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钟敬文学述》,81页。
19《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18页、19页。
20《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自序”。
21《世纪老人的话·钟敬文卷》,18页。
22《建立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18页。
21.回应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中国问题
——论冯骥才文化遗产学术思想
冯骥才文化遗产学术思想论集《灵魂不能下跪》出版发行了。这是读者早已企盼的一部文集。近十几年来,冯骥才的写作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这位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化小说的主将,放弃或者说疏远了小说样式,却以一种文化学术与思想者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以其震聋发聩的言说令人警醒之余又长久地发问:他是为了什么?这部文集的出版或可为大家解疑释惑。
本文集收入了冯骥才近期和近些年来各种体载的对文化遗产、文化问题的讲演、论文、随笔、考察报告、杂文、言论等等,分为五编:论抢救与保护、论文化困境、论城市文明、论民间审美、论田野经验;洋洋数十万言。从分编目录上就可以看出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广博,系统地、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对当代文化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全面的阐释,许多篇什是新作、近作、力作,并在社会上引起过巨大的反响,在政府决策、政策制定、文化自觉、文化工程、文化行动、全民文化生活、学术发展等方面引发了系列的变革、变化和转型,在当代文化界、学术界、思想界独具影响,独有魅力,独树一帜。事实上这部文集也回答了关心冯骥才文学创作的读者,关于他的写作重心转向的原因、意义和目的。读者在冯骥才文字的深处能看到一以贯之的文化良知、问题意识和哲学沉思。
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推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思想、文学、艺术等也全面转型。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政治向多极化方面做出努力与选择,文化则在激烈的碰撞中,渐次发出多样化的声音。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而言,坚持文化的多样化,就要真正地解决本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就是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文化现实。这是一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扰。就文化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所要解决的问题,丝毫也不比发展中国家少。当然他们各自的问题可能在性质上完全两样。经历了现代化进程、从工业文明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时代悖论:一方面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发展,人类全面征服自然,并前所未有地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失衡了的自然生态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报复人类,科学技术发明也带来了核武器这样毁灭人类的战争机器,技术失控为“超人”,同时社会与文化全面异化,人被自己所创造的一切控制与摆布,人与自然和传统失去了天然的联系,人类正在失去自由,失去历史。而正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最为严峻的现实则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转型与变革,在这种转型与变革中,既无可避免地要经历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阵痛,又要有效地规避与应对后现代主义时代的社会问题。当西方有识之士正在自己的困境中向非西方社会的古老文明寻求“天人合一”这样的伟大智慧时,有古老文化与文明传统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举一反三,瞻前顾后,必须审慎抉择。在文化方面,前瞻性的思维应该指向三个困惑与矛盾的焦点:一是前工业时代的农耕文明向工业、后工业文明转型中文化何在文化何为?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着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与民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出路?三是全球化浪潮中怎样摆脱惟西方现代化马首是瞻并紧紧维系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本土化?
作为本土的思想家和文化学者,冯骥才从80年代我国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就以其独到的文学作品参与了“文化热”的文学实践。他是文学界寻根小说和文化小说的重要干将,他的《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阴阳八卦》、《俗世奇人》等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他在现代化背景下对民族根性的思考。这些作品中隐藏着深深的民族忧思,又莫以名状地透露出中国古老文明的神秘与神奇。80年代的“文化热”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古老文化与文明前途的思考。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此神速,我们是如此迫切地需要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所以,90年代以来,文学不热、文化淡化、社会多元。文学界、文化界的思考仿佛嘎然而止,从大众话语中销声匿迹。冯骥才却在固执己见地延伸自己的思考。但是,他选择了思想言说与学术阐发的方式,用非小说的直接呐喊,发出了文化自觉的声音。这种文学的转向与思想的轨迹,很有些像鲁迅先生。转向文化写作的冯骥才,围绕中国文化的前途与命运、中西文化遗产观比较、民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文化现实中的困境与应对、当下的文化危机与文化濒危等展开了卓尔不群的思想,锋芒所向,锐不可挡。
首先是抢救老街、保护城市的古老文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加速度发展,城市改造的力度前所未有。高楼大厦、玻璃幕墙、西式洋楼、罗马花园、城市广场迅速取代古建筑、古民居、古街道、古城镇。除了若干古建与文物专家发出微弱的抗争之声外,人们普通沉浸于发展的喜悦之中,并不在意其中深含的文化隐忧。一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化抉择的时代大课题其实已经横亘在我们面前。从《手下留情》等一系列文章发轫,冯骥才开始在大众传媒呐喊疾呼。与一般学者发出的声音不同,冯骥才的思想并不局限对个别的经典建筑被毁的痛心和挽惜,他发现其实事关民族文化的前途与命运,也事关中国现代化的终极取向和世界形象。他强烈的抨击了神州遍地小洋楼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价值观,指出当前城市的十大雷同中的文化困境。为此,他全面思考了中国城市发展为什么要留住我们的文化。他指出,城市中的文化和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千城一面与古城风貌的破坏不仅不能视为建设和发展的政绩,而且应予以黄牌和红牌警示。他建议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政府绩效观中确立“文化政绩”观,他还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解说老街的意义、遗址的价值、城市的记忆等等。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他比较过西方各种社会形态和文化现代化模式,从中抽绎出共同的细心呵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经验与教训,以资借鉴与参考。