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29334300000001

第1章 思想与行动(1)

1.确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论述了当前的文化建设问题,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在这些论述中贯穿着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体现着我们党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文明古国怎样对中华文明在继承与创新中实现新的辉煌的清醒把握,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规划了宏伟壮阔的图景,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作为一个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可以发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们提出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值得我们深思与深省,并化为我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文化追求。

首先,作为一门独特的社会科学,民间文艺学负有强固民族精神、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文化职责。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全面定位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当今世界,一个全球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在席卷而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中国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遗存地。民间文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自它跻身“世界遗产”行列以后,就标志着它不登人类文化大雅之堂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政论报告中使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文化高度。与物质文化遗产和典籍遗产相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口头遗产在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宝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我国文化遗产中有一半的内容、一半的形态、一半的样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我们真正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们光荣的文化历史,作为我们伟大而杰出的文化创造,作为我们的文化珍宝和杰作,从2001年引发全国性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热潮起,才不过6年时间,从1950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聚集起一批学术界、文艺界大家关注并搜集整理研究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才不过半个多世纪;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北京大学开展歌谣征集与研究活动算起,也不过90余年的光景。这与我国经史子集编纂与研究的学术传统,与长城、兵马俑、青铜器、故宫等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文化大革命兴起破除旧风俗、旧习惯、旧思想、旧文化的破四旧的风暴,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当其冲,遭受空前厄运。所以,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昌明的时代,从长期处于卑下和底层的地位而一跃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的时候,我们还远远没有为它们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清单,我们还家底不清,我们还没有完成最基础的普查与整理。假如我们要把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使它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真正与其“半壁江山”的文化地位名副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补上“整理国故”的一课。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前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最本质、最核心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人和传承的文化,是生命的文化和生活的美化。它的核心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情感、民族的凝聚力,它的表征是民族的身份和民族的标志。“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这一时代的文化课题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功用和社会功能也占据着重要的文化地位。我们必须在整理国故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传承与发展,要把不合时宜、不可持续的部分请进博物馆,让它发挥认识历史的作用;要科学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厘清精华与糟粕,坚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要培植民族根基与命脉的文化生态与文化基因,维护文化多样性,为人们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构建文化基础;要深入阐释和激活民族文化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传统文化支撑。

