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农业生产来说,“小暑”节气期间,正值初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相当炎热的时期,农业生产上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温风至从“立夏”开始到“夏至”这45天内,其风向多为南风;从“夏至”开始,一直到“立秋”前,这45天里多为西南风向。
每年到“小暑”节气,正值“初伏”前后,气温开始逐渐升高,连风都变成温风了。所以,这种情形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暑”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温风至”。
蟋蟀居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昆虫中的“蟋蟀”,认识亦比较早,《诗经·豳风·七月》篇里记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别名“促织”,《聊斋志异·促织》里记载:“(明)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蟋蟀“生土中,此时(指‘小暑’节气)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农历)七月(中旬)则远飞而在野矣。”(《礼记·注》)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昆虫中的“蟋蟀”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暑”节气二候的“候应”,归纳叫做“蟋蟀居壁”。
鹰始挚鸟类中的鹰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亦比较突出。每年到夏季农历六月“小暑”节气,捕杀肉食的鹰为了生存,会本能的“始习于击”。对此,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解释:“鹰始挚。挚,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挚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礼记作鹰乃学习。”所以,古人将“鹰”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夏季农历六月“小暑”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叫做“鹰始挚”。
对“小暑”节气的这一“候应”,学者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里亦有记载,其原文为:
《传》曰:“始挚而言之何也?讳杀之辞也,故言挚云。”
纬瑛案:《小戴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以及《周书·时训解》俱言“鹰乃学习”。“鹰始挚”,当即“鹰乃学习”。所谓“学习”者,即鸟类初成长之时振羽以学飞也。挚,猛也,搏击也。鹰鸟此时已成长,故学飞翔与搏击。
对夏季农历六月“小暑”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夏至后十五日,斗柄指丁,为小暑,六月节(气)。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作,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一候,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也。二候,蟋蟀居壁。一名“趋织”,一名蜻蚓,即今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三候,鹰始挚。挚,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礼记作鹰乃学习。
“大暑”节气与“候应”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大暑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每年到夏季最后一个月,即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大暑”开始。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来说,就是每年“小暑后十五日,斗柄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夏历)。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密切结合农业生产来说,“大暑”节气时正值“中伏”前后,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亦是喜温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腐草为萤所谓“萤”,即人们俗称的“萤火虫”。它体长约10毫米,雌虫发光器生在腹部第七节,雄虫在第六节和第七节。其所以能发光,是由于呼吸时使“萤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每年到“大暑”节气,萤火虫就会在腐草丛里出现。所以,“萤火虫”亦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大暑”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腐草为萤”。
其实,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的“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中所谓的“萤”,指的即是“萤火虫”。
土润溽暑自古始,“大暑”节气天气的确比往常更加酷热蒸人,尤其是“三伏”前后,每年总是会有几天使人们感到格外热得“发闷”。按照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叫做每年“大暑”节气,天气的变化非常明显的是:“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鬰(指天气‘热得发闷’)而为湿暑。”所以,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土润溽暑”,作为每年“大暑”节气二候的“候应”。
大雨时行雨分为大、小,大雨一般是指降水强度较大的雨。我国气象上规定:1小时内雨量为8.1~15.9毫米的雨,或者24小时内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皆为“大雨”。其发生的规律性是:每年“大暑”节气将要结束的时候,即在“立秋”节气之前,正值“大雨”季节。“大雨”较多,暑气闷热的现象也随之逐渐好转。所以,人们将“大暑”节气三候的“候应”叫做“大雨时行”。
其实“大雨时行”开始时称作“时有霖雨”。对此,学者夏纬英在《夏小正经文校释》里作了记载,其原文为:
纬瑛案:《左传》隐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尔雅·释天》:“洛谓之霖。”俱言雨之多耳。“时有霖雨”者,谓其时多雨,今日雨季。雨季在夏季七月,当是淮北大平原的情形。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大暑”节气与“候应”亦作了解释,原文为:
小暑后十五日,斗柄指未,为大暑,六月中。一候,腐草化为萤。萤,又名丹良,日丹鸟,日夜光,日霄烛,雕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明也。诗曰:熠熠宵行,另种也,形如米虫,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也。二候,土润溽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日蒸穆而为湿暑,俗称龊龊热足也。三候,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鬰,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秋季节气与“候应”
“立秋”节气与“候应”——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时间正值
农历七月
立秋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每年阳历8月8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立秋”开始。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叫做每年农历“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擎也,物于此而擎敛也。”密切结合农业生产来说,此时正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后季稻移栽和管理的时期。
凉风至社会生活实践中,风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非常明显,如“小暑”节气一候的“候应”名曰“温风至”。另外,每年农历七月“立秋”节气,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亦比较明显,不仅天气渐渐开始凉爽了,风也由温变凉了。所以,人们将“立秋”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凉风至”。
白露降所谓“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左右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从农业生产上来说,露水水量虽不多,但在少雨地区和干旱时节,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每年秋季农历八月(仲秋),在“大雨”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开始变凉,“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或曰“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指气温),茫茫而白者,尚未凝华,故日白露降。”所以,人们将“露”作为“立秋”节气二候的“候应”,叫做“白露降”,列入了“七十二候”。
寒蝉鸣所谓“蝉”,亦称“蜩”,俗名为“知了”,昆虫中的一种,亦名“寒蝉”或曰“寒蜩”、“寒蛰”等。古时候,人们对这种昆虫的认识“曰‘寒蜇’,蝉小而青紫者。”《礼记·月令》里亦载:“[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所以,“寒蝉”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秋”节气三候的“候应”,叫做“寒蝉鸣”。
“立秋”节气的三“候应”,《吕氏春秋·十二纪》里记载曰:“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立秋”节气及其“候应”亦做了解释,其原文为:
大暑后十五日,斗柄指申,为立秋,七月节。秋,擎也,物于此而擎敛也。一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日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礼记作盲风至。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日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日寒蜇,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处署”节气与“候应”——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处暑每年“立秋”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不像“三伏”那样的闷热了。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来说,即农历“七月,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每年农历七月、阳历8月23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开始“处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所以,人们将“立秋”节气后的这种变化叫做“处暑”,列入农业“二十四节气”之一。
鹰乃祭鸟每年到秋季,为了庆祝丰收,人们讲究猎取“豺兽”祭祀“天神”。在我国农村,这种“祭天”的生活风俗形成较早。据古籍《月令气候图说》里记载:自后魏始,“祭鱼”、“祭兽”与别的“候应”一样列入了“七十二候”,概括叫做“獭祭鱼”和“豺乃祭兽”,分别作为春季“雨水”和秋季“霜降”一候的“候应”。
古时人们将最先教民耕种之人祀之为神,即神农氏。古籍《白虎通·号》里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所以,每年到秋季“处暑”节气,人们要捕杀鹰祭祀“神农”。但捕杀祭祀“先农神”的鹰要特别注意“不击有胎禽,故谓之义。”(《月令气候图说》)古时人们将这种“祭鸟”的生活风俗概括叫做“鹰乃祭鸟”,并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秋季“处暑”节气一候的“候应”。
至明永乐年间,封建朝廷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将百姓祭祀“天神”和“先农神”的生活风俗与帝王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密切相配合,在京城的南面永定门内大街东西两侧,各修筑一座“天坛”和“先农坛”。
而祭祀“先农神”的建筑群——北京“先农坛”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主要建筑有先农坛、观耕台、神仓、太岁殿、庆成宫等。
天地始肃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有许多认识都受阴阳说的影响。例如,将十位数中的双数名为“阴数”;将单数名为“阳数”,并将“阳数”之极“九”视为“天数”;因天大地小,故九之“天数”格外受崇。
因受阴阳说的影响,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每年秋季“处暑”节气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归纳概括为“阴”,或曰“气肃”,即现在所说的“寒气”。用古人的话来说,天气的变化将会渐渐“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也就是说因“气肃而凝”,大地上的百草树木,渐渐开始变黄,枯萎脱落。所以,古人将“气肃”这种自然现象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处暑”节气二候的“候应”,叫做“天地始肃”。