与此同时,他以独立的中国文化人的眼光审视与分析了全球化中的文化困境与抉择。他在我国最著名的报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求是》等报刊上发表了《谁在全球化中迷失》、《警惕地球文化》、《发扬东方文化的独特性》、《弱势文化怎么办》、《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复兴的时代》、《为了文明的尊严》、《疾进的东方与返回的西方》、《一百年的教训》等数十篇文章,连篇累牍地轰炸人们麻木的文化知觉,骇世惊俗又精彩纷呈。其核心意旨是:中国伟大的城市、街区、民居、建筑是古老文明的载体也是城市的灵魂,现代化不是西方化,独特的文化传统决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相反是我们受用不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崛起必然有赖于或者率先表现为中国文明的复兴,文化才是我们融入未来地球村的身份证,中国的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眼光。他是以全球的视野来思考回应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中国问题,因而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震撼力和说服力。此间,他痛斥国内文化方面的建设性破坏、文化粗鄙化、伪文化、无文化的城市再造、文化旅游化庸俗化浮浅化、文化破坏与流失、文化自卑自贱等等,从文化皮毛式的西化现象直指文化殖民心态和社会自卑心理,其批评掷地有声,振衰起颓,不容拒绝。他开启了人们的文化眼界,也凿开了我们文化自识的混沌蒙昧。
1992年,对天津市商业老街估衣街的抢救,使冯骥才的文化思想与文化行动结合起来,构成了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个案,他成为有史以来最特立独行的文化学者。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思想,又以行动推广思想,最终以个人的文化自觉影响了全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观点是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著名理念,但是在思想上阐发和达到文化自觉境界的学人并不多,冯骥才是这不多中的一个。他还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文化自觉必须转化为文化行动和全民的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实现这一文化理想。在抢救估衣街的过程中,初期他像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带领一帮文化人抢救性摄影、摄像、录音、调查、考证、访谈,到后来,政府支持了,老百姓打出横幅欢迎了。他整理的估衣街和天津老城风貌、老房子等五大卷影像册,如今已成天津古城风韵的绝响。他甚至从他所居住的天津入手,发表了十余万字的文章,全面阐述了天津古城的文化意义。比如,《我们的母亲六百岁——为天津建城六百周年而作》、《指指点点说津门》、《阐释五大道》、《甲戊天津老城踏访记分、《历史的拾遗——关于天津历史文化的第三空间》、《老街的意义》、《遗址的价值》、《小洋楼的未来价值——天津老房子、小洋楼风情》、《天后宫与天津人》、《天后宫剪纸》、《从圣彼得堡到杨柳青》、《妈祖,从信仰到文化》、《挽住我的老城》、《海河边的意大利》等等。这些学术研究、文化思考、美学阐发,在学术的深度与思想的高度上两相结合,字字珠玑,把天津文化的历史、现在、未来叙述得声情并茂又惊心动魄,对天津文化的定位、保护、弘扬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在天津人民的心目中,他几乎成了天津文化的代言人。无怪乎许多文化名城的有识之土都惋叹本地缺少冯骥才这样的文化思想者!辉煌的古都和灿烂的城市文明曾经是中华大地上不朽的奇迹,但是随着老北京城墙、胡同、四合院的消逝,随着一座座古城毫无顾忌地被推土机推倒,我们毁掉了历史,城市的个性与记忆荡然无存,整整一代人对此竟浑然不觉!这是怎样的历史的悲哀和文化的悲剧!读一读冯骥才的文章,真是令人醍醐灌顶!
其次是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文化界和各国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在全球范围展开了统一的抢救与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行动,施行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1年,冯骥才出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并在以上全球行动之前在全国启动与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冯骥才的文化思想与行为拓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天地。提出抢救与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他的思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大国,农耕文明极其璀灿,但人类在从狩猎文化转向农耕文明时,对前一种文化未进行记录记载,至使远古文明和狩猎文化踪影难寻;当前农耕文明正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时代全面转型,必须把中国在世界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农耕文明活态地记录下来;农耕文明以农村文化为样式,必须及时记取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深刻而令人痛惜的教训,坚决防止千村一面的文化悲剧重演,新农村不能变成“洋农村”,要守护住农耕文明的伟大传统和文化多样性;民间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民间的、乡野的、田园的、活态的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在这两方面以及就其繁复性、古老性、生动性、现实性等各个方面,它都堪与典籍、精英、圣贤、宫廷文化和物质文化遗存相媲美,是中国和人类文化的半壁江山,但却从未系统、全面整理与呈现,文化家底不清,甚至还未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严重濒危与迅疾消亡,亟待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源自悠久的远古时代,又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其间有大智慧、大情感、有无言的大美,是民族精神的命脉,民族情感的源泉,有超越时空的精神密码存焉。我们曾经太不了解、太过轻视这种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了。当一种全新的人类文化遗产观确立起来的时候,为了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来。
鉴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古建遗址维护、古籍整理等截然不同的方法和对象,冯骥才大力倡导拿来国际人类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前沿的理念与方法,同时揉进自己对中国民间文化与我国学术界现状的思考,提出了全面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学术方法。就理论与田野的关系,他提出了田野呼唤理论的观点,希望民间文化专业工作者,当前更紧迫是要走向文化正在消亡的田野,要在田野中获得研究的最鲜活的素材和问题;随即他又撰文向学界呼唤,理论要指导田野,强调抢救、保护、记录、研究应该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文化工程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与理念,使田野作业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准。他还积极倡导当代田野记录必须有视觉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参与,立体的、动态的、全面的、视听的、文献化的、数据化的调查、记录与存录。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濒危形势,他基于自己田野考察所见,提出了当前最濒危、最迅疾消亡的对象,是远古文化遗存、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传承人、古村落。所以,抢救工程要尊从濒危优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