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29311900000013

第13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一、本章学习目的

1.了解个性的构成成分和个性特点;

2.理解个性倾向性在个性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4.掌握动机的形成条件和作用,了解动机理论;

5.初识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二、本章基本结构

三、本章学习要点

1.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方面。

3.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个性倾向性中包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因素,它们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

4.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造成人外在的效率差异、风格差异、品格差异的内在心理因素。在个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较早地形成,并不同程度地受生理因素的影响。

5.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与生物性等特征。

6.需要是个体内部的生理或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使个体产生缺失感、紧张感,人们不可能长时间耐受这种失衡,总是力求获得满足;并且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某种或某几种需要,人的需要永无止境、永不枯竭,所以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心理动力。

7.需要虽然是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但却是现实要求的反映。当社会要求和个体的生理需求反映到个体头脑中并且感到确有缺失时,外部和内部的现实要求便转化为个体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推动个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重获内部平衡。

8.心理学家从多个角度研究人类的需要,主要有勒温的需要理论、默里的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鲁宾斯坦和彼德罗夫斯基的需要理论等。其中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影响最大。

9.人类的各种需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重叠交叉的,需要的分类仅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心理学家对需要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如默里的基本需要和次级需要两分法,马斯洛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分法,阿尔德夫的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三分法,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合群需要三分法等。目前,更简单通俗的分法是:根据需要的起源,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0.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11.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心理由和内部动力,对行为起着直接的激活、指向、维持、调整作用。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实质上所表现的是人各种各样的需要。但动机又不等于需要,只有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并且客观上又具备了使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诱因时,需要才能转变为对行为有实际推动力量的动机。

12.动机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动机的起源、起因、作用、内在心理机制。特别是认知论对揭示动机产生中内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非常有意义。

13.可从多角度对动机进行分类。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原始性动机和习得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根据动机主要是由内部需要引起还是外在诱因引起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4.生理性动机为动物和人所共有,但人的生理性动机常常带有社会性。生理性需要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危及生存和繁衍,因而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生理性动机强度很大,但一旦得到满足,生理性需要和动机即刻下降。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社会性动机有认知兴趣、交往动机、娱乐动机、成就动机、劳动动机等,得不到满足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活动效率、生存质量。因而,社会性动机对人行为的作用是长久深远的,并且社会性需要的满足会给人极大的心理满足,使人产生更高水平的需要和动机。

15.弗鲁姆的动机强度公式说明,动机强度与人对自己实现目标的概率估计和目标价值的主观认识有关。阿特金森的动机强度公式说明,动机强度等于追求成功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之和。

16.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倒U形曲线,意味着动机过弱或过强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在中等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耶基斯――多德森法则进一步说明了动机的最佳水平会随着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容易的任务中,动机强度的最佳点偏于较高的位置,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强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17.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发展规律是从有趣到乐趣再到志趣。兴趣是人学习、工作和其他活动中最有活力和效力的内部动力。

18.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

四、重点难点分析

1.个性的特征

①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在这个整体结构中,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间、彼此的各个成分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了动态关联的整体。

②稳定性与可塑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不能代表他(她)的个性,只有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他(她)个性的体现。

个性具有可塑性。虽然个性是人从早年开始适应环境的产物,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个性未定型的儿童,和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的个性方面,可塑性较大。

③独特性。

如同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内心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具有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在个性上毫无共同之处。个性指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既包含有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民族共同的心理特点,时代、年龄、性别等共同的心理特点,又包含每个人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但个性最突出的是人彼此间的差异性。

④社会性与生物性。

人的个性从总体上讲,受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制约。一般来说,生物因素为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具体来说,个性倾向性和性格较多地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气质较多地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能力则受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理论要点。

①人类天生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后来将自我实现的需要细化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②上述各种需要构成了基本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为求足需要,后一层次为发展需要。

③人的需要由低向高发展,当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需要便发展起来,并最终取代前一需要的优势地位。

④需要的层次愈高,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愈一致。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表现出所有的需要,由于社会对人需要满足情况的不同,使不同人的需要处于不同层次。主张社会应尽力满足人的低层需要,发展人的高层需要。

(2)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分类、结构、发展规律及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他把人的需要通通说成是天生的,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单方面要求社会满足个人需要是不妥的,并且关于需要发展递进关系的解释也有简单机械的偏向。

