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年,刘豫将都城迁至汴京。宋高宗虽然以外国之礼对待齐国,称刘豫为“皇帝”,但伪齐军队对宋朝的友好态度并不买账,经常侵犯宋朝边境。
公元1134年,宋高宗派大将岳飞进攻齐国,夺取襄阳六郡。高宗不想扩大战争规模,只许岳飞夺取荆襄,不许他挺进中原。5月,岳飞夺取郢州。在此之后,岳飞部队分为两路,一路由张宪率领,攻打随州,一路由岳飞率领,攻打襄阳。
张宪久攻随州不克,岳飞派熟悉荆襄地理的牛皋助战,终于攻破城池。岳飞则打败襄阳守将李成,占领襄阳。刘豫见势不妙,请求金朝派兵援助。金兵来到襄阳,也被岳飞打得狼狈而逃。
1135年,金太宗死去,金熙宗即位。在金朝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宗翰等主战派官员相继被杀,挞赖等主和派官员受到重用。由于刘豫所统军队作战不力,已经遭到金熙宗的厌弃。1137年11月,金朝废掉刘豫,将他流放到临潢府。
公元1138年,宋朝定都杭州,改杭州为临安府。而金熙宗在主和派官员的劝说下,愿与宋朝讲和,归还关中、河南之地,以及宋徽宗灵柩、高宗生母韦太后。宋高宗大喜,重新提拔秦桧,让他担任枢密使。秦桧玩弄政治手腕,使宰相张浚、赵鼎受到免职处分,自己当上宰相。
秦桧还对高宗说:“如果陛下决心讲和,不要与别的臣子商议,只和我讨论即可。”宋高宗同意了。不久,金国使者张通古来到临安,要宋朝天子跪接金熙宗的诏书。这使宋朝官员非常愤怒。
枢密院编修胡铨(音quán)上了一道奏章,说道:“金人以关中、河南为饵,要使陛下成为刘豫。如果陛下同意和谈,宋朝天下就变成了金朝天下,万岁也成为金朝的藩臣。这怎么可以?陛下应将主张和谈的王伦、秦桧、孙近三人斩首,表示抗金的决心。”
秦桧大怒,上奏章道:“胡铨狂妄自大,口出狂言。他竟想联络同党,迫使陛下改变议和主张。此人必须严惩,不然如何表达议和的诚意?”宋高宗此时一心议和,欲将胡铨送往昭州(今广西平乐)监管,迫于群臣压力,才将胡铨改任监广州盐仓。
秦桧为了达成和议,以徽宗逝世、高宗居丧为由,由自己代替皇帝接诏。1139年正月,宋、金达成和议,金熙宗实践诺言,宋主则向金主称臣,每年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高宗对金人卑恭妥协,却终日得意洋洋。
■岳飞大战郾城
公元1139年5月,金朝发生内乱,主和派官员挞赖被杀,主战派官员兀术被封为都元帅,执掌军政大权。宋、金的和平仅维持了四个月,兀术就率领军队南下,夺回关中、河南之地。
1140年6月,司农少卿李若虚赶到德安(今湖北安陆),传达宋高宗旨意:“岳家军不可北上抗敌,立即回转汛地。”岳飞说道:“现在正是破敌的良机,怎能放弃?”他与李若虚商议后,决定矫诏发兵,大胆北伐。
岳飞进驻郾城,派王贵、牛皋、杨再兴等进攻金兵,收复了颍昌(今河南许昌东)、陈州(今河南淮阳)、郑州。兀术认为郾城必定空虚,遂率领十万精兵,向郾城杀来。
岳飞是一位重视军纪的将领,老百姓都将他的部队称为“岳家军”。一天,岳家军有个士兵拿了百姓的一束麻,用来捆柴草。岳飞知道后,就将他斩首。岳家军晚上休息时,都在路边宿营,老百姓请他们进屋,他们说什么也不肯。岳家军有一句口号,叫做“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当年宋高宗南逃的时候,岳飞在江南一带攻击金兵,打得金兵狼狈而逃。金兵非常害怕岳飞,称他为“岳爷爷”,并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后来,岳飞攻打襄阳,将齐军杀得大败。结果,他三十多岁就被封为太子少保、清远军节度使。
兀术深知岳飞的厉害,这次特地带来了三千多名“铁浮图”和一万多匹“拐子马”,自以为必定取胜。“铁浮图”是一种重甲骑兵。士兵、战马都身穿特制铁甲,刀枪不入;每三匹马都用绳子连在一起。至于“拐子马”,则是从两边向前包围的轻骑兵。
岳飞命儿子岳云迎敌,说道:“如果不能取胜,我就军法处置!”岳云作战向来勇猛,他带领军队杀入敌阵,打得敌人节节败退。兀术说道:“岳云小儿如此可恶!传我的命令,让‘铁浮图’、‘拐子马’迅速出战!”
