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笔墨纸砚的故事
29375700000006

第6章 纸上的沧桑(1)

纸的出现为人类文明的积累、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人类的书写材料经历了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等,最后确定为纸。到了魏晋时期,纸完全取代了其他材料,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一直到现在,纸的地位未曾动摇过。这样看来,纸在文房四宝当中,是最具生命力的。

纸的历史

我们知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

纸的发明,首先是作为书写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在纸产生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发明了文字。不过那时文字是用刀刻在乌龟的甲盖和牛的骨头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在甲骨上刻字很费工夫,后来人们又开始在竹片和木板上刻字记事。刻有文字的竹片叫竹简,又叫版牍,所以又称为简牍。简的长度不一样,长的有3尺,短的只有5寸。当时人们写信的时候,往往只用1尺长的简,所以后来又把信件称为“尺牍”。还有一种简,三面起棱,可以竖起来,便于儿童阅读,这就是当时的儿童那个识字课本了。

随着人类的进步,毛笔和墨的发明,人们便开始在竹简和木简上写字。如果一些字写错了,便用刀削掉重写。直到今天,我们还把修改文章称为“删削”。

我们祖先在简上写了字,便用绳子、丝带或皮带,把一根根简编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一本本原始的书了。

“册”是—个典型的象形字,就像一根根简用绳子串起来的样子。

那时的甲骨和竹木简就是我们的祖先用来写字的一种特殊的“纸”。

那竹简和木简写书,虽然比在甲骨上刻字容易,可是这样的书仍有个大缺点,那就是笨重,翻阅起来十分麻烦,携带尤其不便。据古书上说,战国时代,有个大学者叫惠施,他出门旅行时,要用五辆车子装载他所带的书。所以后来人们称—个人学问渊博,就用“学富五车”来形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每天都有许多事情由他亲自处理。因为当时的公文都是用竹简和木简写的,所以他每天要批阅的公文竟有一百多斤重。西汉时候,有一个文学家叫东方朔。有一次,他为了向汉武帝提出建议,竟用了3000根竹简写了一篇奏章,由于太沉重,是由两个年轻人抬进宫中去的。这些故事说明,直至西汉时候,我国人民还是以竹木简为主要书写材料的。

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古墓葬。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生产在西汉时期的古纸碎片,纸的原料是大麻纤维。这些古纸因为是在灞桥这个地方发掘出来的,所以称为灞桥纸。根据研究,灞桥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植物纤维纸。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我国人民便发明了用植物纤维造纸,但由于这种纸张还很粗糙,还不能用于书写。

到了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蔡伦的人,总结了前人用大麻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试着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原料造纸。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成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纸张才有可能大量生产,并为以后书籍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到了晋朝时,人们已经开始普遍用纸写字了。

在我们的祖先已开始普遍用纸写字时,古埃及人在一种叫纸草的植物草茎上写字;印度人在贝多罗树的叶子(即贝叶)上写字;拉丁人、巴比伦人和蒙古人则分别把字写在树皮、砖石和羊皮上。

直到公元751年,我国的造纸方法才逐渐传到了西方。

赫蹏与纸

在纸发明以前,有一个关于“赫蹏”的小故事,跟早期的纸有关。

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二人都被召入皇宫,得到了汉成帝的宠幸。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是—个相当歹毒的人,根本不能容忍其他人与她争宠。然而宫中有个叫曹伟能的女官却为皇帝生了—个男孩,按说应该是皇子。赵合德知道后,就派人将那个孩子丢弃,把曹伟能监禁起来,给她—个绿色的小匣子,里面是用“赫蹏”包着的两颗毒药,“赫蹏”上还写着:“告伟能,努力饮此药……”就这样,曹伟能被逼服毒而死。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似乎也颇难辨别,因为后宫争宠乃至你死我活的情况在古代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后人也不免将自己的想象加入到真正的历史中。姑且不论此事的有无,但是包裹毒药写着字的“赫蹏”,究竟是什么呢?

20世纪末,著名学者应邵解释说,它是一种用丝绵做成的薄纸。原来在西汉,我国已经能制作丝绵了。制作丝绵的方法是把蚕茧煮过以后,放在竹席子上,再把竹席子浸在河水里,将丝绵冲洗打烂。丝绵做成以后,从席子上拿下来,席子上常常还残留着一层丝绵。等席子晒干了,这层丝绵就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丝绵片,剥下来就可以在上面写字。这种薄片就是“赫蹏”,也就是丝绵纸。

在东汉永远十二年(公元100年),学者许慎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这部字典里已经收有“纸”字。他解释“纸”字的意思,就跟在水中打制丝绵有关。因为最早纸是用蚕丝做成的,和做丝绵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纸”字就用“丝”做偏旁。

由此可见,“赫蹏”应该是一种很有名的丝绵纸。这种丝绵纸的发明,是当时劳动人民努力实践的结果。曹伟能死的时候是公元前12年,毫无疑问,“赫蹏”的发明年代应该是在这以前了。用丝绵纸写字,既光滑,又轻便,一定受大家的欢迎。不过,因它得用蚕丝做原料,不可能大量生产。

