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笔墨纸砚的故事
29375700000005

第5章 墨香传千古(2)

胡天柱(1742年一1808年),原名胡正,字柱臣,号在丰,绩溪县上庄乡人。乾隆二十年(1755年)从家乡来到休宁县城汪启茂墨店当学徒。由于干活勤快,不怕吃苦,为人诚实,善于经营,因此在16岁时被汪启茂招为上门女婿。乾隆三十年(1765年)承租屯溪汪采章墨店,这标志着胡氏墨业的肇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承继汪启茂墨店。胡天柱接管墨店后,回想到孔庙内“天开文运”匾额的象征意味,于是撷取中间两字,将“汪启茂墨店”改名为“胡开文墨庄”。

关于改换店名—事,在民间还流传着李廷珪梦点胡天柱的传说。胡天柱继承岳父汪启茂墨店时,已濒临倒闭,他日夜思索着如何振兴店业。有一次他从老家绩溪上庄村省亲回来,经过一座叫“溪源”的山。爬到半山腰,天色已黑,只得摸到附近一座山神庙里宿夜。睡至半夜,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位白发老翁手托一墨,飘然而来。老翁在他面前站定,问道:“你就是休宁汪氏墨店的胡天柱吗?”胡天柱说:“正是。老翁怎知贱名?”老翁笑道:“我便是南唐李廷珪,知你接替汪氏墨店,店业待兴,特来转达神明旨意。你可将店号改为‘开文’,取‘天开文运’之意。”说罢,将印有“岭耀彩”字模的神墨交与胡天柱,飘然而去。胡天柱从梦中惊醒,朦胧间见庙堂正上方有一块斑驳的匾额,上书“岭耀彩”三字,大喜过望。胡天柱回到休宁,当天就挂出了“胡开文”招牌。接着,根据梦中的幻境,融合徽州山水的风光,花了九九八十一天时间制作了—套“岭耀彩”墨模,用它制出的墨,立刻震动了制墨界和文坛。胡开文墨店很快兴旺起来。

传说归传说,真正使胡开文墨店卓立于世的自然是一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胡天柱令其子在黟县渔亭办了一家正太烟房,利用渔亭—带丰富的优质松木,精炼松烟,这就为优质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证。此外,他改革配方,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标准,终于生产出—批墨质极佳的著名珍品,如“苍佩室墨”、“千秋光”、“乌金”等。他所制作的“集锦墨”则长期当作贡品送入宫廷。“鱼戏莲墨”是他制作的—锭名墨,墨体呈手卷式,长12.3厘米,宽喱米,厚1.4厘米,重157克。墨的正面是当时户部尚书、歙人曹文埴所书乾隆皇帝五言绝句:“鱼戏莲叶壮,潜跃适生殖,周南喻民劳,慎哉鲂尾赤。”字体为楷书填金,末款书“臣曹文埴敢书”,并附“臣”、“埴”之连珠印。墨背面镂鱼戏莲图,体现江南盛世景象;—侧楷书“乾隆年制”,—侧楷书“胡开文造”。

胡天柱以墨业致富后,曾捐官而获从九品头衔,被赐予奉天大夫,成为正宗绅士。胡氏后人世代制墨,1915年所制“地球墨”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使胡开文墨业又一次大放光辉。

现在,屯溪、歙县均设有胡开文墨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其中,生产的胡开文牌超顶漆烟墨属珍品系列,共有一百多个品种和规格,系采用纯桐油烟、优质皮(骨)胶、麝香、冰片、公丁香等贵重材料精制而成,产品质量达到了“质坚烟细,色黑有光,胶轻易磨,味香自然”的理想境界。该墨下墨少而墨色浓,尤其是墨液扩散性能所表现的“纸墨效应”和用于书画而出现的“墨韵神彩”冠绝诸墨,堪称墨林一绝。超顶漆烟在1979年、1983年蝉联荣获国家银质奖之后,于1989年经书画墨行业质量评比,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绩溪县上庄则建有胡开文纪念馆,为胡开文长房七世孙胡恩浩创办。馆藏丰富,有胡开文祖创名墨墨薮(墨谱)、《徽墨志》、《徽州志》、《明经胡氏宗谱》的有关部分,均陈列于此。总之,古老的墨业于今仍大放异彩,香飘四海。