“铁浮图’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决非岳云所能战胜。但岳云不肯后退,仍奋力拼杀。岳飞在城上发现此种情况,立即派出一支军队增援。这支军队用藤牌护身,手中紧握麻扎刀,只顾砍敌军的马腿。
结果,一匹战马被砍倒,与之相连的另两匹战马也不能前进。没过多久,铁浮图被杀得人仰马翻,死伤无数。铁浮图垮了,拐子马也变成了一群废物。岳飞发动总攻,金兵抵挡不住,向北逃窜。兀术逃到安全地带,流着眼泪说:“我自攻打中原以来,依靠‘铁浮图’取胜。想不到被岳飞彻底打败!”
兀术不甘心失败,又率十二万大军向颍昌扑来。当时,岳飞部下的统制官杨再兴正在巡查边界,恰与兀术相遇。杨再兴虽然只有二百人马,仍与金兵激战,并歼灭两千敌军。兀术大怒,引诱杨再兴到小商河,将他乱箭射死。
岳飞得知消息,非常伤感,命岳云增援颍昌。岳云到了前线,与颍昌守将王贵分为两翼,攻击敌军。兀术的女婿夏金吾被岳云一锤打死,金兵溃败,狂奔十五里才停住脚步。
接着,兀术与岳飞又在朱仙镇决战。当时金兵仍有十万之众,猛将如云。岳飞命五百名亲兵杀入敌阵,等到敌兵混乱时又发动总攻。兀术心惊胆裂,向北逃到汴京。岳家军经过三战大战,非常疲劳,于是在朱仙镇休息,整顿兵马。
当时,朱仙镇离汴京仅有四十五里。黄河以北的起义军打着岳家军的旗号,不断攻击金朝官军。岳飞眼见胜利在望,非常兴奋。他对将士们说:“咱们歇兵几日,再向北进攻。等咱们抵达金朝老巢黄龙府的时候,再喝酒庆祝吧!”(这就是成语“直捣黄龙”的由来。)
兀术逃到汴京后,惊魂未定,想继续北上。一位书生将他的马头拦住,说道:“将军不可离去,岳少保不足为患!”兀术惊奇地说:“岳飞智勇过人,绝非本帅所能抵挡,怎说不是大患?”
书生说道:“自古以来,没有权臣在内,大将却能立功于外的。依我看来,岳少保不久就有性命之忧,还有什么本事为难于您呢?”他说的权臣,正是暗通金国、一心求和的秦桧。兀术经他提醒,才取消了北上的计划。
■岳飞班师
郾城大捷的胜利消息传到临安时,令宋高宗大为不快。宋高宗不愿前方胜利的原因有二:一是怕金人被彻底打败,放宋钦宗还朝。到了那时,高宗的皇位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二是怕岳飞功高震主,威望超过皇帝。如果任凭这种情况发展,高宗的威信必然下降。
秦桧是靠和议而得官的,金人如果失败,他的存在价值将彻底终结。在个人私利的驱使下,秦桧劝高宗调回岳飞。岳飞接到圣旨后大惑不解,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说道:“现在金人失去锐气,正是恢复中原的大好时机。如此良机岂可失之!”