禾乃登所谓“禾”,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黍、稷、稻等粮食作物概括称为“禾”;所谓“登”,古时人们将农作物成熟称作“登”,例如“五谷丰登”。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曾云:“……稻秫苊粱之属皆禾也,成熟曰登。”所以,古人将这种情形亦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处暑”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为“禾乃登”。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秋季“处暑”节气及其“候应”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立秋后十五日,斗柄指申,为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一候,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惟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二候,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日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熟日登。
“白露”节气与“候应”——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时间正值
农历八月
白露每年农历八月、阳历9月8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白露”开始。那么,何谓“白露”呢?每年到秋季农历八月“处暑”节气后,天气开始渐凉,按“阴阳”来说,就是开始“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作为秋季“处暑”后的节气,归纳为“白露”。
鸿雁来自古始,大型游禽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特别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明显,即“热归塞北,寒来江南。”不仅如此,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还有这样的认识:“雁以仲秋先至(指先飞回南方的雁)者为主(雁),季秋后至者为宾(雁)。”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候鸟”等大型游禽雁,归纳为“鸿雁来”,作为秋季农历八月阳历九月“白露”节气一候的“候应”。
玄鸟归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习惯将“燕子”称为“玄鸟”,例如《诗·商颂·玄鸟》里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唐代时,人们将从前称的“玄鸟”改称为“燕”。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以“燕”为题赋诗一首:“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其实,候鸟“燕”同大雁一样,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亦是春来秋去,即每年“春分”前后,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到北方来;至秋季“白露”节气,开始南迁,飞到南方去越冬。因此,其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白露”节气二候的“候应”,归纳叫做“玄鸟归”。
群鸟养羞何谓“养羞”,古籍《礼记》里作了解释:“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周礼·天官·论》里还有这样的记载:“供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即指进献的美好食物,如珍羞、庶羞等。
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习惯将三人以上称为“众”;将三兽以上者称作“群”,如《毛传》中载:“兽三为群”。所以,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取其“养羞”之意,说明“群鸟”每年“白露”节气皆进行“养羞”。故其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白露”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叫做“群鸟养羞”。
然而,学者夏纬瑛对秋季“白露”节气的这一“候应”却提出有不同的见解,其原文为:
[丹鸟羞白鸟][群鸟翔]《传》曰:“丹鸟者,谓丹良也。白鸟谓闽蚋也。其谓之鸟何也?重其养者也。有翼者为鸟。羞也者,进也;不尽食也。”
纬瑛案:“丹鸟羞白鸟”一节与《夏小正》其他经文不类,当有错误。《传》(指《夏小正补传》)之所释,又更奇离,以致后之说者多方猜测,而都与事实不合,成为解释《夏小正》的一大问题。我以为此节经文当作:“群鸟翔”。
按《传》言“重其养也”,知“丹鸟羞白鸟”之文中,当已脱落一个“养”字,不然《传》中何以言“重其养”?再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及《周书·时训解》俱作“群鸟养羞”,可证经文原有“养”宇,而“群鸟养羞”一语,当已接近原来经文。今可从“群鸟养羞”中再探讨其实在经文。
“群鸟养羞”,也不好讲,内中当是还有错字。依《夏小正》经文简明之体例当作“群鸟翔”才是。当是“翔”字先错为养,而后错注为羞的。“群鸟翔”,即群鸟在天空中翱翔之义。今于我国北方,秋日晴空中,有群鸟翱翔的情景。俗或有谓之“百鸟朝凤”者,即其事耳。
为何“群鸟翔”会误而为“丹鸟羞白鸟”呢?这都是因为原文字坏之后而发生的误解。盖“群”字上半之君,篆文以任用,故有“丹鸟”之误。“翔”误为“养”,又加注为“羞”。其日“白鸟”者,当是“群鸟”的小注,先作“百鸟”,而后因上文之“丹鸟”而改作“百鸟”耳。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白露”节气及其“候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处暑后十五日,斗柄指庚,为白露,八月节(气)。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一候,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淮南子作候雁来。二候,元鸟(即玄鸟)归。元鸟解见前(指“玄鸟至”),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日归。三候,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者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淮南子作群鸟翔。
“秋分”节气与“候应”——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水始涸
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这个节气,其规律性,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即为:每年秋季农历八月、阳历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时“秋分”开始。此日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密切结合农业生产来说,每年“秋分”节气正值我国北方秋收秋种大忙的季节。