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赞·金钱·荷尔蒙(财蜜eMook)
29309400000008

第8章 肿么找靠谱的闺密

@小盒

如何交朋友是女性一生都在思考和选择的事情。女生和男生不同,男生认为这个是盆友,怎么折腾、怎么糟蹋都还是盆友;女生对盆友的要求却都是正面的,所以闺密比“撸友”难求。

我还是拿自己的例子讲吧:

大学毕业的前三年:

同学、同事、同学的同事、同事的同学……各种社交排着队的来,那时候我下班约会、周末约会,男男女女认识一大堆人。那时候我们有个闺密聚会,每周一次,高峰期从5人扩大到10人,成员把自己的姐妹也都带来了……那时候,你会认为,有朋友就足够了,生活丰富成这样,成家这种事儿实在没必要。

大学毕业中间三年:

上升期,累死累活……别说朋友了,每天看见自己家的床都很难得。这时候,不同行业的朋友逐步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又过了三年……

她们都结婚了有没有?生孩子了有没有?你累死累活的时候,一半的朋友跟你一样累死累活,另一半的朋友结婚生子去了……再召唤大家出来聚,就是各种事儿,再也凑不齐了。

现在的我,男性盆友数量要远大于女性闺密数量。

……哎呀,我又跑题了……

我想说的是,人对于朋友的态度以及和朋友的关系,不仅仅决定于双方感情,还取决于:环境、生存质量和对未来的目标。所以大部分的朋友都是阶段性的,能一生一起的,一定是双方的“发展步伐和社会功用共性最大的”。

这个词也许是我生造的。其中——

发展步伐:你移民了,她还在三线城市当公务员——必然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解对方和互相体谅也难做到,再好的朋友久了也只是念旧“当时的感情很好”而已。成不了真的闺密。

就像国际章和杨紫琼、邓文迪,步伐一致的时候恨不得长在一起,街拍肯定是同时出现,对方有了新闻肯定第一时间反馈;如今走到了不同的路上,其实就是章没有了外国男盆友开始,隔着半个地球电话都可以不打。

以前看过各种《绝望主妇》《蛇蝎女佣》之类的美国富人区故事,都是这样:今天你是×××的太太,我们就是好盆友,多私密的话都可以聊;明天他娶了别人,你就连乡村俱乐部的会员都不是了,去老盆友家都是佣人接待。

这种,是不是闺密?

社会功用也是必需的:你有多大价值?能为朋友做什么?别人帮助了你之后会获得什么长期价值?

一方持续帮助另一方而没有任何回报,那个叫救助;反过来,没感情但一方却在持续提供帮助,那个是付费消费。

我说的不只是物质,包括感情:回馈和认同。很多人会不愿意跟穷亲戚交往,就是因为你帮对方很大忙,对方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帮忙的人就会觉得价值没有得到认同;或者,你帮穷亲戚一次忙,又帮一次,又一次……总付出而没有任何回报时,付出就变得不情愿了、感情的驱动力就变淡了。

中国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回馈和认同的问题。

而朋友,作用应该是相互的。

比如我和逆天9折闺密(之前在她理财分享的,一个会理财的闺密帮在我买房时省了一大笔钱,相当于打了9折)的关系,我要帮她分析不同的房子的价值所在,她要帮我在买的过程中实现价格最优,我们对对方的帮助越大、感情就会越稳固,因为对彼此来说都是不可或缺。

肯定有人觉得这么说有点儿抹杀感情的重要性。

注意啊,我说的主语是闺密,好朋友。一定实现具有能成为朋友的要素:谈得来、互相的信任、共同的社交倾向。然后才是进一步的加深这些特质,成为闺密。

所以,感情是基础。但是这个世界上跟你一样友好、善良的人很多,为什么不是每一个都成为了你的闺密?就是因为“发展步伐”和“社会功用”不匹配。

或者,某人闺密遍天下,关键时候却没有任何人来帮忙;

又或者,各种拿着男票iPad去闺密家自动连上Wi-Fi之类的狗血剧情出现;

还有,你叫她是闺密,她叫你“认识人”……之类种种,也全都是不匹配造成的。

你可以看到,西方社会很少要求或者需要别人帮忙,一般性的服务都会给小费,都是这个原因。因为如果你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而没有办法回馈,是很失礼的,于是有了小费和志愿者这两种东东。

……又跑题了……

再说说闺密养成计划吧。

我曾设想,妹子要在生活、理财、法律、医疗等关键行业培养闺密……这个虽然有难度,甚至还会被认为有心机,但还是那句老话:谈不谈得来、有没有共同价值观是做朋友的基础,没有这些不如干脆花钱买服务。

另一个思路是,会生活、懂理财、法律、医学的妹子或者其他技能专精的人是这个时代大家竞相争抢的好闺密,你不妨把自己打造成这样的人!

所以,中国好闺密是这么勾搭来的:

1.先让自己变成有用的人。

2.找到跟你价值观接近的人,真心和敢于信任。

3.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的好心态。

+1,还要会拒绝那些利用你好心的“伪闺密”。

你是好闺密,自然会勾搭到好闺密。人以类聚啊。

【财蜜点评】

@姗姗 是的,人以类聚。先让自己变成有用的人,真理。

@红色康乃馨 我似乎明白了为啥自己“闺密”几乎没有,而大部分都是“认识的人”。大致因为医学、法律圈子的,大多都是同事和工作伙伴。

@迪崽饭 我想补充一点,就算不求回报,也别总热脸贴冷屁股,近年来碰到好几起,幸好及时止损啊。

@理财辣妈 闺密确实不好发展哟,大学时玩得好的朋友,现在都各奔东西,都没在一个城市,别说是聚会了,连打个电话,都要计较谁先打,现在感觉已经有了隔阂,即使在线,也没什么话说的。

@绿果 闺密最终就是价值观接近的人聚在一起,并且经过考验还是实在人吧。最后给的三条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