秦桧看到岳飞的奏章,非常愤怒。他下达命令,让张浚、刘光世等将领从前线撤军,然后上奏章说:“岳家军已成孤军,若不撤回,必遭惨败。陛下不可坐视不管!”于是,宋高宗颁发金牌(宣布紧急命令的凭证),命岳飞南下。
岳飞接到第一道金牌,还在犹豫,可是没过多久,第二道金牌又到了。在一日之内,岳飞竟接到金牌十二道。岳飞悲愤交加,流着眼泪说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他知道宋高宗的决定已无法改变,只得下令班师。
老百姓们拦住岳飞的马头,说道:“您来到这里时,我们顶香盆,运粮草,全力支持宋军。这些事情金人是知道的。现在您弃朱仙镇而走,金人会放过我们吗?”岳飞取出金牌,哭泣着说:“君王命我撤退,我怎敢违背?”百姓听了,都放声痛哭。
岳飞说道:“现在我在朱仙镇停留五日,愿意跟随我的请准备行装。”百姓们非常高兴,很多人都愿意随宋军南下。五日后,岳家军护送百姓南下,来到湖北。岳飞上了一道奏章,要求将襄阳六郡的闲置田地分给百姓,让他们在这里安家。宋高宗批准了。
兀术听说岳飞已经撤退,又兴兵进犯宋朝,重新占领河南之地。当时宋朝诸将之中,以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军队最多。秦桧将三大将调入京城,封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三大将的兵权被削夺。
这时,兀术给秦桧写信,说道:“你整天希望两国和好,岳飞却想夺取河北。更何况岳飞杀我女婿夏金吾,我不报此仇,实在不能甘心!要想议和,必须将岳飞除掉。”
秦桧收到这封密信,开始谋害岳飞。公元1141年8月,在秦桧的指使下,谏议大夫万俟卨(音mòqíxiè,万俟是姓)、御史中丞何铸给宋高宗上奏章,批评岳飞居功自傲。岳飞不愿陷身于官场争斗中,向宋高宗辞职,去庐山母亲墓旁隐居。
秦桧的目的是置岳飞于死地,岂能善罢甘休!枢密副使张俊虽是名将,却妒忌岳飞,秦桧与他勾结起来,商量除掉岳飞的主意。不久,张俊移驻镇江,诱使岳家军将士诬告岳飞。将士们知道岳飞的为人,都不愿谋害旧日上司。
张俊听说岳飞为维护军法,欲将都统制王贵斩首,后因众将讲情,才将刑罚改为杖责。张俊找到王贵,说道:“当初岳飞待你不仁,你难道不想报仇吗?”王贵摇头道:“大将总会用刑,我怎能因此生怨?”张俊探知王贵的隐私,以此要挟,王贵终于屈从。
接着,张俊又用钱财收买前军副统制王俊。王俊曾经当过刽子手,专爱陷害别人,因此人送绰号“王雕儿”。他加入岳家军后,五六年都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心怀怨恨。王俊写了一份状子,诬告上司张宪欲带大军去襄阳,使岳飞再次掌握兵权。
张俊接到诬陷状后大喜,命王贵擒拿张宪。张宪是条硬汉子,虽受严刑拷打,始终不肯招供。张俊只得伪造密报,说岳云曾给张宪写信,策划兵变。
秦桧进宫见宋高宗,说道:“岳飞可能图谋谋反,必须将他父子宣入京城对质!”宋高宗说道:“岳飞是员猛将,深得人心。如果非要追查他,只怕动摇军心,对寡人不利!”
秦桧见高宗如此怕事,不再与他商议。秦桧伪造一道诏书,召岳飞、岳云入京。岳氏父子刚到临安,就被抓入大牢。宋高宗见事已至此,只得命御史中丞何铸、大理寺卿周三畏审理此案。
■英气浩荡风波亭
公元1141年10月,岳飞被押入大理寺大堂。主审官何铸责问道:“有人向枢密院告你,说你对皇帝的决定不满,想重新掌握兵权。事已至此,你还不招认?”岳飞答道:“我如果想发动兵变,早已去鄂州准备,怎会仍在庐山?”
