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
【原文】
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
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
【注释】
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六种说法:一是天皇、地皇、泰皇;二是天皇、地皇、人皇;三是伏羲、女娲、神农;四是伏羲、神农、祝融;五是伏羲、神农、共工;六是伏羲、神农、燧人,实际都是象征性的人物。
化:教化。
四海:这里泛指天下。
天下无所归功:不知该归功于谁。
帝:即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三种说法:一是黄帝、颛项、帝喾、唐尧、虞舜;二是太皋(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皋、颛顼;三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据近人研究,他们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体天则地:取法天地。体,取法。
言:言教。令:政令。
君臣让功:君臣之间互相推让功劳。
所以然:其中的原因。
待:等待,需要。
【译文】
“三皇”没有言词的教化,四海之内就得到很好的治理,所以天下的人都不知该归功于谁。
“五帝”遵循大地变化的真谛,增设言教,制定政令,因而达到天下大治。君臣之间互相推让功劳,四海之内才能形成正气,百姓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使用臣属不需要依靠“礼赏有功”,君臣之间就能和谐与共。
【原文】
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
【注释】
王:有二种说法:一是禹、商汤、周文武;二是禹、汤、文王。
道:思想,学说。
降心服志:使人心悦诚服的意思。
矩:法则,规则。
会同:朝见帝王。
王职:各种政务。
甲兵:军事。
患:祸患。
疑:怀疑,疑虑。
国定主安:国家安定,君主的地位巩固。
退:退职,退休。
【译文】
“三王”用道德治理民众,使人心悦诚服,设立法度以防备衰乱,四海诸侯共同朝觐天子,天子的职权不会废弛,虽然有军事准备,但没有战争的祸患。君主不怀疑大臣,大臣也不怀疑君主,国家安定,君主的地位巩固,臣下适时告老退休,君臣之间也能和谐无间。
【原文】
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
【注释】
霸:即五霸,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士: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春秋时亦指脱离生产的读书人,即知识分子。
信:信任。
疏:疏远。
亏:缺少,亏损。
【译文】
“五霸”用权术统御士,以信任结交士,靠奖赏使用士。失去信任,士就会疏远了。缺少奖赏,士便不会用命了。
舜的塑像【简析】
三皇五帝也好,三王五霸也好,之所以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够成就一番伟业,最根本的一点是抓住了当时历史环境中的主要矛盾。
“三皇”的“无言而化”、“五帝”的“体天则地”、“三王”的“制人之道”、“五霸”
的“制士之术”,可以说正应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主要问题。历史不能复制,但历史的经验教训却是值得借鉴的。社会在发展进步,治国的方略、施政的方针也应顺势而定。远古时代的“三皇”没有什么大道理的言传身教,就可以实现那个时候的天下大治;而上古时代的“五帝”,仅靠言传身教显然是不能平定天下,春秋“五霸”如果没有顺应天下的制士、制权之术,也不可能会在大乱中脱颖而出。作为掌握国家前途命运的国君,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明察人民的呼声,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治国方略。
【例文】
纣王暴虐断商朝
商代建国500余年,有三十多位君王,其中最为有名的无疑要算商纣王,这都是因为他“暴君”的称号名闻遐迩。
据史书记载,商纣王不仅天资聪明,办事利落,体力超人,他能拉回九头牛,可以用手托起房梁,而且能言善辩,大臣们都辩不过他。他有一件重要的历史功绩——平定东夷,舜将疆土开拓到今天的淮河、长江下游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
不过这样的人物一旦把智慧和精力都用来做恶事,那么后果更加可怕。过剩的精力使得商纣王疯狂追逐女色,看见美女妲己简直是连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商纣王贪图享乐,荒淫无度,喜好喝酒,沉迷于女色之中,常常彻夜嗜酒寻欢。他尤其宠爱妲己,只听从妲己的话,对大臣们的话置若罔闻。
为了讨妲己的欢心,商纣王下令从各地收集各种奇珍异宝,不断扩建宫廷的园林楼台。
他在宫廷里举行各种大型宴会,表演各种音乐、舞蹈、游戏。商纣王还让人挖了许多大池子,然后用酒灌满池子,可以供数千人狂饮不止;他还让人把熟肉悬挂起来,看上去像树林一样,人们可随便伸手摘取食用,这就是着名的“酒池肉林”。为满足自己的淫乐,商纣王让成群的男男女女赤身露体在“酒池肉林”中追逐戏耍,彻夜狂欢。后来人们常常用“酒池肉林”来形容君主生活的荒淫无耻。
面对商纣王的荒淫无度,很多大臣都埋怨责备他,甚至背叛了他,商纣王于是加重刑罚。反对他的人,甚至向他提出劝谏的亲信臣僚,都被施以重刑,轻者终生残疾,重者全家丧命。商纣王还设置了名叫“炮烙”的酷刑,用青铜铸造了一根中间空的柱子,让“罪人”
赤脚在烧红的铜柱子上走,走不过去的就掉在下面的火里活活烧死。
商纣王的大臣九侯有一个美丽的女儿,九侯把她献给了商纣王。后来九侯的女儿看不惯商纣王的荒淫无耻,商纣王一怒之下杀了她,并把九侯也杀了,然后剁成肉酱,分赏给诸侯们吃。大臣鄂侯来劝阻,商纣王把鄂侯也做成了肉干。
再没有大臣来劝谏了,商纣王更加淫乱。
这时,商纣王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王。商纣王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
商纣王的残暴激起了越来越多诸侯的反对。此时,地处商朝西边的一个属国周日益强盛,最后终于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纣王在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然后投火自焚而死。
残暴的商纣王自取灭亡,周朝正式取代了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