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笔墨纸砚的故事
29375700000002

第2章 会说话的笔(1)

古人对笔有敬惜的传统。毛笔为笔工和文人们提供了寄托文思的空间,富有文化意味。它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蒙恬造笔的传说

关于蒙恬将军对毛笔的创造有着这样的故事。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而当时文字书写,是用刀契刻的。由于边境军情瞬息多变,文书往来频繁,用刀契刻文字速度太慢,不能适应战时需要。

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得来了灵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毛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此后,蒙恬又因地制宜不断地改良,根据北方狼、羊较多之便,利用狼毛和羊毛做笔头,制成了早期的狼毫和羊亳笔。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亳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杆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再用胶粘牢。

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简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可见,秦笔的制作已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而且与现在的笔及其制法颇为相似,较之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大有进步。

传说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琏的别称。

相传农历3月16日与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村民们就要举行盛大敬神庙会,以纪念他们的笔祖。

大名鼎鼎的宣笔

宣笔是安徽省泾县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安徽宣州(今宣城)而得名,又名“徽笔”。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3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盛行于唐、宋,诸葛氏、吕道人、汪伯立等,都是一代制笔名手。

宣笔的产地泾县青戈江上游的花林,是个青山叠嶂、碧水如带、翠竹璧合、幽逸秀丽的地方。泾县产笔,历史久远。相传古代自有书契以来,我国便开始有笔,不过早期的毛笔很简易,也不叫笔。战国时期楚称笔为聿,吴称不律,燕称弗,到了秦代始称为笔。

宣笔一向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著称,具有装模雅致、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尖圆齐健兼全的独特风格。唐、宋时代,宣城兔毫(又称紫毫)笔极受到书画名家的仰慕和追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脍炙人口的《紫毫笔诗》:“江商石上有老兔,吃刘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又云:“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诗人耿伟在亲试宣笔后,欣然写下了《咏宣州笔》,盛赞道:“落纸惊风起,摇空邑露浓,舟奇与纪事,舍此复何从!”唐律把宣笔列为“贡品”,作了“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二两”的规定。到了宋代,笔工巧匠辈出,制笔技术又前进了一步,笔杆的雕镂艺术也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地步。当时全国制笔业中,以宣城诸葛高、诸葛渐、诸葛元等名声最重。梅圣俞诗赞:“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应试时用宣州笔,经“终试不败”,遂“以为珍玩”,平生书字每得诸葛笔则宛转可意,自谓除宣城外,不仅岭南无笔,就连“都下”亦无称心之笔。大书法家黄庭坚在接受友人赠笔之后,拍案叫绝,喜书《谢送宣城笔》。可见,宣笔当时在全国的声誉与地位,确实为其他笔种所不及。

但至元代,由于蒙古贵族对工艺美术的严重摧残,宣笔的显赫地位,逐渐为浙江善琏镇(善连古属湖州府治理)产的湖笔所取代。笔工多沦为奴隶,一部分流散到徽州依附制墨业谋生,一部分远走浙江、江苏等地。

时代发展到今天,宣笔的品种已扩大到二百多种,年产量达五十余万支。根据选用原料的不同,大致可分紫毫、狼毫、獾毫、羊毫等几大类。过去还用貂毫、鼠须、鸡毛、人须、胎发等原料制笔。一支高级宣笔,选毫尤为精严,制作程序也十分繁杂,非一人一手或一朝一夕可就。从选毫到成笔,还须经过水盆、装套、修笔、检验、装球等五个车间十几道工序。一支上品宣笔至少要修整二次,并用放大镜检查,足见宣笔制作之精湛和笔工艺人之辛苦。

近年来宣笔制造业发扬传统工艺,多方求教于书画名家,继承创新,现在宣笔的品种已多达三百多种,选料严格,工艺考究,精益求精。有名家设计的“鹤颈”、“古法胎毫”、“莲蓬斗笔”、“北尾合毛”,都达到了尖、圆、齐、健的四法要求。它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湖笔后来居上

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到现在,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湖笔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地处浙江湖州市的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素有“笔都”之称。小小的善琏,几乎家家户户会制笔,涌现出许多湖笔世家。北京戴月轩、上海杨振华、天津虞永和、杭外州邵芝岩等笔庄,都是湖州人开设的,且都以湖笔相标榜。