丝绵纸虽然不能大量生产,但它的制造方法却给人们很大的启发,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到造纸的诀窍,开发出新的造纸原料,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纸的发明

蔡伦出生在湖南耒阳县一个贫苦家庭,全家常常为衣食而发愁。因为家庭贫寒,年仅13岁的蔡伦不得不被送入宫中,走上了宦官这条路。他入宫五年一直不受重用,到18岁时才当上了“小黄门”。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他被提升为“中常侍”,负责传达皇帝诏令及管理文书。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被任命兼职“尚方令”,专门负责为皇帝制造御用器物,全权指挥全国选拔出来的优秀工匠。在他的督导下制出的产品样样工艺精湛,质量上乘。

古代最初的造纸方法是模仿缫丝业的漂絮法而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制作丝绵,先把蚕茧煮熟,然后浸泡在水中,再放在席子上反复捶打,将蚕茧捣碎,使蚕丝逐渐散开而成为丝绵,这称之为漂絮法。人们在生产丝绵的过程中,见到漂絮捶打后,总有一些残存丝絮留在席子上,晾干后便形成了薄薄的丝绵片。由此受到启迪,便学会用漂絮法制成丝绵纸,供人们书写之用。但是,丝绵纸的原料毕竟有限,而且成本过于昂贵,不可能大批量生产,更不易着墨书写,因此,很难取代竹简而成为书写材料。于是,蔡伦就按照漂絮法的原理,在实践中大胆摸索,反复试验,终于创造出用价格低廉的麻纤维取代丝绵做主要原料的造纸工艺。

传说有一天,对蔡伦颇为器重宠爱的邓太后派人给他送来一包新鲜的荔枝作为对他的格外恩赐,并同时嘱咐他十五日去拜见太后。蔡伦唯恐忘记,随手把日期写在了包荔枝的东西上。忽然,他灵机—动,发现这包果品的东西原来是可以写字的,于是他赶忙派人日夜兼程去追回进贡的人。进贡者告诉蔡伦,那种东西叫作“絮纸”,并将制作絮纸的全过程一一告知,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漂絮法。

蔡伦因为职务之便,材料选择和技术的准备都比较充分,所以“絮纸”的制作全过程很快就启发了他。他想,蚕丝毕竟是比较昂贵的材料,而且用蚕丝生产织物尚目.供不应求,并无制大量纸张的空间。经过尝试各种原料,蔡伦终于找到了价格低廉、来源充足的破树皮、废旧麻类、破渔网为原料。他仿照漂絮法的过程,先将它们洗净切断,浸渍沤制;再用力反复舂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接下来压平,就制成了纸。

从工艺上看,蔡伦博采众家之长,掌握了洗涤、剪切、沤煮、舂捣、抄制成型、定型干燥等几个基本工序,其中抄制成型、定型干燥是扶风纸、金关纸等皱纸未曾经过的工序,不经过干燥定型,纸会起皱,不可能用于书写。蔡伦首创了竹帘捞纸和定型干燥技术,使皱纸产生了质的飞跃。此外,他还发明了挫、揭、抄的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纸的质量。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自己造的纸呈现给汉和帝。和帝特别赞许他的创造才能,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并封他为“龙亭侯”。因此,蔡伦组织监制的纸也就被成为“蔡侯纸”。

若就制造“蔡侯纸”这套生产工艺的单项技术而言,其中有些是蔡伦的创造,如以废麻料,以“煮”的办法脱胶等;有的则是借鉴或继承前人的成果,如有舂米的石臼、抄捞坏丝等,更多具体情况已不可知。再就这套生产工艺整体说,蔡伦以前并不存在,是蔡伦自己的创造。因此,不管他继承前技术或多或少,由于这套完整而成熟的造纸生产工艺技术是蔡伦创造的,这套生产工艺的发明权就不属于别人,只属于蔡伦。

宣纸的来历

提起宣纸,人们都知道,它与我国传统的国画书法艺术几乎是密不可分的。它除了具有抗老化、防蛀虫、不易变形和变色等特点外,还具有洁白如玉、薄如蝉翼、纹理清晰、吸墨性强等特点,所以它一经产生,就为历来书画艺术家们所珍重。19世纪末,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曾荣获金质奖章,一举成名,从此成为誉满全球的名贵纸张。

可是,关于它的来历,恐怕鲜为人知。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据传说,早在东晋时,有个青年造纸工,名叫孔丹。有一年,他的师傅去世了。为了纪念师傅,他便用自己造的纸给师傅画了幅像,挂在墙上。可是一年不到,纸就由白变黄,由黄变黑,并且开始一片片剥落下来。孔丹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要是能造出一种经久不变的纸来,那该多好!于是,孔丹便联络了几个师兄弟,瞒着纸坊老板,搞起试验来。后来,老板知道了此事,便把领头的孔丹解雇了。孔丹也不以为然,便决定乘机到外地走走,看看人家都是怎么造纸的,决心搞出一种新纸来。