曹素功与徽墨

曹素功名圣臣,原名孺昌,字昌言,号素功,安徽歙县岩寺镇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去世。

歙县古称徽州,自南唐后,家传户习“人工制墨”,徽州是“徽墨”的故乡。宋徽宗宣和三年起,歙州更名徽州,徽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制墨中心,制墨业“家传户习”,非常繁盛。

墨不仅是一种必不可缺的书写用品,更是举世无双的文化艺术品。从墨的材料上分,主要分为油烟墨、松烟墨和油松墨三种。油烟墨即灯油之墨;松烟即用窑烧松木所得的烟灰;油松墨即用油烟和松烟的复合材料所制之墨。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不滞笔,宜于作画;松烟墨色黑而无光泽,胶质轻,入水易化,适宜写字;油松墨兼油烟、松烟之长。高级墨锭中配以天然麝香、冰片、梅片等名贵中药材香料,进货地远及云贵高原地区。和料牛皮胶以广州产品为上乘,也称“广胶”。高级墨锭还洒上金银箔。

曹素功自幼耳闻目染,从青少年起对制墨就有了浓厚的兴趣,并热衷于收集古代各种名墨,积累了制墨知识。

清顺治十二年(1655),曹素功中了秀才;康熙六年(1667年)授布政司,但—时没有实职,便将明末著名墨工昊叔大的墨模制墨,改“玄粟斋”为“艺粟斋”,开始经营墨业。由于他悉心探究秦汉时期“渝麋”(今陕西迁阳县)和唐代“易水”(今河北易县)的制墨遗法,又总结掌握了“徽墨”工艺,形成了曹氏制墨特色,即注重质量,对烟、胶选料一丝不苟,非松烟不取,非上色胶、澄净水不用,对墨模雕刻力求工细精微,更兼交游广阔,出入宦官人家,很快受到社会重视。相传康熙巡视江南时,曹素功献墨,蒙赐“紫玉光”三字。于是名声更大,经营业务节节上升。还创制了“天琛”、“千秋光”、“天瑞”及集锦墨“豹囊丛赏”等名贵之墨,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宝座,遂有了“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曹素功著有《墨林》两卷,主要辑录珍品墨和墨客题咏。

曹氏墨业“三不卖”

曹素功本人是曹氏墨业的创始人、奠基人,而他同时对儿孙耳提面命,使后代都深通墨道,成为善于制作、创作和经营墨业的好手,而曹氏后人秉承其注重质量、做精做深的文化,是曹氏墨业在随后的几百年里绵延不绝,并实现了大发展的关键所在。

素功在世时,其长子永锡就早已协助父亲司理墨业。顾宸在《墨林》题识中提到,他去访问素功时,素功“乃饮余酒,命其郎君永锡侍坐。永锡益豪于饮,谈三万杵之技甚悉”。永锡介入店事虽然较早,但后人很难见到有他名款的墨品,主要是因为父亲在世时,他仅仅是协助经营。父亲去世后,他只经营了短短六年时间就谢世了。

而永锡的长子——曹氏墨业的第三代传人曹西侯,则在曹氏墨业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曹西侯名定远,西侯是字,号班亭。年青时曾与胞弟霖远(雨侯)以监生资格到北京应顺天府乡试,但都没有录取,于是兄弟两人就在国子监就学。以后,两人又一齐回乡。接着,父亲永锡弃世,定远继承了父业。他经营“艺粟斋”前后达四十余年之久,以制作贡墨出名。兄弟俩制作的墨品,经得起“风高起燥”而不碎裂的考验,被认为深得制墨精髓,至今还能考见其名款的有“天章焕彩”、“太平清玩”、“海屋筹”、“清赏”等墨。其中“天章焕彩”是雍正年两江总督范时绎通过徽州知府沈—葵在“艺粟斋”定制的贡墨,沈一葵在《墨林》中有这样一段题识:“余奉命移守新安,制台范公委以治墨,供宸翰。因得接其文孙西侯,风流俊雅,克绳祖武。询其制法,备言其家传之秘,物料精好,和杵有度,参以前人之法,运其心得之神,墨以能事,不留蕴余。”