其次,作为我国伟大农耕文明的结晶和8亿中国农民的精神家园,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精神文化价值。我国农耕文明具有8000余年的漫长历史,我国以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为核心的封建历史延绵了2000多年,这是举世罕见的文明奇迹。民间文化遗产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中,口口相承、代代相传。我们拥有人类全部历史全部形态的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任何一种民间文学和艺术样式,都在它的历史单行道上走向了顶峰和极致,我们也不缺乏任何一种递进发展的文化样式。我们有傩戏、木偶戏、皮影戏和千姿百态的戏曲,乃至昆曲和京剧,我们有中国式的绘画,也有独特的书法艺术,我们有全套的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寓言、谚语、谜语甚至对联,直到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我们也有剪纸、年画、刺绣、风筝、泥塑、陶瓷、玉器等等精湛民间手工艺。我们的传统节日斑斓多姿、五彩缤纷、尊天敬地,娱人娱神,和睦邻里,传承审美。它们如今依然在广大农村活态传承,见证着中国农耕文明的伟大与辉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它以人为载体,以传人为主体,是非物化的、非静态的,是以动态、记忆、技艺为核心的另类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遗产,它诗意的栖居在我们辽阔的乡村,它的传承主体是我们广大的农民,它的生态本源和旨归是维系和传承农耕文明。我们的都市文明、市民文化也是从这个文化根基上生长出来的。中国的城市文化和市井生活深深的烙印着乡村的胎记和农民的记忆,乡土文化也因此是全体中国人的童真与记忆,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和文化情结。一位英国诗人说过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中国哲人则曰:“礼失求诸野。”当我们的文化和文学被外来文化冲昏了头脑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寻根”;当我们的节日被洋节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精神的还乡;当我们被摩天大厦和鸽子笼式楼房阻隔得人情冷漠的时候,我们要汇聚广场重拾旧时的乡土的秧歌;当我们生活与工作高度模式化、机械化、教条化、都市化并远离自然和土地的时候,我们需要重返乡土,体验“农家乐”。因为,那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一切文化的发生与发源地;那里有我们文化的原生态,有我们野性的、多样的、粗壮的、原生的文化基因。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高度评价党和政府近两年的两个重大政策与决策。一是2005年底,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与内容,要求各级政府采取与文物保护同样的态度与力度,加大抢救与保护工作。在这个通知里,还采纳了我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率先提出的倡议和政府提案,设立了“国家文化遗产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在这样一个每年一度的国家级的全民文化日里,将不断强化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各级政府与全体公民的科学的文化遗产观。假以时日,必将极大推动提高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使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深入人心,更好地传承灿烂丰富的中华文化与文明。二是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方案,春节在原定的法定节假日中按传统习俗,将除夕列为放假日,端午、清明、中秋同时被新增为国家法定放假日。也就是說,我国的四大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假日合而为一,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遗产在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制度里浴火重生。这些顺应民心的重大文化事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率先垂范之举,是将被载入史册、彪炳千秋的文化政绩。春节从除夕开始放假也是冯骥才先生的一个政协提案,其题目就是《关于春节放假按民俗惯制提前一天的提案》。这个提案是今年3月“两会”时提出的,年底便得到了落实。春节从除夕放假和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的传统民间节日合二而一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党中央、国务院尊重人民风俗习惯和历史传统,珍惜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节日中的文化传承、文化凝聚力、文化情感和民间审美的伟大举措。它郑重的向全体人民和全世界宣告我们为我们文化传统而自豪的民族自信;它宣示了我们党和国家立足悠悠中华文明而达到的文化自觉的时代高度和科学的文化发展观的确立;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民意、尊重传统、尊重民间、尊重祖先的文化创造的胸襟与文化情怀;它为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复兴、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培养、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写下了名垂青史的华彩篇章。把传统节庆纳入国家法定假日是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的统一,是社会建设与公序良俗的统一,是政府政策与民族传承的统一,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现代与传统、科学与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化、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这几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在中华大地上自发、自觉、自愿的延用了数千年,它们调节生产时序,释放和强化民族愿望,实行文化教化与濡染,展现民族艺术与文化狂欢。春节的大团圆与大欢乐,清明的追思与缅怀,端午的强身健体与文化崇尚,中秋的天人合一与千里相思,他们最本质最深刻的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奥秘和精神内蕴。在这些传统节庆里,有中国人民伟大的时间观、历史观、文化观、空间观、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群己观、审美观。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有多彩多姿的民俗礼仪、生产知识、自然规律、民间饮食、民俗表演、民间艺术、民间游戏、民间手艺……是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大舞台,它们年年演示,岁岁传承,代代创新,反复循环,无穷轮回,不断强化,与生命同在,与民俗共存亡。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已经在形成和确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迎来了它划时代的历史时刻。

第三,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的生力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样态和品类。既广及各种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又包括丰富的传统知识、医药与科技,还涵盖了传统和民间的口头文学、民间与传统的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民间手工技艺与民间美术等等。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各全国性文艺家协会中,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业务范围与对象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最接近的人民团体。我们的业务范围和工作对象,既包括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这样广大的文化的范畴,也包括口头文学、民间表演、民间美术这样的艺术领域;既重点建立与发展民间文艺学这样独特的学科,又广涉民俗学、人类学、文学、文化学、审美学、艺术学等各学科;既有一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博导、教授是我们的会员骨干,也有一大批基层文化工作者和遍布全国各民族的乡村和市井的民间文艺传承人。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具有普世价值和普世意义的文化遗产观,我们的一切的传统的民族的音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曲艺、杂技与魔术,木偶与皮影,都应当在今天的发展中借鉴和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为其注入传承、传人、继承、抢救、保护、弘扬的文化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与艺术的创造、个性、自由、创新的审美观相结合,为其开创时代的新路。

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观察与思考各类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命运与发展,我们必须将其视为具有全人类文明价值和人类文化伟大而杰出的创造,决不能让这些珍贵文化形式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任其自生自灭;我们必须全面整理和抢救处于濒危情境中的传统艺术,把不见经传的传统艺术中的活态技艺保留下来、记录下来,不仅要关注、研究、阐释其艺术特色审美价值表演技艺,也要关注、研究、阐释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人类价值;我们必须重视杰出传承人及其技艺的传承,要活态保护、生态保护、生活保护、生命保护,要代代相传,代有人才;要加强中华优秀艺术的教育,培养与强化民族审美趣味与审美思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利用传统艺术的丰厚资源,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如国际层面、世界顶级传统艺术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合作与推介。文化视野的转变与更新,将为传统艺术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昆曲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后短短6年来所产生的变化,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值得深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