这一天,孔丹来到当时的宜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的泾县一带,只见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他走到一条小溪边,突然发现有棵大树倒在溪水里,裸露出水面的光滑滑的树干上,有一层雪白的东西,像一张薄薄的纸贴在上面。孔丹走近前,弯下腰去,剥了一块捏了捏,就像棉花—样柔软,像羊皮—样牢实。如果用这种东西造纸,恐怕能行,可这是什么东西呢?孔丹心里一时纳闷,想找个当地人问个明白。

正巧,孔丹看到百十步外有间小茅屋,门前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他急忙上前施礼道:“老奶奶,我向您打听那棵倒在水里的树……”只见老奶奶连连摆手,又指指着自己的耳朵,意思是耳朵聋。然后老奶奶对孔丹说:“客官,你要有话,请问我孙女吧!”这时孔丹才发现有位年轻少女背着竹篓走下山来。孔丹走到少女面前,客气地说:“请问姑娘,那倒在溪面上的大树上,有一层雪白的东西,是什么呀?”谁知道少女什么话也没说,满面羞涩地躲到老奶奶身后去了。

老奶奶看了孔丹许久,才走到孔丹面前说:“客官,有句话,说出来可不要见怪。我这孙女,十分孝顺。她父母已过世多年,几年来一直陪伴侍候我。我怕耽误了孩子,几次要给她完婚成家,她就是不肯。有一次,被我逼急了,她说:‘好吧,除非将来有个男人来到这里,问到咱家门前这棵倒在水面上的檀树,我才肯嫁给他。’当年虽是一句戏言,可如今却成了真的!”老奶奶说到这里,少女早已羞得满面通红,一边拽着奶奶不要再说了,—边低下了头。

听了老奶奶的这番话,孔丹心里想:这几年自己跋山涉水,吃尽千辛万苦,还不是为了造出像样的纸来!那树上的薄膜刚刚露出了纸的苗头,怎么能轻易离开呢?再说这位少女,品貌也端正,添上这么个好帮手,或许还能早点把纸造出来呢?想到这里,孔丹便说:“我是个造纸工,为了造纸给师傅画像,走南闯北已好多年,才见到这种雪白的东西。只要能造出这样的纸,大姐若不嫌我是个造纸的呆子,我怎能不依呢?”

姑娘听了,顿时高兴地走到奶奶跟前,打了一阵手势。老奶奶笑着,在姑娘的搀扶下,和孔丹—起来到溪边。老奶奶指着姑娘说:“她生下来的那年,恰巧这棵檀树倒在溪面上,所以就给她起个名字叫檀姑。这棵檀树泡在水里,雨过天晴太阳晒,太阳晒过又雨淋。天长日久,树皮便脱离了树干,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孔丹听了很是高兴,造好纸的方法这下可有了眉目啦!

后来,孔丹和檀姑结成一对恩爱夫妻。他们二人一道登山采集檀树皮和长在水边的蓼草,把它们放在—起浸润,然后晒干,揉制,蒸煮……经过多次试验,终于造出了上好的纸。孔丹用自己造出的好纸,为师傅画了一张像,挂在自家的堂前……

因为当时的泾县,与宣城、宁国、旌德等县隶属于宣州,所以当地人便把这种纸称为“宣纸”。由于许多近现代人不了解这个情况,还错把“宣纸”的产地误认为是现在安徽的宣城,这可是望文生义的典型错误。

宣纸与普通纸的区别,除了工艺特点外,还有用料上的区别。那就是宣纸主要是用安徽南部盛产的青檀树皮作为主要原料。

宣纸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生宣与熟宣。市面上销售的宣纸通常都是“生宣”。生宣纸有渗化、吸水、不易烘染等特点,因此一般适宜于写意国画和书法,不太适宜细腻的笔法。在生宣纸上刷一层胶矾水,其渗化、吸水的特性便没有了,因此习惯称这样加工后的宣纸为熟宣。熟宣主要适宜于精细的国画和书法。至于每个人在从事书法和绘画时,究竟选哪一种宣纸为好,可根据各自的书法绘画水平及具体应用效果而定。

宣纸问世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生产历史。早在唐代,宣纸便成为朝廷贡纸。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宣纸生产工艺又重放异彩。现在,宣纸的品种已增加到六十多个,其产品有60%左右销往国外许多地区。

薛涛笺的由来

薛涛,本来是长安人士,小时候跟随父亲宦游到四川,以后一直生活在巴山蜀水中。她聪敏早慧,八九岁时就已经通晓音律。但不幸的是,薛涛还没长大成人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无依无靠的她不得不以才艺来谋生。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前后,薛涛才十五六岁,便因文采绝艳而声名远扬。在这个时候,韦皋做了剑南西川节度使,他听说薛涛很有才华,便召她来侍酒赋诗,薛涛由此沦落为娼妓。薛涛初人幕府时,颇得韦皋的赏识,但后来却遭到了被流放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