善琏制笔业大概开始于晋代。根据清代同治《湖州府志》记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隋朝人,名王法极,王羲之七世孙)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湖笔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最为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代以后,宣笔逐渐被湖笔所取代,奠定了毛笔之冠的地位,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

湖笔笔料的品种繁多,有软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多个品种。以羊毫为例,传统上只择取杭嘉湖一带所产的优质山羊毛,这一带的羊毫为上品,锋嫩质净。笔工们将这些优质笔毛料,按质量等级分类,分出“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黄盖锋”等四十多个品种。每—个品种之下,还要再分出若干小类,其精细程度,丝毫不亚于绣花。湖笔选料严格,主要选用山羊腋下毛,所取亳料须陈宿多晒,除去污垢,然后再根据毫料扁圆、曲直、长短、有无锋颖等特点,浸于水中进行分类组合,一般要经过浸、拔、并、梳等七十余道工序,被誉为“笔中之冠”。

湖笔的成名,与元朝大书画家赵孟烦有关,他对当地的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他曾要人替他制笔,如若有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发展有羊毫、兼毫、紫毫、狼毫四大类、近三百个品种。1983年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日本,曾带数百套湖笔作礼品赠送给日本朋友。

笔之于文才

话说南朝梁代有个著名的才子叫江淹,他一生写了不少精彩的散文、诗歌,被人们称为“才子江郎”。

江淹是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困,但凭着自身的努力,青年时代的江淹就已写得一手好文章。后来,江淹的才名传到了南朝宋建平王、刘景素那里。刘景素很欣赏江淹的才华,于是便给江淹写信,希望江淹能够做他的属僚。及后江淹去拜访刘景素,二人谈得十分投机。不久,刘景素就提拔江淹做了南兖州的官。没想到此时有个叫郭彦文的县令犯了罪,为了开脱罪责,竟诬告江淹接受过他的贿赂,江郭二人—起被抓到州府的监狱中。

江淹自问心中无愧,于是便在狱中给刘景素写了一封辞情恳切的长信,信中慷慨陈词,抒发内心委屈之情,实在是一篇精美绝伦的好文章。刘景素看了这封信后,十分感动,便立刻派人把江淹从狱中放了出来。出狱后,江淹又考中了南徐州的第一名秀才,从此才子江淹的名气就更大了。

后来,萧道成灭宋立齐,请江淹做史官,专责编写历史。有一次,襄阳发掘出一座古墓,并出土了一面玉镜和一些竹简。竹简上刻着的古体字谁也看不懂,人们于是便把竹简拿给江淹看,江淹一看就认出竹简上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情。从此,江淹的名气广传。到萧衍建立梁朝以后,拜江淹为光禄大夫,即皇帝的高级顾问,后又被封为醴陵侯,并赐给他封地。江淹当了大官以后,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再也不愿意动笔写文章了。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好久,依旧写不出—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采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黄山“梦笔生花”峰的由来

据传说,有一年春天,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了黄山。

这天,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李白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云涛如海的山顶。他面对奇峰异石,眼望茫茫云海,禁不住诗兴大发,于是轻舒广袖,昂首青天,高声吟诵道:

黄山四千仞,

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

菡萏金芙蓉……

声音高亢洪亮,引起空谷回音。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和一班小和尚。长老出得门来,仔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流潇洒,站在散花坞旁的岩石上,对天吟诗。长老心想,这人看上去气宇非凡,一定很有来历。于是便走上前去,连连施礼道:“阿弥陀佛,贫僧这厢有礼了。请问贤士尊姓大名?”

李白急忙转回身,躬身还礼道:“我乃碎叶李白。”

“哦,欢迎,欢迎。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翰林。”

李白微微一笑,连声说:“不敢,不敢。”

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们:“你们快回禅院,将我用清泉酿制的米酒抬来,我要亲手敬李翰林三杯。还有,把文房四宝一并拿来。”

小和尚飞快地跑了回去,抬来一坛好酒,又捧上笔墨纸砚,送到李白面前。

长老亲手用山泉把杯盏洗净,然后斟满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于是二人席地而坐,畅谈诗文,十分投机。

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便说:“多谢长老美酒,我要草书小诗一首,以谢长老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