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遗产而言,“整理国故”的任务首当其冲。就是说,我们要牢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的”、“行为的”、“人为的”、“非物质的”的特性,将其载体化、有形化。第一,要抢救与保护经典而精湛的古村落。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农耕文明和民间文化遗产最后的栖身地和精神堡垒。传统的村落民居与建造是工匠技艺的物化形态,民俗器具是传统生活的有形承载,乡间生活、风俗民情和民间表演都附丽在村落空间里。古村落的消亡,将是我们精神家园破败的惨痛后果。有鉴于此,中国民协将立即启动中国古村落紧急普查工作。第二,要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用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来看,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应该而且可以和彪炳史册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政治家相提并论的。日本、韩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一国的民间和传统文化的杰出传承人命名为“人间国宝”是不无道理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掌握着祖先创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统,是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甚至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高峰,比如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的获得者,新疆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说唱家居素甫·玛玛依就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荷马”或“活着的荷马”,将其与影响欧洲几千年的荷马及其史诗相提并论。人亡艺绝,人去歌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文化危险,中国民协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项目的意义正在此。第三,用文本的形式记录、整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书面化文本化,使其转化为可阅读、可记载、可传播、可鉴赏的出版物,会极大丰富我们的文化宝库,《诗经》和《荷马史诗》证明,这种文本转化与流传,会深远的影响人类文明的走向。第四,用现代视听技术录音、摄影、摄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即时的、瞬间的、动态的、音响的、行为的形体的表演记录下来,使其真实、完整、形象、直观、生动、多维的传承与传播。这是现代科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最大的福祉,使其可以超越时空真切地传播,为未来留下这一遗产的真实图景,其对未来文化的贡献不可估量。第五,数字化存储、利用与传播。数字技术与数字时代的到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又一先进的技术手段。数字处理、数字分析、数字传播、数字再现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现代化时代,使其在网络时代和信息社会文脉不绝文气不断,为时代增添灿烂的文化光影和文化色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开展了数字遗产的保护,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遗产对于当代文艺的发展还可以发生革命性的影响。从全部世界和中国的文艺史发展规律看,民间文艺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作为一种文艺经典的民间文艺,从审美与艺术发展史看,有三种贡献于历史的方式与途径。第一,从民间直接记录或演示的民间文艺,其原生态就可以直达人类文艺的巅峰;第二,经过一定的科学的整理、改编,保持民间文艺的原汁原味,也可以产生文艺史上的经典名作;第三,以民间文艺为素材题材,从民间吸取养分,经加艺术的再创造和个性的表达,成就文艺名家和精品力作。这三种贡献都曾一次次改写世界和中国的文艺史。鲁迅先生说过:“旧文学颓废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如文人细腻,但他却刚健、清新。”(《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第76页)这样的例子不仅曾经见于过去的文学史,也必将不断出现于文学的未来。
(本文删节稿发表于2008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2.从自在走向自觉
——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伟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深刻认识其学理基础、文化根源、思想蕴藉,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还首次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文化继承创新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全国的文化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的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认真的研究。
(二)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①正如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传统和学科领域主要在于历史学、考古学、文艺学等学科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理念主要来自于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美学。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文化行为、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律,并且长期关注不同族群和民族的价值观及其文化影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中,共同的价值观是其核心内容。其具体表述有:“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促使各国人民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以及确认其文化特性的强有力手段”(1989年《保持民间创作建议案》)②“根据《保护民间创作建议创作建议案》,‘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词的定义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他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方式口头相传。”(《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③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观。价值是人类文化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核心和文化指向。它标示着文化的内在结构与模式,也指示着文化发展的选择和路向。在价值文化和文化价值研究中,人类学有两项成果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德国哲学人类学家马克斯·舍勒的研究,他认为文化价值的确立有五种优劣比较标准:①一个持久的价值胜过短暂的价值;②上帝和艺术品为所有人享有的价值胜过可以分配为个人占有的任何物品;③高层次的价值之所以胜过低层次的价值,首先在于其独立性;④价值体验愈是深刻,从中得到的满足也就愈多;⑤精神的、神圣的价值不似具体的价值那样倚赖于感受主体。④舍勒把客观的价值、主观的情感与理想的人格融为一体来认识,从而形成他的价值理论。他还具体划分了价值的五种由低到高的价值层次,即:感性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宗教价值。其中精神价值指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其对应的文化取向是贝多芬、莎士比亚这样一些“天才”的理想人格。舍勒的价值文化解析了价值的层次性、多元性、多样性,并且指出了价值具有高低上下、核心边缘、时间空间、个体群体、共相殊相、恒久与短暂等丰富性与复杂性。他同时指出了艺术品、艺术家及其人格理想、精神与情感价值在价值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居于核心价值之内。二是美国文化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价值研究。鲁思·本尼迪克特是文化人类学家中研究文化构形最有成绩的一位。文化构形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系统的永久的实质是由一系列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组成的,这一系列的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构成了把每一个社会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向心力,每种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都是独特的,从其出生,经历文化濡化、儿童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的过程而被深深刻印于文化中的每个“成员”身上,文化构形在整体上会在处于其中的成员个性中反映出来,并使人们可以总结出不同人群的不同特征。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往往经久不变、代代相传。⑤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是《文化模式》和《菊花与刀》,她在文化构形研究中深入探索了什么是每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并具体化为文化模式的机制。她没有局限于关于巫术、图腾、宗教、神话、习俗、常识、人格、仪式、象征、禁忌等人类学普遍关注的文化特质的功能分析,而是深入揭示各种文化特质的内在的本质关联,从而发现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由各种文化特质整合成的共同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本尼由克特认为,人类文化由各自相当不同的价值秩序制约着,呈现出多样性,从文化的内部给这些多样性定性的东西,是那个文化的主旋律。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就因为文化有它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所谓文化的统一形态,指的是被民族精神从内部统一了的文化的一种首尾一贯的状态。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不灭亡,就一定要固执地寻求一种统一形态。她指出:“当我们明确地认为文化行为是地域性的、人所作出的、千差万别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穷尽它的重要意义。文化行为同样也是趋于整合的。一种文化就如一个人,是一种或多或少一贯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各种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性目的,它们并不必然为其他类型的社会所共有。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贯统一的形态。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的独特目标的特征。我们只有首先理解了一个社会在感情上和理智上的主导潮流,才得以理解这些行动所取的形式。”⑥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本尼迪克特也讨论了民俗文化和艺术风格问题。她认为风俗习惯对人的经验和信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人会用不受任何影响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人们总是借助于一套确定的风俗习惯、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来观察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⑦关于艺术风格,她认为,伟大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盛行也是与文化整合相一致的,如哥特艺术,“起初只不过是地方性艺术形式和技巧中一种稍带倾向性的偏好,以后愈来愈有力地表现出来,并且整合成一种愈益确定的标准,最后形成了哥特式艺术”。⑧
显然,在舍勒和本尼迪克特的相关伦述中,存在明显的思想和学术的渊源关系。他们的思想与学术曾在人类学界和文化界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以为,人类学学科的“核心价值”研究,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的学理基础。人类学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学术关联。人类学的核心价值理论来自于对族群、民族、国家的民俗民间文化和非特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