法:公正、平等,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竞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有竞争的存在,必然有胜利,也肯定有失败,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胜利时,要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终点永远在前面,失败时,也不要认为世界末日到了,关键是找出失败的原因、努力的方向。胜利时洋洋得意,失败时垂头丧气都是缺乏良好竞争意识的体现。
家长过多地谈论孩子的竞争意识,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降低孩子的竞争能力,甚至会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利于孩子建立与他人的友善、对社会的友善与信任,这种恐惧感会妨碍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与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