3.动机形成的条件

引起动机的内部条件是需要。

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是诱因。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需要满足的事物称作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需要满足的事物称作负诱因。

在动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各自所起的作用上,心理学家所强调的侧面有所不同。“拉”的理论强调动机中环境的作用,“推”的理论强调动机中个体的内部力量。但总体讲,动机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合力”。

4.需要和动机的复杂关系

动机以需要为基础,但其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以人的工作动机为例,从理论上讲,人的工作动机应是建立在对工作感兴趣的工作需要基础之上。但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员工对工作并没有特殊的兴趣,但在竞聘关头或竞赛情况下也能做得不错。这种工作行为当然也是由工作动机支配的,但不是出自对工作的兴趣,而是由避免失败、维护自尊的需要与考评、竞赛等外部条件结合而产生的。这个例子说明了两点:其一,一般说只有个体需要和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结合起来时才有动机产生。其二,不仅工作需要,其他凡是能导致工作行为的需要因素,如交往、自尊、成就等需要都可以成为工作动机的构成因素;而满足需要的条件,既可以是直接满足人工作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工作,也可以是满足人其他需要的各种诱因。因而工作动机之后隐含的需要可能是极为复杂的,启发我们一方面应当培养人从事某一活动所应有的内部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人的多种需要激发他的某一行为,并随时注意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上例中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可以表示为:

5.弗鲁姆和阿特金森的动机强度公式

(1)弗鲁姆的动机强度公式。

弗鲁姆认为,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强度主要取决于他对外部诱因价值和个人成功可能的主观认知。公式表示为:

激发力量=效价×期待

激发力量――动机强度

效价――个人认为诱因或目标对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

期待――根据经验判断经个人努力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由公式可知,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越高,个人认为以自己的力量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人从事这种活动的动机就越强。相反,如果目标效价很低或个人对成功的期望很低,则人活动的动机就会很弱。当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没有任何价值,或者虽然目标诱人,但自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达到时,就不可能有活动的动机。

(2)阿特金森的动机强度公式。

阿特金森认为,人的活动动机强度等于他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的总效果。当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强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并且成功概率为0.5时,动机最强。公式表示为:

①TA=TS TF

TA――动机强度

TS――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

TF――避免失败的动机强度

②TS=MS×PS×IS=MS×PS×(1-PS)

TS――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

MS――成就动机强度

PS――主观估计的成功概率

IS――成功的诱因值(自豪的强度)

这里PS和IS之间是互补关系。就是说,在完成困难任务时,主观判断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成功之后人产生的成功满意度越高;反之,任务容易,主观判断成功的可能性越高,成功之后人产生的成功满意度越小,所以有IS=1-PS。

③TF=MF×PF×(-IF)=MF×(1-PS)×(-PS)

TF――避免失败的动机强度MF――害怕失败的动机强度

PF――主观估计的失败概率,与成功的主观概率相反,为1-PS

-IF――避免失败的诱因值,IF(害羞的强度)与PF(失败的主观概率)为互补关系,即IF=1-PF。

例如,某个学生估计自己在考试中失败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失败会产生强烈的丢面子、害羞感;要是自认为考不合格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失败也在意料之中,也就不怎么难为情,所以IF和PF为互补关系,即IF=1-PF。将PF=1-PS代入,则有IF=-〔1-(1-PS)〕=-PS

IF取负值是因为害羞的强度与避免害羞的强度(避免失败的诱因值)是相反的。

将上述的TS、TF代入公式①,则有

④TA=〔MS×PS×(1-PS)〕 〔MF×(1-PS)×(-PS)〕

=MS×PS×(1-PS)-MF×(1-PS)×PS

=〔(1-PS)×PS〕×(MS-MF)

由上述公式可推出结论:如果成功的动机大于失败的动机,而且对成功的概率估计为0.5时,动机的力量最强;相反,如果希望成功的动机小于或等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时,不论对成功的概率做何估计,动机的力量都很小。

6.动机的认知理论

动机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在动机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分为四种:

①期待价值理论。

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认为期待推动个体获得目标。

②归因理论。

主张人对自己以往成败原因归属的认知,决定人是否有下一步活动的动机。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其代表。

③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强调期待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④成就目标理论。

强调个体从事成就活动,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需要是推动人活动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