曹西侯对巩固和发展祖父曹素功开创的“艺粟斋”墨业,是作了极大努力的。乾隆帝弘历在没有做皇帝时谢人赠墨诗里就有“古来作者难屈指,前朝潘生今曹氏”之句。足见康、雍年间,曹家的墨品已身价百倍,风行—时了。

曹素功的曾孙士悦、士恂,是“艺粟斋”的第四代传人。他们继承祖业是在乾隆年间。这时,曹家的墨品进贡朝廷,已有定例。不仅如此,乾隆帝甚至曹家墨品赏赐官员。乾隆三十六年纂修的《歙县志》中就提到:“先是海内巨卿贡墨皆取制于曹素功……近则曹素功紫玉光屡充贡品,邀宸鉴,赐赉名卿。”这说明,“艺粟斋”在曹素功曾孙士悦、士恂之手时,名声更大了。

乾隆年间,曹氏墨品还传到了日本。日本墨工古梅园主人松井泰元于1742年所刻的《古梅园墨谱》“自序”里,提到“徽州官工曹素公(功)”。

至六世孙曹尧千,其制作的墨达到曹氏创业以来的最好水平,因而有“尧千氏为曹氏之冠”之说。曹氏墨业的“三个不卖”,即来源于此。曹尧千恪守质量和信誉,坚守“三个不卖”,即新墨保存不过—年不卖,墨锭外观不整齐不卖,墨面有裂缺不卖。因此,有人称他“不失去先人之良法,而继之于精专之功力”。据传,嘉庆召曹素功后代晋京演习,曹尧千在宫廷操作表演时,随着墨坯反复锤敲,馨香四溢,观看的大臣们众口赞叹。尧千氏遂创制“金殿余香”墨,记此盛事。后世推崇和承袭尧千氏技艺,至今仍沿用“尧千氏”商标。

胡开文毁墨

胡开文是“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清代四大徽墨宾之一。少年时去休宁县汪启茂墨店当学徒,诚实勤劳,精于店务,深得老板器重,被擢为推销员。在跑码头、奔商埠中含辛茹苦,为创业积蓄资金。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承顶汪启茂墨店,为创出高质量产品,挑选旧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资购买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后打出“胡开文墨庄”店号,在墨家如林中竞争,独占鳌头,获得厚利。又在屯溪设立销售分店,继而开设茶号、枣庄,置田产成为乡里巨富。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的腐败,徽州制墨业逐渐衰退,名家、名品的声誉也随之冷落。但唯有胡开文—家独呈一时之秀,一直保持着兴盛的局面。特别是他的“苍珮室”墨成了“抢”进皇室的贡品。这是什么原因呢?形成这种难得的现状其实有三个缘由:—是胡开文重用墨模雕刻、设计人才。他曾不惜耗费巨资,派专去搜集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北海、中南海等的蓝图,在汪近圣的基础上,邀请名家名匠重新绘制雕刻,终于制出了《御园图》墨六十四块。二是胡开文有—套“生意经”,他经常派出他的九个儿子到全国各地销售墨锭,扩大影响。三是胡开文极注意制墨的质量,以“造型新颖,墨质精良”而压倒了诸家,这也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

传说第二代胡开文(即胡天柱次子胡余德),曾造出一种墨,声称在水中浸泡多长时间也不溶化散色,因此慕名购此墨的人越来越多。

一天,有位游学的先生访问休宁,购买一布袋这种墨。不巧,他过河时掉了—跤,连人带墨都倒在河水里。上岸后,黑墨水淋了他一背,打开袋子一看,原来袋子里的墨经水浸泡,有的已溶化了。游学先生背着这袋墨找到了休宁胡开文,胡氏开始不信,游学先生当场以盆盛水,将墨浸入其中,不久,便见墨裂色散。胡开文当下违声道歉,并以一袋“苍瑰室”墨赔还。

此后,他便令所属各店各坊,立即停制停售,并以高价买回这种墨。不久,将这种墨全部倒入休宁城外的一池塘中,这池塘也变成“墨池”了。

如今,那“墨池”早已被泥土淤塞,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痕迹。但胡开文毁墨于—池的故事,却还在徽州—带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