何铸又说:“你不要为自己辩白了!有人说,你命岳云给张宪写信,让他带兵造反,恐吓天子。难道这些也是假的不成?”岳飞说:“既然如此,书信在何处?”何铸只得说道:“据密报上讲,张宪害怕被查,已将书信焚化。”
岳飞愤怒地说:“你们所说的罪状,竟然一点证据都没有,这如何能让岳某心服?上有皇天,下有后土,可以证明岳某的清白。”说着,他把自己的上衣脱下,露出脊背来。众人发现岳飞背上竟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肌肤。
原来,岳飞的母亲为了激励岳飞报效祖国,用绣花针在他背上刺了这四个大字。这一下,周三畏以及众衙役全都肃然起敬。何铸虽是秦桧党羽,毕竟天良未丧,知道岳飞忠心报国,立即退堂。
何铸拜见秦桧,说道:“岳飞忠心耿耿,未必反叛朝廷。是不是相爷弄错了?”秦桧见何铸居然为岳飞说话,摇头道:“皇上的意思是给岳飞定罪,我也毫无办法。”
何铸难过地说道:“我岂敢违逆皇上、相爷?可是现在强敌尚在,就斩杀朝中大将,会使将士离心离德。这对朝廷到底有何益处?”秦桧不悦,但终究不好撕破脸皮,只得勉强与他叙谈几句。周三畏对秦桧的态度非常不满,挂冠离职。
秦桧恼羞成怒,将此案交与谏议大夫万俟卨审理。万俟卨用尽酷刑,将岳飞父子和张宪打得遍体鳞伤,可他三人就是不肯招供。
万俟卨为了交差,就给岳飞罗织罪名。他诬陷道:“岳飞担任节度使时,曾说自己和太祖爷都是三十多岁担当此职。他出此狂言,难道不是欺君罔上?当初发生淮西兵变时,岳飞延误发兵日期,哪有半点忠心可言?”
枢密院使韩世忠虽屡遭冷遇,仍关心着岳飞的案情。他亲自去找秦桧,说道:“你们说岳飞造反,究竟有什么证据?”秦桧答道:“岳云给张宪写信之事虽未查清,但这事‘莫须有’。”(“莫须有”的意思,就是“也许有”。)
韩世忠叹道:“相爷竟然如此行事!‘莫须有’三字,怎能让天下人心服?”秦桧大为恼火,不再与韩世忠说话。
韩世忠回到府中,怒气不息。他的夫人梁红玉说道:“岳少保如此忠贞,尚且下狱,何况于你?不如赶快辞去官职,免得被奸臣所算!”韩世忠认为夫人言之有理,上奏章辞官。宋高宗命他以福国公的身份在家休养。
11月,金熙宗派使者到临安,与宋高宗讲和。金使约定:宋、金西面以大散关为界,东面以淮河为界;宋高宗向金熙宗称臣,每年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由于宋高宗的年号是绍兴,这次屈辱的和议就被称为“绍兴和议”。
12月,万俟卨又对岳飞用刑,并逼他招供。岳飞悲愤已极,提笔写道:“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此后,岳飞拒绝进食,只求速死。
阴历腊月二十九,秦桧在府中东窗下饮酒,又想起岳飞的事,禁不住用指甲在柑子皮上划来划去。当时秦桧的妻子王氏在旁相陪,看到秦桧心神不定,出言相劝:“你这个老头子,竟然没了决断能力。俗话说得好,缚虎容易放虎难呀!”
秦桧听从王氏的话,写了一张纸条,命人交给看管岳飞的狱吏。当天晚上,狱吏将岳飞、岳云、张宪绑到风波亭上,用绳子活活勒死。当时,岳飞三十九岁,岳云才二十三岁。狱卒隗顺对岳飞非常同情,将他的尸体背走,找个隐秘所在埋葬。
秦桧害死岳飞,还不肯放过他的家人。他派人斩没岳家财产,将岳氏全家流放岭南。岳飞非常清廉,家里只有数条金、玉犀带,一些盔甲、兵器、布绢、粮食。岳飞之女得知父亲的死讯,抱银瓶投井而亡,后人称她为“银瓶小姐”,把她的葬身之井叫做“孝娥井”。
■虞允文书生退敌
公元1149年12月,金熙宗被海陵王完颜亮杀死,海陵王自立为君。海陵王怕众人不服,残忍地杀害了金太宗子孙七十余人、诸宗室五十余人。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并建造豪华的宫殿。
海陵王的野心极大,他篡位前曾对人言:“我要做三件大事:一是做执掌国家政权的人;二是南征北伐,生擒各国君主;三是让天下绝色女子做我的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