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晓晓,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学习成绩受到影响,老师建议家长带他到心理咨询门诊看看。
从妈妈处得知,晓晓从小是活泼、聪明的孩子,而且小时候发育得很好,学讲话、学走路都比同龄孩子早。可是上了幼儿园后,情况反而不好了。老师根本管不住他,其他小朋友能安安静静坐着听故事,而他总是站起来,在活动室跑来跑去。那时以为他还小,上学后会懂事。但是进入小学后,他上课不听老师讲,经常低头做小动作,如玩铅笔盒、扔纸条,甚至拉扯前桌女同学的辫子,影响同学听课。下课后,他就在走廊或者操场上奔来奔去,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平时在家写作业粗心大意,字迹潦草,而且常常拖拖拉拉,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小便,写不了几个字就会借故站起来,走开,东看看西摸摸,然后再回到桌子边接着写。每天的作业需要妈妈陪在身边才能完成。小学一、二年级时成绩还跟得上,三年级后成绩起伏很明显,好的时候能考90多分,不好时甚至不及格。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矛盾。
妈妈向医生介绍情况时,晓晓在诊室里非常忙碌,一会儿拿起医生的印章,东敲敲西敲敲,一会儿爬到诊疗床上,爬起坐倒,总是动个不停,并不时打断妈妈和医生的谈话,发表他的意见。医生问他,上课是否能专心听讲。他回答说:“一节课,我顶多听10分钟。”
问他不听课干什么,他睁大眼睛茫茫然不知所措。
医生给晓晓做了智力测定,晓晓的智商为110,并不低。但在随后进行的检查中,发现他注意测试异常,持续性操作测验错字、漏字较多。医生诊断:晓晓患上了儿童多动症。
问题26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行为障碍,患病率在学龄儿童中达到3%-5%。顾名思义,多动症主要有多动与注意力缺陷两大表现。患儿注意力难以集中,尤其在需要持续用脑的任务中表现得更加明显。通常表现在做作业时粗心大意,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容易被周围无关的事物吸引。日常生活中经常丢三落四。有些家长感到疑惑:孩子被诊断患上了多动症,为什么他在看电视、玩电脑时却能专心致志?这是因为孩子对视觉冲击强、刺激、比较新奇的事物尚能保持注意,并不能因此认为孩子没有患多动症。
多动、冲动也是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之一。患儿上课时小动作多,下课时跑东跑西特别忙碌,难以按秩序排队等候,大人讲话时喜欢插话,行为鲁莽,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有时爬上爬下,乱穿马路,不顾危险。
多动症分为三型,既有多动又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称为混合型,单有多动表现的称为多动型,单有注意力不集中为注意缺陷型,这一型与女孩的多动症常常被家长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顽皮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也是随着身体的发育而逐步发展的。简而言之,正常儿童的注意力水平不可能达到成人的水平,在多动症门诊室,不乏一些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的家长,简单地以自己的标准判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把孩子成绩不如意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注意力问题。因此是否患有多动症还要看孩子的学习、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有没有受到影响。既不要把多动症儿童的表现仅仅看成是顽皮,也不要单以家长的观察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家长如怀疑自己的孩子患有多动症,最好向老师询问,把孩子在课堂的表现、与同学的关系结合起来比对,并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问题27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发生的原因很多,不同的患儿可能有不同的患病因素。有些多动患儿的父母幼年时也有多动症,说明与遗传有关;有些多动症找不到遗传的原因,可能与妈妈怀孕、生产或婴幼儿期的脑功能损伤有关;有些与环境因素有关,如父母关系不和、离异,家庭教育不当等。另外,患儿父母本身的心理问题如酒精成瘾、人格障碍,可能涉及遗传并影响到后天的教育方式,从而引发孩子的多动症。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多动症,都发现在神经系统中一些化学物质存在不足。而这些化学物质能影响注意力和行为控制。治疗多动症的药物能补充这些化学物质,起到集中注意、减少多动的作用。
问题28 有哪些方法可以测试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
对孩子多动症的判断主要依赖家长和老师提供可靠的病史,以及医生的精神检查,如果具有多动症的症状并影响到学习和社会功能,即可判断为多动症。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特殊的检查手段来直接诊断多动症,但一些辅助方法有助于诊断,如神经心理测验、脑电生理检查及父母、老师填写行为问卷,这些方法还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神经心理测验包括多种测试,其中持续注意测验通过测试儿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正确、错误、遗漏等方面,来判断其视觉与听觉的注意水平。另外智力测量可以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排除因为智力低下导致的学习困难。
脑电生理检查主要有脑电图与脑诱发电位,多动症在脑电图上主要表现为慢波增多,在诱发电位上可有潜伏期延长,说明警觉性低下,注意等认知加工被抑制。
父母、教师等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有助于从不同侧面了解患儿。除了对多动症状的确定,通过问卷还能了解求医儿童是否有品行问题及焦虑情绪,为全面的治疗提供参考。
问题29 多动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其症状可以持续到成人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另外,多动症患儿由于学业成就低,长期处于低自尊状态,严重的还会引发儿童品行问题和情绪问题,持续至成人期出现物质依赖如吸毒等问题。因此,一旦诊断孩子患上多动症,应该尽早治疗,并在家庭内部统一认识,避免治疗受干扰而中断。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大致分为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两大类,非药物治疗包括父母培训、儿童社交技能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脑电反馈治疗等。
非药物治疗是家长乐于接受的方法,以前认为疗效等同于药物治疗。但是近年来几个大型的研究项目表明,非药物治疗的作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在刚刚出版的《儿童多动症防治指南》中,药物治疗被提高到了重要的地位。药物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多动与注意缺陷,而非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行为治疗的方法,在患儿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当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与各种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从各种治疗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家长、老师、医生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帮助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如父母培训,需要家长首先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改变多动仅仅是孩子故意不听话的看法,避免粗暴地打骂孩子。又如社交技能培训,老师在处理患儿与其他同学的矛盾时,要耐心引导,不要完全否认、拒绝孩子。
问题30 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会不会上瘾,会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主要有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非中枢兴奋剂如三环类抗抑郁剂、可乐定、托莫西汀等。特别是哌甲酯见效快,疗效好,价格便宜,因此是目前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一线药物。但很多家长担心哌甲酯是与“摇头丸”同一类的药物,长期使用会上瘾;有的家长担心药物有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副作用。家长们的这些担心也是导致不能听从医嘱、甚至中断规范治疗的原因。
其实,中枢兴奋剂可以分为非法类与合法类两种,前一种是法律不允许使用的毒品,而后一种是用于临床治病的药物,没有使用后的快感,按治疗剂量的使用几乎无成瘾性。而且,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表示,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哌甲酯反而能避免成年期物质依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